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一部前苏联经典影片《乡村女教师》让瓦尔瓦拉这个名字家喻户晓,她以平凡而伟大的教师生活影响了全世界许多国家有志青年。银幕上的瓦尔瓦拉逐渐淡去,而太行山下的一位农村女教师再次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她身有残疾,却在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在教育第一线36年,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模范。她就是王生英,一个为了让贫困的孩子昂首走出大山,奉献了青春的农村女教师,她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太行山下一段传奇故事。
1960年,对于出生在河南省林州市卸甲平村年仅4岁的王生英来说,无疑是最悲痛的一年,一场小儿麻痹症,给这个天资聪慧的女孩留下了后遗症,她的右腿残疾了。身残志坚的王生英不相信自己真的成了无用的人,她用一条腿创造了自己人生价值之路。
1973年冬天,乡里举行招教考试,50人参加考试,王生英考了第一名。可因为她是残疾人,让不让她当老师,当时大家有过争论。“虽然我身体残疾,但只要思想不残疾,照样能当个好老师!”年轻气盛、斗志昂扬的王生英用这样一句表态,打消了乡里、村里许多人的顾虑,从此走上了从教之路。当上教师那一刻,她暗下决心,要做一棵傲然挺立的青松,扎根在这贫瘠的太行山区,为山区的孩子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平凡之中的伟大师爱
“让孩子们走出大山,昂起头走向社会,这就是我拥有的最大财富。”
卸甲平村是王生英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村与村之间不是隔河相望,就是隔山而居,这对于王生英的病腿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从家里到乡里去开会,10多公里 的山路,正常人一口气不歇还要走4个多钟头,对她来说更是一次“长征”。她的教学第一站,是距离她家两公里之外的东平村小学。两公里的山路,隔在家里与东村之间的洹河,就成了考验王生英意志的天然试卷。
每到雨季来临,王生英几乎是冒着生命危险去上课。由于架在河上的木桥被洪水冲断,她只好绕道从河坝上蹚着没膝深的河水到学校上课。遇到风雨交加、河水暴涨的天气,她更是战战兢兢涉水过河,对于腿不方便的她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危险。“连小小的洹河都征服不了,怎么征服人生的坎坷呢?”她的母亲多次劝她放弃,可是她却依然坚持,她知道,如果她不去上课,教室里的孩子将失去了学习知识的机会。“我要让孩子们走出大山,昂起头走向社会”,为了实现这样的诺言,身患残疾的王生英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
考虑到王生英的实际情况,领导将她调到了离她家较近的西平小学。这让王生英感到格外温暖,干劲更足了。
1978年夏秋季节,连天阴雨。校舍破旧,外面下大雨,教室里下小雨。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学习时间,王生英不顾自己残疾,拿着教科书,踏着泥泞湿滑的山路,巡回到方圆几里内的学生家里上课、布置作业。风里来、雨里去,数次摔倒,又数次艰难爬起来,就这样一直坚持了20余天。
横水镇的百姓都知道,从教37年、教过镇上两代人的王生英,前10多年是以家为校,后10多年是以校为家。她从没有误过学生的一节课,就连结婚这样的终身大事耽误的两天课,她也不折不扣地给学生补上了。
山区的教师是清贫的。在王生英从教30多年的生涯里,经济的拮据和精神的富有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作为一名山区的民办教师,她的工资从每月5元、10元、30元、40元涨到转正前的70元,别说贴补家里,就是维持自己的生计都很艰难。“谁不知道钱多好?谁不知道过清闲的日子好?可为了挣钱就撇下这些孩子,我心里实在是不忍心呀!”王生英至今回忆起当年的选择,仍然说自己的选择“值得”。
37年的风风雨雨,37年的坚守,每次遇到困难时,站在太行山下,遥望着从山间流出、又奔向远方的洹河,王生英就会想,山区孩子成才太不容易了,只要能送他们走出大山,为社会作出贡献,需要我这个当老师的付出多少,自己都义不容辞。王生英对学生的爱如汩汩清泉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也深深地打动和启发着我们。
平静之中的无私奉献
