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教师要从生命的高度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抓住随机生成的内容,挖掘其深层意蕴,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必将提高课堂教学品位,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在质疑中生成
阅读是读者对文本的叩问、质询、充实、延伸和完善。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疑问,形成认知冲突,这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
如教学《赤壁之战》(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一课时,有位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对故事有怀疑,整个过程有许多破绽,黄盖有如此把握吗?周瑜也会轻易同意?”
师:好,请同学们仔细考虑,一般会露出哪些破绽?
生1:曹操接过黄盖的信会产生疑惑,黄盖是真的投降吗?
生2:为了安全,曹操怎么不先派兵船去拦截检查?
……
师:这些问题提得好,请同学们读书,从文中的内容来看,为什么这些假如都没有发生?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我及时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集中力量攻破疑点。疑点解决了,整个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二、在感悟中生成
每个学生的探究都会有其不同于他人的感悟和发现。因此,教师对于这些个性化感悟,必须抱以乐于接纳的态度,使解读真正成为“点亮个性火炬”的过程。
如教学《小镇的早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这篇写景课文时,对“不时有小船从桥洞中悄悄地飘过”这句中的“飘”,师生就有一番热烈的交流。
师:请大家反复朗读句子,仔细研究一下句子中的哪些词用得很特别。
生:“悄悄”用得很特别,让人感觉到环境幽静,小舟轻巧,船公动作的自然。
生:课文中讲的是小船在河上悄悄飘过,我认为这个“飘”应该写成“漂”。
师: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本来是水上“漂”,为什么会用风中的“飘”呢?请大家细细研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来交流一下。
……
生:课文第二小节重点描写小镇早晨恬静的特点,我想作者用这个“飘”字,大概是为了突出小镇早晨恬静的氛围吧。
师:很有道理,能说得更充分一些吗?
生:这个“飘”字,让我们觉得小船在水上划过无声无息,不留一点痕迹。
生:“飘”字让人感觉到轻快、自然。
师:说得真不错。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连起来描述一下吗?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飘”字的用法美妙。学生通过读文、查字典、品味体验,对“飘”字产生了多元解读,使课堂充满浓浓的个性气息。
三、在辩论中生成
辩论是使多种思想得以碰撞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和途径。在碰撞中能产生新观点、新认识。
如上完《少年闰土》(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一课后,我设计了一场辩论会:如果你生活在当时的社会,你愿意做闰土,还是做“我”。正方为愿意做闰土,反方为愿意做“我”。
正方:我愿意做闰土,他的生活丰富多彩,可以捕鸟、拾贝壳、逮刺猬、看跳鱼儿,多有意思啊!
反方:我愿意做小鲁迅,他有良好的教育,有修养,有见识。
反方:闰土只知道生活常识,他没有文化底蕴,他不会写文章。
正方:你想做一只“笼中之鸟”,还是做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
学生的辩论既有立论,又有驳论;既能自圆其说,又能针锋相对;既能依托课文,又能触及课文;既能开拓思维,又能展示个性。这样的语文课,才会充满活力和魅力,显现出生命多姿多彩的美丽!
四、在错误中生成
教师善于挖掘并运用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误”,将会给教学带来勃勃生机的个性生成。
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一课。
生:老师,“好不得意”是很不得意、很伤心的意思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要弄清楚“好不得意”,请仔细读一读文中含有这个词语的句子。
(学生读句思考)
生:老师,我认为“好不得意”不是很不得意的意思,而是很高兴、很得意的意思。
生:我觉得这两种意思好像都有。
师:请好好读一读一、二自然段,相互讨论讨论,根据课文意思来理解。
生:我认为“好不得意”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喜悦之情,因为文中说“没有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今天作者登上天游峰顶,心里当然高兴啦!
