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aole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肾小球滤过率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CMBs)的预警作用。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68例,根据颅脑磁敏感成像分为CMBs组和非CMBs组,CMBs组患者根据分布位置分为脑叶组和深部/幕下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计算依据MDRD公式,比较不同程度CMBs患者肾功能损害指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CMBs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CMBs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eGFR升高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CMBs组[(4.29 ± 3.86)mg/L比(2.58 ± 2.74)mg/L、40.7%(33/81)比11.4%(10/88)](P<0.01)。高血压病史所占比例在深部/幕下亚组高于脑叶亚组[83.3%(50/60)比52.4%(11/21),χ2=6.947,P=0.008],两亚组血清肌酐(SCr)值[(113.75 ± 71.23)µmol/L比(75.38 ± 38.36)µmol/L,t=-2.346,P=0.021]及eGFR值[(91.58 ± 31.87)ml/(min·1.73 m2)比(109.95 ± 29.47)ml/(min·1.73 m2),t=2.316,P=0.023]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OR=5.408;95% CI 1.518~19.267,P=0.008)是深部/幕下亚组CMBs的危险因素。随着CMBs程度加重尿素氮(BUN)值(χ2=28.150,P<0.01)和SCr值(χ2=47.610,P<0.01)升高,eGFR值(χ2=39.067,P<0.01)随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GFR下降组患者CMBs所占比例明显高于eGFR正常组[76.7%(33/43)比38.1%(48/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88,P<0.01);高血压病史(OR=3.135;95% CI 1.343~7.321,P=0.008)、血hs-CRP升高(OR=1.233;95% CI 1.098~1.385,P<0.01)和eGFR下降(OR=1.025;95% CI 1.002~1.048,P=0.033)是CMBs发生的危险因素,eGFR下降发生CMBs的危险性是eGFR正常的1.025倍;eGF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694(P=0.042)。

结论

高血压病史是深部/幕下CMBs的危险因素;eGFR下降是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MB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4-羟基他莫昔芬(4-OHT)能否通过逆转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间质表型降低细胞侵袭转移的能力。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Transwell法测定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Vimentin和Actin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显微技术观察E-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分布、Real-time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微小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