笹本恒子:103岁拿下摄影界大奖的“硬核少女”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ya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头时髦的短发,脸上红润有光泽,牙齿整齐,着装新潮。很难想象吧,笹本恒子已经104岁了。
  这位日本第一位女性摄影记者的经历,完美诠释了“生命不息,折騰不止”:86岁忙着恋爱,97岁写了自传,103岁拿下“摄影界的奥斯卡奖”,104岁还在办摄影展……恋爱、出书、摄影,这位“百岁少女”一样都没落下。当问及她的力量来源时,她答:“是好奇心。”
  2 0世纪4 0年代的日本,很多女生都立志当个好太太,25岁的恒子却更想当一名画家、小说家或记者。从技术学院家政科辍学后,她一边学油画,一边为《每日报社》社会版画插图。
  后来,她认识了日本摄影师协会创办人林谦一。林谦一对她说:“日本到现在连一位女性摄影记者都没有,你不想试试吗?”恒子的眼睛立马亮了:“也许我可以试试。”于是,恒子加入摄影师协会,成了日本第一位女性摄影记者。
  恒子的选择遭到了父母的反对:“这个年纪,你更应该考虑的是好好找个人嫁了。”恒子不愿意听这些。哪怕相机很沉,也不妨碍她捧着心爱的相机,四处寻觅具有新闻价值的瞬间。
  但凡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出现,恒子总是第一时间飞奔到现场,拍好后连夜冲印照片,比男人还拼。渐渐地,恒子赢得了同行的尊重,名声渐起。
  在此期间,因为志趣相投,恒子爱上了一位男摄影师并与他闪婚。按照日本的传统,女人婚后就该本分地待在家里,等待丈夫下班回家。所以恒子放弃了自己热爱的摄影,做起了家庭主妇。然而,那些失去自我的日子对她来说难熬极了,恒子最终选择离婚。
  离婚后,恒子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摄影上。她用镜头记录下了一段段历史:太平洋战争、东京奥运会、经济泡沫、“3·11”大地震……她的脚步从日本到欧洲,再到全世界。如果不是49岁时刊载她摄影作品的杂志相继停刊,恒子还会继续拍。但后来,她连维持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这时,少女时代学的缝纫手艺派上了用场。恒子开了一家服装店。可是后来,流水线上生产的便宜成衣挤垮了恒子的服装店。已经52岁的恒子又转行开了一家鲜花店,教人插花。后来插花不再流行,她又开始捣鼓珠宝设计……
  尽管第一次婚姻以失败告终,但她从未放弃对爱情的向往。年过半百时,恒子和第二任丈夫结婚,他们的幸福婚姻持续了20年之久。不幸的是,后来她的丈夫因为癌症去世了。当时已71岁的恒子挺了过来,因为“想再次摄影”的念头一直浮现在她脑际。之后的6年,恒子周游日本,拍了近100位日本独立女性,并举办了一场摄影展。摄影展办得很成功,于是恒子重操旧业,当起了自由摄影师。
  当你走进恒子的房间时会感到惊喜。白色墙壁上装饰着凡·高的《向日葵》,让人瞬间感到温暖。她至今仍坚持学习英语,平时看到什么感兴趣的报纸文章也会认真地记笔记。房间角落里摆了个红酒柜,存放着她最爱的红酒。
  100岁那年,恒子获得日本时尚协会颁发的“最佳着装奖”,与日本著名影星宫泽理惠媲美。
  恒子在她的百岁人生中,承受过外界对她的歧视,遭遇过中年离婚和生计困难的辛酸时刻,却从未放弃过梦想以及对爱情和美的追求。
  这个“忙得没时间等死”的“少女”用一生向我们证明:年龄不过是一个数字,只要不自我设限,一切都不是问题。
其他文献
深夜,幽默大师卓别林从电影公司领完薪水,准备回家。当他走进一条无人的小巷时,突然闪出一个蒙面歹徒。歹徒举起枪对他喝道:“要么留下钱,要么留下命!”卓别林赶忙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交给了歹徒。  歹徒拿了钱正欲离开,卓别林却对歹徒鞠了一躬,说:“兄弟,这些钱不是我的,而是老板的,现在这些钱被你拿走,老板一定认为是我私吞了,麻烦你在我的帽子上打两枪,以此来证明我是被打劫了。”歹徒心想,有了这笔巨款,我还会计
期刊
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每周都会按时去医院出门诊,慕名而去的病人不计其数。  已去世的老伴吴佩煜曾这样形容吴孟超:“他吃东西一点也不讲究,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其实,这“不讲究”里也藏着不少学问。护士长程月娥跟随吴孟超工作已有20多年,对他的饮食习惯十分了解。吴孟超的午餐是在医院里吃的。如果是上午手术刚结束,吴孟超感觉有些累,会喝上一碗大米粥或小米粥,比
期刊
