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居住是城市的基本职能,社区建设水平直接体现着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新加坡组屋历经5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已经成为高密度人居环境下城市化社区建设的典范。通过解析新加坡组屋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建设的发展过程和典型特征,针对我国城市化社区的发展现状和居民需求的发展趋势,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综合交通系统构建和无障碍设施设计三个方面总结新加坡社区公共服务规划设计的先进经验,以期为我国城市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市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组屋;新加坡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9.03.012
新加坡地少人多,国土面积仅721.5km2,截至2016年底总人口约540万人,人口密度约7 548人/km2,高居世界第三。[1]针对典型的人地矛盾,从1960年开始新加坡通过大力发展组屋,较好地解决了居民住房问题,并营造了宜人的人居环境。作为高密度环境下城市化社区建设的典范,新加坡组屋通过公交导向型紧凑发展模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多层次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和系统连续无障碍系统。新加坡组屋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演变对我国城市化社区公共服务的建设启示良多。
一、新加坡新镇和组屋规划、设计演变过程
新加坡组屋建设始于1960年,以改善人居条件为目的,包括从建屋发展局负责规划设计、土地合并与兴建,再到房屋分配、管理和维修的全过程。[2]依托大型组屋居住项目和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新加坡努力把新镇打造为具有自给自足体系的,与城市中心保持着相对独立性的社区中心。一个新镇的规模约在6万~25万人,新镇中心设有轨道交通车站、公交枢纽和商业中心,按邻里、组团分级组织住宅群,并配置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目前,新加坡共有23个新镇(表1),规模介于2万户至7.4万户,总人口介于7.4万人至26.1万人,用地规模从3.84km2到13.09km2不等(截至2017年底)。[3]每个新镇包括4~10个邻里,每个邻里容纳3 000户到10 000户不等,总人口为2万到3.5万人,用地0.7km2到1.2km2。每个邻里包括5个到8个邻里组团,按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划分范围,设置了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每个邻里组团一般容纳600~1 200户,总人口为2 000~4 000人,用地0.1~0.5km2,由5幢到10幢组屋围合而成。邻里组团是新镇规划的基本单位(图1)。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政府建设的公共组屋已占到整个新加坡住宅市场供应量的85%,其中93%的居民拥有其房屋的产权,7%的低收入家庭则向政府廉价租赁。[4]
二、新加坡组屋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演变过程
与新镇和组屋的规划、设计演变过程相对应,组屋的公共服务设施也在不断演化和完善(表2)。[2][6]
20世纪60年代:公共服务设施类型简单、规模小,主要为商铺和活动场所,商铺位于建筑底层,活动场所位于组屋间的内街。
20世纪70年代:与“镇中心-邻里单位”规划结构对应,公共服务设施初步分级。镇中心配置较大规模公共服务设施,如公交、图书馆、体育馆等,服务新镇全部人口。邻里单位配置邻里中心,包含商店、巴刹(餐饮店)、运动、医疗等设施,面向日常生活需求,服务半径约300~500m。这一阶段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存在的问题是:相邻邻里中心的距离超出了步行活动范围,不利于社会交往。
20世纪80年代:与“组团-邻里-镇”规划体系对应,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组团中心-邻里中心-镇中心”三个层次,并新建大量运动、休憩设施。组团中心主要包括活动场地和花园等设施。邻里中心包括运动休闲、教育等设施,在镇域内均质分布。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这种规划模式通过协调土地和交通,提升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加强了居民的交流互动,提升了居民的归属感。
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轨道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新鎮内各邻里中心通过站点间距约300~400m的轻轨系统联系,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强调与轨道交通的结合,形成环状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
三、新加坡组屋公共服务设施的典型特征
(一)多层次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自足与共享
新加坡组屋的公共服务设施通过“镇中心-邻里中心-组团中心”层级体系实现供需平衡,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购物等多样化、多层次的日常生活需求,并将公共空间组合形成一个开放的功能网络。位于第一层级的镇中心用地规模大,整合了交通、商业、文化、娱乐、卫生、宗教等功能,服务全镇人口,是新镇最繁华的区域。位于第二层级的邻里中心是保持新镇正常运转的重要机体,提供一站式、多样化、均质化的日常生活服务,在功能上实现自给自足,在出行需求上实现内部消化。邻里中心配置小超市、小杂货店、农贸市场、小型医疗等生活服务设施,服务半径500~800m,服务范围5~10分钟步行里程。位于第三层级的组团中心服务组团内几栋组屋楼,主要配套设施有小运动场、儿童游戏场和小公园等。此外,组屋楼一般底层架空,提供休息座椅、非机动车停放、棋台、乒乓球台、学习角等设施,成为组团中心公共空间的补充。
