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命的形态总逃脱不了生死的两个端点,生命的历程总避免不了文化的潜移默化,生命的存在总脱离不了生活的点滴承载。如果生是前提,那么活就是核心;如果生是形式,那么活就是内容;如果生是基础,那么活就是重点,有生有活才是生活。可是如今生命本身正遭遇着生与死的拷问,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从生活文化的视角来反思生命的教育,体认存在的意义,彰显生命的价值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生活文化;生死拷问;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4-0017-03
生活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人都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活,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的生活中就形成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文化。面对着不能承受之重与不能承受之轻的生命,与生命形影不离的生活显然就成了一个无法忽视的切入点,从生活本身所形成的生活文化来追击生死、叩问生命、反思教育无疑不是一个正当时的契合。
一、生活文化之下的生命状态
(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来来往往的人总是脚步匆匆,越来越多的人处在高节奏的步调下不敢放慢前进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生活的压力正在让人窒息;越来越多的人高度压榨着自己的青春年华;越来越多的人穿梭于紧张的朝九晚五间;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生活的索然无味、节日的不咸不淡;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苦恼的深渊、郁闷的底洞。
据《生命时报》报道,十一黄金周刚过,一家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就发布了它的最新调查结果: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于去年的,中国内地占75%,香港地区占55%,分列第一和第四,都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
(二)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有记者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了解到,自杀在我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而在15~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原因。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每年约有100多万人死于自杀,而自杀未遂的人数则可能是自杀死亡者的10~20倍。我国自2000年以来每年10万中人有22.2人自杀,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未遂者往往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1]。
一个又一个的人因为种种原因结束了自己刚刚萌芽的生命。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余虹在生命的璀璨之时跳楼自杀;年轻有为的海子在青春烂漫的年华卧轨自杀;著名歌星张国荣在事业辉煌之时自杀身亡。马加爵案、药家鑫案、郑民生案,这一起起、一幕幕生命的血泪无不在宣誓一个严肃的话题: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二、生活文化下的教育反思
生命的意义总是在焦灼着每一个人的心力,生活与生命总是息息相关、难舍难分,这无疑是引导我们反思生命状态下的生活文化、怎样的生活文化可以引导生命的轨迹,转折生命的焦点。
(一)生活文化传统
作为一种“文化基因链”,文化传统贯穿历史发展全过程,促使人类代际、历史阶段之间保持着连续性与同一性,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2]。
不同的生活分割交织成了一种生活文化的传统,并在这种生活的文化中潜移默化为一种传统,逐渐指导着人们的生命进程,扭转着生命的轨迹,影响着生命的状态。
1.生活的条件化。把生命的意义只建立在一系列外在条件的达成上,以条件的达成作为生命价值的体现,就好像有人曾说:等毕业了我要去环游世界;可是毕业了,又说等我找到一份好工作了再去;找到工作了,又说等我结了婚再去吧;结了婚后又说,等有了孩子再去吧;有了孩子以后又说等孩子长大后再去;孩子长大了又有无数的事、无数的理由在等着,到了年老体衰的时候哪也去不了了,惟一剩下的只是无尽的遗憾与悔恨,很可悲也很可惜。
2.生活的孤立化。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学习是学习,生活成了孤家寡人。如果排除了工作,排除了学习,排除了所谓的生活之外的其他事之后才是生活的话,这样余下的生活空间还能有多少,于是各种忙碌、各种繁琐、各种压力接踵而来,充斥着人们的精神。在不停地追求那难填的欲壑的过程中,生活反而成了生活以外的事,生活成了一个外在的分离的客体。
(二)生活文化创生
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总会不断地发展,当生活在生活上的生命发出了一串串的警报时,生活本身其实就需要一种重新的认识,在这种新的认识与实践中得到生活文化的创生。当你把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当作生活,把走过的每一瞬间都当作生活,把所有的一切都当成生活时,你就会对生命有一种全新的视角。
(三)教育反思
任何人首先都是一个生活者。如果一种教育,让学生学会了很多,却没学会如何幸福地生活,那这种教育至少是残缺的[3]。
我们对那种根深蒂固的生活文化传统中毒太深,以至于方方面面的人,都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种偏离的状态,帕斯卡尔在其《思想录》中曾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4]校园里的悲剧在上演,校园外的衍生在增长,生活走入了偏离的轨道,生命充斥了太多精致的悲哀,以致于竟然忘记了生命出发的目的。正常对上了反常,认真对上了荒诞,一切就变得这样的滑稽。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现实的社会是所有人的,并不只是针对你自己,残酷的客观是普遍的,也并不只是你面对,与其抱着那海市蜃楼般的梦在哀叹,为何不去完善梦的初衷,建一个可以眺望远观又终究可以企及的蓝图,将工作仅看成工作的是自己,将学习仅看成学习的是自己,将生活与工作对立起来的还是自己,自己固限了自己的思维,把一切都看成了水与火的对立,这岂不是作茧自缚?