“即便就是我一个人,也要把我掌握的知识让孩子学到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没有条件建设教学校舍,于是,王生英的家就成了孩子们的学校。后来虽然在村里找了一间旧仓库作为教室,勉强能为学生遮风挡雨,可是一场狂风暴雨冲垮了她和学生们的希望,孩子们赖以学习、生活的校舍,破旧不堪的教室坍塌成一片废墟。王生英和学生们望着那一片瓦砾,伤心地哭了。
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王生英只好领着学生到野外上课。一个破旧的黑板靠在树上、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围坐在荒草地上听课,趴在地上写字、做作业。有一次,她正在给孩子们上课,骤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还未来得及转移,黑板便被大风卷走,学生的书本被狂风吹得七零八落。倾盆大雨直泻而下,洪水冲得山石叮当作响,孩子们吓得乱作一团,纷纷抱住老师的腿。王生英尽可能坚强地给孩子们做“靠山”,不断安慰孩子们说:“别怕,有老师呢!”直到家长们来接回各自的孩子,淋得上下透湿的王生英才拖着酸痛的腿回到家里。
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场所,王生英和丈夫商量,把孩子们领到家里来上课。王生英和丈夫一起想办法,他们决定把自己的平房改成二层小楼,从此楼上就成了桃园小学的新校址。人们往往用“以校为家”来褒扬一个教师,王老师更难能可贵的是“以家为校”,而且不讲任何个人得失。多年来,她从没嫌弃过孩子们在家里的脏和乱,从没向村里要过一分钱的补偿,也从没向学生多收一分钱学费。就这样,王生英家的里外间,还有门口台阶便成了3个班学生的“复式教室”。
在以家为校的日子里,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了偿还欠下的大量外债,王生英一家人节衣缩食,经常挤出时间到山上拾柴做饭,挖野菜下饭。省下的钱不是给学生购买录音机、磁带,就是给他们添置日常学习用品。孩子们的衣服脏了,王生英给他们洗;肚子饿了,她给他们做饭;哪个孩子生病了,她还要请来医生给他打针开药;天气冷了,她便用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钱给他们添衣服、做棉门帘。孩子们说:“我们在王老师家里学习,就像生活在自己家里一样。”
虽然孩子们有教室了,但家里太拥挤,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王生英常常为此发愁,一心想把自己家的房子改造成大一点的教室。可是,当时她的爱人王河生因生病欠了一大笔外债,王生英自己每月工资只有40元,改建教室对他们来说异常艰难。好在王生英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他们决定,就算砸锅卖铁,倾尽所有,也要建成一间教室。
于是王生英和丈夫把家里的能卖的全都拉出去卖了,包括家里的粮食,可是盖房的钱还差很多。他们又四处奔走,求人帮忙。终于把所需的材料都准备齐了,但是又没有钱请人力,王生英便拖着一条病腿,和爱人一起挖沙、刨石子、搬砖、和泥。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他们日夜盼望的家庭学校建成了。从此,孩子们有了宽敞的教室,乡亲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而王生英和丈夫却因建房过度操劳而累倒了。丈夫常常吐血、流鼻血,王生英也多次晕倒在课堂上。
在以后的10多年里,随着国家农村办学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对农村学校的投入逐步增加,林州市在教育资源整合上的力度也不断加大,横水镇的小学布点日趋合理,农村孩子们终于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从此,孩子们从王生英的家里搬了出来。王生英的工作也先后在东平、桃园等多所学校间调动。
“不管在哪个学校,王老师都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横水镇中心校校长这样评价王生英,“从王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无限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也看到了一个山村教师的淳朴、执著和无私奉献。”
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
“教好孩子就是我一生的幸福,最大的快乐。”
