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住宅小区雨水收集技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雨水利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是给水排水工程中一个重要的课题。雨水的收集主要有: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
  关键词:水资源 雨水收集 雨水渗透
  Abstract: the rainwater to use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Collect and use water resources, water and wastewater engineering is a very important subject. Rainwater collection mainly has: roof rainwater accumulation system, the rain cut pollution and osmosis system, ecological village rainwater to use the system.
  Key words: rainwater collection rain water penetration
  
  
  中图分类号: TU991.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 言
  雨水的利用有雨水入渗、收集回用、调蓄排放等3种形式,而这三种类型中均需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本文针对雨水收集在工程中的应用加以概括性介绍。
   1雨水收集利用的意义
   雨水是轻度污染水,具有有机物少,溶解氧接近饱和,总硬度小,微生物污染率低的优点。建筑小区内的屋面、路面、广场、停车场等的表面硬化处理,使原有的植被,土壤被不透水或弱透水层所覆盖,大量雨水以地面径流形式排出,雨水的地面入渗量大为降低,造成地下水补给不足,土壤含水量低,空气干燥,洪峰流量容易形成,城市洪涝灾害频繁等不利影响。收集和回用雨水对于实现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保护环境,减轻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负担,降低城市洪涝灾害有重要作用。
  2雨水收集技术
  常见的雨水收集技术有三种: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
  2.1屋面雨水集蓄系统
  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場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屋顶的雨水相比来说,占到总雨量的60%左右,而且屋顶受污染的程度小,所以国外做屋顶雨水收集的多,屋面排水一般分为外排水和内排水两种系统。根据屋面有无天沟,外排水系统分为檐沟外排水和天沟外排水。内排水是指屋面设计雨水斗,建筑物内部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水系统。有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管和检查井组成。雨水的收集主要是通过导流槽汇集雨水到雨水收集管网,经过滤器,然后进入到储水池,当然中间可以按雨水的污染情况,看是否需要其他处理,如消毒之类的。雨水在收集之前是需要一定的弃流的。因为初期雨水的污染很高,处理起来很困难。这些经过过滤器过滤过的水由泵送至用水点,可以用于厕所的冲洗、绿地的灌溉和构造绿地景观等各种用途。在这个雨水收集技术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设施便是过滤器的应用,在分散式过滤器中不可以存在污染物颗粒,并且这个过滤器一定要有自净本领。在这方面,德国的屋顶雨水收集应用技术是相当先进和典型的例子。德国运用的是IRM联机式过滤器。这种方式就可以省去很多环节,雨水经过雨落管的过滤后,就可以用于冲洗厕所、灌溉绿地等各种用途。
  2.2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
  2011版规范中增加了“4.15雨水渗透设施”部分,对于雨水渗透设施用于雨水径流量削减做了规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综合考虑雨水径流量的削减。人行道,停车场和广场等宜采用渗透性铺地;绿地标高宜低于周边路面标高,形成下凹式绿地”;“在场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设置种草沟、渗透池等设施接纳地面径流。”主要设施有:1、铺设下渗管道,在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中,铺设雨水管道一律采用下渗管道,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人行道面采用透水砖铺设,可下渗补充地下水,还可以减少泄洪径流,减轻管道压力。2、修建地下储雨池、用于收集屋顶、庭院和地面的雨水。储雨池的结构主要为钢筋混凝土,并设有去除初期雨水、过滤、沉淀池等装置,容积规模可视情况在1立方米-100立方米之间,这种储雨池还需要收集、输送系统,因此,技术要求高,投资较大。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河流溢流污染物及分流系统的初期雨水已经成为内河主要污染源,在排水系统雨水排放口附近设置雨水调蓄池,将溢流污染物和初期雨水暂时储存在调蓄池中,待雨水结束后,再将储存的雨水通过污水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可以有效地控制面源污染。随着城镇的发展,雨水径流量增大,雨水调蓄池对于削减洪峰流量,降低下游雨水干管管径同样具有显著作用。3、改变绿化带的模式,使其具备收水功能。推广下凹式绿地,提高绿地草坪的雨水入渗能力;需硬化的地面采用透水铺装地面,透水面层可以采用透水混凝土,透水面砖,草坪砖等;当土壤渗透系数小于5X10-5m/s时,采用浅沟-渗渠组合渗透设施;当绿地入渗面积不足以承担硬化面积上的雨水时,可采用渗透管渠或渗透井。
  2.3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
  雨水生态规划设计,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保存自然存水形式和模仿自然水循环为目的,采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集成手段来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性和多样性,以实现雨水资源化,最大限度地保持生态友好性,发挥工程效益。其理念和国外低影响开发(LID)和可持续排水系统想类似,雨水生态规划设计更明确地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系统工程的概念。
  小区沿着排水道建有渗透浅沟,表面种植草皮,供雨水径流流过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水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工程设计时应考虑地段所在环境的地形、地势、地质条件。
  3 雨水收集利用的发展趋势
   雨水利用运行费用低,比较效益十分突出。使用1m3的 自来水费用( 含污水处理费) 为 2.8元,而从运行管理和小区用水费用支出分析,投入收集1m3 雨水的年运行费用不足 0.10元。有良好的产业前景,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故雨水作为一种极有价值的水资源,早已引起许多发达国家的重视,在这些国家,雨水利用工程已是一项重要的水资源利用工程, 有些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适合其地区的实施体系、评价方法和监督管理机制以及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北京北海团城古代雨水利用工程是古代雨水利用的典范。而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利用的研究与应用却开始于 2 0世纪 8 0年代 , 发展于 9 0年代, 目前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北京 、 上海、 大连、 哈尔滨、 西安等许多城市相继开展雨水收集利用研究, 尤其是北京近几年雨水集蓄和利用技术发展步伐较快, 于 2 0 0 0年颁布实施《 北京市节约用水若干规定》, 明确要求开展市区的雨水利用工程, 于 2 0 0 3年发布《 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国家标准《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技术工程规范》 现已执行。相信我国的雨水利用工程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4 结束语
  城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具有减缓城区雨水洪涝灾害和防止地面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雨水利用工程能够有效减小市政管网排水压力,降低雨水洪峰峰值, 保障在涝季城市生活的顺利进行;同时, 有利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及补给, 从而使水环境和水生态维持平衡。希望在以后的设计或规划过程中, 能够改变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以排为主的理念, 充分运用雨水收和回用用技术, 缓解日益紧张的水资源匮乏问题, 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GB 50400— 200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s ].