错误是学生学习探究的标志,是一种学习经验,也是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上述案例,起源于学生的错误,来源于师生与文本、与作者的碰撞,在碰撞中,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学相长,促进动态的生成。
(责编侯艳星)
一、在质疑中生成
阅读是读者对文本的叩问、质询、充实、延伸和完善。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疑问,形成认知冲突,这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
如教学《赤壁之战》(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一课时,有位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对故事有怀疑,整个过程有许多破绽,黄盖有如此把握吗?周瑜也会轻易同意?”
师:好,请同学们仔细考虑,一般会露出哪些破绽?
生1:曹操接过黄盖的信会产生疑惑,黄盖是真的投降吗?
生2:为了安全,曹操怎么不先派兵船去拦截检查?
……
师:这些问题提得好,请同学们读书,从文中的内容来看,为什么这些假如都没有发生?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我及时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集中力量攻破疑点。疑点解决了,整个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二、在感悟中生成
每个学生的探究都会有其不同于他人的感悟和发现。因此,教师对于这些个性化感悟,必须抱以乐于接纳的态度,使解读真正成为“点亮个性火炬”的过程。
如教学《小镇的早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这篇写景课文时,对“不时有小船从桥洞中悄悄地飘过”这句中的“飘”,师生就有一番热烈的交流。
师:请大家反复朗读句子,仔细研究一下句子中的哪些词用得很特别。
生:“悄悄”用得很特别,让人感觉到环境幽静,小舟轻巧,船公动作的自然。
生:课文中讲的是小船在河上悄悄飘过,我认为这个“飘”应该写成“漂”。
师: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本来是水上“漂”,为什么会用风中的“飘”呢?请大家细细研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来交流一下。
……
生:课文第二小节重点描写小镇早晨恬静的特点,我想作者用这个“飘”字,大概是为了突出小镇早晨恬静的氛围吧。
师:很有道理,能说得更充分一些吗?
生:这个“飘”字,让我们觉得小船在水上划过无声无息,不留一点痕迹。
生:“飘”字让人感觉到轻快、自然。
师:说得真不错。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连起来描述一下吗?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飘”字的用法美妙。学生通过读文、查字典、品味体验,对“飘”字产生了多元解读,使课堂充满浓浓的个性气息。
三、在辩论中生成
辩论是使多种思想得以碰撞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和途径。在碰撞中能产生新观点、新认识。
如上完《少年闰土》(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一课后,我设计了一场辩论会:如果你生活在当时的社会,你愿意做闰土,还是做“我”。正方为愿意做闰土,反方为愿意做“我”。
正方:我愿意做闰土,他的生活丰富多彩,可以捕鸟、拾贝壳、逮刺猬、看跳鱼儿,多有意思啊!
反方:我愿意做小鲁迅,他有良好的教育,有修养,有见识。
反方:闰土只知道生活常识,他没有文化底蕴,他不会写文章。
正方:你想做一只“笼中之鸟”,还是做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
学生的辩论既有立论,又有驳论;既能自圆其说,又能针锋相对;既能依托课文,又能触及课文;既能开拓思维,又能展示个性。这样的语文课,才会充满活力和魅力,显现出生命多姿多彩的美丽!
四、在错误中生成
教师善于挖掘并运用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误”,将会给教学带来勃勃生机的个性生成。
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一课。
生:老师,“好不得意”是很不得意、很伤心的意思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要弄清楚“好不得意”,请仔细读一读文中含有这个词语的句子。
(学生读句思考)
生:老师,我认为“好不得意”不是很不得意的意思,而是很高兴、很得意的意思。
生:我觉得这两种意思好像都有。
师:请好好读一读一、二自然段,相互讨论讨论,根据课文意思来理解。
生:我认为“好不得意”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喜悦之情,因为文中说“没有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今天作者登上天游峰顶,心里当然高兴啦!
错误是学生学习探究的标志,是一种学习经验,也是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上述案例,起源于学生的错误,来源于师生与文本、与作者的碰撞,在碰撞中,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学相长,促进动态的生成。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