三、生活文化之生命教育
教育走到今天,经历了上下求索的继承与发展,有过可圈可点的辉煌,然而璀璨的光辉之下也留下了苍凉的空余,这是教育自身的挑战,也是教育趋于完善的区间,雅斯贝尔斯说:“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5] (一)生活文化视角下的生命教育的诠释
在生与死的区间中如何对生命有正确的解读是生命教育得以开展的先决条件,对生命本身的不知或知之不多又怎会对与之紧密相连的生命教育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呢?所以我们先以生命入手来渗透对生命教育的诠释。
在如今消费主义思潮下的“唯身体论”中,身体成为了人们过分呵护的对象,以养生学为基础的理论依据,让身体的健全与完整成为人们对生命的全部关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全部解释。很显然这些都是对生命的片面理解,生命被人们强行肢解,身体和意识的长期对立造成了生命感受的缺失,也给探寻生命本质设置了障碍和遮蔽[6]。
每一种文化对人总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当这种影响能够改变人们的所思所想时,它其实已经融入了你的血液并与你的思维同步,这是文化所带来的巨大效用,生活文化之下如何诠释生的意义、活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死的意义、人的意义就尤为重要。
(二)生活文化视角下的生命教育的解构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克剑曾说:“知识若没有智慧烛照其中,即使再多也只是外在的牵累;智慧若没有生命隐帅其间,那或可动人的智慧也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萤照”[7]。
1.明确生的意义。一个人自出生起就是世界的一部分,就是世间的一份子,无论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这样的到来都是一个意义的开始,也是走入“活的区间”的一个前提,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需要的是每个人都应有对生的感激与宽容,来到世界了就是客观存在,就要坦然接受活的开始。
2.走出活的意义。活是生的一个更加丰富的充实,大千世界之所以万紫千红就在于活的不同姿态,不管怎样的活总要让自己能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在找寻的过程中要让自己有一个可释放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自我建构的弹性区域,一个属于自己的、可以调适的天地。
3.体验生活的意义。生活的理想乃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太多的纯粹只会忽视了生活本身的意义,谁无视了生活谁就放弃了生命的意义,谁就走入了走不出的狭隘中,直至灵魂掏空,行将就木。其实生活本身就是美,无论怎样,都要让自己于每分每秒中明白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生活本身的意义,不是其他。
4.正视死的意义。死是一个必然会到来的节日(史铁生),死会让人们感到一种沉重,所以直接谈及死,总会让人有种来自心底的抵触,所以要让人从生命的初始就明白死的意义,明白死对于生、对于活、对于生活的意义,要让这一系列的发生都能有一个解释的角度。
5.明晰人的意义。何为人?这恐怕是几千来人类从未停止的追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这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的仁人志士,卢梭讲:“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应该怎么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他始终将处在他的地位上。”[8]人总要对得起“人”这个字,一撇一捺总要写得结构得体,本质在内,才算基本成型。
生命教育的展开无论怎样进行,在生活文化的视角下,这五大意义的明晰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教育偏离生命轨道的今天,从生活之中去寻求线索是一个很好的契合点,毕竟人们的每一天每一秒都是受着生活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在时空的交汇中形成了属于生活本身的文化,人们将其称为生活文化,在生活文化之下来拷问生死、拷问生命进而以教育的名义行之,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四、小结
研究文化,尤其是生活文化,就是让处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生命都能读懂自己的生命密码,能找到自己生活的角度,让生活真正成为生命自身能够诠释的意义,让生命真正成为生活自身能够塑造的价值,以教育的名义入手,正是为了站在一个更加人文、更加生命、更加生活的视角来探寻生命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
[1](新加坡)慧汝.为了生命的尊严:有一种爱让我们不再陌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2]冯加渔.新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J].当代教育科学,2012,(21).
[3]肖川.“生命教育”能给我们带来什么[J].德育漫谈,2012,(5).