(二)公交导向发展协调居住与交通
新加坡新镇采用以轨道交通车站为核心的公交导向型紧凑发展模式,通过大容量、快速的轨道交通系统构成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纽带。通常轨道交通车站与购物中心、公交首末站、轻轨车站等联合设置形成轨道交通综合体(图2),服务周围大量的组屋居住区居民。同时,新镇内设置多条公交/轻轨线路供居民选择,结合住宅区内完善的步行系统,形成了居民出行以“轨道交通+步行”和“轨道交通+公交+步行”为主体的绿色出行模式。
以新加坡北部的盛港新镇为例,该镇中心以MRT东北线盛港站为核心。盛港站除地铁站外,还设有LRT盛港轻轨站和盛港公交换乘中心,服务人口约8万户(图3)。盛港LRT轻轨线路呈向外发散“8字型”,总长10.7km的线路串联起总面积约10km2的新镇,平均每500~700m设一个LRT站,以LRT站为中心发散出各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邻里组团。盛港轨道交通综合体集居住、商业、交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在室内完成所有集约交通方式转换(图4)。 步行是组屋区绿色交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屋区慢行交通网络构建目标是消灭冗余道路交通和城市道路步行交通。组屋区以步行尺度设置邻里中心,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通过步行集中组织在邻里中心,形成围绕邻里中心的细胞式用地结构。组屋底层架空、不设围墙,通过连廊相互连接,保证整个组屋区的一楼为独立于城市道路的连续、遮阳、避雨步行场所,与组屋区内部的车行道路完全分离。[7]
(三)系统连续无障碍设计
新加坡组屋区无障碍设计具有连续性强、标识清晰、设施设置合理等特点,保证老年人及残障人士可以独立出门、放心行走。[8]组屋底层架空形成了连续的人车完全分流的步行系统。从电梯口开始,通过步行连廊可直接到达公交站、邻里中心或城市道路。台阶之处单独设置无障碍坡道和无障碍标识。以连廊或缓坡为基础,以坡道和无高差设计为辅助,以遮阳挡雨顶棚为保证,形成无障碍通道体系。组屋区公共空间采用不同颜色和材质铺装,便于区分区域功能;多处设置带有扶手的座椅,满足老年人、残障人士休憩需求。组屋屋顶花园设置无障碍出入口,并标有清楚的无障碍标识,扩大了无障碍活动空间。
四、对我国城市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借鉴
(一)构建层次多样、丰富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我国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往往配置不足,且布局不均衡,无法为居民生活提供便捷的服务。建议深入研究我国城市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特征,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层次分级和规划布局方面呼应居民需求,[2]形成相对统筹共享、自给自足的居住区。在布局上,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应尽量设置在居住区5~10分钟步行可达区域内,实现衔接紧密,方便使用。此外,不同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还可考虑开放的带状布局模式,实现统筹共享,满足多样化需求。在管理上,应建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更新机制,配合城市更新进程不断完善、优化设施。
(二)构建低碳安全、便捷通达的社区综合交通系统
目前,我国在中心城外围建造了越来越多大型住宅区,以求疏解中心城区的居住压力。但在实际运行中,很多大型居住社区由于缺少便捷的公共交通设施导致入住率低、小汽车出行比例高、步行环境差、中心城区主要出入口出现交通瓶颈等问题。为协调居住与交通的相互关系,急需引导“轨道交通+步行”和“轨道交通+公交+步行”为主体的绿色出行模式,采用公交引导的住宅开发模式,落实公共交通建设与住宅区建设对接,公交站点设置与居民出行需求对接。此外,还需聚焦社区多层次慢行交通网络建设,通过均质化的公共设施布局消除冗余交通,将立体化、多层次的慢行空间融入场地内部,同步考虑内外部慢行设施布局。[8]
(三)构建系统完善、连续独立的社区无障碍系统
目前,我国城市住宅区内部无障碍设施大多为了满足规范要求而设置,缺乏系统设计,未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连续性出行要求。我国应以系统、独立、连续作为住宅区步行系统建设的首要目标,确保步行交通安全,使之具备儿童、老年人均可独自出门这一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应以准确、到位、细致作为无障碍步行系统的建设目标,提升住宅区步行系统的内涵品质。以住宅区无障碍步行系统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开创我国城市生活空间无障碍系统建设的新局面,应对和解决我国老龄化社会特殊人群出行的首要问题。[9]
五、结语
新加坡组屋历经5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已经成为高密度人居环境下城市化社区建设的典范。通过解析新加坡组屋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建设的发展过程和典型特征,针对我国城市化社区的发展现状和居民需求的发展趋势,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综合交通系统构建和无障碍设施设计三个方面总结社区公共服务规划设计的有益启示,以期为我国城市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说明: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203)、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BSH032)、上海交通大学文理交叉项目(15JCZZ05和16JXYB08)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维基百科.新加坡[EB/OL].(2018-05-05)[2018-05-07].https://zh.wikipedia.org/wiki/新加坡.
