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徒步行走时,脚下的赭石色土壤是那样柔软;当我开着陆虎,我也喜欢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慢行,微风拂动头发,手肘支在窗边。渐渐地,道路上充盈的那种缓慢感浸润了我。”在自己的摄影集《东方印象》序中,法国摄影师马克·吕布如此写道。自1955年春天始,至1958年,整整三年时间,马克·吕布在他所言的“东方”旅行,几千幅图片,记录下了那片遥远梦幻土地的贫瘠与摩登、空旷与拥挤、沉静与躁动。
马克·吕布所谓的“东方”,与其说是个地理概念,不如说是个文化概念,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中国、日本这八个国家,在地理上处于西方的另一边,在文化上,似乎也义不容辞地成了西方的“他者”。一函五本的《东方印象》,呈现一个西方青年于长途跋涉中,坐实对东方的想象,印证对东方的寻求,汲取来自东方的营养。
整个20世纪50年代,西方,或者更具体说,欧洲,正在战后创痛的恢复期中。20世纪前半段的两次世界大战,让欧洲元气大伤。战争结束后的十几年里,他们一方面重振旗鼓、力图让满目疮痍的欧洲重回历史的辉煌旧貌,一方面也在探寻战争的发生原因。热爱内心思索的欧洲人,不由问起:“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我是谁?”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远方,他们想找到病因,更想找到疗方,“远离欧式的思维习惯和文化习俗,去探索广阔浩瀚的东方”,正如马克说的,“摆脱在法国的习惯和束缚,……沉浸在养育了那些东方国家的土地和人情中……夏季的夜晚凉爽而甜美,几乎处处有小溪在潺潺私语。”东方是宁静的、缓慢的、根植于土地又安然于现世的;它不着急前进,也不意在攫取,“在这里,时间仿佛停下了脚步。”战争始于争夺,始于资本主义无止无尽的扩张和攫取的欲望,始于现代性无法自控的“进步”,与此对照,彼时的东方虽然贫穷落后,甚至有些粗砺野蛮,但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前进步奏,它似乎在世界之外,又在世界之中。这样的东方,即便不是疗方,也是另一种可能。马克·吕布带着相机出发前往东方的时候,只是单纯向往那“异样的、美丽的国度”吗?也许主观是的,但下意识对欧洲的逃离,一定有对母国的不满在里面。在不满的对面,是希望,在西方的东面,是东方。
在马克·吕布的眼睛中,在他的镜头下,在他的画面里,“东方”有两个特点非常突出。一是缓慢,一是土地。缓慢的不仅仅是速度,也是表情,是情绪,是节奏。黑白照片本身的魔力更增添了缓慢的气氛,它褪去了五彩的狂躁,只留下两种色彩静静对峙。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河面上,虽然有河水流动的波纹,有小舟划动的双桨,但在背景楼群的沉静衬托下,前景那艘驳船,仿佛入定般一动不动。交通工具的使命就是前进,而且是快速地前进,但在东方国度,在还以马、驴、骆驼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地方,受速度所限,目的地总是非常遥远,路途才是行进的目的。所以,在马克·吕布镜头里,频频出现途中歇脚的画面。曾有名言,“走得慢点,要不灵魂跟不上。”休息是暂止,是停顿,是补充。在途中歇脚,那些行者不仅架锅做饭,还奏起了乐器,抽起了烟。一个小伙仰头歌唱,旁边的伴奏者默默闭上了眼睛。一定要匆匆去什么地方吗?此时他们的心里并无牵挂,支着下巴看着抽烟客的那个旅人,脸上没有一丝焦躁,烟雾也没有打扰他,他反而露出满意享受的表情。速度在这里退却了,缓慢但非静止的节奏掌管着一切。就像车驶向远方,奔着自己的目的地而去,而一只乌龟,却慢慢挪动着,它占据画面视点中心的这份存在感,似乎成了整个东方的隐喻。
