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教师应研究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而高中阶段英语学科学困生具有学困程度深、范围广、难起色等特点,他们大多对英语学习没兴趣、没信心,课堂上的显像是听不懂、记不住、学不会,不思维、不合作、不参与,这样的学习状态连最基本的知识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都很难实现,更谈不上能力、素养层面目标的落实。但如果基于我国高中英语教情、学情、考情研究核心素养落地的路径,研究探索根据学困生已有的认知,用好教材线索、重组教学内容,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巧创情境、依据学生对知识兴趣度和认知度整合资源、巧设问题,才有可能帮助学困生实现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形成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学困;已有的认知;整合;内在联系
问题提出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教师应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要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落实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师要研究在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要研究学生全面多维的个体需求,方能在课堂教学中找到核心素养落地的路径。但教育应对选拔的理念在我国根深蒂固,学困生很难在课堂中有成长的空间。高中阶段英语学科学困程度深、范围广、难起色,课堂上的显像是听不懂、记不住、学不会、不思维、不合作、不参与,这样的学习状态连最基本的知识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都很难实现,更谈不上能力、素养层面目标的落实。学困生大多对英语学习没兴趣、没信心,且欠积累、不善用、不思维、不迁移。农村地区普通中学英语学困范围更广,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英语学困,教师们在转变学困生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但如果简单应对,不整体把脉,很难奏效。高中学生心智已相对成熟,知觉、观察能力较强,记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反思能力、监控能力也发展到新水平。根据高中生心理、生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利用、发挥、发展这些优势,让他们在学习中有兴趣、有信心,才能有机会引导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
得当的情境创设对学困生提高学习效率非常重要,要结合话题、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结合话题、语篇、功能学习语法、词汇,注意利用拼读规律识记生词,要研究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利用教材线索,激活教材。本文结合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Book 1 Module 3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第一课时设计,研究探索根据学困生已有的认知,用好教材线索、重组教学内容,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巧创情境、依据学生对知识兴趣度和认知度设计问题,探索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能力、落实素养。
设计背景分析
本模块以旅行为话题,以谈人生第一次旅行经历为主线,表面看各部分教学内容关联性不强,功能、语法与本话题、语篇关联度也并不大,但仔细分析,则不难看出,编者巧妙地在教材中呈現了旅行所需、所看、所思必备的语言支撑和基于事实形成观点的认知路径。
Introduction部分编者呈现了旅行必备的交通工具和与交通工具搭配的动词和动词短语。Reading and Vocabulary部分的主课文My First Ride on a Train记录了作者Alice Thompson第一次乘火车的旅行经历,详细描写了旅途中作者的所见、所感及所思。Reading and Speaking部分是五个有关童年回忆的段落,每个段落自成一体,叙述第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语言简练但描写形象生动、情感丰富。Grammar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动词的“-ed”形式做形容词充当定语,表示被动完成;第二部分是过去时的表达法,过去时是描写第一次旅行必用的时态,是常用时态,但能做到得体、准确地运用,也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两部分语法都是本模块话题学习不可或缺的语言支撑,编者的呈现方式融于情境语境之中,希望达到自然习得。Function是得体使用礼貌语言。呈现的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学习验票员该如何得体地使用礼貌用语与乘客沟通及乘客如何礼貌应答。Listening部分是一段对一位生于英国的电影女演员首次去美国拍电影的采访录音,采访线索思路清晰,且切合本模块话题。Writing和Task是本模块的语言输出部分,都是基于本模块输入的语言和创设的情境。Writing部分要求学生用第一人称写一篇有关自己印象深刻的经历,Task部分是让学生谈论自己的一次旅游名胜的旅行,可借助照片、明信片、地图、纪念品等介绍说明。Cultural Corner部分是一篇介绍上海磁悬浮列车的文章,磁悬浮列车是世界最快的火车,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
