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解互联网环境中大学生音乐审美特点,我们随机抽取3178名非音乐专业本科生,采用问卷,调查分析其音乐素养、欣赏方式、欣赏动机、乐种偏好、欣赏心理与审美趣味等问题,发现
【基金项目】
:
2016年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慕课的‘音乐与健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kg20160093);宁波大学校重点教研项目“基于慕课模式的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研究”(jyxmxzd1723);宁波大学校科研项目“音乐审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XYW170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互联网环境中大学生音乐审美特点,我们随机抽取3178名非音乐专业本科生,采用问卷,调查分析其音乐素养、欣赏方式、欣赏动机、乐种偏好、欣赏心理与审美趣味等问题,发现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特征是:自我放松、陶冶情操、情感宣泄,且大学生的个人成长经历与受艺术教育程度,才是其音乐审美趣味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根据这些特征,提出MOOC模式下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策略:转变高校"重技轻艺"的传统音乐教学观,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音乐,提高其学习自主性与能动性;变传统封闭式线性教学过程为开放式教学过程,创建网络课程资源库,形成网络资源信息库和慕课相结合的教学实施策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变技术导向为素质导向,强化师生互动与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利用牡山羊草(Ae.juvenalis)、粘果山羊草(Ae.kotschyi)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和其同型保持系各4个品系与5个普通小麦品系杂交,研究其F1杂种的农艺性状效应。结果表明,牡山羊草
慕课《中外音乐名作的文化阐释》是面向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开放的在线公共选修课。该课程旨在明确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对音乐进行阐释。该课程的内容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深深走进并融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和大众传播媒介密不可分。在社会多样性、开放性发展的趋势下,
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考虑到内在生产成本和外部创新补贴方式的重要性,以企业产品具有可替代性和生产成本具有差异性为前提,分析政府补贴方式对企业创新模
通过对陕西杨凌Q3黄土进行的湿陷性试验,提出了湿陷系数与压力、含水量的关系:黄土湿陷系数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当压力增加到一定数值时,湿陷达到最大值,其后随压力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