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一门富于感性的学科门类,在初中教育阶段,其注重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与感性思维的提高。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音乐教学作出了明确要求:初中音乐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措施,灵活运用情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与感情价值观念。
【关键词】初中音乐 审美教育 情感教学 运用实施 探索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257-01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运用情感能力,建立对于音乐学习的正确的态度,本文基于情感教学,就初中音乐审美教育展开论述。
一、情感教学的作用
(一)推动教学活动多样化
将情感教学理念运用于初中音乐教学,不仅能够催化音乐教学方针,不断推动音乐教学效率提高,还能够辅助初中音乐课堂,使其具备浓厚的情感氛围与艺术色彩力。音乐作为人类最伟大的创作品,包含了丰富的语言变化与情感递进,教师在运用情感教学的同时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领悟力。音乐教学课堂应当注重教学活动开发,情感教学以其丰富多彩的情感特征,能够推动课堂活动的多样化发展,让学生们沉浸在音乐课堂情感氛围中,提高初中音乐的学习兴趣与课堂积极性。
(二)丰富人格培养方式
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求学之路的重要过渡阶段与分水岭,音乐教学要深入切合初中教学本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融合情感教学措施,不断完善学生人格健全培养体系,让学生在学习、思维、艺术、科学、劳动、体育锻炼等方面获得综合提高。初中生的人格培养要注重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思维与能力的充分融合,以情感作为教学导入点,在提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同时,做好艺术情感渗透,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人格,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塑造健康、活力的艺术情感人格。
(三)音乐教学课堂艺术化
音乐课堂要想获得良好的艺术情感共鸣,教师必须深入探讨音乐学科的教学特征,将教学重点置于艺术感染与情绪带入环节上,利用音乐曲目中丰富的情感色彩引导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打造艺术课堂。众所周知,音乐由语言文字、曲律、情绪一同组合而成,其中最重要的艺术要素是音乐情感,音乐呈现能否实现多样化、功能化取决于音乐情感的传递是否采用正确的方法、选用合适的情感渗透环境等等。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采用情感教学理念能够让音乐曲目中的美妙艺术情感不断冲击学生的听觉,培养学生感受音乐、享受音乐、领悟音乐的学习思维,且推动初中音乐教学向艺术化课堂改革方向迈进。
二、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中的运用
综合情感教学的特点与现在音乐教育的现状,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的理念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情感教学的宗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小组互动与教师交流来达到情感的感悟与精神层面的统一。
(一)充分发掘音乐中的情感因素
首先要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且定期给学生组织有效的音乐活动,引发情感动因。比如,在学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曲之前,教师可以先介绍一下本首歌曲所赋予的情感因素,在听过原唱之后,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合唱,并且在歌唱中体会其中含有的深沉情怀与历史积淀,因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元素,产生共鸣。对于一些需要用乐器演奏的歌曲,教师可以全身心的演奏,不僅仅是专业技术,自身的表情、动作都要与歌曲融合为一体,用情绪感染学生,因为初中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比较容易被情绪带动,所以还是能够感受到这些情感的。
(二)注重课堂表现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情景设置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情景创设在其中体现出来,通过讲述、图片、影片以及其他资料,带领学生重现当时的情景,使得学生更加清晰的知晓其中蕴含的含义、思想与情感,体会创作者创作的过程与其中的心理活动,以此更好的表达出歌中的韵味,揣摩出歌曲的深意。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演奏乐器或者播放音乐来创造良好的氛围,也可以加入学习中的常见元素,以此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音乐感受,使其感受到音乐殿堂的魅力,以此能够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深入了解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
所以教师要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在探析中发掘创作者的情感,从而在作品欣赏与学习中,能够为学生详细讲解作者所处的生存环境与历史背景,还有其个人的背景概况,这些都是可以影响作品创作的,所以从作品中也可以看出这些元素。通过这些情况的介绍,能够使得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认识上加深印象。由于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聆听,所以在讲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聆听,静静体会其中的情感与含义,能够使得学生理解的更透彻、印象更深刻,对掌握与学习音乐、音乐素养的加深有极大的益处。
(四)发挥教师的情感因素。
音乐是一种有声的艺术,所以音乐只有利用声音让学生来感受到愉悦,用声音感受到音乐所要传达的感情才能够实现音乐教学任务当中“审美育人”的作用。初中音乐课堂上所开展的审美活动,教师满怀情感的带领着学生们去用情感体验音乐的美,他们是美的传播者,当学生还无法独立理解音乐中的情感时,教师的情感因素也就决定了音乐审美教学的效果。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握好“情感”二字,知道如何去运用自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故教师在课堂当中进行情感的投入是非常必要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创造性教学以及表演当中来,和学生共同的组成一个整体,通过共同歌唱、表演,引发学生共鸣,用自己所独具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这种方式能有效的提高情感教学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是音乐表述的中心,是艺术本质的表现形式,情感的表达是音乐的灵魂,在中学音乐鉴赏的教学实践中,情感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方面,学生通过感知音乐中的情感,掌握音乐表达的内容,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地把握音乐中表达的情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有助于审美感受力和鉴赏力的提升,从而全面提高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费秀秀.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J].黄河之声,2017(02):39.
[2]王雪.初中音乐情感教学的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6,18(15):135.