王生英无论走到哪里总是惦记着她的学生们,却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孩子。想到自己家的孩子,王生英总会感到心酸。回忆起数不清的夜里,自己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家,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因为没人照顾,蜷缩在墙角又饥又渴地喊着妈妈,她就会愧疚落泪。
对于自己的孩子,王生英充满内疚。让她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雨天的夜晚,她结束家访和补课,浑身是泥地回到学校,看见姐姐把弟弟搂在怀里,倚着墙角睡着了。儿子满脸是血,女儿脸上还挂着泪珠。她把姐弟俩喊醒,儿子一下扑到她怀里,哭着说:“妈妈,你咋一直不回来呀!”这时王生英再也抑制不住心痛,搂着一双儿女,泪水夺眶而出。
对于父母,王生英也深感愧疚。父亲患病卧床那年,她正承担着4个年级的课,床前尽孝只能是弟弟妹妹们的事。即使在父亲病重期间,她都很少能抽出时间去照看父亲,父亲去世后,这份遗憾久久地留在了她的心里。
对于学生,王生英既是孩子们的好老师,也是好母亲。在她的学校里曾有一个残疾儿童跟班就读,身为残疾人的王老师对该生特别理解和同情,给予了她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这名残疾儿童小的时候,王老师还能亲自背她上学、放学,把屎把尿。等学生长大了,王老师背不动了,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她的丈夫,一直到这个学生毕业,从没间断过。
在20年以校为家,10年以家为校的生活中,王生英默默耕耘着,虽然平常坎坷,但充满意义,王生英无怨无悔。她深情地说:“虽然家乡依旧贫困,可我愿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广播知识的种子,让它在家乡贫瘠的土地上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果实。”
37年来,王生英没有显赫的功绩,没有令人羡慕的收入,然而她无怨无悔。她说:“学生是我最大的财富,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和收获。”
王生英的无私奉献得到了回报,获得了诸多荣誉。然而,王生英却说:“我太平凡了,所做的也只不过是一个人民教师应该做的事情。在边远地区,在贫困山区,有许许多多的人民教师和我一样在为孩子们呕心沥血地工作着,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37年来,王生英扎根在太行山下,把自己所有的知识无私地传播给村里的孩子们,实现了“站三尺讲坛,想千秋伟业,教一班学子,拂两袖清风”的志愿。如今,在山民的后代中,多名学生升入了高中、大学,走出了大山,成为投身祖国建设的人才。王生英说:“让孩子们走出大山,昂起头走向社会,这就是我拥有的最大财富!”
链接:
众人眼中的王生英
王生英扎根在山区讲台,30多个春夏秋冬,30多年载呕心沥血,她如一枝傲雪凌霜的红梅,默默地绽放在大山深处,散发出全部幽香。为了她钟爱的教育事业,王生英不断地用残疾之躯搏击多舛的命运,谱写出一曲曲感人肺腑的教坛乐章。她先后被授予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十佳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2006感动中原十大人物、2007年10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的候选人之一。
在众多的荣誉面前,王生英这样说道:“在贫困山区,有许多人民教师在呕心沥血地工作,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在其他人的眼里,她是好老师、好母亲、好榜样。王生英老师无怨无悔,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地奋斗于教育战线,感动着我们所有人,成为我们林州全体教师爱岗敬业的动力。
——林州市横水镇东下洹学区校长杨永和
小时候,我常会在心中责怪妈妈:你究竟是谁的妈妈呀?你咋不管自己的孩子呢?现在,我也身为人母,知道了世界上除了母爱,还有师爱,而师爱需要更加无私的精神。我终于理解妈妈了,在那个时候,作为一名山村教师,她就是全体学生的妈妈。
——王生英的女儿王瑞贤
说到底,生英也是在为家乡造福、为社会作贡献,我咋能拖她的后腿呢?
——王生英的丈夫王河生
我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还好说,工作、生活条件简陋一点,多吃点苦就挺过去了,可是王老师是一个腿有残疾的女同志,能一干几十年真不容易。那是有一种崇高的信念在支撑着啊!