如果把编者的整体模块设计仅视为语言知识学习的载体,就势必割裂了各部分之间的内部联系,还会抱怨对于高一的学生(纵然是英语学困生)编排这些内容过于简单,没什么特别值得学习的点,但教师如果抓住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形成自己对人生第一次有意义的旅行的认识或重新认识,并做出得体的表达,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收获便会是丰富、多样的,学生能学到符合自己认知的、易于接受和迁移的知识,也能学会正确认识事物的方式,尝试学习体验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路径和方法,这样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很容易迁移到新情境中。在做新一轮课标调研中发现,很多教师和基层教研员对新版改编教材的期望值高,这是很有道理的,“巧妇难于无米之炊”,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如何激活教材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笔者在做学困生转变研究中发现,教学中过分重视甄别和选拔,容易简化学习过程,特别容易挫败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尝试利用现行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走出学习困境,收到很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分享Book 1 Module 3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说明,希望教师们在研究核心素养落地的路径中,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割裂地处理教材,注意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驱力,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语篇在学习过程中整合。 设计主旨
本设计是本模块的导入课,教材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交通工具;第二部分是对这些交通工具进行分类,哪些交通工具在陆上使用,哪些交通工具可用作长途旅行等;第三部分是与这些交通工具搭配的动词;第四部分是描述自己的第一次长途旅行,要包括去哪儿旅行,和谁旅行以及当时的年龄。如果孤立地按照编者编写的顺序进行教学,教学只止步于对词汇、短语的复习和学习及对第四部分所给句型的机械模仿,不能起到激情导趣、分解难点、突出重点的作用,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很难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也很难有好的学习效果。如果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英语学习规律、学习梯度、整个模块的主干知识,再据此制定整个模块的学习目标,设计本课时的学习任务,把学习任务分解成问题,学生就会积极参与,教学中就会有创生。对于学困生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善于通过问题的设计分解他们的学习难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他们积极参与搭设台阶、预留空间,这样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是连贯的、流畅的,也会是生成的、创造的。
教学环节设计及说明
本课时的第一环节是热身导入,教学指令是When/ Where/ How/With whom did you go for your first time in your life? Fill in the form(见表1), change the information into the sentences and then exchange your idea with your partner.
学困生普遍的特点是对英语语言现象不敏感,通常被自己定性为记不住,被教师定性为不努力,长此以往师生都会有无可奈何的消极情绪,教师设法让学生深度参与教学活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促成深度参与,教师要设计有效的输入、内化、输出路径,要研究设计清晰有效的问题,更确切地说就是教师要用问题把学生能做什么问得清楚,要做什么做好铺垫。When/ Where/ How/ With whom did you go for your first time in your life? 能调出学生已有的认知,以信息点的形式填入表格,为change the information into the sentences and then exchange your idea with your partner做好信息准备,而When/ Where/ How/With whom did you go for your first time in your life? 设问本身也为学困生准确使用语言和进一步的目标达成做好准备。
由此话题引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聚焦复习学习交通工具。教学指令是Have you ever taken all the means of transport in the picture? How do you usually travel? Which way do you prefer? 教师不该简单地使用编者的指令,要深刻理解编者的设计意图,要融入学生的经验,创设学生能积极思维的空间,才能促成学习的真正发生,这点对学困生尤为重要。
接下来的学习任务指令是Classify the transport into categories:Which of them travel on roads? Which of them travel on rails? Which of them travel on water? Which of them travel in the air?