速度的缓慢形成了节奏的迟缓,节奏的迟缓造就了情绪的平稳,情绪的平稳透露出气质的沉静。面容表情的安稳,是内心平静的折射。那两位半躺在坟墓旁守灵的男子,看不出他们的悲伤,生老病死就像日出日落一样平常;仅仅就在这幅照片的前几页,同样有两个半坐半躺、晒着太阳的当地人,他们的表情与前者如出一辙。如果说这是出自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这一辑伊斯兰国家的图片,那么,在印度、尼泊尔那辑里,同样有在逝者边静坐的男子,虽然他背对着我们,但安详平稳的表情似乎也清晰可见。另一张充满现代感的大桥下,七八个男子像是这世界与我无关似的或卧或躺。最令人惊艳的是中国北京街头那位伶人(应该是伶人吧),圈着兔毛别无它缀的大氅,大氅里露出的细长骨感的手,手的纤细指间夹着的烟,这一切都不及他的表情那么有冲击力,那是“万物尽往矣,我自岿然立”的气度。气定,神自然闲,无论是东方土地哪片国度,大致都能找到这份“神”,或许这才是东方成为“西方的东方”的原因。
不过,马克·吕布镜头下的东方,有别于以往的“西方的东方”。自18世纪启蒙时期伏尔泰将目光投向他从未踏足的东方开始,一股“东方热”或曰“中国热”,就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力量猛然冲击着法国和整个欧洲,东方以“细腻的丝绸”、“精致的瓷器”、“婉约的戏曲”成为那时人们趋之若鹜的时尚和潮流。但这些需要花大量时间打磨、欣赏、把玩的精细艺术,被进步的滚滚车流抛在身后,在马克·吕布的镜头下也难觅踪影。他拍摄的土耳其,没有细致的细密画;拍摄的中国,没有光滑的瓷器;拍摄的印度,也没有充盈可见的精美佛国艺术。相反,马克·吕布的东方,可以说是粗砺空漠的东方,无心修饰的东方。不过,这样的东方,沙石飞扬的土地扑面而来,却另有一番韵味和意义。
马克·吕布的东方,土地未经雕琢,像是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的样子,它坑洼不平,但与行走其上的生命却有着直接而紧密的关联。我们可以看见赤脚的农夫,赶着牛车直接与这土地接触,也可以看见光足的挑夫,在山间小道上费力前行。除了“中国”和“日本”两册,另三册几乎每张照片都有脚下原生态的土地或河滩,人是土地上的人,与土地的紧密联系意味着稳定、踏实,意味着任时间流逝而空间不变,意味着与过去、与传统的接续。
现代性以打造“新世界”为己任,它肆虐之处,我们将无法再看到庞然大象缓缓走过宫殿,也无法看到那只孔雀,可以旁若无人地昂首阔步。这是它们熟悉的土地,也是我们熟悉的土地,但无孔不入的现代化不再允许它们的存在。土地被轧平,铺上沥青,为飞奔的轮胎制造平滑的跑道,就像马克·吕布的那张照片,路牌上,一边画着小汽车,指示走左道,一边画着驴和骆驼,指示走右道;一边是较为光洁平整的车路,一边是沙砾乱石的土道,世界在此被分成东西两半,多么富有象征意味。
可惜,人和大地的密切联系,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渐渐生疏乃至消失。西方在找寻东方,寻找医治人的异化的疗方,未料东方也在找寻西方,把西方当作前进的目标。急切想“脱亚入欧”的日本,在马克·吕布的影集里,确实展现了这份急切的成果。虽然有商人按东方传统方式深深鞠躬致意,却已是西服革履;那个站在和服商店门口的老头,虽足蹬木屐,颈间却扎着西式的领结;虽有艺妓仍如上世纪那样温婉可人,在和式房间里插花的女子有着花一样的姿态,但是,马克·吕布镜头里的日本,更多是商场、洋文、性感挑逗的衣着、步履匆匆的人群。因此,正如前文所说,东方与其说是个地理概念,不如说是个文化概念,是为了西方的想象而集体存在的。其实这些国家,虽说都处于东方,内在质素却非常不同,或者说,某种程度上不能把它们作为一个集合等而视之。
