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市南区从中心城区、奥帆赛场所在地的高标准,高要求出发,不断强化东道主意识,以“当好东道主、文明迎奥运”为目标,紧紧围绕“全民参与迎奥运、优化市南新环境”,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创造洁净优美环境为重点,努力创新思路,丰富载体,面向全区各个层面、各个行业,开展了近200项群众性迎奥活动,动员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奥运、奉献奥运、共享奥运,全力打造一流的市民素质、一流的城区环境,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社会风尚,一流的文化氛围。
优化市南新环境
从2008年3月底起至7月底,市南区以迎奥运为契机,以改善市容市貌和解决城区突出环境问题为突破口,大干一百天,全面打造市南城区新环境,全力实现“路要平,灯要明,树有型、绿色浓,墙面新,角落净,山头美、海水清,广告规范,色泽鲜明,广场庭院如客厅”的目标,努力把市南建设成为一个国际化。花园式、生态型的美丽城区。优化市南新环境包括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五化”工程共38项内容。目前,市南区通过“五化”工程已查找各类环境问题76456件,解决完成76025件,完成率为99.44%,城区环境有了显著改善,让青岛在奥帆赛期间以崭新、靓丽的形象展示在世界面前。
“绿色要浓”——实施绿化工程。对公园、山头实施增绿增色,种植乔木1000株、灌木120000株;加强绿地、树木养护和居民楼院的绿化,补栽、栽植草坪75200平方米;实现“五无”:行道树无缺株,绿篱无断档,庭院绿地无杂草,无垃圾,无枯枝、无死树,使居民庭院达到绿色庭院标准;大量种植花草,建设一条具有国际水准的迎奥鲜花大道,将市南区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花园式城区。
“社区要美”——实施美化工程。对公用设施、房屋等社区硬环境实施升级,规范改造了香港中路,香港西路、文登路、高雄路等228家门头牌匾;对奥帆场馆及火车站周边40条道路、525栋房屋的建筑外立面,院墙、围栏等进行了粉刷,粉刷面积约81万平方米;对五四广场等景点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油漆护栏23000余米,更换座椅310条,规范安全警告标志。标识205条;实现建筑工地无扬尘;拆除违法建筑135处共7030平方米,拆除占路亭体34个,综合整治社区乱贴乱画行为,查处违法户外广告508处,清理占路经营6856起,开展文明社区,生态社区、康乐社区,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将社区打造成为一张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灯光要明”——实施亮化工程。解决辖区内近3000处居民楼道的照明问题;对小青岛、小鱼山,信号山等山头和前海一线、香港中路、东海路等主要道路实施有创意、有特色的亮化工程;实施改造中山路、太平路、闽江路、南京路、莱阳路等道路两侧门头字号的亮化工程;完成兰山路音乐厅、栈桥宾馆,百盛商厦,发达商厦等建筑的亮化改造;完成8400盏居民楼道感应灯的安装。亮化工程的实施使市南区成为流光溢彩的不夜之城。
“角落要净”——实施净化工程。彻底清理居民楼院内积存垃圾、卫生死角,清理整治乱堆乱放现象,清理整治楼院800余个,清理垃圾6600余吨;完成31条暗渠清淤,全天候对70条道路实施洒水降尘保洁,实现辖区内公厕全部免费开放;整治集贸市场卫生,乱倒建筑垃圾、运输撒漏污染路面现象,实现净化管理无缝隙,全覆盖,确保城区净化无死角;组建5支共150人的海上飘浮物打捞应急突击队,配备打捞船40条,每天沿海岸线对200米范围内238万平方米海域进行打捞保洁。
“道路要平”——实施硬化工程。硬化430处居民庭院;对城区50条道路进行整修,铣创盖被89185平方米,整修人行道板27702平方米,铺装人行道板26675平方米,完成沟槽修补24375平方米,修补坑洼9318平方米,补破皮4100平方米,确保人行道平整。无坑洼,路沿石齐整,无破损,全部达到道路规范标准要求,使市南区成为市民出行安全顺畅的宜居城区。