  [2] 甘灿,万华.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研究[ J ].山西建筑,2009,3 5 ( 7 ) :202— 203.
  [3]汪慧贞,车武,胡家俊.浅议城市雨水渗透[ J].给水排水,2001 (2 ) :212 — 213.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项目管理方法实施有效的管理,能够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文中对项目启动,招投标,建设全过程和验收阶段应采取的管理措施给出了论述,介给了一些管理方法。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程管理特征应用   Abstract: through the project management method effective management, can realize the corporate object
期刊
摘要:在城市面临转型过程中,城市交通问题也日益凸显。随着云计算研究的发展,未来的城市也将逐步向着集约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本文在城市交通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云计算的运行模式,探究利用云计算来构建城市的生态交通体系。针对城市生态交通影响因子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提出实施的可能性,最终实现城市生态地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生态交通,云计算,公共交通,信息  Abstract: in t
期刊
摘要:标识系统是建筑形象、文化、精髓的综合和浓缩,通过对标识设计语言、自身功能要求以及所存在的代表性问题的解析阐述了建筑标识系统设计原则,而色彩是装饰上最具实际意义的因素之一。人们在感受空间环境的时候,首先注意到的就是室内空间环境的色彩,之后才会注意物体的形状以及其他因素。因此,色彩在标识设计中的作用也格外重要。色彩的魅力举足轻重,影响人们的精神感受,只有室内空间色彩表现符合居住者的生活方式和审美
期刊
摘要:对低碳、低碳城市进行解释,提出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应关注空间布局、产业规划、交通规划、房地产开发等方面,介绍国内外城市低碳的应用并提出建议,指出规划设计在建设低碳城市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低碳理念、低碳应用、城市规划  Abstract: the low carbon, low carbon cities to explain, put forward the low carbon urb
期刊
摘要:为了保证房屋建筑工程饰面混凝土优良的工程质量,从饰面混凝土质量保证三层面钢筋、模板、混凝土出发,阐述其施工工艺要求及技术设计要求。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饰面混凝土,钢筋工程,模板工程  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hous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corative surface concrete good qu
期刊
摘要:文章介绍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问题及特点,并结合规划、建筑、景观各专业的基本特点,以居住区空间形态为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对居住区设计步骤与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发挥各专业间的相互兼容和相互制约的作用,以更好的在构筑居住环境过程中把握人和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创造出一个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Abstract: the arti
期刊
摘要:民用住宅建筑的钢结构体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结构体系,在我国已进入重点推广时期。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钢结构住宅设计作了简单的探讨,介绍了钢结构住宅的建筑设计特点及设计原则、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最后具体分析了钢结构设计在卫生间、厨房及楼梯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轻钢结构;纯钢结构;民用住宅   Abstract: civil residence architectural st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广州亚运城景观建设设计管理的实践,对其整体效果把控过程的分析,总结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特殊背景下,大型综合居住社区中景观工程设计管理的效果控制模式,以供后续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亚运城 景观工程 设计管理 效果控制  Abstract:The abstract try to analyze the management pattern of the large communi
期刊
摘要:园林绿化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身心健康至关重要。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园林绿化水平也应相应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本文就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要点问题做分析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种植   Abstract: the landscape to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people the environ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城市雨水作为水资源利用迅速在世界各地得到发展,我们在给水排水设计中一定要注意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这样不仅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同时也减轻了城市内涝灾害的威胁,因此地下水得以回补,水环境得以改善,生态环境得以修复。可以说,雨水收集利用是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分析了雨水收集利用的方法。  关键词:水资源雨水利用现状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