脑卒中急性期、恢复期D-二聚体含量测定

来源 :心脑血管病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52576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观察脑出血、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D_二聚 体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脑出血组72例,脑梗死组66例,发病均在72小 时内,经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动态检测D_二聚体,并进行比较 。结果 D_二聚体含量在脑出血组、脑梗死组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均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P<0.01;脑出血组的D_二聚体急性性与恢复期无显著性差异,脑梗死 组的D_二聚体恢复期持续升高。结论 检测D_二聚体不仅对脑梗死的诊断 、而 且对脑出血的诊断也同样都具有实用价值,动态观察D_二聚体对脑卒中的治疗、预后有一定 的帮助。
  [关键词] 脑出血;脑梗死;D_二聚体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8)03_0172_02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检测D_二聚体对脑梗死的诊断,已有文献报道。本文分别对脑出血组 和脑梗死组在急性期的D_二聚体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并对两者的D_二聚体含量在急性期、恢 复期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组分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为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的病人, 脑 出血组共72例,男41例,女31例,年龄38~86岁,平均年龄61.7±11.2岁,有高血压57例 ,有糖尿病7例,平均血糖6.04±1.83mmol/L;脑梗死组66例,男37例,女29例,年龄36 ~87岁,平均年龄66.6±12.2岁,有高血压病55例,有糖尿病8例,平均血糖5.48±2.2 8mmol/L。发病时间均在72小时内,所有的病人经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证实,并排除血液病 、肿瘤和外伤等有关疾病所致的脑出血。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共60例,男32例,女28例, 年龄45~85岁,平均63.8±11.8岁,有高血压病19例。各组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 异。
  1.2 检测方法:入院后抽血查D_二聚体。两周后复查,D_二聚体检测用NycoCrad Redeade r型金标仪(挪威),采用ELISA法。均用专用试剂,室内质控。
  1.3 临床界定时间:起病3天内为急性期,2周后为恢复期。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SAS9.0软件。采用两样本t检验,P<0.05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在急性期和恢复期D_二聚体(D_D)含量的变化见表。经两样本t检验 ,结果显示,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急性期D_二聚体水平显著均高于对照组(P<0.01), 脑出血组且高于脑梗死组(P<0.05);脑出血组的D_二聚体含量在急性期与恢复期无明 显差异(P>0.05),脑梗死组恢复期的D_二聚体水平则显著高于急性期的D_二聚体水平 (P<0.05),见表1。
  


  
  3 讨论
  
  D_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被作为高凝状态和继发 纤溶亢进的分子标记物。当体内发生血栓和纤溶亢进时,血浆D_二聚体含量就会升高,预示 血管内血栓形成与继发纤溶的出现[1],检测血浆D_二聚体已成为判断血栓形成危 险性直接而实用的方法。本文脑出血组、脑梗死组急性期D_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 有关文献报导一致[1~2]。脑梗死组恢复期D_二聚体含量与急性期比较,D_二聚体 含量进一步升高,而脑出血组恢复期,D_二聚体含量与急性期无明显差异。杨喜民等[ 3]报告认为脑出血D_二聚体含量第10天接近正常,但部分重症仍明显高于正常。本文脑 出血的D_二聚体含量,两周后与急性期比较无明显差异,可能与病重者较多,也可能在部分 病人应用了止血剂,机体在两周时,凝血—纤溶系统尚未恢复平衡有关。
  综上所述,检测D_二聚体对诊断血栓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通过对脑出血组、 脑梗死组的D_二聚体含量与对照组比较,脑出血和脑梗死在急性期的D_二聚体含量均升高; 对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的D_二聚体含量动态观察,脑出血组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D_二聚体含 量无明显差异,而脑梗死组恢复期比急性期的D_二聚体含量,进一步增高,表明脑梗死组的 D_二聚体升高持续时间更长,有文献认为,脑梗死的D_二聚体在28天开始下降[4] ;我们认为D_二聚体的检测不仅对脑梗死的诊断有实用价值,对脑出血也同样具有实用价值 。血浆D_二聚体含量与纤溶酶活性关系密切,动态检测D_二聚体对脑出血、脑梗死的治疗和 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崔桂萍.脑梗死患者抗凝血酶Ⅲ和D_二聚体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8(12):822.
  [2]陈渝宁,孙蕾,郑锦辉,等.脑出血患者预后与血脂血糖及凝血等指标变化的相关性[ 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512-4513.
  [3]杨喜民,朱剑功,李栓德.脑出血患者血浆D_二聚体测定及临床意义[J].实用 医技杂志,2007,14(8):1006.
  [4]陈明生,张松涛,徐宪宣.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和D_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及其意 义[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15(2):106-107.
其他文献
[关键词]血清C-反应蛋白;周围动脉疾病;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09)02-0122-02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AC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的急性脑梗死合并ACS患者48例(合并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48例单纯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分析其临床高危因素、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合并组患者的高危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但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发生率较高。占47.9%;有溶栓指征者,溶栓好转率各为57.14%vs 72.73%(P>0.05);治疗最终
期刊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性格;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9)02-0150-02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即肌钙蛋白I(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在急诊胸痛病人的诊断价值。方法 91例急诊胸痛病人2h及4h后各定性检测一次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 TnI阳性42例,MYO阳性48例,CK-MB阳性51例。其中心肌梗死31例,不稳定心绞痛14例,稳定心绞痛7例。胸痛4h后三者诊断心肌梗死敏感性分别为100%、83.87%、54.83%,特异
期刊
[关键词]冠心病;2型糖尿病;血脂;超声心动图参数  中图分类号:R541.4;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9)02-0145-02
期刊
[关键词]小心脏综合征;心胸比值;先天发育不全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9)02-0149-02
期刊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AD);血管性痴呆(VD);Tau蛋白;Aβ1-42;脑脊液;血清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09)02-0128-03
期刊
[摘 要]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配合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的疗效 。方法 将108例发病>7d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HBO组56例和 对照组52例。两组在相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HBO组加高压氧治疗,每天1 次,每次60min,10次为1疗程。对照组不加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 月后采用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颈心综合征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 收集作者所在两家医院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并具有至少1项心血管系统症状,除 外心血管疾病及可能引起心血管系统症状的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2例患者确诊前有均曾误诊为基础心血管系统疾病:其中冠心病36例,心肌 炎3例,心肌炎后遗症1例,高血压心脏病2例。误诊为冠心病率最高,达85.72%。 结论 临床医师应对颈心综合征有充足认识
期刊
[摘 要] 目的 了解海岛地区企业退休职工心血管疾病的心电图 变化,为老年人的心血管病防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光电6511型三道心电图机,在体检者安静休息状态下以常规12道描记,时间在15秒左 右。结果 本组有9735例海岛老年人完成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测,正常7047 例(72.3%),异常2688例(27.7%)。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高而递增。结论 心电图检测在老年人的体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