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栗原产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古老果树之一。板栗在我国经济栽培品种区域分布广泛,北起辽宁、吉林、南至广东、广西共26个省(区、市)区。板栗的果实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并含有较多的维生素等。既可供生食、菜用、糖炒和制罐,也可作糕点或食品,具有健脾益气,清除湿热等功效;不仅是内销的高档果品,而且也是创汇率高的传统出口产品。板栗生长快,管理容易,适应性强,抗旱抗涝,耐瘠薄,能在荒山、坡地大量发展,而且丰产、稳产,寿命长,现将丘陵山地板栗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 选地建园
板栗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各种土壤都可种植,但为节省有限的耕地资源,应充分利用丘陵地区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透气性强,光照充足,pH值5.5-6.5,湿润的向阳山脚地或坡度≤25°的向阳低坡地来建立板栗生产园。
2 种植地的准备——修梯田、挖大穴
山坡地土层浅薄,结构较差,有机质少。要改变过去修一条小路挖一个小穴就定植的现象,开垦时必须修梯田,挖大穴,具体要求如下:以5米×7米或4米×6米或3米×4米株行距要求,按等高线定标,修筑宽2~3米内倾的梯田,有利于保持水土。在定植前2个月左右挖好定植穴(底宽×高×宽=100厘米×80厘米×100厘米):穴挖好后填回表土1/3,中间施基肥,基肥应施有机质肥料,如鸡粪、土杂肥等,每穴用量为40 80千克,加石灰0.5千克,磷肥0.5千克,将表土与基肥搅拌均匀,然后将表土填回穴内,并高出地面约20厘米,待植。
3 品种选择和配置授粉树
3.1 品种选择
要选择抗旱、抗病、耐瘦瘠、丰产、优质、适应性强的品种。目前适应华南丘陵山地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主要有;萝岗油栗、河源油栗、封开油栗、华大1号板栗、韶栗18号、双季板栗、铁粒头、九家种、它栗、魁栗等。
3.2 配置授粉树
板栗单一品种授粉结实率不够高,故在果园中需配植2个以上不同品种的授粉树,以提高结实率。授粉品种树以花粉量大、亲和力强、花期与主栽品种花期相吻合的当家品种为佳。授粉树株数约占栽培总株数的10%~15%。
4 适时定植,合理密植
4.1 适时定植
嫁接苗定植的最适宜时间是在早春接穗未发芽之前。定植幼树应选择2年生嫁接苗,要求干粗、芽饱满、根系发达、嫁接口愈合良好、嫁接部位粗1厘米、苗高80厘米的壮苗,定植前用塑料膜把苗干全部包扎,缠得越紧越好:芽眼部分缠单层膜,以利于芽的生长。栽植深度和原苗木一致,栽后浇水。有条件的地区,尽量使用营养袋育苗,以提高定植后的成活率。
4.2 合理密植
土壤深厚肥沃,坡度平缓,株行距可在5~7米,每667平方米植苗20~30株;中等条件株行距可在4~6米,每667平方米植苗30~40株;土壤浅薄贫瘠山坡地株行距可在3-4米,每667平方米植苗40-60株。
5 定植后管理
5.1 肥水管理
5.1.1 幼树期缓苗后及时浇水,小水常浇,保持土壤湿润。每月施1次尿素,也可以随浇水施入,浓度为0.15%;8月份以施复合肥为好。结合喷药,可根据树体需要进行叶面喷肥。秋后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株混加复合肥0.1-0.2千克,施肥后要浇水1次,以利于肥料的有效成份分解和板栗树对养分的吸收。
5.1.2 桂果树要及时补给营养,每年在采果后穴施优质农家肥50-100千克作底肥,在萌芽前和膨果期,各施1次速效性化学肥料,并适量施用硼肥,进行营养补充,施肥量的多少应据产量的高低及土壤肥力而定,可采用在树盘打眼施肥的办法进行。
5.1.3 老龄树在果实采收后,要结合老枝修剪和深耕翻土等栽培措施,施足基肥。在膨果期,可适当地进行叶面施(喷)肥。
5.2 土壤管理
板栗幼龄果园一年要松土多次,一般结合除草和间种作物进行。在夏、秋季,雨后要松土,以防止土壤板结。在根际周围松土深度以15~20厘米为好。
幼树定植后第2年开始,在原植穴外围开环状沟,或在行间(株间)各挖一条条湾状沟,深40~50厘米,宽40厘米。分层施放草料、作物茎秆、垃圾和适量石灰等,每年轮换位置。在2~3年内,全园深翻改土1次,深度为30~40厘米。
