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夺回定价权!
尽管中国现在已是铁矿石等能源材料和农产品的最大进口国,也是船舶制造和海运大国,更是一些商品的制造和出口大国,但无论是大宗商品,还是一般小商品,中国都没有多少定价权。
定价权,似乎是经济学早就解决了的问题,却仍然是现实世界各方博弈争夺的重要权杖。从逻辑上讲,定价权到底在哪一方,也得看两方市场的竞争程度。但逻辑并不是现实。
中国经济想要摆脱西方发达经济体的操纵,赢得应有的主动和平等公正地位,促进全球经济贸易的公平与均衡,推动世界新秩序的形成,就应当在工业化快速推进的同时,争取主要商品的定价权。为此,有以下三点建议:一、尽快花大力气建立起国内和海外的商业营销网格体系,掌握营销渠道的自主性,逐步减轻以至最终消除对西方营销体系与渠道的依赖;二、对于中国所需的主要大宗商品,应当在进一步大力发展境内商品期货交易市场的过程中,促使其逐步国际化,并以此建立并不断发展壮大中国自身的高层次市场组织形态,完善其运行机制;三、继续大力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与金融业,尤其是在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一定要建立起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大规模聚积各种形式的资本,掌握有关国际货币秩序和经济运行的应有话语权和切实主动权。(详见2010年第1期《谁在操纵价格涨落?》)
— 刘炜/上海
认识创新的“层次”
无论是模式创新还是产品创新,创新的类型非常多。创新通常会发生在三种不同的层次上:1、变形式创新,即事情进行过程中无法改变或反转的历史性变化,这样的创新,几乎颠覆了原有的概念,也可以说,创新的结果已经不是原来的事物了;2、实质式创新,这种创新在新奇度与范围上,虽然不能与变形式创新概念相比,不过仍足以对传统的秩序造成相当的困扰;3、续增式创新,这是绝大多数的企业每天从事改变的必要动力。
创新的每一个层次,都需要由企业内不同的阶层以不同的流程来进行管理。续增式创新可交由最前线的人员来负责,但变形式创新则必须由资深的高层管理者来亲自管理。此外,创新的每一个层次也代表了不同的挑战。例如,续增式创新所挑战的是现行的战略,而变形式创新所挑战的对象,则包括了企业的战略以及管理控制系统两者。
如果管理者无法明确分辨这三种创新,那么想要符合其中任何一种创新的需求,就很难了。而如果能非常明确自己从事的行业和自己从事的专业,究竟该选择何种类型的创新,那么接下来的,就是解决如何进行创新突破的问题了!而相对而言,我们需要的创新更多的是,应该聚焦在变形式创新和实质性创新上,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持续保持发展的动力!(详见2010年第1期《勿让创新做“孤魂野鬼”》)
— 王成智/南京
“中国制造”需要纠偏
“中国制造”表面上是在做产品推陈出新,但实质上是同类“中国制造”在互相重复,从而产生竞争的“虚荣”,因为“中国制造”相信—你的产品不能大量销售,就不能被人广泛认知,就不能形成品牌。这就是中国至今缺乏国际品牌的原因。
我们可以看出国际知名品牌的发展大致有这样一些特点:具有大量的财务和感性利益;在同类产品中拥有核心利益和均衡的理性与感性信息;一贯注重质量,而不是价格;充分利用营销技巧巩固自己的地位。
中国要想拥有一大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首先必须避免进行重复性“制造”,将资金、战略聚焦于品牌研究、提升,以扩大软实力的比率。(详见2010年第1期《五谷道场如何咸鱼翻身?》)
— 王利民/北京
尽管中国现在已是铁矿石等能源材料和农产品的最大进口国,也是船舶制造和海运大国,更是一些商品的制造和出口大国,但无论是大宗商品,还是一般小商品,中国都没有多少定价权。
定价权,似乎是经济学早就解决了的问题,却仍然是现实世界各方博弈争夺的重要权杖。从逻辑上讲,定价权到底在哪一方,也得看两方市场的竞争程度。但逻辑并不是现实。
中国经济想要摆脱西方发达经济体的操纵,赢得应有的主动和平等公正地位,促进全球经济贸易的公平与均衡,推动世界新秩序的形成,就应当在工业化快速推进的同时,争取主要商品的定价权。为此,有以下三点建议:一、尽快花大力气建立起国内和海外的商业营销网格体系,掌握营销渠道的自主性,逐步减轻以至最终消除对西方营销体系与渠道的依赖;二、对于中国所需的主要大宗商品,应当在进一步大力发展境内商品期货交易市场的过程中,促使其逐步国际化,并以此建立并不断发展壮大中国自身的高层次市场组织形态,完善其运行机制;三、继续大力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与金融业,尤其是在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一定要建立起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大规模聚积各种形式的资本,掌握有关国际货币秩序和经济运行的应有话语权和切实主动权。(详见2010年第1期《谁在操纵价格涨落?》)
— 刘炜/上海
认识创新的“层次”
无论是模式创新还是产品创新,创新的类型非常多。创新通常会发生在三种不同的层次上:1、变形式创新,即事情进行过程中无法改变或反转的历史性变化,这样的创新,几乎颠覆了原有的概念,也可以说,创新的结果已经不是原来的事物了;2、实质式创新,这种创新在新奇度与范围上,虽然不能与变形式创新概念相比,不过仍足以对传统的秩序造成相当的困扰;3、续增式创新,这是绝大多数的企业每天从事改变的必要动力。
创新的每一个层次,都需要由企业内不同的阶层以不同的流程来进行管理。续增式创新可交由最前线的人员来负责,但变形式创新则必须由资深的高层管理者来亲自管理。此外,创新的每一个层次也代表了不同的挑战。例如,续增式创新所挑战的是现行的战略,而变形式创新所挑战的对象,则包括了企业的战略以及管理控制系统两者。
如果管理者无法明确分辨这三种创新,那么想要符合其中任何一种创新的需求,就很难了。而如果能非常明确自己从事的行业和自己从事的专业,究竟该选择何种类型的创新,那么接下来的,就是解决如何进行创新突破的问题了!而相对而言,我们需要的创新更多的是,应该聚焦在变形式创新和实质性创新上,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持续保持发展的动力!(详见2010年第1期《勿让创新做“孤魂野鬼”》)
— 王成智/南京
“中国制造”需要纠偏
“中国制造”表面上是在做产品推陈出新,但实质上是同类“中国制造”在互相重复,从而产生竞争的“虚荣”,因为“中国制造”相信—你的产品不能大量销售,就不能被人广泛认知,就不能形成品牌。这就是中国至今缺乏国际品牌的原因。
我们可以看出国际知名品牌的发展大致有这样一些特点:具有大量的财务和感性利益;在同类产品中拥有核心利益和均衡的理性与感性信息;一贯注重质量,而不是价格;充分利用营销技巧巩固自己的地位。
中国要想拥有一大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首先必须避免进行重复性“制造”,将资金、战略聚焦于品牌研究、提升,以扩大软实力的比率。(详见2010年第1期《五谷道场如何咸鱼翻身?》)
— 王利民/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