HPB Annual Report 2016/2017[EB/OL].(2018-02-01)[2018-04-20].http://www10.hdb.gov.sg/ebook/AR2017/annual-report.html.
陆圆圆,李朝阳,廖金元.新加坡组屋规划设计演变及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2(3):84-92.
百度百科.组屋[EB/OL].(2017-06-15)[2018-04-25].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B%84%E5%B1%8B/9902050?fr=aladdin.
罗海明,张媛明.借鉴与思考:新加坡新市镇规划、建设、管理研究[C].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
郭菂,杨靖,张嵩新.加坡组屋规划设计的分析与启示[J].华中建筑,2008,26(7):4-8.
张毅,王伟,李朝阳.转型期我国城市现代交通网络构建思辨[J].城市建筑,2016(8):42-46.
張毅,李朝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瓶颈的破解——以上海大型居住社区轨道交通发展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5(2):58-62.
张晓,李朝阳,苗君强.城市生活空间的人性化和通用化设计思辨——新加坡城市生活空间无障碍设计及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4(12):19-23.
Abstract:Residence is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city, and the level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directly embodies the level of urban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fter more than 50 years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Singapore's HDB flats have become a mode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ized communities in high-density residential environm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urban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China,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n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Singapore is analyzed. Regarding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ese urbanized commun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residents' need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planning and desig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layout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the design of barrier-free facilities.
Key words:urbanized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HDB flats; Singapore
责任编辑:王世燕
关键词:城市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组屋;新加坡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9.03.012
新加坡地少人多,国土面积仅721.5km2,截至2016年底总人口约540万人,人口密度约7 548人/km2,高居世界第三。[1]针对典型的人地矛盾,从1960年开始新加坡通过大力发展组屋,较好地解决了居民住房问题,并营造了宜人的人居环境。作为高密度环境下城市化社区建设的典范,新加坡组屋通过公交导向型紧凑发展模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多层次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和系统连续无障碍系统。新加坡组屋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演变对我国城市化社区公共服务的建设启示良多。
一、新加坡新镇和组屋规划、设计演变过程
新加坡组屋建设始于1960年,以改善人居条件为目的,包括从建屋发展局负责规划设计、土地合并与兴建,再到房屋分配、管理和维修的全过程。[2]依托大型组屋居住项目和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新加坡努力把新镇打造为具有自给自足体系的,与城市中心保持着相对独立性的社区中心。一个新镇的规模约在6万~25万人,新镇中心设有轨道交通车站、公交枢纽和商业中心,按邻里、组团分级组织住宅群,并配置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目前,新加坡共有23个新镇(表1),规模介于2万户至7.4万户,总人口介于7.4万人至26.1万人,用地规模从3.84km2到13.09km2不等(截至2017年底)。[3]每个新镇包括4~10个邻里,每个邻里容纳3 000户到10 000户不等,总人口为2万到3.5万人,用地0.7km2到1.2km2。每个邻里包括5个到8个邻里组团,按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划分范围,设置了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每个邻里组团一般容纳600~1 200户,总人口为2 000~4 000人,用地0.1~0.5km2,由5幢到10幢组屋围合而成。邻里组团是新镇规划的基本单位(图1)。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政府建设的公共组屋已占到整个新加坡住宅市场供应量的85%,其中93%的居民拥有其房屋的产权,7%的低收入家庭则向政府廉价租赁。[4]