在奥帆赛举办前夕,我市爆发了严重的浒苔灾害,而市南区占全市灾情发生陆地面积的80%。面对严峻的救灾形势,市南区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打捞清理浒苔工作。将辖区海岸线分成团岛湾、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银海湾6个责任区域,科学合理调配人力与机械,实施“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全天候”清理作业。市南区在浒苔打捞工作中累计出动人员114455人,机械设备9110次,清理浒苔181107吨,清运浒苔167443吨,保证了奥帆赛有个干净整洁的前海环境。
提升居民文明素质
市南区以“做文明东道主,我把奥运迎到家”为主题,以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奥运知识、奥运英语“四进万家”为主要内容,精心策划实施了人文奥运“10+1”方案——十大板块群众性活动和一项环境氛围营造工程,全力提升居民文明素质。
市南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人文奥运的宣讲活动,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严格落实宣讲制度,采用授课、座谈交流,居民议事会等多种形式,面向社区居民大力开展以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奥运知识。奥运英语为主要内容的“四进万家”宣讲教育。在社区建立大学生人文奥运社区实践基地,开展百场居民文明素质宣讲,号召全体居民以“当好东道主,文明迎奥运”的主人翁姿态,积极践行文明。对参加奥运火炬传递的6.7万名观众进行了逐级培训,火炬传递过程中观众秩序井然,气氛热烈,行为文明,实现了奥运火炬传递“安定有序,欢乐祥和”的目标。
印制《青岛市迎奥运文明行为规范》宣传挂图1万份张贴于全区社区宣传栏,橱窗,围绕全面打造城区新环境,面向全区驻区单位、居民、学生、家长发放7种百万余封信,号召全民参与迎奥运,优化市南新环境。编印《市南区居民迎奥运基本常识读本》10万册免费发放给居民《读本》内容包括“帆船运动常识”、“优化市南新环境”,“当文明东道主”,“奥运观赛礼仪”等六个板块。内容浅显易懂,为居民了解奥运会特别是奥帆赛基本知识提供帮助,指导居民文明观赛和参与各项活动,
成立宣讲团,走进每个街道社区,面向居民群众普及宣讲活动100余场,教育引导居民增强东道主意识,革除陋习,提高文明素质。积极参与迎奥运环境整治。在全区成立了近百支社区环境秩序劝导队伍,与区级和社区文明巡访团一道对管区环境进行不间断巡查,引导教育居民遵守青岛市迎奥运文明行为规范“十要十不要”,劝戒有碍社区秩序的不文明现象,纠正有碍环境的不文明行为,近千名义工进社区,清理小广告、整治环境和维护秩序,进行文明宣传。志愿者们在车站,医院、银行,积极开展11排队日活动,劝导人们遵守社会秩序,为推进社会的文明秩序做出积极贡献。
以普及奥帆知识,弘扬奥运精神为重点,开展中小学生迎奥运系列活动,寒假期间的“乘民族精神之风,扬奥林匹克之帆”主题活动;北京奥运圣火在雅典首次点燃的当天,在市南区的各小学举行了“同心同赢同分享,齐把圣火来点燃”模拟 圣火点燃仪式;4月下旬启动“小手大手拉起来,文明迎奥我先行”集中行动。向全区近4万学生家庭发放了“我们的文明100分”奥运志愿家庭活动挂图和公开信,向居民发放文明卡1万张。41所学校建立了百米奥运教育墙;成立了迎奥宣传队、环保队、清洁队、导游队、爱心小队等240余支队伍,开展文明细节征集劝诫活动。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为重点,在全区建设十处社区奥运健身苑,进行了“十佳奥运健康家庭”评选,举办了中小学生体育健身节;以普及文明礼仪知识为重点,组织机关干部和社区居民13085人开展礼仪知识竞赛答题活动。
举办了以“学习提升素质,携手共创文明,大爱援建家园”为主题的第三届社区教育节,开展了“五个一”群众性普及活动(参与一次环境整治,改掉一个生活陋习,学习一项奥帆知识,掌握一条礼仪常识,精读一本有益的书)和“六知六进,万名学生牵大手,汇聚爱心、情系灾区,双十双百双千行动”四大主题践行活动,举办了百堂公益课,编发了宣传文明、环保、奥帆知识的知识口袋书。
开展了区级“迎奥运文明示范窗口”和“迎奥运文明服务明星”评选活动,评出示范窗口,服务明星各10个。成为全区学习的榜样。组织辖区的近80个各级文明单位的志愿者2000余人,走上街头,开展“文明交通我有责,文明单位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宣传文明交通,劝诫行人的不文明现象。
营造浓厚迎奥氛围
市南区认真把握迎奥重要节点,贴近百姓,创新载体,充分展示传统特色,彰显文明、开放的城区新形象,将群众的迎奥热情不断推向高潮。