——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小学退休教师赵虎林
我这个山里的女娃子能上到高中,是因为王老师劝说爹娘让我读书,她的关心和热情燃起了我奋斗的理想。如果将来让我选择人生道路,我愿意当一名小学教师,回到我还不富裕的家乡,像王老师一样当一只吐丝的春蚕,为山区的乡亲们奉献自己的力量。
——林州市职业高中学生王宁
王生英的眼里只有学生,“到北京参加党的十七大,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想为身边的孩子们说句话。学校周边环境不好,天热后,苍蝇落在地上一层,趴得孩子们头上、身上都处都是。最要紧的是,孩子们吃水不方便,现在使用一个小蓄水池,师生们靠蓄积雨水过日子。我不久就退休了,可孩子们离不开学校!”王生英说,“我在学校工作的时间不多了,希望在退休前,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能有一个大的改变,起码不再为喝水、驱蚊蝇而天天犯愁了。”她的眼中充满着对学校未来的憧憬和渴望。
(责任编校:白水)
1960年,对于出生在河南省林州市卸甲平村年仅4岁的王生英来说,无疑是最悲痛的一年,一场小儿麻痹症,给这个天资聪慧的女孩留下了后遗症,她的右腿残疾了。身残志坚的王生英不相信自己真的成了无用的人,她用一条腿创造了自己人生价值之路。
1973年冬天,乡里举行招教考试,50人参加考试,王生英考了第一名。可因为她是残疾人,让不让她当老师,当时大家有过争论。“虽然我身体残疾,但只要思想不残疾,照样能当个好老师!”年轻气盛、斗志昂扬的王生英用这样一句表态,打消了乡里、村里许多人的顾虑,从此走上了从教之路。当上教师那一刻,她暗下决心,要做一棵傲然挺立的青松,扎根在这贫瘠的太行山区,为山区的孩子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平凡之中的伟大师爱
“让孩子们走出大山,昂起头走向社会,这就是我拥有的最大财富。”
卸甲平村是王生英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村与村之间不是隔河相望,就是隔山而居,这对于王生英的病腿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从家里到乡里去开会,10多公里 的山路,正常人一口气不歇还要走4个多钟头,对她来说更是一次“长征”。她的教学第一站,是距离她家两公里之外的东平村小学。两公里的山路,隔在家里与东村之间的洹河,就成了考验王生英意志的天然试卷。
每到雨季来临,王生英几乎是冒着生命危险去上课。由于架在河上的木桥被洪水冲断,她只好绕道从河坝上蹚着没膝深的河水到学校上课。遇到风雨交加、河水暴涨的天气,她更是战战兢兢涉水过河,对于腿不方便的她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危险。“连小小的洹河都征服不了,怎么征服人生的坎坷呢?”她的母亲多次劝她放弃,可是她却依然坚持,她知道,如果她不去上课,教室里的孩子将失去了学习知识的机会。“我要让孩子们走出大山,昂起头走向社会”,为了实现这样的诺言,身患残疾的王生英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
考虑到王生英的实际情况,领导将她调到了离她家较近的西平小学。这让王生英感到格外温暖,干劲更足了。
1978年夏秋季节,连天阴雨。校舍破旧,外面下大雨,教室里下小雨。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学习时间,王生英不顾自己残疾,拿着教科书,踏着泥泞湿滑的山路,巡回到方圆几里内的学生家里上课、布置作业。风里来、雨里去,数次摔倒,又数次艰难爬起来,就这样一直坚持了20余天。
横水镇的百姓都知道,从教37年、教过镇上两代人的王生英,前10多年是以家为校,后10多年是以校为家。她从没有误过学生的一节课,就连结婚这样的终身大事耽误的两天课,她也不折不扣地给学生补上了。
山区的教师是清贫的。在王生英从教30多年的生涯里,经济的拮据和精神的富有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作为一名山区的民办教师,她的工资从每月5元、10元、30元、40元涨到转正前的70元,别说贴补家里,就是维持自己的生计都很艰难。“谁不知道钱多好?谁不知道过清闲的日子好?可为了挣钱就撇下这些孩子,我心里实在是不忍心呀!”王生英至今回忆起当年的选择,仍然说自己的选择“值得”。
37年的风风雨雨,37年的坚守,每次遇到困难时,站在太行山下,遥望着从山间流出、又奔向远方的洹河,王生英就会想,山区孩子成才太不容易了,只要能送他们走出大山,为社会作出贡献,需要我这个当老师的付出多少,自己都义不容辞。王生英对学生的爱如汩汩清泉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也深深地打动和启发着我们。
平静之中的无私奉献
“即便就是我一个人,也要把我掌握的知识让孩子学到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没有条件建设教学校舍,于是,王生英的家就成了孩子们的学校。后来虽然在村里找了一间旧仓库作为教室,勉强能为学生遮风挡雨,可是一场狂风暴雨冲垮了她和学生们的希望,孩子们赖以学习、生活的校舍,破旧不堪的教室坍塌成一片废墟。王生英和学生们望着那一片瓦砾,伤心地哭了。