鞋子分左右脚,这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但如果回到100多年前,分左右脚的鞋子,古人称之为“运脚鞋”,是不穿的。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古人穿鞋始终不分左右。  左右不分的鞋子是不是很難穿?非也!古代制鞋的材料大多非常柔软,如草鞋、麻鞋,即使用动物皮也处理得很柔软。而且,古人穿的鞋子做得相对宽松,尺码比较大,不会有穿不上的现象。古代鞋子不讲尺码,只说鞋号,称“脚第几”。因为鞋子不分左右,古代制鞋用的鞋楦
期刊
在一些老字号里吃早点,除小笼包、烧卖、煎饺之外,总是少不了再叫上一碗煮干絲。街头小摊子上或是那种夫妻档的小吃店堂里,煮干丝则被装在一个小半人深的白铁桶里,有顾客要,掀开桶盖,拿长柄勺子搅一搅,手腕一翻,连带汤水舀起,正好是满满的一青花碗。煮干丝是一道特色小吃,配以熟虾仁、火腿丝、黑木耳等,色彩鲜艳,干丝绵软,配菜香嫩,味道清而不素,鲜而不过。顾客吃完、喝完,满意地擦擦嘴,喊一声:“老板,给你钱!”
期刊
一位“洋教授”凭着直播化学实验迅速走红网络,吸引了超过200万的粉丝观看。视频中,这位“洋教授”穿梭在瓶瓶罐罐的化学药品和各式各样的化学器材之间,制作出了“大象牙膏”“穿云箭”“腾云驾雾”等多种神奇现象,单条视频最高点击量超过1500万。这位走红的“洋教授”是北京化工大学的特聘教授戴伟博士。毕业于牛津大学的他,22年前来中国任教,现在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在视频直播平台展示“腾云驾雾”特效  “洋教
期刊
德国人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喜欢玩模型的了。我曾经观摩过德国的模型博览会,从汽车、轮船到飞机、火车甚至潜艇,从静态展示到动态竞技,从历史事件到科幻题材,几乎无所不包。各种民间模型社团毗邻而居,暗中较劲。有的发烧友为了制作出独一无二的火车模型配件,不惜花费20多万欧元购买简易数控机床;还有退役军人定期在篮球场大小的场地上用遥控车辆来模拟团级规模的装甲兵作战和补给、维修……而在德国的各种模型展览中,最有名
期刊
在阿姆斯特丹运河上坐游船,一位老太太引起了我们一行人的注意。粉衣、银发、红唇、珍珠项链,勾勒出她的形象。她身材苗条,腰挺得笔直,头略略低垂,在和身边的老先生低语,恍惚是《唐顿庄园》里派对上的贵族夫人。  她看上去介于65到70岁之间,完全没有放弃自己女性的矜持和娴静,脸上还隐隐有一些少女感,坦然接受着老先生的照顾。  我们就她是来自英国还是法国讨论不停,最后一位友人说:“法国老太太更时尚些,而且会
期刊
33岁的陈美桂是神经内科的一名护士,由于扎针技术一流,被患者送了个外号“陈一针”。其实,陈美桂还有一个更响亮的称号—护士发明家。  为解病患疾苦,埋头研究发明  2010年7月,24岁的陈美桂从武汉大学医学院临床护理专业毕业,进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做护士。  陈美桂不但待患者和蔼可亲,扎针技术更是一流。无论老人还是孩子,无论血管多么细、多么难以辨认,她都能“一针见血”。患者亲切地称她“陈一针
期刊
在信息爆炸的当代,各种自相矛盾的营养学研究令人抓狂。就算是针对“吃鸡蛋对健康好不好”这种老生常谈的话题,也会不断冒出观点截然相反的报道。美国《华盛顿邮报》最近载文称,营养学研究看似乱象重重,其实,只要了解相关研究的运作方式,非专业人士也可以不被耸人听闻的标题误导。  以饱和脂肪为例,有些研究认为它会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也有研究认为它不会。为什么存在如此明显的分歧?这可能与三个无法直观感受到
期刊
钟世镇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现为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南方医科大学教授,是中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  他的办公室朴素而又明净,几案正后方悬挂着“配角人生”四个字,这是钟世镇的自况。  钟老一生利人而不争。他所投身的人体解剖学是临床外科的辅助学科。然而,就在这个不受人重视的夹缝地带,中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在他的引领下具有了国际影响;甘当“配角”的他,最终成为这门学科的中流砥柱。钟世镇说:“把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