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企业冠名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背景及意义,结合学校汽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改革情况,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实施企业冠名班校企合作模式的具体做法及取得的成效,系统总结了在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一些设想。
一、背景及意义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贯彻这一方针的重要举措。
企业冠名班是校企双方深度合作的一种具体体现,通过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高效整合,使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与企业保持一致,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近年来,随着徐州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汽车维修行业迅速扩张,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大好。徐州地区各职业学校竞相开办汽修专业,专业定位多数是针对小型汽车的维修和服务,久而久之,各校间专业竞争日趋激烈,開设类似的专业如何另辟蹊径,走错位发展的路子直接关系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通过广泛的市场需求调研后,确立了与江苏潍重集团合作,以企业冠名(“潍重班”)为形式,以培养重型卡车技术服务人才为内容的专业发展战略。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二、具体实施过程
1.走访调研,签订合作协议,保障有效运行
成立冠名班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召开有关合作事宜会议,探讨研究订单培养各项工作。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师资交流方案、实习实训方案等,签订人才合作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并专门配备专业人员负责跟踪、联系、落实,保障合作有效运行。
2.层层筛选,共选优秀学生,确保人才质量
每个企业都需要既能善于学习、接受新知识、适合岗位需求变化,又能深刻领会企业文化、充分了解企业管理理念,安心为企业工作的员工。制定潍重冠名班学生选拔方案,规定报名学生中考成绩必须达到所定录取分数线,由企业领导和系部领导共同对学生进行面试,面试的主要内容是考查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素质,最终确定冠名班学生名单。
3.工学结合,改进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
通过削支强干、优化整合,构建“适度、够用、应用”的知识体系,实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发挥分块、分批和分段的课程特色,做到适应潍重集团需求、确保质量,达到和拥有一定人才培养的效益。
在教学培训上加强工学结合,根据能力本位标准、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设计教学任务、实训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在企业、校内实训室分别开展认识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由专业老师、辅导老师、企业兼职老师共同指导与考核,使学生未就业就接触到实际产品,学到许多在学校课堂上学不到的实践知识和经验。
4.文化对接,体验企业模式,塑造冠名品牌
优秀企业文化是促进职校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与加速器,是联结学校教育与岗位需求的桥梁与纽带。首先,吸取潍重集团文化精神,渗透到班风、教风、学风等核心理念中去;教学、实训过程中把企业生产、服务、管理理念融入各环节。教室、实训室文化呈现潍重集团的管理规章制度、发展前景、优秀员工案例、企业用人标准、企业新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使学生慢慢融入企业文化氛围。其次,我们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到潍重集团参观、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与集团前沿科技进行“亲密接触”,从内心感知潍重这个大家庭;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到学校座谈交流、指导技能大赛、开展学术讲座等活动,使学生学习潍重集团的经营理念、成长成才经验。最后,遵循潍重集团“以人为本、规范管理、重视执行、资源共享、标准服务、打造品牌”的管理思想,潍重冠名班从中提炼适用班级管理的具体办法,制定了以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成绩为考核内容的绩效考核制度,更加强调过程的严格管理。
三、取得成效
1.以深化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更新了办学理念
学校办学理念得到更新,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意识得到升华。职业学校开门办学的路子更宽了,主动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更加自觉。成立了专业建设委员,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调整教学计划、修正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每年举办校企对接会。
2.以定位错位发展为核心点,开创了招生新局面
职业学校的根本出路在于依托和服务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寻求企业支持,走校企合作之路。就此,学校拉开了新一轮校企合作的序幕,通过错位发展和冠名班品牌,促招生创效益。在职业学校生源普遍萎缩的情况下,该专业还稳步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互惠互利、双向介入”的合作模式及其带来的“双赢”效果,在随后的校企合作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认同和推广。
3.以均衡校企利益为出发点,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学校和潍重集团各自优势,实现品牌、实训、师资等资源共享。合作办学,潍重为学校提供实验实训设备,主要包括陕汽重卡德龙F3000整车一辆,柴油发动机4台及其他配件、教学工量具,共计约20余万元。学校利用自身的专业设备和教育优势,与企业在实训场地建设、技术研发、员工培训、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使学校分享企业资源,企业实现其经济效益,校企双方最终实现利益共享。
4.以夯实文化融合为切入点,提升了学生职业素养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作为职业学校,服务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就业是我们办学的导向。潍重冠名班通过对企业文化的移植、改造、升华,企业文化融入班级文化,运行“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会职业技术技能,了解职业理念、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更以一个准职业人的标准来要求和塑造自己,顺利实现从“学习者”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化,缩短了学生到企业的适应期,实现了学生在校企之间的“零过渡”,确保了学生的优质就业。
四、企业冠名班校企合作模式的思考
1.在合作培养的过程中,如何找到平衡点,是深化校企合作工作的关键所在。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机制。
2.在冠名班的教育中,人才培养方案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岗位特征明显。但是学校教育不仅有其规律性,同时也应有一定的预见性。在专业教学中,不仅要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也要满足企业长远需要,更要满足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应具长期性,需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五、结语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共建冠名班真正实现了双赢,但校企合作共建冠名班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还需要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我们应持谨慎态度遵循既定原则和程序规范,使冠名班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菁莹.现代学徒制“新余试点”看上去很美 [J ].中国青年报,2011-08-29.
[2 ]熊斌斌.中职学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江西省重点课题.2012.
[3 ]于小江.从企业文化看班级文化构建 [J ].广西教育,2010,(1).
