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堂:当前书坛隶书复兴的几个现象

来源 :艺术品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per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国书协举办的历届书展来看,相对于楷、行、草书,当下隶书发展最为迟缓,或者说不尽人意.我个人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rn其一,从书法发展史来看,隶书的发展在大多历史时期不及其他书体兴盛.行草书与楷书自魏晋起,直至今日,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代表性的书家及作品出现.而隶书在秦汉达到高峰以后,在南北朝、隋、唐、宋、元、明这几个历史时期,几乎没有高水准的作品出现.直到清代,金冬心、伊秉绶等人才将隶书创作推向另一个高峰.这种局面,造成了人们可以借鉴与取法的行草书作品很多,而隶书则很少.
其他文献
吴大澂遗留rn吴大澂精鉴赏、富收藏,对金石书画颇有研究,为官之余撰写了数部有关古文字及书法方面的重要著作,他所藏字画多归吴湖帆.rn如吴大澂遗留下来的周代邢钟和克鼎,吴
期刊
吴氏家族rn苏州吴氏家族的主角,是吴大澂、吴湖帆祖孙二人.rn吴大澂生于官宦世家,亦是清代重臣,致力于金石鉴藏,因其所藏“愙鼎”将书斋命名为“愙斋”,其中收藏吉金、古玉、
期刊
吴母的嘱托rn吴湖帆的母亲病重时,曾将儿子叫到病榻前,叮嘱他:把一张已经画了多年的作品画完,送给挚友孙邦瑞,务必与孙家结为亲家,并将孙邦瑞的儿子都收为义子.rn此时,吴湖帆
期刊
期刊
我的博士学位论文是以汉代简牍上的草书为研究对象的,其中,我提出了一个“字体典型”的概念.之所以提及这个概念,是因为我当时遇到了一个问题:汉代简牍上的草书与传世的“章
期刊
半路出家rn1923年,陈佩秋出生于河南南阳,后在昆明度过了她的青少年时期.早年,陈佩秋喜欢科学,数理化成绩优异.1942年,陈佩秋顺利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专攻理工科.可父亲反对她
期刊
《曹全碑》全称《汉邰阳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所以又名《曹景完碑》.《曹全碑》系东汉王敞等人为邰阳令曹全纪功颂德而立.此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同时期的
期刊
中国的书法史可以分为碑和帖两派,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影响力非常之广,历代临摹书家众多.但对碑和帖的学习不能僵化,不能将帖学和碑学对立起来.我们有必要寻找二王之前的书法
期刊
东汉晚期的碑刻隶书也是生动多姿,纵横多变,但基本上是方或圆、劲或媚、敛或纵、雄或秀的两种风格,即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对比.这正是东汉行将灭亡前黑暗高压下知识分子的两种
期刊
以扇形沉积体的分形研究为例,针对分形理论在地学应用领域中存在的一系列值得注意和深入探讨的问题,如分形的层次、尺度及线性无标度区、分维数测定方法的选择、分形动力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