二、新加坡组屋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演变过程
与新镇和组屋的规划、设计演变过程相对应,组屋的公共服务设施也在不断演化和完善(表2)。[2][6]
20世纪60年代:公共服务设施类型简单、规模小,主要为商铺和活动场所,商铺位于建筑底层,活动场所位于组屋间的内街。
20世纪70年代:与“镇中心-邻里单位”规划结构对应,公共服务设施初步分级。镇中心配置较大规模公共服务设施,如公交、图书馆、体育馆等,服务新镇全部人口。邻里单位配置邻里中心,包含商店、巴刹(餐饮店)、运动、医疗等设施,面向日常生活需求,服务半径约300~500m。这一阶段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存在的问题是:相邻邻里中心的距离超出了步行活动范围,不利于社会交往。
20世纪80年代:与“组团-邻里-镇”规划体系对应,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组团中心-邻里中心-镇中心”三个层次,并新建大量运动、休憩设施。组团中心主要包括活动场地和花园等设施。邻里中心包括运动休闲、教育等设施,在镇域内均质分布。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这种规划模式通过协调土地和交通,提升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加强了居民的交流互动,提升了居民的归属感。
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轨道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新鎮内各邻里中心通过站点间距约300~400m的轻轨系统联系,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强调与轨道交通的结合,形成环状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
三、新加坡组屋公共服务设施的典型特征
(一)多层次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自足与共享
新加坡组屋的公共服务设施通过“镇中心-邻里中心-组团中心”层级体系实现供需平衡,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购物等多样化、多层次的日常生活需求,并将公共空间组合形成一个开放的功能网络。位于第一层级的镇中心用地规模大,整合了交通、商业、文化、娱乐、卫生、宗教等功能,服务全镇人口,是新镇最繁华的区域。位于第二层级的邻里中心是保持新镇正常运转的重要机体,提供一站式、多样化、均质化的日常生活服务,在功能上实现自给自足,在出行需求上实现内部消化。邻里中心配置小超市、小杂货店、农贸市场、小型医疗等生活服务设施,服务半径500~800m,服务范围5~10分钟步行里程。位于第三层级的组团中心服务组团内几栋组屋楼,主要配套设施有小运动场、儿童游戏场和小公园等。此外,组屋楼一般底层架空,提供休息座椅、非机动车停放、棋台、乒乓球台、学习角等设施,成为组团中心公共空间的补充。
(二)公交导向发展协调居住与交通
新加坡新镇采用以轨道交通车站为核心的公交导向型紧凑发展模式,通过大容量、快速的轨道交通系统构成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纽带。通常轨道交通车站与购物中心、公交首末站、轻轨车站等联合设置形成轨道交通综合体(图2),服务周围大量的组屋居住区居民。同时,新镇内设置多条公交/轻轨线路供居民选择,结合住宅区内完善的步行系统,形成了居民出行以“轨道交通+步行”和“轨道交通+公交+步行”为主体的绿色出行模式。
以新加坡北部的盛港新镇为例,该镇中心以MRT东北线盛港站为核心。盛港站除地铁站外,还设有LRT盛港轻轨站和盛港公交换乘中心,服务人口约8万户(图3)。盛港LRT轻轨线路呈向外发散“8字型”,总长10.7km的线路串联起总面积约10km2的新镇,平均每500~700m设一个LRT站,以LRT站为中心发散出各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邻里组团。盛港轨道交通综合体集居住、商业、交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在室内完成所有集约交通方式转换(图4)。 步行是组屋区绿色交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屋区慢行交通网络构建目标是消灭冗余道路交通和城市道路步行交通。组屋区以步行尺度设置邻里中心,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通过步行集中组织在邻里中心,形成围绕邻里中心的细胞式用地结构。组屋底层架空、不设围墙,通过连廊相互连接,保证整个组屋区的一楼为独立于城市道路的连续、遮阳、避雨步行场所,与组屋区内部的车行道路完全分离。[7]
(三)系统连续无障碍设计
新加坡组屋区无障碍设计具有连续性强、标识清晰、设施设置合理等特点,保证老年人及残障人士可以独立出门、放心行走。[8]组屋底层架空形成了连续的人车完全分流的步行系统。从电梯口开始,通过步行连廊可直接到达公交站、邻里中心或城市道路。台阶之处单独设置无障碍坡道和无障碍标识。以连廊或缓坡为基础,以坡道和无高差设计为辅助,以遮阳挡雨顶棚为保证,形成无障碍通道体系。组屋区公共空间采用不同颜色和材质铺装,便于区分区域功能;多处设置带有扶手的座椅,满足老年人、残障人士休憩需求。组屋屋顶花园设置无障碍出入口,并标有清楚的无障碍标识,扩大了无障碍活动空间。
四、对我国城市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借鉴
(一)构建层次多样、丰富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我国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往往配置不足,且布局不均衡,无法为居民生活提供便捷的服务。建议深入研究我国城市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特征,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层次分级和规划布局方面呼应居民需求,[2]形成相对统筹共享、自给自足的居住区。在布局上,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应尽量设置在居住区5~10分钟步行可达区域内,实现衔接紧密,方便使用。此外,不同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还可考虑开放的带状布局模式,实现统筹共享,满足多样化需求。在管理上,应建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更新机制,配合城市更新进程不断完善、优化设施。
(二)构建低碳安全、便捷通达的社区综合交通系统