马克·吕布摄影集《东方印象》的一函五册,既整体展现了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又分别一一描摹了东方数国的不同样貌。从中,我们似乎看见了西方寻东方而来,也看见了东方追西方而去。
马克·吕布所谓的“东方”,与其说是个地理概念,不如说是个文化概念,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中国、日本这八个国家,在地理上处于西方的另一边,在文化上,似乎也义不容辞地成了西方的“他者”。一函五本的《东方印象》,呈现一个西方青年于长途跋涉中,坐实对东方的想象,印证对东方的寻求,汲取来自东方的营养。
整个20世纪50年代,西方,或者更具体说,欧洲,正在战后创痛的恢复期中。20世纪前半段的两次世界大战,让欧洲元气大伤。战争结束后的十几年里,他们一方面重振旗鼓、力图让满目疮痍的欧洲重回历史的辉煌旧貌,一方面也在探寻战争的发生原因。热爱内心思索的欧洲人,不由问起:“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我是谁?”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远方,他们想找到病因,更想找到疗方,“远离欧式的思维习惯和文化习俗,去探索广阔浩瀚的东方”,正如马克说的,“摆脱在法国的习惯和束缚,……沉浸在养育了那些东方国家的土地和人情中……夏季的夜晚凉爽而甜美,几乎处处有小溪在潺潺私语。”东方是宁静的、缓慢的、根植于土地又安然于现世的;它不着急前进,也不意在攫取,“在这里,时间仿佛停下了脚步。”战争始于争夺,始于资本主义无止无尽的扩张和攫取的欲望,始于现代性无法自控的“进步”,与此对照,彼时的东方虽然贫穷落后,甚至有些粗砺野蛮,但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前进步奏,它似乎在世界之外,又在世界之中。这样的东方,即便不是疗方,也是另一种可能。马克·吕布带着相机出发前往东方的时候,只是单纯向往那“异样的、美丽的国度”吗?也许主观是的,但下意识对欧洲的逃离,一定有对母国的不满在里面。在不满的对面,是希望,在西方的东面,是东方。
在马克·吕布的眼睛中,在他的镜头下,在他的画面里,“东方”有两个特点非常突出。一是缓慢,一是土地。缓慢的不仅仅是速度,也是表情,是情绪,是节奏。黑白照片本身的魔力更增添了缓慢的气氛,它褪去了五彩的狂躁,只留下两种色彩静静对峙。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河面上,虽然有河水流动的波纹,有小舟划动的双桨,但在背景楼群的沉静衬托下,前景那艘驳船,仿佛入定般一动不动。交通工具的使命就是前进,而且是快速地前进,但在东方国度,在还以马、驴、骆驼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地方,受速度所限,目的地总是非常遥远,路途才是行进的目的。所以,在马克·吕布镜头里,频频出现途中歇脚的画面。曾有名言,“走得慢点,要不灵魂跟不上。”休息是暂止,是停顿,是补充。在途中歇脚,那些行者不仅架锅做饭,还奏起了乐器,抽起了烟。一个小伙仰头歌唱,旁边的伴奏者默默闭上了眼睛。一定要匆匆去什么地方吗?此时他们的心里并无牵挂,支着下巴看着抽烟客的那个旅人,脸上没有一丝焦躁,烟雾也没有打扰他,他反而露出满意享受的表情。速度在这里退却了,缓慢但非静止的节奏掌管着一切。就像车驶向远方,奔着自己的目的地而去,而一只乌龟,却慢慢挪动着,它占据画面视点中心的这份存在感,似乎成了整个东方的隐喻。
