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s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应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就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n=40)与加用布地奈德与利巴韦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n=40)疗效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肺部罗音、憋喘、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雾化吸入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具较高安全性,对保障小儿健康成长意义显著。
  关键词:雾化吸入疗法;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多由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导致,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好发于2岁以下小儿,2-6个月为病发高峰,如未及时有效控制,易增加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风险,对婴幼儿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如何选取治疗方案为儿科工作者研究重点[1]。本次选取相关病例,应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现将资料回顾如下,以指导临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80例我院儿科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男42例,女38例,年龄50d-2岁,平均(0.93±0.37)岁,病程均<3d。均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2]诊断标准符合,以肺部罗音、咳嗽、发热、喘憋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排除支气管、肺发育不全及先天性心脏病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组间基线资料具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平喘、止咳、积极吸氧、敏感抗生素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支持方案。观察组:加用雾化吸入疗法,即取生理盐水3ml+布地奈德混悬液0.5ml+利巴韦林30-50mg/ml,应用空气压缩式雾化器(OMRON NE-C28型)完成雾化吸入,10min/次,2次/d。两组均以7d为一疗程。
  1.3 指标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肺部罗音、憋喘、咳嗽)消失时间、药物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显效:用药3d内,憋喘、气促、咳嗽等症状缓解,肺部体征消失,SpO2经皮测定呈正常恢复;有效:用药3-7d,症状缓解,病部体征好转或消失,SpO2经皮测定呈正常恢复;无效:用药7d后,症状无缓解,肺部体征无好转,SpO2经皮测定低于正常。
  1.5 统计学分析文中涉及数据在SPSS13.0中输入,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观察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症状比较观察组肺部罗音、憋喘、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症状消失时间比较(x±s,d)
  注:*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3 不良反应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70%由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其他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也可诱导本病发生,病变对直径为75-300μm的毛细支气管侵及,促使黏膜呈水肿、充血显示,增多了分泌物量,毛细气道进而发生阻塞,病情严重者,可合并呼吸衰竭,直接对生命构成威胁。其临床主要以三凹征、喘憋、咳嗽等症状为表现,其中喘憋最为突出,故在治疗时,需以将喘憋症状尽快解除,促低氧血症改善,降低气道顺应性,消除气道炎性反应为重点[3]。
  雾化吸入疗法为现阶段一项有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方法,可分散药物至直径较小的微小雾滴,在肺泡和呼吸道可直接作用,药物浓度在局部能迅速达峰值,具较高安全性,药效持续时间长,临床操作方便,可克服以往静脉给药药物浓度在呼吸道表面呈较低显示等不足,进而促治愈率提高。
  布地奈德混悬液具局部抗炎、减少腺体分泌、对气道炎性反应抑制、促呼吸道高反应性降低的作用,是新合成的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应用可达全肺,对受损的气道有修复作用,促支气管痉挛最大程度缓解,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进而减轻黏膜存在的水肿状况[4]。利巴韦林在临床为广谱抗病毒药,可明显抑制DNA或RNA病毒复制,经雾化吸入后呈微小颗粒状,在病变部位直接作用,减少呼吸道合胞病毒在肺和鼻腔中的浓度,并使动脉氧饱和度增加,排毒量减少,排毒时间缩短。两种药物联用,能对病毒复制有效抑制,使通气功能改善,喘憋症状得以缓解,喘息发作时间缩短,对痰液排出有促进作用,本次研究结果对上述论点进一步证实。
  综上,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雾化吸入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具较高安全性,对保障小儿健康成长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 许芳.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合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2(6):66-67.
  [2] 吴瑞萍,胡旺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1201.
  [3] 王莉萍,关树萍,薄姣艳.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评价[J].临床医学,2011,31(1):92-93.
  [4] 赵奇萍,朱航.联合吸入复方异丙托溴胺及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77例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6):816-81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护理中护理措施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抽选我院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其中餐后2小时血糖、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理状态与依
期刊
干旱缺水是影响干旱区造林绿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抗旱造林成为现阶段干旱区造林绿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研究以青海的油松、白榆、青杨等树种造林为例,以含水率、土壤温度、植物生长量为指标,采用集雨托盘、黑地膜、白地膜、保水剂、防渗袋、集水盆、育苗袋7种抗旱技术进行试验对比,判断不同造林抗旱技术的效果,筛选最优的抗旱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抗旱造林技术的实验区,其土壤含水率较未实施抗旱技术的对比区域平均增加(2.732±1.920)%;覆盖技术的保水效果较防渗技术平均低(4.856±1.980)%;按保水能力强弱对比,
目的探讨富含脯氨酸小蛋白2A(SPRR2A)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性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GTEx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中检索分析SPRR2A在多种肿瘤组织和肺鳞癌中的表达,用ROC曲线分析SPRR2A诊断肺鳞癌的价值。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手术的肺鳞癌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