目前,我国在中心城外围建造了越来越多大型住宅区,以求疏解中心城区的居住压力。但在实际运行中,很多大型居住社区由于缺少便捷的公共交通设施导致入住率低、小汽车出行比例高、步行环境差、中心城区主要出入口出现交通瓶颈等问题。为协调居住与交通的相互关系,急需引导“轨道交通+步行”和“轨道交通+公交+步行”为主体的绿色出行模式,采用公交引导的住宅开发模式,落实公共交通建设与住宅区建设对接,公交站点设置与居民出行需求对接。此外,还需聚焦社区多层次慢行交通网络建设,通过均质化的公共设施布局消除冗余交通,将立体化、多层次的慢行空间融入场地内部,同步考虑内外部慢行设施布局。[8]
(三)构建系统完善、连续独立的社区无障碍系统
目前,我国城市住宅区内部无障碍设施大多为了满足规范要求而设置,缺乏系统设计,未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连续性出行要求。我国应以系统、独立、连续作为住宅区步行系统建设的首要目标,确保步行交通安全,使之具备儿童、老年人均可独自出门这一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应以准确、到位、细致作为无障碍步行系统的建设目标,提升住宅区步行系统的内涵品质。以住宅区无障碍步行系统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开创我国城市生活空间无障碍系统建设的新局面,应对和解决我国老龄化社会特殊人群出行的首要问题。[9]
五、结语
新加坡组屋历经5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已经成为高密度人居环境下城市化社区建设的典范。通过解析新加坡组屋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建设的发展过程和典型特征,针对我国城市化社区的发展现状和居民需求的发展趋势,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综合交通系统构建和无障碍设施设计三个方面总结社区公共服务规划设计的有益启示,以期为我国城市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说明: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203)、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BSH032)、上海交通大学文理交叉项目(15JCZZ05和16JXYB08)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维基百科.新加坡[EB/OL].(2018-05-05)[2018-05-07].https://zh.wikipedia.org/wiki/新加坡.
HPB Annual Report 2016/2017[EB/OL].(2018-02-01)[2018-04-20].http://www10.hdb.gov.sg/ebook/AR2017/annual-report.html.
陆圆圆,李朝阳,廖金元.新加坡组屋规划设计演变及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2(3):84-92.
百度百科.组屋[EB/OL].(2017-06-15)[2018-04-25].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B%84%E5%B1%8B/9902050?fr=aladdin.
罗海明,张媛明.借鉴与思考:新加坡新市镇规划、建设、管理研究[C].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
郭菂,杨靖,张嵩新.加坡组屋规划设计的分析与启示[J].华中建筑,2008,26(7):4-8.
张毅,王伟,李朝阳.转型期我国城市现代交通网络构建思辨[J].城市建筑,2016(8):42-46.
張毅,李朝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瓶颈的破解——以上海大型居住社区轨道交通发展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5(2):58-62.
张晓,李朝阳,苗君强.城市生活空间的人性化和通用化设计思辨——新加坡城市生活空间无障碍设计及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4(12):19-23.
Abstract:Residence is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city, and the level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directly embodies the level of urban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fter more than 50 years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Singapore's HDB flats have become a mode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ized communities in high-density residential environm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urban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China,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n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Singapore is analyzed. Regarding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ese urbanized commun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residents' need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planning and desig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layout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the design of barrier-free facilities.
Key words:urbanized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HDB flats; Singapore
责任编辑:王世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