設计目的是强化学习交通工具,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类、归纳梳理知识。
下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聚焦与交通工具搭配的动词和动词短语,教学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四人一组,把八个词分为四对,每人负责两个词,教学指令是Match the verbs with the means of transport referring to the dictionary. 学生容易混淆get on,get off,get into,get out of与不同交通工具的搭配,这是学生的易错点,take off,land的主语是交通工具。如果以讲解、灌输的方式教授,学生机械记忆,很难实现有效学习,如果引导学生自主、自悟、自助式学习,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各个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借助字典、参考书自己归纳梳理,再互相交流,学生的收获就不只限于知识,也容易形成在不同情境中迁移使用的能力。
下一环节是用所给的时间状语…ago,just now,at the age of,in 2000,when I was…years old选择教师所给出的单词组句(图1),每人至少写出5句话,然后同桌互评。
过去时并不是一项复杂的语法项目,但能做到得体、恰当、准确地运用,特别是有时态意识,并不是很容易。本环节给学生搭设了台阶,也提供了思维空间,学生在选词组句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时态准确、语言得体、还要注意表达地道。有了前面学习的铺垫,学生没有畏惧心理,能很快完成任务。学生们在互批过程中都很投入,如:I got on the bus when I was six years old. 针对这个句子,同伴之间热烈讨论,教师时时引领,指出不妥之处,共同讨论修改,整个过程学生们都积极思维,不机械模仿也没有懈怠心理,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情绪,自信满满、收获满满,这对学困生弥足珍贵。
最后一环节呼应导入环节,建议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教学指令是:Describe the first time you travelled a long distance. Say how old you were, where you went and who you went with. 教材提供的例句是:I first travelled a long distance by train when I was six years old. I went with my parents from Shanghai to Beijing.也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一句话表达此意。如:When I was six years old, I first travelled a long distance by train with my parents from Shanghai to Beijing.有了前面的铺垫,教师同伴的激励,学生们都积极思维、踊跃参与。
结语
参与能让学困生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他们就会对学习有信心、感兴趣,才有可能实现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形成素养。家长、社会对学校、教师的希望多是用高考成绩来衡量的,精英教育愈演愈烈,很多教师惯性思维,要让自己的学生在选拔性考试中出类拔萃、脱颖而出,课堂教学聚焦“高考点”,把教学简化为讲、练、考,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忽视对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利于学困群体的发展。基于我国高中英语教情、学情、考情的核心素养校本化过程应是渐进的,英语教师需要厘清教育的社会价值,关注所有孩子的全面发展,摆脱“应试教育”的狭隘束缚,再认识自己对教学的认识,避免盲目地跟风和简单地效仿,要综合地、全面地思考和研究教学路径,方能有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中落地的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学困;已有的认知;整合;内在联系
问题提出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教师应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要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落实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师要研究在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要研究学生全面多维的个体需求,方能在课堂教学中找到核心素养落地的路径。但教育应对选拔的理念在我国根深蒂固,学困生很难在课堂中有成长的空间。高中阶段英语学科学困程度深、范围广、难起色,课堂上的显像是听不懂、记不住、学不会、不思维、不合作、不参与,这样的学习状态连最基本的知识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都很难实现,更谈不上能力、素养层面目标的落实。学困生大多对英语学习没兴趣、没信心,且欠积累、不善用、不思维、不迁移。农村地区普通中学英语学困范围更广,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英语学困,教师们在转变学困生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但如果简单应对,不整体把脉,很难奏效。高中学生心智已相对成熟,知觉、观察能力较强,记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反思能力、监控能力也发展到新水平。根据高中生心理、生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利用、发挥、发展这些优势,让他们在学习中有兴趣、有信心,才能有机会引导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