举办了“奥运情,百姓乐”——“市南之春”系列迎奥文化活动;举办了“人文奥运,和谐市南”迎奥运民间工艺品展览,引导鼓励广大居民密切接触传统文化。大大推动了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奥运倒计时200天,在汇泉广场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千鼓百琴奥运情”广场庆祝活动,在青岛音乐厅举办了“我把奥运迎到家”交响音乐会;奥运会倒计时100天,与奥运主场馆所在地的北京朝阳区联合在汇泉广场举办了“北京一青岛手拉手,和谐中国奥运情”大型广场文化活动,两个奥运主办区的居民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现场近千名群众共同庄严宣誓“20Q8我们准备好了”。为了大力营造奥运年的环境氛围,市南区元旦春节期间在全区开展了“同心迎奥运,国旗耀岛城”活动,设立国旗街20条,国旗社区3个。大型国旗景观1处,插挂国旗2500面。元旦期间,“送祝福上门,迎奥运到家”活动。向1万户居民寄发了明信片,向1万户居民赠送了印有福娃的“福”字。
按照“突出特色。强化亮点、全方位,立体化”的思路,重点做好道路,社区、鲜花景观的氛围营造。突出重点区域,以奥帆基地周边,火车站、轮渡等区域为重点,设置大型楼体广告,广告牌、灯杆旗等公益宣传广告。突出主要干道,在香港路,银川路等主要干道设立临建围挡广告,楼体广告100多块、过街串旗60条。突出基层社区,10个街道各选一个社区重点进行氛围营造,在社区的20条道路安装灯杆挂旗近1000杆;在每个街道设立一条百米奥运文化长廊,集中进行奥运知识。文明礼仪宣传;在九个社区安装宣传牌180块,让居民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奥运氛围。突出鲜花景观,在香港路、东海路等“一片九点十二线”摆放鲜花800万盆,在五四广场、音乐广场、火车站广场设立大型主题花坛,形成壮观靓丽的迎奥鲜花大道。
奥帆赛即将在美丽的浮山湾举行。作为奥帆赛举办地所在的城区,穿梭于市南区的大街小巷,漫步在迎宾大道,我们随处可见,临街的建筑鲜亮如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道旗,奥运火炬灯杆一排排整齐列队,五颜六色的鲜花装点着洁净的街道,蜿蜒着引向奥帆基地,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氛。人们微笑礼让,文明和谐,秩序井然。在社区,人们积极参与各种迎奥活动,分享着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快乐,处处洋溢着热烈喜悦的迎奥气息。
市南区一系列扎实有效的迎奥行动,使人文奥运的理念深入人心,文明素质教育渗透到千家万户,广大居民的东道主意识不断增强,群众性践行活动有声有色。迎奥热情得到积极展示,“当好东道主,文明迎奥运”已成为市南区每一名干部群众的光荣和使命。
优化市南新环境
从2008年3月底起至7月底,市南区以迎奥运为契机,以改善市容市貌和解决城区突出环境问题为突破口,大干一百天,全面打造市南城区新环境,全力实现“路要平,灯要明,树有型、绿色浓,墙面新,角落净,山头美、海水清,广告规范,色泽鲜明,广场庭院如客厅”的目标,努力把市南建设成为一个国际化。花园式、生态型的美丽城区。优化市南新环境包括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五化”工程共38项内容。目前,市南区通过“五化”工程已查找各类环境问题76456件,解决完成76025件,完成率为99.44%,城区环境有了显著改善,让青岛在奥帆赛期间以崭新、靓丽的形象展示在世界面前。
“绿色要浓”——实施绿化工程。对公园、山头实施增绿增色,种植乔木1000株、灌木120000株;加强绿地、树木养护和居民楼院的绿化,补栽、栽植草坪75200平方米;实现“五无”:行道树无缺株,绿篱无断档,庭院绿地无杂草,无垃圾,无枯枝、无死树,使居民庭院达到绿色庭院标准;大量种植花草,建设一条具有国际水准的迎奥鲜花大道,将市南区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花园式城区。
“社区要美”——实施美化工程。对公用设施、房屋等社区硬环境实施升级,规范改造了香港中路,香港西路、文登路、高雄路等228家门头牌匾;对奥帆场馆及火车站周边40条道路、525栋房屋的建筑外立面,院墙、围栏等进行了粉刷,粉刷面积约81万平方米;对五四广场等景点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油漆护栏23000余米,更换座椅310条,规范安全警告标志。标识205条;实现建筑工地无扬尘;拆除违法建筑135处共7030平方米,拆除占路亭体34个,综合整治社区乱贴乱画行为,查处违法户外广告508处,清理占路经营6856起,开展文明社区,生态社区、康乐社区,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将社区打造成为一张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灯光要明”——实施亮化工程。解决辖区内近3000处居民楼道的照明问题;对小青岛、小鱼山,信号山等山头和前海一线、香港中路、东海路等主要道路实施有创意、有特色的亮化工程;实施改造中山路、太平路、闽江路、南京路、莱阳路等道路两侧门头字号的亮化工程;完成兰山路音乐厅、栈桥宾馆,百盛商厦,发达商厦等建筑的亮化改造;完成8400盏居民楼道感应灯的安装。亮化工程的实施使市南区成为流光溢彩的不夜之城。