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王生英只好领着学生到野外上课。一个破旧的黑板靠在树上、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围坐在荒草地上听课,趴在地上写字、做作业。有一次,她正在给孩子们上课,骤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还未来得及转移,黑板便被大风卷走,学生的书本被狂风吹得七零八落。倾盆大雨直泻而下,洪水冲得山石叮当作响,孩子们吓得乱作一团,纷纷抱住老师的腿。王生英尽可能坚强地给孩子们做“靠山”,不断安慰孩子们说:“别怕,有老师呢!”直到家长们来接回各自的孩子,淋得上下透湿的王生英才拖着酸痛的腿回到家里。
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场所,王生英和丈夫商量,把孩子们领到家里来上课。王生英和丈夫一起想办法,他们决定把自己的平房改成二层小楼,从此楼上就成了桃园小学的新校址。人们往往用“以校为家”来褒扬一个教师,王老师更难能可贵的是“以家为校”,而且不讲任何个人得失。多年来,她从没嫌弃过孩子们在家里的脏和乱,从没向村里要过一分钱的补偿,也从没向学生多收一分钱学费。就这样,王生英家的里外间,还有门口台阶便成了3个班学生的“复式教室”。
在以家为校的日子里,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了偿还欠下的大量外债,王生英一家人节衣缩食,经常挤出时间到山上拾柴做饭,挖野菜下饭。省下的钱不是给学生购买录音机、磁带,就是给他们添置日常学习用品。孩子们的衣服脏了,王生英给他们洗;肚子饿了,她给他们做饭;哪个孩子生病了,她还要请来医生给他打针开药;天气冷了,她便用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钱给他们添衣服、做棉门帘。孩子们说:“我们在王老师家里学习,就像生活在自己家里一样。”
虽然孩子们有教室了,但家里太拥挤,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王生英常常为此发愁,一心想把自己家的房子改造成大一点的教室。可是,当时她的爱人王河生因生病欠了一大笔外债,王生英自己每月工资只有40元,改建教室对他们来说异常艰难。好在王生英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他们决定,就算砸锅卖铁,倾尽所有,也要建成一间教室。
于是王生英和丈夫把家里的能卖的全都拉出去卖了,包括家里的粮食,可是盖房的钱还差很多。他们又四处奔走,求人帮忙。终于把所需的材料都准备齐了,但是又没有钱请人力,王生英便拖着一条病腿,和爱人一起挖沙、刨石子、搬砖、和泥。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他们日夜盼望的家庭学校建成了。从此,孩子们有了宽敞的教室,乡亲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而王生英和丈夫却因建房过度操劳而累倒了。丈夫常常吐血、流鼻血,王生英也多次晕倒在课堂上。
在以后的10多年里,随着国家农村办学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对农村学校的投入逐步增加,林州市在教育资源整合上的力度也不断加大,横水镇的小学布点日趋合理,农村孩子们终于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从此,孩子们从王生英的家里搬了出来。王生英的工作也先后在东平、桃园等多所学校间调动。
“不管在哪个学校,王老师都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横水镇中心校校长这样评价王生英,“从王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无限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也看到了一个山村教师的淳朴、执著和无私奉献。”
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
“教好孩子就是我一生的幸福,最大的快乐。”
王生英无论走到哪里总是惦记着她的学生们,却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孩子。想到自己家的孩子,王生英总会感到心酸。回忆起数不清的夜里,自己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家,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因为没人照顾,蜷缩在墙角又饥又渴地喊着妈妈,她就会愧疚落泪。
对于自己的孩子,王生英充满内疚。让她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雨天的夜晚,她结束家访和补课,浑身是泥地回到学校,看见姐姐把弟弟搂在怀里,倚着墙角睡着了。儿子满脸是血,女儿脸上还挂着泪珠。她把姐弟俩喊醒,儿子一下扑到她怀里,哭着说:“妈妈,你咋一直不回来呀!”这时王生英再也抑制不住心痛,搂着一双儿女,泪水夺眶而出。