[3]唐颖青.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中应用分析[J].音乐时空,2015(19):176+133.
【关键词】初中音乐 审美教育 情感教学 运用实施 探索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257-01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运用情感能力,建立对于音乐学习的正确的态度,本文基于情感教学,就初中音乐审美教育展开论述。
一、情感教学的作用
(一)推动教学活动多样化
将情感教学理念运用于初中音乐教学,不仅能够催化音乐教学方针,不断推动音乐教学效率提高,还能够辅助初中音乐课堂,使其具备浓厚的情感氛围与艺术色彩力。音乐作为人类最伟大的创作品,包含了丰富的语言变化与情感递进,教师在运用情感教学的同时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领悟力。音乐教学课堂应当注重教学活动开发,情感教学以其丰富多彩的情感特征,能够推动课堂活动的多样化发展,让学生们沉浸在音乐课堂情感氛围中,提高初中音乐的学习兴趣与课堂积极性。
(二)丰富人格培养方式
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求学之路的重要过渡阶段与分水岭,音乐教学要深入切合初中教学本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融合情感教学措施,不断完善学生人格健全培养体系,让学生在学习、思维、艺术、科学、劳动、体育锻炼等方面获得综合提高。初中生的人格培养要注重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思维与能力的充分融合,以情感作为教学导入点,在提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同时,做好艺术情感渗透,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人格,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塑造健康、活力的艺术情感人格。
(三)音乐教学课堂艺术化
音乐课堂要想获得良好的艺术情感共鸣,教师必须深入探讨音乐学科的教学特征,将教学重点置于艺术感染与情绪带入环节上,利用音乐曲目中丰富的情感色彩引导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打造艺术课堂。众所周知,音乐由语言文字、曲律、情绪一同组合而成,其中最重要的艺术要素是音乐情感,音乐呈现能否实现多样化、功能化取决于音乐情感的传递是否采用正确的方法、选用合适的情感渗透环境等等。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采用情感教学理念能够让音乐曲目中的美妙艺术情感不断冲击学生的听觉,培养学生感受音乐、享受音乐、领悟音乐的学习思维,且推动初中音乐教学向艺术化课堂改革方向迈进。
二、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中的运用
综合情感教学的特点与现在音乐教育的现状,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的理念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情感教学的宗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小组互动与教师交流来达到情感的感悟与精神层面的统一。
(一)充分发掘音乐中的情感因素
首先要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且定期给学生组织有效的音乐活动,引发情感动因。比如,在学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曲之前,教师可以先介绍一下本首歌曲所赋予的情感因素,在听过原唱之后,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合唱,并且在歌唱中体会其中含有的深沉情怀与历史积淀,因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元素,产生共鸣。对于一些需要用乐器演奏的歌曲,教师可以全身心的演奏,不僅仅是专业技术,自身的表情、动作都要与歌曲融合为一体,用情绪感染学生,因为初中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比较容易被情绪带动,所以还是能够感受到这些情感的。
(二)注重课堂表现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情景设置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情景创设在其中体现出来,通过讲述、图片、影片以及其他资料,带领学生重现当时的情景,使得学生更加清晰的知晓其中蕴含的含义、思想与情感,体会创作者创作的过程与其中的心理活动,以此更好的表达出歌中的韵味,揣摩出歌曲的深意。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演奏乐器或者播放音乐来创造良好的氛围,也可以加入学习中的常见元素,以此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音乐感受,使其感受到音乐殿堂的魅力,以此能够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深入了解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
所以教师要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在探析中发掘创作者的情感,从而在作品欣赏与学习中,能够为学生详细讲解作者所处的生存环境与历史背景,还有其个人的背景概况,这些都是可以影响作品创作的,所以从作品中也可以看出这些元素。通过这些情况的介绍,能够使得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认识上加深印象。由于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聆听,所以在讲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聆听,静静体会其中的情感与含义,能够使得学生理解的更透彻、印象更深刻,对掌握与学习音乐、音乐素养的加深有极大的益处。
(四)发挥教师的情感因素。
音乐是一种有声的艺术,所以音乐只有利用声音让学生来感受到愉悦,用声音感受到音乐所要传达的感情才能够实现音乐教学任务当中“审美育人”的作用。初中音乐课堂上所开展的审美活动,教师满怀情感的带领着学生们去用情感体验音乐的美,他们是美的传播者,当学生还无法独立理解音乐中的情感时,教师的情感因素也就决定了音乐审美教学的效果。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握好“情感”二字,知道如何去运用自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故教师在课堂当中进行情感的投入是非常必要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创造性教学以及表演当中来,和学生共同的组成一个整体,通过共同歌唱、表演,引发学生共鸣,用自己所独具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这种方式能有效的提高情感教学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是音乐表述的中心,是艺术本质的表现形式,情感的表达是音乐的灵魂,在中学音乐鉴赏的教学实践中,情感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方面,学生通过感知音乐中的情感,掌握音乐表达的内容,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地把握音乐中表达的情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有助于审美感受力和鉴赏力的提升,从而全面提高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费秀秀.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J].黄河之声,2017(02):39.
[2]王雪.初中音乐情感教学的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6,18(15):135.
[3]唐颖青.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中应用分析[J].音乐时空,2015(19):17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