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住院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院内及院外预后,并创建风险评估系统。
方法入选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阜外医院心力衰竭病房住院的成人DCM患者,随访至2015年12月或全因死亡或行心脏移植。定义心力衰竭恶化、猝死或脑卒中导致的死亡为心血管原因死亡。危险因素判定采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方法。
结果共纳入793例患者,其中35例(4.4%)发生院内死亡,院内死亡与入院收缩压(P)≤ 106 mmHg(1 mmHg=0.133 kPa)、血清总胆红素浓度(B)≥34.2 μmol/L及血清钠离子浓度(S)<135 mmol/L显著相关(P均<0.01),由此建立PBS评分系统,分为低危(评分=0分)、中危(评分=1或2分)和高危(评分=3分)三组,三组患者院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3.5%和29.9%,趋势比较P <0.01)。其中701例患者完成随访,中位随访34(18, 51)个月后,137例死亡、16例行心脏移植,出院后1年、2年及3年的无心脏移植存活率分别为88.4%、82.3%和78.8%。其中3年内发生心血管原因死亡或心脏移植125例,与入院时年龄(A)<30岁、心力衰竭病史(D)>6个月、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D)>13.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75 mm、右心室前后径(R)>25 mm、出院时收缩压(B)≤ 106 mmHg、出院未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及β受体阻滞剂(B)显著相关(P均<0.01),由此建立A2B2D2LR评分系统,分为低危(评分=0或1分)、中危(评分=2或3分)、高危(评分=4或5分)和极高危(评分≥ 6分)四组,四组患者3年内心血管原因死亡或行心脏移植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2%、11.0%、37.5%和66.7%,趋势比较P均<0.01)。
结论PBS评分系统及A2B2D2LR评分系统分别能有效预测住院DCM患者院内死亡及出院后3年内发生心血管原因死亡或行心脏移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