对于父母,王生英也深感愧疚。父亲患病卧床那年,她正承担着4个年级的课,床前尽孝只能是弟弟妹妹们的事。即使在父亲病重期间,她都很少能抽出时间去照看父亲,父亲去世后,这份遗憾久久地留在了她的心里。
对于学生,王生英既是孩子们的好老师,也是好母亲。在她的学校里曾有一个残疾儿童跟班就读,身为残疾人的王老师对该生特别理解和同情,给予了她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这名残疾儿童小的时候,王老师还能亲自背她上学、放学,把屎把尿。等学生长大了,王老师背不动了,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她的丈夫,一直到这个学生毕业,从没间断过。
在20年以校为家,10年以家为校的生活中,王生英默默耕耘着,虽然平常坎坷,但充满意义,王生英无怨无悔。她深情地说:“虽然家乡依旧贫困,可我愿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广播知识的种子,让它在家乡贫瘠的土地上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果实。”
37年来,王生英没有显赫的功绩,没有令人羡慕的收入,然而她无怨无悔。她说:“学生是我最大的财富,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和收获。”
王生英的无私奉献得到了回报,获得了诸多荣誉。然而,王生英却说:“我太平凡了,所做的也只不过是一个人民教师应该做的事情。在边远地区,在贫困山区,有许许多多的人民教师和我一样在为孩子们呕心沥血地工作着,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37年来,王生英扎根在太行山下,把自己所有的知识无私地传播给村里的孩子们,实现了“站三尺讲坛,想千秋伟业,教一班学子,拂两袖清风”的志愿。如今,在山民的后代中,多名学生升入了高中、大学,走出了大山,成为投身祖国建设的人才。王生英说:“让孩子们走出大山,昂起头走向社会,这就是我拥有的最大财富!”
链接:
众人眼中的王生英
王生英扎根在山区讲台,30多个春夏秋冬,30多年载呕心沥血,她如一枝傲雪凌霜的红梅,默默地绽放在大山深处,散发出全部幽香。为了她钟爱的教育事业,王生英不断地用残疾之躯搏击多舛的命运,谱写出一曲曲感人肺腑的教坛乐章。她先后被授予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十佳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2006感动中原十大人物、2007年10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的候选人之一。
在众多的荣誉面前,王生英这样说道:“在贫困山区,有许多人民教师在呕心沥血地工作,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在其他人的眼里,她是好老师、好母亲、好榜样。王生英老师无怨无悔,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地奋斗于教育战线,感动着我们所有人,成为我们林州全体教师爱岗敬业的动力。
——林州市横水镇东下洹学区校长杨永和
小时候,我常会在心中责怪妈妈:你究竟是谁的妈妈呀?你咋不管自己的孩子呢?现在,我也身为人母,知道了世界上除了母爱,还有师爱,而师爱需要更加无私的精神。我终于理解妈妈了,在那个时候,作为一名山村教师,她就是全体学生的妈妈。
——王生英的女儿王瑞贤
说到底,生英也是在为家乡造福、为社会作贡献,我咋能拖她的后腿呢?
——王生英的丈夫王河生
我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还好说,工作、生活条件简陋一点,多吃点苦就挺过去了,可是王老师是一个腿有残疾的女同志,能一干几十年真不容易。那是有一种崇高的信念在支撑着啊!
——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小学退休教师赵虎林
我这个山里的女娃子能上到高中,是因为王老师劝说爹娘让我读书,她的关心和热情燃起了我奋斗的理想。如果将来让我选择人生道路,我愿意当一名小学教师,回到我还不富裕的家乡,像王老师一样当一只吐丝的春蚕,为山区的乡亲们奉献自己的力量。
——林州市职业高中学生王宁
王生英的眼里只有学生,“到北京参加党的十七大,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想为身边的孩子们说句话。学校周边环境不好,天热后,苍蝇落在地上一层,趴得孩子们头上、身上都处都是。最要紧的是,孩子们吃水不方便,现在使用一个小蓄水池,师生们靠蓄积雨水过日子。我不久就退休了,可孩子们离不开学校!”王生英说,“我在学校工作的时间不多了,希望在退休前,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能有一个大的改变,起码不再为喝水、驱蚊蝇而天天犯愁了。”她的眼中充满着对学校未来的憧憬和渴望。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