5.3 间种
幼龄板栗园在不影响其生长的情况下可在果园间种一些短期经济作物,如西瓜、大豆、南瓜等,以利于土壤保湿、防热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以短养长。
5.4 摘心抹芽与整形修剪
5.4.1 幼树期 幼苗定植成活后,在主干高70~80厘米处摘心或短截定干,促进截口下的芽萌发。待主枝老熟后,在15-20厘米处进行摘心或短截,促进剪口下的芽萌发,再在各主枝上选留2-3条健壮的、分布合理的枝条培养成2级主枝,采用同样方法培养3级分枝、4级分枝。
5.4.2 挂果非产期 要使各挂果枝条的空间位置分布合理,以利于光合作用,要及时剪去多余的枝条,以确保果实成长匀称。加强更新修剪,将结果枝的年龄控制在2-3年,对超过3年的老化结果枝应及时更新,每年掌握更新枝应占到总枝量的1/3左右,保持结果枝、成花枝、辅养枝之间动态平衡,防止树势衰弱。
5.4.3 老龄树要及时去除老枝,结合深翻土和施肥等栽培措施,促使老树再发新枝,延长果园更新周期,增加收益。
5.5 病虫害防治
5.5.1 病害防治板栗病害主要有:栗干枯病、白粉病、栗锈病、果疫斑病、栗叶斑病、芽枯病等。防治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剪除病枝,清扫病落叶,清除侵染源:冬季用石灰水涂白树干,防止病虫侵害:发生病害及时喷药。栗干枯病:在4月上旬和6月上中旬,刮去病斑树皮,各涂1次碳酸钠10倍液,治愈率可达96%:白粉病在4—6月发病期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栗锈病:发病前期喷1:1:100的波尔多液,或25%粉锈宁1000倍液进行防治,以防为主;果疫斑病:早春刮除树干老皮,用50倍福美双粉刷病部;栗叶斑病、芽枯病;用1:1:120~160的波尔多液防治。
5.5.2 虫害防治 板栗虫害主要有:栗瘿蜂、螨类、蚜虫类、桃蛀螟、蛾类、云斑天牛、金龟子等。防治措施:栗瘿蜂,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在栗瘿蜂成虫期和卵期喷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各一遍;螨类、蚜虫类等害虫,于萌芽期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展叶期针对蚜虫、螨虫喷1次爱卡士(喹硫磷)1500倍液;桃蛀螟,于8月上旬在桃蛀螟卵盛发期喷爱卡士(喹硫磷)1200倍液防治,全年树冠喷药4~5遍,坐果率在97%以上;蛾类,在栗毒蛾卵块及栗透翅蛾危害部位涂抹煤油、敌敌畏混合液(1千克煤油对0.05千克50%敌敌畏);云斑天牛、金龟子:人工捕杀成虫,药物喷杀幼虫。
6 重视采收和产后处理。提高商品价值
果苞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色,并且栗苞皮开裂,露出坚果,呈褐色,为板栗的最佳采收期。板栗采收后使用药物进行杀虫、防腐、防发芽处理。处理后,以沙藏、松针藏、冷藏等方法进行贮藏。
1 选地建园
板栗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各种土壤都可种植,但为节省有限的耕地资源,应充分利用丘陵地区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透气性强,光照充足,pH值5.5-6.5,湿润的向阳山脚地或坡度≤25°的向阳低坡地来建立板栗生产园。
2 种植地的准备——修梯田、挖大穴
山坡地土层浅薄,结构较差,有机质少。要改变过去修一条小路挖一个小穴就定植的现象,开垦时必须修梯田,挖大穴,具体要求如下:以5米×7米或4米×6米或3米×4米株行距要求,按等高线定标,修筑宽2~3米内倾的梯田,有利于保持水土。在定植前2个月左右挖好定植穴(底宽×高×宽=100厘米×80厘米×100厘米):穴挖好后填回表土1/3,中间施基肥,基肥应施有机质肥料,如鸡粪、土杂肥等,每穴用量为40 80千克,加石灰0.5千克,磷肥0.5千克,将表土与基肥搅拌均匀,然后将表土填回穴内,并高出地面约20厘米,待植。
3 品种选择和配置授粉树
3.1 品种选择
要选择抗旱、抗病、耐瘦瘠、丰产、优质、适应性强的品种。目前适应华南丘陵山地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主要有;萝岗油栗、河源油栗、封开油栗、华大1号板栗、韶栗18号、双季板栗、铁粒头、九家种、它栗、魁栗等。