得当的情境创设对学困生提高学习效率非常重要,要结合话题、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结合话题、语篇、功能学习语法、词汇,注意利用拼读规律识记生词,要研究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利用教材线索,激活教材。本文结合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Book 1 Module 3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第一课时设计,研究探索根据学困生已有的认知,用好教材线索、重组教学内容,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巧创情境、依据学生对知识兴趣度和认知度设计问题,探索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能力、落实素养。
设计背景分析
本模块以旅行为话题,以谈人生第一次旅行经历为主线,表面看各部分教学内容关联性不强,功能、语法与本话题、语篇关联度也并不大,但仔细分析,则不难看出,编者巧妙地在教材中呈現了旅行所需、所看、所思必备的语言支撑和基于事实形成观点的认知路径。
Introduction部分编者呈现了旅行必备的交通工具和与交通工具搭配的动词和动词短语。Reading and Vocabulary部分的主课文My First Ride on a Train记录了作者Alice Thompson第一次乘火车的旅行经历,详细描写了旅途中作者的所见、所感及所思。Reading and Speaking部分是五个有关童年回忆的段落,每个段落自成一体,叙述第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语言简练但描写形象生动、情感丰富。Grammar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动词的“-ed”形式做形容词充当定语,表示被动完成;第二部分是过去时的表达法,过去时是描写第一次旅行必用的时态,是常用时态,但能做到得体、准确地运用,也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两部分语法都是本模块话题学习不可或缺的语言支撑,编者的呈现方式融于情境语境之中,希望达到自然习得。Function是得体使用礼貌语言。呈现的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学习验票员该如何得体地使用礼貌用语与乘客沟通及乘客如何礼貌应答。Listening部分是一段对一位生于英国的电影女演员首次去美国拍电影的采访录音,采访线索思路清晰,且切合本模块话题。Writing和Task是本模块的语言输出部分,都是基于本模块输入的语言和创设的情境。Writing部分要求学生用第一人称写一篇有关自己印象深刻的经历,Task部分是让学生谈论自己的一次旅游名胜的旅行,可借助照片、明信片、地图、纪念品等介绍说明。Cultural Corner部分是一篇介绍上海磁悬浮列车的文章,磁悬浮列车是世界最快的火车,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
如果把编者的整体模块设计仅视为语言知识学习的载体,就势必割裂了各部分之间的内部联系,还会抱怨对于高一的学生(纵然是英语学困生)编排这些内容过于简单,没什么特别值得学习的点,但教师如果抓住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形成自己对人生第一次有意义的旅行的认识或重新认识,并做出得体的表达,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收获便会是丰富、多样的,学生能学到符合自己认知的、易于接受和迁移的知识,也能学会正确认识事物的方式,尝试学习体验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路径和方法,这样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很容易迁移到新情境中。在做新一轮课标调研中发现,很多教师和基层教研员对新版改编教材的期望值高,这是很有道理的,“巧妇难于无米之炊”,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如何激活教材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笔者在做学困生转变研究中发现,教学中过分重视甄别和选拔,容易简化学习过程,特别容易挫败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尝试利用现行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走出学习困境,收到很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分享Book 1 Module 3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说明,希望教师们在研究核心素养落地的路径中,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割裂地处理教材,注意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驱力,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语篇在学习过程中整合。 设计主旨
本设计是本模块的导入课,教材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交通工具;第二部分是对这些交通工具进行分类,哪些交通工具在陆上使用,哪些交通工具可用作长途旅行等;第三部分是与这些交通工具搭配的动词;第四部分是描述自己的第一次长途旅行,要包括去哪儿旅行,和谁旅行以及当时的年龄。如果孤立地按照编者编写的顺序进行教学,教学只止步于对词汇、短语的复习和学习及对第四部分所给句型的机械模仿,不能起到激情导趣、分解难点、突出重点的作用,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很难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也很难有好的学习效果。如果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英语学习规律、学习梯度、整个模块的主干知识,再据此制定整个模块的学习目标,设计本课时的学习任务,把学习任务分解成问题,学生就会积极参与,教学中就会有创生。对于学困生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善于通过问题的设计分解他们的学习难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他们积极参与搭设台阶、预留空间,这样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是连贯的、流畅的,也会是生成的、创造的。
教学环节设计及说明
本课时的第一环节是热身导入,教学指令是When/ Where/ How/With whom did you go for your first time in your life? Fill in the form(见表1), change the information into the sentences and then exchange your idea with your partner.
