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图就是画面的布局,每一位优秀的中外画家都十分重视构图。因为构图是绘画创作的重要概念和形式骨架,是画家情感的外在表现之一,是视觉思维的集中体现,是画家内在需求的外化表现。本文以王憨山的寫意花鸟画作品为研究基础,重点归纳总结出王憨山写意花鸟画的构图特色。
【关键词】:王憨山;写意花鸟画;构图艺术
深居湘中农村,潜心研习传统并不断创新的王憨山以他特立独行的个性化画风横空出世,给萎靡不振的中国画坛吹来一阵强劲的个性大风,让人眼前一亮:原来中国画还可以这样画。这得益于他的画面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种视觉冲击力除了来自拙朴、大气、浓重的笔墨特点外,还来自于他的具有个性化特色的构图,以及“大疏大密、大虚大实到至奇至险一的构图美学。他的构图美学是从传统中来,又脱离传统,极大限度地发挥其个性特质,创造出了具有个性特色的构图风格。
一、王憨山写意花鸟画构图中的简
在王憨山的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种图式:整张画中只有一个物象,居于画幅的中央或某个边角,舍去背景的衬托,留下了大量空白,而且对事物的形象与特征尽量加以概括和提炼,减少其非本质性的部分与数目,用笔、用墨、用色等语言都简化到了极致。但这种高度的概括、简化、减少是有利于揭示其本质和特征的,为了使形象更容易被识别,简到极致却不显得空洞,反而让人感觉简而精当,耐人寻味,为构图的简约和内涵的丰富性提供了必要的余地。传统绘画理论中的疏密有致、浓淡相宜的理论在王憨山的画里被打破了。他将物象作特写式的处理,让观者感觉有一种逼人眼目的力量,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视觉冲击力。
《二三子》、《哪个虫鱼敢作声》、《阵阵蛙声当鼓吹》以及《耄耋图》等都是这一类构图。《二三子》,画幅的下方三只小鸡正在为争一条蚯蚓而互不相让,僵持着、对峙着。它们的上方是几倍于它们的空白,显得天高地阔,这空白把三只小鸡衬托得是那么渺小却又是那么娇憨可爱,:让人忍俊不禁,怀想无穷。王憨山的这种构图方式是对传统构图法则中的虚实关系的突破和创新,是为“大虚"。画中的大片空白即是虚,但虚不是无,它的存在是为了衬托实,即画中的主体物象。他使物象的细节简化,并且减少它的变化,使之更加概括、丰富和生动。突显画家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同时也给观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可见,王憨山是深知“知白守黑’’和“计白当黑’’之道的。
二、王憨山写意花鸟画构图中的满
王憨山也采用了满构图的方式,但他不是为了追赶潮流,也不是为了掩盖笔墨功夫的不足。相反他的满构图更能充分体现他的笔墨工夫和超人的才情,让观众过目不忘。不仅是因为画面中的视觉团块所引起的张力、冲击力和现代感,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画家特立独行的个性魅力和强烈的情感。在他的这类作品里,没有传统的空灵,有的只是饱满。这在传统文人花鸟画家眼中是大俗,是绘画的大忌。在饱满的画面上,王憨山以不疲的精力和浓厚的兴致,画花鸟的体和面以及
它们奇异的重叠和组合,他的画是满而不闷,而且生动活泼,是为大雅。这是王憨山美学思想的独特之处,是他的文人情趣和农民情趣相结合的产物。前面我们提到了他的画面中的空是大虚,这里的满即为大实。他的画面饱满,有的物象甚至题款冲出了画面,物象组合也变化丰富,画外之意更浓,画面不留空却仍能让你感觉到画家的含蓄和意犹未尽。
《昨夜前山春雨过》、《便觉春风四面来》、《谁不忆江南》等以鱼或鸡为题材的画基本上是取满构图的。《有余图》中一群红的、黑的鲤鱼充斥着画面,有的只看见头,身子和尾巴已冲出了画面,全幅几乎没有空隙,即使有空隙的左上角,也被题上了方方正正的憨山体的款,题款的字也组合成了一个黑黑的块面,右下角钤上了二枚既方且大的印章。而且,有趣的是所有的鱼都被塑造得很肥硕,鱼头都往左上角的方向挤,一红黑两种颜色的色块交相辉映。肥鱼-粗字、大印和大色块充满了整个画面,共同构造了一个阳刚大气、厚重雄浑、生动感人的画面。《年年有余》是他重复无数次的题材,二鲶鱼被特写式地放大并充满了整个画面,没有任何陪衬物,空隙处也题上了款。画面虽满,但很有生活气息。鲶鱼的眼睛大而有神,一条长长的鱼须增强了画面的灵动气息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加上与之相得益彰的书法,不仅强化了视觉冲击力而且极具感染力。
三、王憨山写意花鸟画构图中的方
