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上本无路,走得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在汽车设计这条路上,本来各大汽车厂商是井水不犯河水,虽然时有借鉴和向经典致敬的元素出现,但整体而言完全相同的两台车很少,只是最近陆风X7和路虎的官司又让笔者不得不思考:外观抄袭真有那么大必要吗?
首先来还原一下路虎起诉陆风X7的这场官司。路虎揽胜EVOQUE于2010年10月在巴黎车展首秀,同年12月亮相广州车展并发布中文名揽胜极光。众所周知专利法有半年的新颖性期限,路虎直到2011年11月才在国家专利局为极光申请专利,这属于无效专利。而陆风X7(代号E32)在2013年11月才申请外观专利,比路虎申请专利的时间迟了两年。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路虎拥有极光的设计专利权,但从法理上讲,路虎的专利权又欠缺一些说服力。
所以6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判定路虎极光和陆风x7外观专利均无效,各打50大板。虽然双双被判专利无效,但在笔者看来,赢家是陆风,这本是一场悬念不大的官司。但话又说回来,为何部分自主品牌喜欢抄袭外国“名牌”?
汽车设计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除了要考量各项风阻和力学的因素外,对于消费者口味的把控也非常重要,这就对设计师的功底提出很高要求,并且从油泥成型到量产销售的几年时间里,外观的改动也是微乎其微,所以犯错率必须控制在很低的概率里。
对于汽车设计积累不够深厚的厂商而言,抄袭其实是最直接的捷径:研发时间大为缩短之余还可以大大降低设计风险,以确保更高的受众率,同时研发所花经费也大大减少。比如极光的设计,从媒体到消费者,几乎清一色叫好,但进口极光初期上市时四五十万的售价又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陆风X7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对极光钟情的消费者,并且X7的售价仅仅为12.98-14.78万元,远低于极光,对于囊中羞涩的消费者绝对是福音。
虽然笔者对于设计抄袭持强烈的反对态度,但对刚起步的汽车公司,设计抄袭是他们走向成功的捷径之一,反对之余还是保留两分理解。毕竟优秀的外观设计对于一台车的重要性实在太重要,更何况是机械功底积累不够深厚的自主品牌,好的设计可以帮助他们迅速占得先机。
看看自主品牌销量比较靠前的车型,哈弗H6、哈弗 H2、宝骏730、宝骏560、帝豪和艾瑞泽5,这些月销量上万的车型,设计单项评分绝对不低,消费者越看越顺眼,加上其他方面的表现没有太多短板,销量自然水涨船高。
机械积累一直是自主品牌努力的方向,尤其是核心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技术,因为专利和部分技术原因一直未能做到很好消化,所以很多车型都采用外购变速箱的做法。例如长城的6AT采购自ZF,双离合则采购自格特拉克;吉利更是直接收购澳大利亚的DSI,走另一条“拿来主义”路线;奇瑞则一直坚持自主研发CVT,这倒算值得称赞,只是缺少自动变速箱始终底气不够足。
核心技术研发并非一蹴而就,所以走丰富的配置路线也是自主品牌的不错选择。例如新近上市的瑞虎5,ESP车身稳定系统、上坡辅助、后驻车雷达这些消费者极其看重的配置都成为标配;除了最低配车型,其他车型还将配备真皮座椅、倒车影像、GPS导航、主驾驶电动座椅、四气囊、定速巡航、8英寸彩色屏幕、LED日行灯和胎压监测装置,鉴于最低配车型的购买所占比例较低,所以以上配置也基本可以看成“标配”。
另外以配置丰富著称的还有比亚迪。以比亚迪宋为例,这款车的标配不可谓不丰富:无钥匙进入/启动,ESP系统、定速巡航、真皮方向盘、LED日间行车灯、后视镜加热、后驻车雷达,除了两款最低配车型外其余车型还配备倒车影像和前驻车雷达,高配车型还有全景天窗、真皮座椅、全景摄像头等配置,这都是消费者非常喜欢的。
但是,以上提及的车型销量都差强人意,宋的5月份销量为5029辆,睿骋的销量可谓“惨不忍睹”仅380辆。原因何在?是实际的配置体验。过度堆砌配置虽然能带来很不错的新鲜感,但随着购车新鲜感褪去,消费者更看重的是后期的实际体验感,尤其是将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对比之后,差距更能体现。
当然这并不是说配置丰富的自主品牌反而不好卖,笔者想表达的是与丰富的车型配置相比,优秀的外观设计其实更容易被国内消费者接受,当然原创度越高越好。有了优秀的设计,工程师也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提升车内成员的体验感身上,例如优化车内按键布局和人际工程,另外在行驶质感这些硬实力中,更要花一些心思去提升,做好细节,积累口碑,自主品牌才能在市场上有所作为。
首先来还原一下路虎起诉陆风X7的这场官司。路虎揽胜EVOQUE于2010年10月在巴黎车展首秀,同年12月亮相广州车展并发布中文名揽胜极光。众所周知专利法有半年的新颖性期限,路虎直到2011年11月才在国家专利局为极光申请专利,这属于无效专利。而陆风X7(代号E32)在2013年11月才申请外观专利,比路虎申请专利的时间迟了两年。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路虎拥有极光的设计专利权,但从法理上讲,路虎的专利权又欠缺一些说服力。
所以6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判定路虎极光和陆风x7外观专利均无效,各打50大板。虽然双双被判专利无效,但在笔者看来,赢家是陆风,这本是一场悬念不大的官司。但话又说回来,为何部分自主品牌喜欢抄袭外国“名牌”?