[4 ]江大源.企业文化对“订单班”之班级文化构建的影响.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5 ]彭玉丹,朱爱虹.学生自我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 [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一、背景及意义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贯彻这一方针的重要举措。
企业冠名班是校企双方深度合作的一种具体体现,通过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高效整合,使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与企业保持一致,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近年来,随着徐州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汽车维修行业迅速扩张,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大好。徐州地区各职业学校竞相开办汽修专业,专业定位多数是针对小型汽车的维修和服务,久而久之,各校间专业竞争日趋激烈,開设类似的专业如何另辟蹊径,走错位发展的路子直接关系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通过广泛的市场需求调研后,确立了与江苏潍重集团合作,以企业冠名(“潍重班”)为形式,以培养重型卡车技术服务人才为内容的专业发展战略。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二、具体实施过程
1.走访调研,签订合作协议,保障有效运行
成立冠名班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召开有关合作事宜会议,探讨研究订单培养各项工作。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师资交流方案、实习实训方案等,签订人才合作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并专门配备专业人员负责跟踪、联系、落实,保障合作有效运行。
2.层层筛选,共选优秀学生,确保人才质量
每个企业都需要既能善于学习、接受新知识、适合岗位需求变化,又能深刻领会企业文化、充分了解企业管理理念,安心为企业工作的员工。制定潍重冠名班学生选拔方案,规定报名学生中考成绩必须达到所定录取分数线,由企业领导和系部领导共同对学生进行面试,面试的主要内容是考查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素质,最终确定冠名班学生名单。
3.工学结合,改进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
通过削支强干、优化整合,构建“适度、够用、应用”的知识体系,实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发挥分块、分批和分段的课程特色,做到适应潍重集团需求、确保质量,达到和拥有一定人才培养的效益。
在教学培训上加强工学结合,根据能力本位标准、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设计教学任务、实训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在企业、校内实训室分别开展认识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由专业老师、辅导老师、企业兼职老师共同指导与考核,使学生未就业就接触到实际产品,学到许多在学校课堂上学不到的实践知识和经验。
4.文化对接,体验企业模式,塑造冠名品牌
优秀企业文化是促进职校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与加速器,是联结学校教育与岗位需求的桥梁与纽带。首先,吸取潍重集团文化精神,渗透到班风、教风、学风等核心理念中去;教学、实训过程中把企业生产、服务、管理理念融入各环节。教室、实训室文化呈现潍重集团的管理规章制度、发展前景、优秀员工案例、企业用人标准、企业新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使学生慢慢融入企业文化氛围。其次,我们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到潍重集团参观、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与集团前沿科技进行“亲密接触”,从内心感知潍重这个大家庭;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到学校座谈交流、指导技能大赛、开展学术讲座等活动,使学生学习潍重集团的经营理念、成长成才经验。最后,遵循潍重集团“以人为本、规范管理、重视执行、资源共享、标准服务、打造品牌”的管理思想,潍重冠名班从中提炼适用班级管理的具体办法,制定了以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成绩为考核内容的绩效考核制度,更加强调过程的严格管理。
三、取得成效
1.以深化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更新了办学理念
学校办学理念得到更新,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意识得到升华。职业学校开门办学的路子更宽了,主动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更加自觉。成立了专业建设委员,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调整教学计划、修正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每年举办校企对接会。
2.以定位错位发展为核心点,开创了招生新局面
职业学校的根本出路在于依托和服务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寻求企业支持,走校企合作之路。就此,学校拉开了新一轮校企合作的序幕,通过错位发展和冠名班品牌,促招生创效益。在职业学校生源普遍萎缩的情况下,该专业还稳步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互惠互利、双向介入”的合作模式及其带来的“双赢”效果,在随后的校企合作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认同和推广。
3.以均衡校企利益为出发点,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学校和潍重集团各自优势,实现品牌、实训、师资等资源共享。合作办学,潍重为学校提供实验实训设备,主要包括陕汽重卡德龙F3000整车一辆,柴油发动机4台及其他配件、教学工量具,共计约20余万元。学校利用自身的专业设备和教育优势,与企业在实训场地建设、技术研发、员工培训、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使学校分享企业资源,企业实现其经济效益,校企双方最终实现利益共享。
4.以夯实文化融合为切入点,提升了学生职业素养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作为职业学校,服务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就业是我们办学的导向。潍重冠名班通过对企业文化的移植、改造、升华,企业文化融入班级文化,运行“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会职业技术技能,了解职业理念、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更以一个准职业人的标准来要求和塑造自己,顺利实现从“学习者”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化,缩短了学生到企业的适应期,实现了学生在校企之间的“零过渡”,确保了学生的优质就业。
四、企业冠名班校企合作模式的思考
1.在合作培养的过程中,如何找到平衡点,是深化校企合作工作的关键所在。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机制。
2.在冠名班的教育中,人才培养方案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岗位特征明显。但是学校教育不仅有其规律性,同时也应有一定的预见性。在专业教学中,不仅要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也要满足企业长远需要,更要满足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应具长期性,需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五、结语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共建冠名班真正实现了双赢,但校企合作共建冠名班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还需要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我们应持谨慎态度遵循既定原则和程序规范,使冠名班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菁莹.现代学徒制“新余试点”看上去很美 [J ].中国青年报,2011-08-29.
[2 ]熊斌斌.中职学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江西省重点课题.2012.
[3 ]于小江.从企业文化看班级文化构建 [J ].广西教育,2010,(1).
[4 ]江大源.企业文化对“订单班”之班级文化构建的影响.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5 ]彭玉丹,朱爱虹.学生自我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 [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