都说王憨山的画有“拙一味,有叫憨一劲。这“拙一和“憨"表现在构图上是方构图。这与传统审美意向中的取向于圆又背道而驰了。这里的方不仅仅指的是纸张呈正方形,而是指画幅整体感觉。他的书法也是变金农的漆书而来的,方方拙拙的憨山体,用在题画上呈或长或短的块面,用笔也取向于方,加上方方正正的红印章,它们共同组合成了一个方正的整体,形成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望而生敬畏之情。这种构图也是来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王憨山深知要与传统拉开距离,必须摆脱传统的卷轴式构图思维模式,必须要有_种强烈的现代意识,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他个性气质的体现。他那敦实厚重的方形构图中融入了他霸悍的个性气质,但整个作品并不是一味的霸悍,方正穩当的块面布置并不显得呆板,而是拙中有巧。满满当当的构图却是那么的单纯、明朗和果断,还能突出一种气势。
王憨山以同样的题材画了数幅《人长寿》,基本上都是方构图,作于1991年的这幅尺幅不大,却很有吸引力。全幅也没背景,构图满当。两只红得发紫的寿桃被盛在藤篮里,画家用浓重粗大的墨线画出藤篮,它浓重的墨线和寿桃鲜艳的红色对比强烈,寿桃被衬托得更加鲜亮。画幅左上角的“憨山体’’题款和右下角方正厚重的印章遥相呼应,增强了画面的敦实感和视觉冲击力。一个寓意深刻的题材在王憨山的笔下是那么的灵动而富有形式感。王憨山的画强调画面的诗意和情感的倾泻。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有现代意识,强调构成和视觉性,都趋向一种刚硬与力量感,注重秩序和节奏。
四、王憨山写意花鸟画构图中的力
观王憨山的画我们可以感觉到画中有一股气势,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隐藏在构图背后的意味,一种扑面而来的生命意识。这与画家独特的审美情感、刚强的个性和生命意识有关。他追求一种张力、一种生生不息的运动感,这种运动感来源于他精心的构图和对生命的深切感悟。这种力是一种使画面均衡的力,是一种沉稳的力,是一种张力和震撼力。
在王憨山的画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有一些很“随意’’的线条,是不小心画上去的,还是精心而为。当然,这不是可有可无的线条,而是为了“力"的需要而特意画的。在他所画的公鸡与小昆虫的题材中, 几乎每一幅画中都有几根看似随意和多余的线条。他说画不能打动人就是构图没构好,足以可见他对构图的重视。我们看到的好像是他随手一挥而就的,殊不知,他在这一挥之前,修修补补了多少遍。无论是正方的构图还是长方的构图,画面上的主体是居于中央还是在某一边角,他都想办法让画面上的“力"达到上下左右均衡,但不是对称,同时又显得有气势。有人说王憨山构图喜欢求险,但我认为他不是一味求险,他总是让画幅险处逢生,用一种力去牵制它,来达到险中求平稳的审美效果。
【关键词】:王憨山;写意花鸟画;构图艺术
深居湘中农村,潜心研习传统并不断创新的王憨山以他特立独行的个性化画风横空出世,给萎靡不振的中国画坛吹来一阵强劲的个性大风,让人眼前一亮:原来中国画还可以这样画。这得益于他的画面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种视觉冲击力除了来自拙朴、大气、浓重的笔墨特点外,还来自于他的具有个性化特色的构图,以及“大疏大密、大虚大实到至奇至险一的构图美学。他的构图美学是从传统中来,又脱离传统,极大限度地发挥其个性特质,创造出了具有个性特色的构图风格。
一、王憨山写意花鸟画构图中的简
在王憨山的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种图式:整张画中只有一个物象,居于画幅的中央或某个边角,舍去背景的衬托,留下了大量空白,而且对事物的形象与特征尽量加以概括和提炼,减少其非本质性的部分与数目,用笔、用墨、用色等语言都简化到了极致。但这种高度的概括、简化、减少是有利于揭示其本质和特征的,为了使形象更容易被识别,简到极致却不显得空洞,反而让人感觉简而精当,耐人寻味,为构图的简约和内涵的丰富性提供了必要的余地。传统绘画理论中的疏密有致、浓淡相宜的理论在王憨山的画里被打破了。他将物象作特写式的处理,让观者感觉有一种逼人眼目的力量,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视觉冲击力。
《二三子》、《哪个虫鱼敢作声》、《阵阵蛙声当鼓吹》以及《耄耋图》等都是这一类构图。《二三子》,画幅的下方三只小鸡正在为争一条蚯蚓而互不相让,僵持着、对峙着。它们的上方是几倍于它们的空白,显得天高地阔,这空白把三只小鸡衬托得是那么渺小却又是那么娇憨可爱,:让人忍俊不禁,怀想无穷。王憨山的这种构图方式是对传统构图法则中的虚实关系的突破和创新,是为“大虚"。画中的大片空白即是虚,但虚不是无,它的存在是为了衬托实,即画中的主体物象。他使物象的细节简化,并且减少它的变化,使之更加概括、丰富和生动。突显画家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同时也给观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可见,王憨山是深知“知白守黑’’和“计白当黑’’之道的。
二、王憨山写意花鸟画构图中的满