汽车设计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除了要考量各项风阻和力学的因素外,对于消费者口味的把控也非常重要,这就对设计师的功底提出很高要求,并且从油泥成型到量产销售的几年时间里,外观的改动也是微乎其微,所以犯错率必须控制在很低的概率里。
对于汽车设计积累不够深厚的厂商而言,抄袭其实是最直接的捷径:研发时间大为缩短之余还可以大大降低设计风险,以确保更高的受众率,同时研发所花经费也大大减少。比如极光的设计,从媒体到消费者,几乎清一色叫好,但进口极光初期上市时四五十万的售价又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陆风X7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对极光钟情的消费者,并且X7的售价仅仅为12.98-14.78万元,远低于极光,对于囊中羞涩的消费者绝对是福音。
虽然笔者对于设计抄袭持强烈的反对态度,但对刚起步的汽车公司,设计抄袭是他们走向成功的捷径之一,反对之余还是保留两分理解。毕竟优秀的外观设计对于一台车的重要性实在太重要,更何况是机械功底积累不够深厚的自主品牌,好的设计可以帮助他们迅速占得先机。
看看自主品牌销量比较靠前的车型,哈弗H6、哈弗 H2、宝骏730、宝骏560、帝豪和艾瑞泽5,这些月销量上万的车型,设计单项评分绝对不低,消费者越看越顺眼,加上其他方面的表现没有太多短板,销量自然水涨船高。
机械积累一直是自主品牌努力的方向,尤其是核心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技术,因为专利和部分技术原因一直未能做到很好消化,所以很多车型都采用外购变速箱的做法。例如长城的6AT采购自ZF,双离合则采购自格特拉克;吉利更是直接收购澳大利亚的DSI,走另一条“拿来主义”路线;奇瑞则一直坚持自主研发CVT,这倒算值得称赞,只是缺少自动变速箱始终底气不够足。
核心技术研发并非一蹴而就,所以走丰富的配置路线也是自主品牌的不错选择。例如新近上市的瑞虎5,ESP车身稳定系统、上坡辅助、后驻车雷达这些消费者极其看重的配置都成为标配;除了最低配车型,其他车型还将配备真皮座椅、倒车影像、GPS导航、主驾驶电动座椅、四气囊、定速巡航、8英寸彩色屏幕、LED日行灯和胎压监测装置,鉴于最低配车型的购买所占比例较低,所以以上配置也基本可以看成“标配”。
另外以配置丰富著称的还有比亚迪。以比亚迪宋为例,这款车的标配不可谓不丰富:无钥匙进入/启动,ESP系统、定速巡航、真皮方向盘、LED日间行车灯、后视镜加热、后驻车雷达,除了两款最低配车型外其余车型还配备倒车影像和前驻车雷达,高配车型还有全景天窗、真皮座椅、全景摄像头等配置,这都是消费者非常喜欢的。
但是,以上提及的车型销量都差强人意,宋的5月份销量为5029辆,睿骋的销量可谓“惨不忍睹”仅380辆。原因何在?是实际的配置体验。过度堆砌配置虽然能带来很不错的新鲜感,但随着购车新鲜感褪去,消费者更看重的是后期的实际体验感,尤其是将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对比之后,差距更能体现。
当然这并不是说配置丰富的自主品牌反而不好卖,笔者想表达的是与丰富的车型配置相比,优秀的外观设计其实更容易被国内消费者接受,当然原创度越高越好。有了优秀的设计,工程师也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提升车内成员的体验感身上,例如优化车内按键布局和人际工程,另外在行驶质感这些硬实力中,更要花一些心思去提升,做好细节,积累口碑,自主品牌才能在市场上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