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近日开展了2020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工作,拟通过年度核验人员为:李梅、杜运泉.特此公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监督举报电话:021-6433911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近日开展了2020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工作,拟通过年度核验人员为:李梅、杜运泉.特此公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监督举报电话:021-64339117
其他文献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还未让世界经济走出阴影,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令世界各国财政陷入拮据、债务激增,"赤字货币化"又一次步入全球公众视野.每一次重大的经济危机一般都会引发经济理论的革命和经济政策的革新.传统救市意义上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不断放大通货膨胀的可能,另一方面也不断延展下一轮经济危机爆发的时机.
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上海市社联党组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2014年,《探索与争鸣》编辑部设立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面向全国高校、研究机构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倡导积极介入和深度解释中国现实问题,发掘和支持优秀青年学人.
围绕"十四五"规划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规划中应设定一个制造业占比指标.但是,以制造业立国的先行工业化大国的历史表明,工业化末期后三产化迭起、制造业占比下降是个普遍现象,"配第-克拉克定律"和"包默尔病理说"分别从理论上做了合乎逻辑的解释,而生产性服务业自制造业析出则给予统计学视野的解释.我国"十三五"以来已进入工业化收尾期,三产化趋势凸显."十四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重点应该还是在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继续增强我国制造业实力并无异议,但是硬性提出一个制造业占比指标,不仅有悖产业结构的
十大新闻之一:欧洲稳定机制生效,欧元区金融“防火墙”加固
2012年10月8日,欧元区财长会议宣布,总额为5000亿欧元的欧元区永久性救助基金——欧洲稳定机制(ESM)正式生效。这一机制同先前(9月6日)欧洲央行通过的“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以及其后(12月14日)由欧盟峰会27国领导人签订的欧盟银行业统一监管协议一道,构成推进区内财政和货币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探索与争鸣》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一本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成长起来的学术期刊,也是一本以"学术争鸣"和关注中国重大现实问题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理论期刊,系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重点项目资助期刊,同时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连续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中国迈向消除贫困这一伟大理想的征程中,农村状况的改善成为关键性环节.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教育在农村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可持续性作用,乡村教育蓬勃发展是百年来中国乡村教育建设者和实践者的共同愿望.在中国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从百年乡村教育发展的峥嵘历程中吸取历史经验?怎样把握乡村教育中作为精神内核的乡村文化因素?
乘上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快车的中国,平台经济飞速发展.一方面,大型互联网平台之于社会运行和大众生活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预防和制止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呼声越来越高.从2020年11月《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出台,到2021年2月《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发布,反垄断议题牵动人心.
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探索与争鸣》编辑部面向全国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青年学者、在读学生,开展了以"技术创新与文明重构:新问题与新挑战"为主题的第四届(2020)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活动.全年共收到征文925篇,主要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学、文学、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征文结束后,经过编辑部初选、专家通讯匿名评审、专家现场匿名评审共三轮评审,最终评出了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8篇,提名奖12篇.现将获奖名单向社会公示.对评审结果有异议者,请
完全开放资本账户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能妥善使用就会伤及自身。推进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的改革,应该慎之又慎。笔者认为.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业市场的各种要素价格,如利率、汇率、通胀率等,已经逐渐放开,此时开放人民币资本账户极有可能会形成一个价格传导机制。这些金融价格变量相互之间的趋势影响,会产生顺周期性增强的问题。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任务是,分析这一问题所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2020年,国内疫情还处在紧张情势下时,我们就着手筹备人文学术界一次大规模的国际视频学术研讨会,并将主题确定为"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学界同仁对这一主题都有自己的理解,不少人认为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不是靠说出来的.我同意这样的看法,但还是坚持,文化自信仍有"说"的必要:文化自信如果必须与文化传统、文化品质、文化影响自然联系在一起,那么,文化传统、文化品质,特别是文化影响,是不是更需要通过研究、讨论、阐述、论证甚至争辩才能够更加清晰地被厘定、聚焦、呈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