学困生普遍的特点是对英语语言现象不敏感,通常被自己定性为记不住,被教师定性为不努力,长此以往师生都会有无可奈何的消极情绪,教师设法让学生深度参与教学活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促成深度参与,教师要设计有效的输入、内化、输出路径,要研究设计清晰有效的问题,更确切地说就是教师要用问题把学生能做什么问得清楚,要做什么做好铺垫。When/ Where/ How/ With whom did you go for your first time in your life? 能调出学生已有的认知,以信息点的形式填入表格,为change the information into the sentences and then exchange your idea with your partner做好信息准备,而When/ Where/ How/With whom did you go for your first time in your life? 设问本身也为学困生准确使用语言和进一步的目标达成做好准备。
由此话题引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聚焦复习学习交通工具。教学指令是Have you ever taken all the means of transport in the picture? How do you usually travel? Which way do you prefer? 教师不该简单地使用编者的指令,要深刻理解编者的设计意图,要融入学生的经验,创设学生能积极思维的空间,才能促成学习的真正发生,这点对学困生尤为重要。
接下来的学习任务指令是Classify the transport into categories:Which of them travel on roads? Which of them travel on rails? Which of them travel on water? Which of them travel in the air?
設计目的是强化学习交通工具,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类、归纳梳理知识。
下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聚焦与交通工具搭配的动词和动词短语,教学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四人一组,把八个词分为四对,每人负责两个词,教学指令是Match the verbs with the means of transport referring to the dictionary. 学生容易混淆get on,get off,get into,get out of与不同交通工具的搭配,这是学生的易错点,take off,land的主语是交通工具。如果以讲解、灌输的方式教授,学生机械记忆,很难实现有效学习,如果引导学生自主、自悟、自助式学习,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各个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借助字典、参考书自己归纳梳理,再互相交流,学生的收获就不只限于知识,也容易形成在不同情境中迁移使用的能力。
下一环节是用所给的时间状语…ago,just now,at the age of,in 2000,when I was…years old选择教师所给出的单词组句(图1),每人至少写出5句话,然后同桌互评。
过去时并不是一项复杂的语法项目,但能做到得体、恰当、准确地运用,特别是有时态意识,并不是很容易。本环节给学生搭设了台阶,也提供了思维空间,学生在选词组句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时态准确、语言得体、还要注意表达地道。有了前面学习的铺垫,学生没有畏惧心理,能很快完成任务。学生们在互批过程中都很投入,如:I got on the bus when I was six years old. 针对这个句子,同伴之间热烈讨论,教师时时引领,指出不妥之处,共同讨论修改,整个过程学生们都积极思维,不机械模仿也没有懈怠心理,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情绪,自信满满、收获满满,这对学困生弥足珍贵。
最后一环节呼应导入环节,建议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教学指令是:Describe the first time you travelled a long distance. Say how old you were, where you went and who you went with. 教材提供的例句是:I first travelled a long distance by train when I was six years old. I went with my parents from Shanghai to Beijing.也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一句话表达此意。如:When I was six years old, I first travelled a long distance by train with my parents from Shanghai to Beijing.有了前面的铺垫,教师同伴的激励,学生们都积极思维、踊跃参与。
结语
参与能让学困生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他们就会对学习有信心、感兴趣,才有可能实现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形成素养。家长、社会对学校、教师的希望多是用高考成绩来衡量的,精英教育愈演愈烈,很多教师惯性思维,要让自己的学生在选拔性考试中出类拔萃、脱颖而出,课堂教学聚焦“高考点”,把教学简化为讲、练、考,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忽视对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利于学困群体的发展。基于我国高中英语教情、学情、考情的核心素养校本化过程应是渐进的,英语教师需要厘清教育的社会价值,关注所有孩子的全面发展,摆脱“应试教育”的狭隘束缚,再认识自己对教学的认识,避免盲目地跟风和简单地效仿,要综合地、全面地思考和研究教学路径,方能有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中落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