[4]许锡良.追寻教育的真谛——许锡良教育思考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6]潘跃玲,熊和平.生命教育的误区及其澄明[J].教育导刊,2012,(8).
[7]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法)卢梭.爱弥尔-论教育(上卷)[M].李平讴,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401331)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
〔关键词〕生活文化;生死拷问;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4-0017-03
生活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人都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活,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的生活中就形成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文化。面对着不能承受之重与不能承受之轻的生命,与生命形影不离的生活显然就成了一个无法忽视的切入点,从生活本身所形成的生活文化来追击生死、叩问生命、反思教育无疑不是一个正当时的契合。
一、生活文化之下的生命状态
(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来来往往的人总是脚步匆匆,越来越多的人处在高节奏的步调下不敢放慢前进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生活的压力正在让人窒息;越来越多的人高度压榨着自己的青春年华;越来越多的人穿梭于紧张的朝九晚五间;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生活的索然无味、节日的不咸不淡;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苦恼的深渊、郁闷的底洞。
据《生命时报》报道,十一黄金周刚过,一家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就发布了它的最新调查结果: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于去年的,中国内地占75%,香港地区占55%,分列第一和第四,都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
(二)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有记者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了解到,自杀在我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而在15~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原因。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每年约有100多万人死于自杀,而自杀未遂的人数则可能是自杀死亡者的10~20倍。我国自2000年以来每年10万中人有22.2人自杀,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未遂者往往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1]。
一个又一个的人因为种种原因结束了自己刚刚萌芽的生命。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余虹在生命的璀璨之时跳楼自杀;年轻有为的海子在青春烂漫的年华卧轨自杀;著名歌星张国荣在事业辉煌之时自杀身亡。马加爵案、药家鑫案、郑民生案,这一起起、一幕幕生命的血泪无不在宣誓一个严肃的话题: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二、生活文化下的教育反思
生命的意义总是在焦灼着每一个人的心力,生活与生命总是息息相关、难舍难分,这无疑是引导我们反思生命状态下的生活文化、怎样的生活文化可以引导生命的轨迹,转折生命的焦点。
(一)生活文化传统
作为一种“文化基因链”,文化传统贯穿历史发展全过程,促使人类代际、历史阶段之间保持着连续性与同一性,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2]。
不同的生活分割交织成了一种生活文化的传统,并在这种生活的文化中潜移默化为一种传统,逐渐指导着人们的生命进程,扭转着生命的轨迹,影响着生命的状态。
1.生活的条件化。把生命的意义只建立在一系列外在条件的达成上,以条件的达成作为生命价值的体现,就好像有人曾说:等毕业了我要去环游世界;可是毕业了,又说等我找到一份好工作了再去;找到工作了,又说等我结了婚再去吧;结了婚后又说,等有了孩子再去吧;有了孩子以后又说等孩子长大后再去;孩子长大了又有无数的事、无数的理由在等着,到了年老体衰的时候哪也去不了了,惟一剩下的只是无尽的遗憾与悔恨,很可悲也很可惜。
2.生活的孤立化。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学习是学习,生活成了孤家寡人。如果排除了工作,排除了学习,排除了所谓的生活之外的其他事之后才是生活的话,这样余下的生活空间还能有多少,于是各种忙碌、各种繁琐、各种压力接踵而来,充斥着人们的精神。在不停地追求那难填的欲壑的过程中,生活反而成了生活以外的事,生活成了一个外在的分离的客体。
(二)生活文化创生
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总会不断地发展,当生活在生活上的生命发出了一串串的警报时,生活本身其实就需要一种重新的认识,在这种新的认识与实践中得到生活文化的创生。当你把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当作生活,把走过的每一瞬间都当作生活,把所有的一切都当成生活时,你就会对生命有一种全新的视角。
(三)教育反思
任何人首先都是一个生活者。如果一种教育,让学生学会了很多,却没学会如何幸福地生活,那这种教育至少是残缺的[3]。
我们对那种根深蒂固的生活文化传统中毒太深,以至于方方面面的人,都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种偏离的状态,帕斯卡尔在其《思想录》中曾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4]校园里的悲剧在上演,校园外的衍生在增长,生活走入了偏离的轨道,生命充斥了太多精致的悲哀,以致于竟然忘记了生命出发的目的。正常对上了反常,认真对上了荒诞,一切就变得这样的滑稽。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现实的社会是所有人的,并不只是针对你自己,残酷的客观是普遍的,也并不只是你面对,与其抱着那海市蜃楼般的梦在哀叹,为何不去完善梦的初衷,建一个可以眺望远观又终究可以企及的蓝图,将工作仅看成工作的是自己,将学习仅看成学习的是自己,将生活与工作对立起来的还是自己,自己固限了自己的思维,把一切都看成了水与火的对立,这岂不是作茧自缚?
