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转型: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

来源 :产经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632411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我国数字经济持续稳步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从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改进生产营销和管理方式、企业入链和企业上云三个方面梳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文献发现:(1)许多文献证实互联网技术对企业生产营销和管理等方面会产生重要影响;(2)企业入链和上云领域的研究亟待完善;(3)现有文献集中讨论了企业实行数字化之后的行为变化,并未深入讨论转型过程,因此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营商环境优化和治理已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营商环境优化的协同治理涉及市场主体、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相关组织等诸多主体,要立足多元主体参与,实现区域营商环境优化的协同治理,要完善制度基础,提升区域协同治理能力,激发多元主体协同作用,完善公共服务保障.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构建涵盖产业转型、产业运行与产业共享3个维度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借助泰尔指数、重心模型与变系数固定效应回归等方法,探析环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以长沙和湘潭为核心和次核心的“双核”结构,长沙始终保持领先,娄底与益阳等则相对滞后.②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整体区域差异趋于敛缩,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差异是整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南北差异有所减缓,东西差距有待优化.③旅游专业化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产生广泛
大豆是中国重要的植物蛋白和饲料来源,研究大豆生产格局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运用2000-2018年我国29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运用基尼系数、产业集中度、ESDA法、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大豆生产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近20年以来,中国大豆生产总量波动上升,呈现出“东北集中、西南扩散”的空间变动趋势,大豆生产的地理聚集水平有所上升.②中国大豆生产存在较强的正向空间关联关系,关联性呈“U”型变动趋势.③要素投入、农业比较收益、城镇化对大豆生产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受灾面
乡村振兴需遵循乡村发展演变规律,科学把握乡村地域功能的差异性、动态性特征,深度挖掘乡村功能价值.文章基于多功能性理论,分析2000和2017年河南省县域尺度上乡村功能性结构与等级体系的时空差异性,解读乡村多功能性演化特征及形成机制,探讨演化进程中各功能的空间交互关系.结果表明:①河南省乡村功能结构与等级体系不断变迁,市辖区乡村成为乡村功能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的主要聚集区,多功能性由中心城市向外围地区逐渐减弱.②多功能性正在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乡村多元化价值和功能日益突出,非农生产功能渐趋增强;农业生产内
集成多期遥感影像、企业经纬度坐标、深度访谈和统计年鉴等多维数据,综合运用遥感解译、缓冲区分析、核密度分析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研究了河南省曲沟镇1990年以来铁合金企业集聚与土地利用过程及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企业布局经历了“点状分散—带状集聚—网络布局”的演变过程;②镇域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及住宅用地为主,用地类型转换以工矿仓储用地显著增加和农用地大幅下降为主要特征;③镇域工矿仓储用地分布与企业集聚态势密切相关,空间扩展具有“接触式”、近农村居民点、高度集中于南部及大分散、小聚集等
中国境内企业的人才流失、员工离职是影响各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典型的服务性行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关系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实体经济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的延续性和保障性.但企业大多关注对在职员工的培养以及培养的积极效果,容易忽视由于某些机制缺失导致员工产生离职意向的情况.本文系统探析了组织承诺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保险公司高层领导、中层管理者和基层人员217份匹配问卷的调查,结果表明:员工组织承诺越低,越倾向于离职;权力距离负向调节组织承诺与调节效应受到组织承诺-自我效能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在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之时,大部分工业型小城镇因所依赖的资源消耗型产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亟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完成自身的转型发展.本文以云南通海县纳古镇为对象,基于SWOT模型探讨其转型发展文体产业的条件,并给出发展文体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文章通过构建网络关注度和旅游吸引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DEA耦合协调效率模型,探究了 2011-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域国家森林公园网络关注度和旅游吸引力两个系统之间的动态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①绝大部分省域的国家森林公园网络关注度与旅游吸引力尚未实现优质协调发展,耦合协调效率偏低.其中,甘肃等7个省域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处于严重失调状态,天津和青海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处于极度失调状态.但在研究期内,各省域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和协调效率均呈现小幅提升态势,位于优良、较好协调区的省域数量在
土地利用冲突是揭示新时期区域人地关系演化机理的重要突破口.既有研究侧重于从结构性和功能性视角分析土地利用冲突,而对土地利用冲突的要素性冲突多尺度作用机理的研究相对薄弱.文章以沈阳经济区为研究区,引人小波相干分析法和交叉小波模型,揭示土地利用冲突与其关键影响要素的空间多尺度交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与8个关键影响要素的交互作用关系显著;②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与人文要素的驱动作用关系比自然要素更加明显,而土地利用冲突对自然要素的响应程度比人文要素更加显著;③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与其关键影响要素具
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视角,基于等级理论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通过解析贫困空间依赖和分异格局成因的尺度机制(重点关注差异与关联),来理解宏观与微观因素的相互关系.对甘肃省六盘山片区村级和乡镇贫困进行了计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行政村尺度对案例区贫困格局及成因的解释度更好,但乡镇尺度上过程不容忽视.②宏观经济社会情境因素对微观上村级和乡镇贫困具有显著影响,作用方式具有多元化特点,作用强度在乡镇尺度上大于村级尺度.③宏观情境因素与本地因素对贫困格局的形成存在交互增强且因尺度而异的协同关系.另外,还比较了不同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