“角落要净”——实施净化工程。彻底清理居民楼院内积存垃圾、卫生死角,清理整治乱堆乱放现象,清理整治楼院800余个,清理垃圾6600余吨;完成31条暗渠清淤,全天候对70条道路实施洒水降尘保洁,实现辖区内公厕全部免费开放;整治集贸市场卫生,乱倒建筑垃圾、运输撒漏污染路面现象,实现净化管理无缝隙,全覆盖,确保城区净化无死角;组建5支共150人的海上飘浮物打捞应急突击队,配备打捞船40条,每天沿海岸线对200米范围内238万平方米海域进行打捞保洁。
“道路要平”——实施硬化工程。硬化430处居民庭院;对城区50条道路进行整修,铣创盖被89185平方米,整修人行道板27702平方米,铺装人行道板26675平方米,完成沟槽修补24375平方米,修补坑洼9318平方米,补破皮4100平方米,确保人行道平整。无坑洼,路沿石齐整,无破损,全部达到道路规范标准要求,使市南区成为市民出行安全顺畅的宜居城区。
在奥帆赛举办前夕,我市爆发了严重的浒苔灾害,而市南区占全市灾情发生陆地面积的80%。面对严峻的救灾形势,市南区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打捞清理浒苔工作。将辖区海岸线分成团岛湾、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银海湾6个责任区域,科学合理调配人力与机械,实施“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全天候”清理作业。市南区在浒苔打捞工作中累计出动人员114455人,机械设备9110次,清理浒苔181107吨,清运浒苔167443吨,保证了奥帆赛有个干净整洁的前海环境。
提升居民文明素质
市南区以“做文明东道主,我把奥运迎到家”为主题,以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奥运知识、奥运英语“四进万家”为主要内容,精心策划实施了人文奥运“10+1”方案——十大板块群众性活动和一项环境氛围营造工程,全力提升居民文明素质。
市南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人文奥运的宣讲活动,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严格落实宣讲制度,采用授课、座谈交流,居民议事会等多种形式,面向社区居民大力开展以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奥运知识。奥运英语为主要内容的“四进万家”宣讲教育。在社区建立大学生人文奥运社区实践基地,开展百场居民文明素质宣讲,号召全体居民以“当好东道主,文明迎奥运”的主人翁姿态,积极践行文明。对参加奥运火炬传递的6.7万名观众进行了逐级培训,火炬传递过程中观众秩序井然,气氛热烈,行为文明,实现了奥运火炬传递“安定有序,欢乐祥和”的目标。
印制《青岛市迎奥运文明行为规范》宣传挂图1万份张贴于全区社区宣传栏,橱窗,围绕全面打造城区新环境,面向全区驻区单位、居民、学生、家长发放7种百万余封信,号召全民参与迎奥运,优化市南新环境。编印《市南区居民迎奥运基本常识读本》10万册免费发放给居民《读本》内容包括“帆船运动常识”、“优化市南新环境”,“当文明东道主”,“奥运观赛礼仪”等六个板块。内容浅显易懂,为居民了解奥运会特别是奥帆赛基本知识提供帮助,指导居民文明观赛和参与各项活动,
成立宣讲团,走进每个街道社区,面向居民群众普及宣讲活动100余场,教育引导居民增强东道主意识,革除陋习,提高文明素质。积极参与迎奥运环境整治。在全区成立了近百支社区环境秩序劝导队伍,与区级和社区文明巡访团一道对管区环境进行不间断巡查,引导教育居民遵守青岛市迎奥运文明行为规范“十要十不要”,劝戒有碍社区秩序的不文明现象,纠正有碍环境的不文明行为,近千名义工进社区,清理小广告、整治环境和维护秩序,进行文明宣传。志愿者们在车站,医院、银行,积极开展11排队日活动,劝导人们遵守社会秩序,为推进社会的文明秩序做出积极贡献。