速度的缓慢形成了节奏的迟缓,节奏的迟缓造就了情绪的平稳,情绪的平稳透露出气质的沉静。面容表情的安稳,是内心平静的折射。那两位半躺在坟墓旁守灵的男子,看不出他们的悲伤,生老病死就像日出日落一样平常;仅仅就在这幅照片的前几页,同样有两个半坐半躺、晒着太阳的当地人,他们的表情与前者如出一辙。如果说这是出自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这一辑伊斯兰国家的图片,那么,在印度、尼泊尔那辑里,同样有在逝者边静坐的男子,虽然他背对着我们,但安详平稳的表情似乎也清晰可见。另一张充满现代感的大桥下,七八个男子像是这世界与我无关似的或卧或躺。最令人惊艳的是中国北京街头那位伶人(应该是伶人吧),圈着兔毛别无它缀的大氅,大氅里露出的细长骨感的手,手的纤细指间夹着的烟,这一切都不及他的表情那么有冲击力,那是“万物尽往矣,我自岿然立”的气度。气定,神自然闲,无论是东方土地哪片国度,大致都能找到这份“神”,或许这才是东方成为“西方的东方”的原因。
不过,马克·吕布镜头下的东方,有别于以往的“西方的东方”。自18世纪启蒙时期伏尔泰将目光投向他从未踏足的东方开始,一股“东方热”或曰“中国热”,就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力量猛然冲击着法国和整个欧洲,东方以“细腻的丝绸”、“精致的瓷器”、“婉约的戏曲”成为那时人们趋之若鹜的时尚和潮流。但这些需要花大量时间打磨、欣赏、把玩的精细艺术,被进步的滚滚车流抛在身后,在马克·吕布的镜头下也难觅踪影。他拍摄的土耳其,没有细致的细密画;拍摄的中国,没有光滑的瓷器;拍摄的印度,也没有充盈可见的精美佛国艺术。相反,马克·吕布的东方,可以说是粗砺空漠的东方,无心修饰的东方。不过,这样的东方,沙石飞扬的土地扑面而来,却另有一番韵味和意义。
马克·吕布的东方,土地未经雕琢,像是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的样子,它坑洼不平,但与行走其上的生命却有着直接而紧密的关联。我们可以看见赤脚的农夫,赶着牛车直接与这土地接触,也可以看见光足的挑夫,在山间小道上费力前行。除了“中国”和“日本”两册,另三册几乎每张照片都有脚下原生态的土地或河滩,人是土地上的人,与土地的紧密联系意味着稳定、踏实,意味着任时间流逝而空间不变,意味着与过去、与传统的接续。
现代性以打造“新世界”为己任,它肆虐之处,我们将无法再看到庞然大象缓缓走过宫殿,也无法看到那只孔雀,可以旁若无人地昂首阔步。这是它们熟悉的土地,也是我们熟悉的土地,但无孔不入的现代化不再允许它们的存在。土地被轧平,铺上沥青,为飞奔的轮胎制造平滑的跑道,就像马克·吕布的那张照片,路牌上,一边画着小汽车,指示走左道,一边画着驴和骆驼,指示走右道;一边是较为光洁平整的车路,一边是沙砾乱石的土道,世界在此被分成东西两半,多么富有象征意味。
可惜,人和大地的密切联系,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渐渐生疏乃至消失。西方在找寻东方,寻找医治人的异化的疗方,未料东方也在找寻西方,把西方当作前进的目标。急切想“脱亚入欧”的日本,在马克·吕布的影集里,确实展现了这份急切的成果。虽然有商人按东方传统方式深深鞠躬致意,却已是西服革履;那个站在和服商店门口的老头,虽足蹬木屐,颈间却扎着西式的领结;虽有艺妓仍如上世纪那样温婉可人,在和式房间里插花的女子有着花一样的姿态,但是,马克·吕布镜头里的日本,更多是商场、洋文、性感挑逗的衣着、步履匆匆的人群。因此,正如前文所说,东方与其说是个地理概念,不如说是个文化概念,是为了西方的想象而集体存在的。其实这些国家,虽说都处于东方,内在质素却非常不同,或者说,某种程度上不能把它们作为一个集合等而视之。
马克·吕布摄影集《东方印象》的一函五册,既整体展现了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又分别一一描摹了东方数国的不同样貌。从中,我们似乎看见了西方寻东方而来,也看见了东方追西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