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发展的高铁效应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7月1日,备受瞩目的宁杭高铁正式建成通车,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大事,不仅使沿线各城市的交通条件大幅改善、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而且深刻改变了苏西南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格局,为宁杭城市带强势崛起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呼啸而来的高铁时代,我们在倍感振奋、充满信心的同时,必须冷静分析“高铁效应”给宜兴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找准城市发展定位,瞄准新的更高目标,周密考量、科学应对,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务实有效的举措,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开创宜兴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宁杭高铁建成通车,为做强苏西南经济带创造了大好机遇
  长期以来,由于区位不利、交通不便,在沪宁杭城市群的“金三边”中,宁杭线的经济实力、发展水平要落后于沪宁线、沪杭线,特别是沪宁线,不仅集聚了苏、锡、常等一批地级市,还涌现出了江阴、昆山等全国百强县的排头兵,形成了强大的区域竞争力和发展影响力。宁杭高铁开通后,补上了沪宁杭高铁圈的最后一边,改变了苏西南地区的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为苏西南经济带振兴崛超创造了大好机遇。
  一是扭转了交通劣势。快速、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宁杭高铁开通,使整个苏西南地区接入了全国高速铁路大动脉,迅速拉近了与国内各大城市的时空距离,为我们接受外部辐射、集聚优质资源、参与产业分工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必将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做强做大。
  二是放大了产业优势。宁杭高铁开通前,苏西南地区虽然地处苏南腹地,但从未放慢发展速度、降低发展要求。特别是在工业经济上,苏西南地区的城市立足自身、积极作为,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形成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打造了鲜明的发展特色,未来,在高铁的辐射和带动下,苏西南地区的产业将彰显出更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是促进了开放合作。宁杭高铁开通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还将在更广的空间内推动资源整合、促进优势互补,沿线城市只要牢固确立错位竞争、合作共赢的理念,加快做强发展特色、提升城市能级,就能避免“过道效应”和“虹吸效应”,在加强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分享高铁红利。
  二、推动苏西南经济带崛起,必须依靠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一个经济带的崛起,离不开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目前,宁杭线上主要有1座地级城市、7座县级城市,宜兴不仅在区位上处于宁杭线中心位置,而且经济实力、城市规模、文化底蕴等都明显强于其他城市,最有基础、最有可能建成宁杭线上最强的中心城市。
  一是经济实力领先。宜兴是苏南第一集团军中的一员,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上升至全国第4。在宁杭城市带中,宜兴的GDP总量、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等指标要远远超过其他城市,而且宜兴拥有环科园、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园区,集聚资源、辐射周边的能力更强,完全能够成为区域发展的龙头。
  二是城市能级更强。宜兴有着2038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107.8万户籍人口,是宁杭线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城市。目前,宜兴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1.8%,服务业占比达到42.1%,辐射带动效应更加显著。
  三是内涵特色鲜明。与周边城市比,宜兴有生态宜居的城市品牌。城市大气现代、农村秀美宜居,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交通、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五个城乡一体化”,构建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人居环境在苏南地区首屈一指。宜兴有独具魅力的文化底蕴。
  总的来看,宜兴建设中心城市的优势十分突出,完全能够在苏西南经济带中率先崛起。宁杭高铁开通,已经把宜兴推向江苏对接浙江的“桥头堡”位置,特别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后,宜兴的区位优势更突出、发展前景更广阔。
  三、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宜兴必须加快放大优势、弥补短板
  目前,宁杭线上的城市都在抢抓高铁时代机遇、积极提升城市能级。虽然宜兴建设中心城市的基础扎实、优势明显,但是要在苏西南经济带崛起中站排头、当先锋,还必须放大既有优势、加快弥补短板,朝着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全力迈进。
  一是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归根到底要靠强大的产业支撑、过硬的经济实力。要实现在苏西南经济带中率先崛起的目标,宜兴必须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方面,要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抢抓国家推进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加快推动线缆、环保等支柱产业提升发展,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不断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特别是要强化国家级园区的承载功能,借助高铁通道,大力集聚国内一流的标准制定平台、产品检测平台,确保在产业规划、平台对接上真正融入国家的战略布局,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注入强劲动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导向,打响“中国陶都!陶醉中国”的城市品牌,积极引进各类优质市场主体,通过建设高水平的旅游综合体,大力发展高端休闲度假游、生态文化体验游、现代农业观光游,构建充满活力的高铁旅游圈和旅游产业链,实现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建成长三角首屈一指的旅游目的地。
