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记忆中的“光”--苏雪林散文中的苦难观照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围绕苏雪林对苦难的观照,拟从宗教信仰的视角对苏雪林作品中的苦难描写进行一定的探讨,共分为两部分:其一是从苏雪林作品里窥探她自身精神和肉体的苦痛遭遇;其二是从苏雪林个人宗教信仰的角度来探讨她对尘世生活苦难的观照。
其他文献
研究了新试剂5-(偶氮苯)-8-(4-硝基-1-重氮苯)-氨基喹啉(PANPAQ)与铜的显色反应,在弱碱性介质中,吐温-80存在下,PANPAQ与Cu(Ⅱ)反应生成2∶1紫色络合物,λmax=615nm,ε=5.19×104L·mol-1·cm-1,铜含量在0—15μg/25m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生物样品中铜的测定
细节描写于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就像“睛”与“龙”的关系,决定作品的生命力,没有细节,就没有人物形象、人物个性;细节就是艺术、就是品味;细节决定深度、决定高度。《红楼梦》中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教师应倡导个性化阅读,引导学生平等对话、主动读书、自主发现、自由合作,在学习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个性在阅读中飞扬。  感悟文本作为基础。读者的感悟体验只有根植于文本才能超越文本,然后做出个性化的解读。因此,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
古诗是我国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古以来,优美诗作浩如烟海。但古诗历时久远,要让现代学生想学、乐学,学得清楚、明白,就需要我们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运用灵活方便的交互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什么是“意境”?境,就是诗中所描述的具体情景生活画面;意,就是诗人通过这个生活画面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在遇到远离现代生活、难度较大的古诗时,借助网络媒体,能恰
本文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系统理论出发,分析了《道连·葛雷的画像》中道连的本我与超我完全分裂,在外界本我与超我的影响力下争夺道连自我的过程,以及作家王尔德对这场斗争的矛盾观
库普林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与当时的许多作家不同,多以丰富的自身经历为基础进行创作。主要作品有反映军队生活和矛盾冲突的长篇小说《决斗》,展现
在九月这夏末秋初的季节里,有幸欣赏了张康桥《如梦令》一课的教学,它犹如一缕甜美清新的风,带着溪畔暮色中荷花的清香,带着词人盈盈的笑脸、浓浓的游兴、淡淡的醉意扑面而来
在传统的文学批评中,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拥有绝对的权威,在阐释作品的过程中,与作者关联的信息也备受重视。在菲利普罗斯的作品《反生活》中,作者恰恰把主人公定位为一个作者,而文中
教学实录(上课铃声一落,于老师挎着一只盛着水果和蔬菜的篮子走进教室)班主任:于老师,您怎么挎着篮子来上课?师:我家来了一位客人,买点东西准备中午回家招待一下。刚走到学校
“反英雄”是与“英雄”相对立而存在的一个概念,亦是研究欧美文学作品时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出现了大量的“反英雄”形象,无不颠覆以往大众对传统英雄形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