以普及奥帆知识,弘扬奥运精神为重点,开展中小学生迎奥运系列活动,寒假期间的“乘民族精神之风,扬奥林匹克之帆”主题活动;北京奥运圣火在雅典首次点燃的当天,在市南区的各小学举行了“同心同赢同分享,齐把圣火来点燃”模拟 圣火点燃仪式;4月下旬启动“小手大手拉起来,文明迎奥我先行”集中行动。向全区近4万学生家庭发放了“我们的文明100分”奥运志愿家庭活动挂图和公开信,向居民发放文明卡1万张。41所学校建立了百米奥运教育墙;成立了迎奥宣传队、环保队、清洁队、导游队、爱心小队等240余支队伍,开展文明细节征集劝诫活动。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为重点,在全区建设十处社区奥运健身苑,进行了“十佳奥运健康家庭”评选,举办了中小学生体育健身节;以普及文明礼仪知识为重点,组织机关干部和社区居民13085人开展礼仪知识竞赛答题活动。
举办了以“学习提升素质,携手共创文明,大爱援建家园”为主题的第三届社区教育节,开展了“五个一”群众性普及活动(参与一次环境整治,改掉一个生活陋习,学习一项奥帆知识,掌握一条礼仪常识,精读一本有益的书)和“六知六进,万名学生牵大手,汇聚爱心、情系灾区,双十双百双千行动”四大主题践行活动,举办了百堂公益课,编发了宣传文明、环保、奥帆知识的知识口袋书。
开展了区级“迎奥运文明示范窗口”和“迎奥运文明服务明星”评选活动,评出示范窗口,服务明星各10个。成为全区学习的榜样。组织辖区的近80个各级文明单位的志愿者2000余人,走上街头,开展“文明交通我有责,文明单位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宣传文明交通,劝诫行人的不文明现象。
营造浓厚迎奥氛围
市南区认真把握迎奥重要节点,贴近百姓,创新载体,充分展示传统特色,彰显文明、开放的城区新形象,将群众的迎奥热情不断推向高潮。
举办了“奥运情,百姓乐”——“市南之春”系列迎奥文化活动;举办了“人文奥运,和谐市南”迎奥运民间工艺品展览,引导鼓励广大居民密切接触传统文化。大大推动了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奥运倒计时200天,在汇泉广场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千鼓百琴奥运情”广场庆祝活动,在青岛音乐厅举办了“我把奥运迎到家”交响音乐会;奥运会倒计时100天,与奥运主场馆所在地的北京朝阳区联合在汇泉广场举办了“北京一青岛手拉手,和谐中国奥运情”大型广场文化活动,两个奥运主办区的居民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现场近千名群众共同庄严宣誓“20Q8我们准备好了”。为了大力营造奥运年的环境氛围,市南区元旦春节期间在全区开展了“同心迎奥运,国旗耀岛城”活动,设立国旗街20条,国旗社区3个。大型国旗景观1处,插挂国旗2500面。元旦期间,“送祝福上门,迎奥运到家”活动。向1万户居民寄发了明信片,向1万户居民赠送了印有福娃的“福”字。
按照“突出特色。强化亮点、全方位,立体化”的思路,重点做好道路,社区、鲜花景观的氛围营造。突出重点区域,以奥帆基地周边,火车站、轮渡等区域为重点,设置大型楼体广告,广告牌、灯杆旗等公益宣传广告。突出主要干道,在香港路,银川路等主要干道设立临建围挡广告,楼体广告100多块、过街串旗60条。突出基层社区,10个街道各选一个社区重点进行氛围营造,在社区的20条道路安装灯杆挂旗近1000杆;在每个街道设立一条百米奥运文化长廊,集中进行奥运知识。文明礼仪宣传;在九个社区安装宣传牌180块,让居民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奥运氛围。突出鲜花景观,在香港路、东海路等“一片九点十二线”摆放鲜花800万盆,在五四广场、音乐广场、火车站广场设立大型主题花坛,形成壮观靓丽的迎奥鲜花大道。
奥帆赛即将在美丽的浮山湾举行。作为奥帆赛举办地所在的城区,穿梭于市南区的大街小巷,漫步在迎宾大道,我们随处可见,临街的建筑鲜亮如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道旗,奥运火炬灯杆一排排整齐列队,五颜六色的鲜花装点着洁净的街道,蜿蜒着引向奥帆基地,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氛。人们微笑礼让,文明和谐,秩序井然。在社区,人们积极参与各种迎奥活动,分享着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快乐,处处洋溢着热烈喜悦的迎奥气息。
市南区一系列扎实有效的迎奥行动,使人文奥运的理念深入人心,文明素质教育渗透到千家万户,广大居民的东道主意识不断增强,群众性践行活动有声有色。迎奥热情得到积极展示,“当好东道主,文明迎奥运”已成为市南区每一名干部群众的光荣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