  二是要增强城市承载能级。当前,城市间的竞争已不再是简单地比发展规模、比经济总量,而是比城市的精致程度、人居环境和管理水平。要加快提升城市形态、完善功能布局,把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的要求落实到每条道路、每栋建筑、每个角落,加快构建科学高效的道路交通体系、旅游组织体系、管理服务体系,与高铁实现无缝对接,打造现代气息更浓、人居品质更优的现代化城市。同时,要主动顺应高铁时代人流、物流、信息流加速流动的趋势,不断提高城市的开放度,在产业转型、城市建设、生态文化等方面,与国企央企、实力民企、世界500强开展战略合作,使宜兴真正成为宁杭线上开放发展的新高地。
  三是要加快生态建设步伐。长三角地区的县级城市,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很大程度体现在生态禀赋上。宜兴通过这几年的努力,虽然打造了生态宜居的城市品牌,使生态成为宜兴最靓丽的城市底色,但是与周边地区比,宜兴在生态建设上还没有形成独领风骚的优势,特别是生态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下一步,要在生态文明的道路上更进一步,按照“市域即景区”的理念,坚持保护、开发、利用并举,充分挖掘宜兴丰厚的生态禀赋,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发展生态经济,最大限度地显化生态资源价值、彰显生态文化魅力,在优美的生态底色上,绘就更绚丽的发展画卷,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赢,把宜兴建成名副其实的“美丽中国示范区”。
  四是要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社会文明的程度,直接决定城市发展的高度。中心城市的高度开放,必将带来各种思想的碰撞、信息的传递、理念的交汇,只有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社会文明,才能顺应趋势、有所作为。特别是进入高铁时代,资金、技术、人才、游客加速流动,能不能把最先进的生产要素、高素质的消费群体引过来、留下来,关键还要看城市的人文环境。每一个宜兴人都要大力弘扬“崇文厚德、和谐奋发”的城市精神,把诚实守信、自强自律、品德高尚作为自觉追求,不断提高自身文明素养,以优良的服务环境和人文环境,让每一个人都感到:在宜兴工作有成就感、在宜兴旅游有舒适感、在宜兴生活有幸福感,使宜兴真正成为诗意栖居之地、寻梦圆梦之乡。
  责任编辑:戈尚达
其他文献
随着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其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有目共睹,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不容忽视。应建立良好的网络文化导向机制,用优秀先进的文化占领网络文化主阵地,给大学生以正面的引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对于我们干灯镇来说,就是要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宗旨,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不断增强统筹力度、加快推进速度,积极调动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共同分享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千灯作为苏州市城乡综合配套改革23个先导区之一,近年来在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走在了
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学生在文化、品德等方面层层剖析,查找出形成这些弊端的原因,进而提出使中职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技能”等得到全面发展的对策,以促进中职教育的发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美德,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也是历来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仅从"吃馒头削皮"现象入手,揭示
[摘要]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体系中特殊群体,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文章指出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思路,指出在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应当从改变思想观念、进行制度和科技创新方面着手。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约束条件对策分析
这寥寥几笔的求解对于很多考生几乎是无法完成的.因为,他们追求先作出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然后,再进行计算.殊不知,作出角的想法很难变成现实,或者说太困难了.再仔细欣赏一下这个求解,几乎不用图形,只需建立在平行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借助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就可以促使问题转变,甚至产生结论,这个推理很严谨、这个推理太“理论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让我们对经济法的功用进行重新审视,经济法需要也可能担当起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加速构建社会保障体制和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着力维
政治与哲学自古就有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哲学的问题,无论如何超越,最终必得扎根于现实的生活中,为当前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服务。中国的传统哲学更是大多数地围绕政权、政治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