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奏响创新的乐章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un0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未来社会呼唤具有个性和探究精神的人,需要创新型、研究型的人才。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重点,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提供探究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具有开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拨动波他们思考的琴弦。
  [摘要]语文教学 创新意识 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堂是创新教育实施的重要阵地,要真正落实创新教育,就必须进行课堂创新。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说过:“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坚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一、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学习环境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有创造的意识,创造的行为,就会取得创造的成果。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服务者”,作为班级“特殊的”一员参加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民主型群体较之专制型群体,受到挑战的群体较之没有受到挑战的群体,管理组织较好的群体较之管理组织较差的群体,能够表现出更高的合作热情、更多的客观态度和更高的创造性。课堂上的语文学习,默读思考,就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潜心研究;讨论就应该让学生各抒己见,议论纷纷;朗读就应该书声朗朗,声情并茂。当学生有疑惑时,教师采取启发式,开启学生思想的闸门,让学生才思泉涌;当学生遇到难点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集思广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各持己见、互不相让,采取讨论式或多方辩论式,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争个脸红脖子粗,谁也驳不倒谁,这辩论过程中就是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有的课文人物形象生动、对话精彩,就让学生分角色去演演,如《北风和小鱼》、《青蛙看海》,可以编成课本剧,在主题活动课上演出;有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就让学生去画画,或设计出图文并茂的板书,如《咏华山》、《云房子》。
  因此,在語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构建和谐、民主、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使师生交往的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使各种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开发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就放手让他们去想、去说、去做,对于那些敢于提出自己观点、意见和看法的学生,要鼓励支持、认真客观分析、加以肯定,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带着一种高涨的热情从事语文学习和思考,充分体验创新的欢乐,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创新的空间。
  
  二、发掘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大脑发育正常的人都蕴藏着创新潜能。创新教育使命就是开发人的创新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发展人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新与活。就是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时,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自己内心的感受,不盲从他人观点,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在表达自己意见和思考问题时,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真情实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关键。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运用有效的机制和科学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表现创新的机会,发掘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潜能。例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我充分利用课文,让学生在学中思,思中疑,鼓励他们敢于超出书本,超越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文中最后一句写“狐狸叼起肉,钻到洞里去了。”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不同角度去考虑:有的说钻回洞的狐狸得意洋洋地夸自己聪明,笑乌鸦是个大笨蛋;有的说狐狸美美吃了一顿,然后舒舒服服地睡一觉。我接着问:“当乌鸦眼睁睁地看着狐狸叼着肉钻进洞时,乌鸦会怎么想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乌鸦很后悔,它明白了狐狸说自己歌唱得好听,是为了骗自己嘴里的肉;有的认为乌鸦会这样说‘这下该怎么办?孩子们还没有饭吃呢?我真不是个好爸爸’。我适时加以引导:以前我们还学过有关乌鸦的哪篇文章?话音未落,一个学生就叫起来:“老师,我知道,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还学过《乌鸦喝水》这篇文章。”这时我紧追不舍:“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的说:《乌鸦喝水》这篇文章中的乌鸦很聪明,能够动脑筋;而《狐狸和乌鸦》这篇文章中的乌鸦很愚蠢,被狐狸给蒙骗了。有的说:乌鸦爱听好听的话,所以被狐狸给蒙骗了。有的说:乌鸦真聪明,能想出好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这样一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了新的高潮。这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更新和创造,创新潜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理念使不少教师把课堂当作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不知不觉中垄断了学生的学习主权。而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本应该具有自己支配学习时间的权利。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保证学生拥有自己支配的课堂自学时间,这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安静地自读自悟的机会,真正落实从学习过程走向知识的体验,达到自得的效果。要确保全体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应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跟其它学科不同,语文学习中的问题讨论其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为发展创新思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应引导学生破除思维的单一性、直线性,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和建议,勇于大胆创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任何发现,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既使是看起来十分幼稚的问题,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指责挖苦。不能抑制、扼杀他们的创新火花,而尽量找出其闪光点,小心呵护他们的创新萌芽。
  当然,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使语文课真正“活”起来,还需要有“源头活水”,这就离不开平时的博闻强记,知识的积累。积累与创新好比鸟儿的一对翅膀,有了他们,学生们就能在语文的王国里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欧阳芬.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
  [3]钟启泉.个性化教学论.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海南小学)
其他文献
在没有三坐标测量机等不具备逆向设计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编制用户宏指令对在线测量系统进行控制,收集和处理模型曲面测量数据,则可以实现类似三坐标测量机自动扫描曲面测量和
介绍了一种由气动肌腱驱动的形封闭偏心轮机构与杠杆式压板串联结合的绿色夹具的性能特点和工作原理,给出了相应的力学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分析,该夹具将得到一个相当于气动肌
介绍了电火花铣削工艺技术的发展,对分层补偿策略进行了阐述。采用数控程序长度补偿方法对电火花铣削过程中电极长度损耗进行了补偿,详细介绍了数控程序长度补偿的实现方法。
目的分析1999年以来郑州市大气单因子污染指数(pi)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门诊疾病构成比(Y)之间的相关性,并确定大气污染物中的主要致病污染物.方法用化学分析法测定大气中各主
意大利,作为欧洲文化与艺术的发源地之一,随处可见的文化遗产闪耀着欧洲文明的光辉,如身处历史博物馆般的体验让人心生膜拜之情。同样让我们膜拜的是意大利人解决了现代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