王憨山也采用了满构图的方式,但他不是为了追赶潮流,也不是为了掩盖笔墨功夫的不足。相反他的满构图更能充分体现他的笔墨工夫和超人的才情,让观众过目不忘。不仅是因为画面中的视觉团块所引起的张力、冲击力和现代感,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画家特立独行的个性魅力和强烈的情感。在他的这类作品里,没有传统的空灵,有的只是饱满。这在传统文人花鸟画家眼中是大俗,是绘画的大忌。在饱满的画面上,王憨山以不疲的精力和浓厚的兴致,画花鸟的体和面以及
它们奇异的重叠和组合,他的画是满而不闷,而且生动活泼,是为大雅。这是王憨山美学思想的独特之处,是他的文人情趣和农民情趣相结合的产物。前面我们提到了他的画面中的空是大虚,这里的满即为大实。他的画面饱满,有的物象甚至题款冲出了画面,物象组合也变化丰富,画外之意更浓,画面不留空却仍能让你感觉到画家的含蓄和意犹未尽。
《昨夜前山春雨过》、《便觉春风四面来》、《谁不忆江南》等以鱼或鸡为题材的画基本上是取满构图的。《有余图》中一群红的、黑的鲤鱼充斥着画面,有的只看见头,身子和尾巴已冲出了画面,全幅几乎没有空隙,即使有空隙的左上角,也被题上了方方正正的憨山体的款,题款的字也组合成了一个黑黑的块面,右下角钤上了二枚既方且大的印章。而且,有趣的是所有的鱼都被塑造得很肥硕,鱼头都往左上角的方向挤,一红黑两种颜色的色块交相辉映。肥鱼-粗字、大印和大色块充满了整个画面,共同构造了一个阳刚大气、厚重雄浑、生动感人的画面。《年年有余》是他重复无数次的题材,二鲶鱼被特写式地放大并充满了整个画面,没有任何陪衬物,空隙处也题上了款。画面虽满,但很有生活气息。鲶鱼的眼睛大而有神,一条长长的鱼须增强了画面的灵动气息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加上与之相得益彰的书法,不仅强化了视觉冲击力而且极具感染力。
三、王憨山写意花鸟画构图中的方
都说王憨山的画有“拙一味,有叫憨一劲。这“拙一和“憨"表现在构图上是方构图。这与传统审美意向中的取向于圆又背道而驰了。这里的方不仅仅指的是纸张呈正方形,而是指画幅整体感觉。他的书法也是变金农的漆书而来的,方方拙拙的憨山体,用在题画上呈或长或短的块面,用笔也取向于方,加上方方正正的红印章,它们共同组合成了一个方正的整体,形成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望而生敬畏之情。这种构图也是来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王憨山深知要与传统拉开距离,必须摆脱传统的卷轴式构图思维模式,必须要有_种强烈的现代意识,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他个性气质的体现。他那敦实厚重的方形构图中融入了他霸悍的个性气质,但整个作品并不是一味的霸悍,方正穩当的块面布置并不显得呆板,而是拙中有巧。满满当当的构图却是那么的单纯、明朗和果断,还能突出一种气势。
王憨山以同样的题材画了数幅《人长寿》,基本上都是方构图,作于1991年的这幅尺幅不大,却很有吸引力。全幅也没背景,构图满当。两只红得发紫的寿桃被盛在藤篮里,画家用浓重粗大的墨线画出藤篮,它浓重的墨线和寿桃鲜艳的红色对比强烈,寿桃被衬托得更加鲜亮。画幅左上角的“憨山体’’题款和右下角方正厚重的印章遥相呼应,增强了画面的敦实感和视觉冲击力。一个寓意深刻的题材在王憨山的笔下是那么的灵动而富有形式感。王憨山的画强调画面的诗意和情感的倾泻。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有现代意识,强调构成和视觉性,都趋向一种刚硬与力量感,注重秩序和节奏。
四、王憨山写意花鸟画构图中的力
观王憨山的画我们可以感觉到画中有一股气势,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隐藏在构图背后的意味,一种扑面而来的生命意识。这与画家独特的审美情感、刚强的个性和生命意识有关。他追求一种张力、一种生生不息的运动感,这种运动感来源于他精心的构图和对生命的深切感悟。这种力是一种使画面均衡的力,是一种沉稳的力,是一种张力和震撼力。
在王憨山的画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有一些很“随意’’的线条,是不小心画上去的,还是精心而为。当然,这不是可有可无的线条,而是为了“力"的需要而特意画的。在他所画的公鸡与小昆虫的题材中, 几乎每一幅画中都有几根看似随意和多余的线条。他说画不能打动人就是构图没构好,足以可见他对构图的重视。我们看到的好像是他随手一挥而就的,殊不知,他在这一挥之前,修修补补了多少遍。无论是正方的构图还是长方的构图,画面上的主体是居于中央还是在某一边角,他都想办法让画面上的“力"达到上下左右均衡,但不是对称,同时又显得有气势。有人说王憨山构图喜欢求险,但我认为他不是一味求险,他总是让画幅险处逢生,用一种力去牵制它,来达到险中求平稳的审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