三、生活文化之生命教育
教育走到今天,经历了上下求索的继承与发展,有过可圈可点的辉煌,然而璀璨的光辉之下也留下了苍凉的空余,这是教育自身的挑战,也是教育趋于完善的区间,雅斯贝尔斯说:“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5] (一)生活文化视角下的生命教育的诠释
在生与死的区间中如何对生命有正确的解读是生命教育得以开展的先决条件,对生命本身的不知或知之不多又怎会对与之紧密相连的生命教育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呢?所以我们先以生命入手来渗透对生命教育的诠释。
在如今消费主义思潮下的“唯身体论”中,身体成为了人们过分呵护的对象,以养生学为基础的理论依据,让身体的健全与完整成为人们对生命的全部关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全部解释。很显然这些都是对生命的片面理解,生命被人们强行肢解,身体和意识的长期对立造成了生命感受的缺失,也给探寻生命本质设置了障碍和遮蔽[6]。
每一种文化对人总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当这种影响能够改变人们的所思所想时,它其实已经融入了你的血液并与你的思维同步,这是文化所带来的巨大效用,生活文化之下如何诠释生的意义、活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死的意义、人的意义就尤为重要。
(二)生活文化视角下的生命教育的解构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克剑曾说:“知识若没有智慧烛照其中,即使再多也只是外在的牵累;智慧若没有生命隐帅其间,那或可动人的智慧也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萤照”[7]。
1.明确生的意义。一个人自出生起就是世界的一部分,就是世间的一份子,无论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这样的到来都是一个意义的开始,也是走入“活的区间”的一个前提,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需要的是每个人都应有对生的感激与宽容,来到世界了就是客观存在,就要坦然接受活的开始。
2.走出活的意义。活是生的一个更加丰富的充实,大千世界之所以万紫千红就在于活的不同姿态,不管怎样的活总要让自己能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在找寻的过程中要让自己有一个可释放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自我建构的弹性区域,一个属于自己的、可以调适的天地。
3.体验生活的意义。生活的理想乃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太多的纯粹只会忽视了生活本身的意义,谁无视了生活谁就放弃了生命的意义,谁就走入了走不出的狭隘中,直至灵魂掏空,行将就木。其实生活本身就是美,无论怎样,都要让自己于每分每秒中明白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生活本身的意义,不是其他。
4.正视死的意义。死是一个必然会到来的节日(史铁生),死会让人们感到一种沉重,所以直接谈及死,总会让人有种来自心底的抵触,所以要让人从生命的初始就明白死的意义,明白死对于生、对于活、对于生活的意义,要让这一系列的发生都能有一个解释的角度。
5.明晰人的意义。何为人?这恐怕是几千来人类从未停止的追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这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的仁人志士,卢梭讲:“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应该怎么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他始终将处在他的地位上。”[8]人总要对得起“人”这个字,一撇一捺总要写得结构得体,本质在内,才算基本成型。
生命教育的展开无论怎样进行,在生活文化的视角下,这五大意义的明晰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教育偏离生命轨道的今天,从生活之中去寻求线索是一个很好的契合点,毕竟人们的每一天每一秒都是受着生活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在时空的交汇中形成了属于生活本身的文化,人们将其称为生活文化,在生活文化之下来拷问生死、拷问生命进而以教育的名义行之,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四、小结
研究文化,尤其是生活文化,就是让处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生命都能读懂自己的生命密码,能找到自己生活的角度,让生活真正成为生命自身能够诠释的意义,让生命真正成为生活自身能够塑造的价值,以教育的名义入手,正是为了站在一个更加人文、更加生命、更加生活的视角来探寻生命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
[1](新加坡)慧汝.为了生命的尊严:有一种爱让我们不再陌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2]冯加渔.新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J].当代教育科学,2012,(21).
[3]肖川.“生命教育”能给我们带来什么[J].德育漫谈,2012,(5).
[4]许锡良.追寻教育的真谛——许锡良教育思考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6]潘跃玲,熊和平.生命教育的误区及其澄明[J].教育导刊,2012,(8).
[7]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法)卢梭.爱弥尔-论教育(上卷)[M].李平讴,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401331)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