3.2 配置授粉树
板栗单一品种授粉结实率不够高,故在果园中需配植2个以上不同品种的授粉树,以提高结实率。授粉品种树以花粉量大、亲和力强、花期与主栽品种花期相吻合的当家品种为佳。授粉树株数约占栽培总株数的10%~15%。
4 适时定植,合理密植
4.1 适时定植
嫁接苗定植的最适宜时间是在早春接穗未发芽之前。定植幼树应选择2年生嫁接苗,要求干粗、芽饱满、根系发达、嫁接口愈合良好、嫁接部位粗1厘米、苗高80厘米的壮苗,定植前用塑料膜把苗干全部包扎,缠得越紧越好:芽眼部分缠单层膜,以利于芽的生长。栽植深度和原苗木一致,栽后浇水。有条件的地区,尽量使用营养袋育苗,以提高定植后的成活率。
4.2 合理密植
土壤深厚肥沃,坡度平缓,株行距可在5~7米,每667平方米植苗20~30株;中等条件株行距可在4~6米,每667平方米植苗30~40株;土壤浅薄贫瘠山坡地株行距可在3-4米,每667平方米植苗40-60株。
5 定植后管理
5.1 肥水管理
5.1.1 幼树期缓苗后及时浇水,小水常浇,保持土壤湿润。每月施1次尿素,也可以随浇水施入,浓度为0.15%;8月份以施复合肥为好。结合喷药,可根据树体需要进行叶面喷肥。秋后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株混加复合肥0.1-0.2千克,施肥后要浇水1次,以利于肥料的有效成份分解和板栗树对养分的吸收。
5.1.2 桂果树要及时补给营养,每年在采果后穴施优质农家肥50-100千克作底肥,在萌芽前和膨果期,各施1次速效性化学肥料,并适量施用硼肥,进行营养补充,施肥量的多少应据产量的高低及土壤肥力而定,可采用在树盘打眼施肥的办法进行。
5.1.3 老龄树在果实采收后,要结合老枝修剪和深耕翻土等栽培措施,施足基肥。在膨果期,可适当地进行叶面施(喷)肥。
5.2 土壤管理
板栗幼龄果园一年要松土多次,一般结合除草和间种作物进行。在夏、秋季,雨后要松土,以防止土壤板结。在根际周围松土深度以15~20厘米为好。
幼树定植后第2年开始,在原植穴外围开环状沟,或在行间(株间)各挖一条条湾状沟,深40~50厘米,宽40厘米。分层施放草料、作物茎秆、垃圾和适量石灰等,每年轮换位置。在2~3年内,全园深翻改土1次,深度为30~40厘米。
5.3 间种
幼龄板栗园在不影响其生长的情况下可在果园间种一些短期经济作物,如西瓜、大豆、南瓜等,以利于土壤保湿、防热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以短养长。
5.4 摘心抹芽与整形修剪
5.4.1 幼树期 幼苗定植成活后,在主干高70~80厘米处摘心或短截定干,促进截口下的芽萌发。待主枝老熟后,在15-20厘米处进行摘心或短截,促进剪口下的芽萌发,再在各主枝上选留2-3条健壮的、分布合理的枝条培养成2级主枝,采用同样方法培养3级分枝、4级分枝。
5.4.2 挂果非产期 要使各挂果枝条的空间位置分布合理,以利于光合作用,要及时剪去多余的枝条,以确保果实成长匀称。加强更新修剪,将结果枝的年龄控制在2-3年,对超过3年的老化结果枝应及时更新,每年掌握更新枝应占到总枝量的1/3左右,保持结果枝、成花枝、辅养枝之间动态平衡,防止树势衰弱。
5.4.3 老龄树要及时去除老枝,结合深翻土和施肥等栽培措施,促使老树再发新枝,延长果园更新周期,增加收益。
5.5 病虫害防治
5.5.1 病害防治板栗病害主要有:栗干枯病、白粉病、栗锈病、果疫斑病、栗叶斑病、芽枯病等。防治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剪除病枝,清扫病落叶,清除侵染源:冬季用石灰水涂白树干,防止病虫侵害:发生病害及时喷药。栗干枯病:在4月上旬和6月上中旬,刮去病斑树皮,各涂1次碳酸钠10倍液,治愈率可达96%:白粉病在4—6月发病期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栗锈病:发病前期喷1:1:100的波尔多液,或25%粉锈宁1000倍液进行防治,以防为主;果疫斑病:早春刮除树干老皮,用50倍福美双粉刷病部;栗叶斑病、芽枯病;用1:1:120~160的波尔多液防治。
5.5.2 虫害防治 板栗虫害主要有:栗瘿蜂、螨类、蚜虫类、桃蛀螟、蛾类、云斑天牛、金龟子等。防治措施:栗瘿蜂,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在栗瘿蜂成虫期和卵期喷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各一遍;螨类、蚜虫类等害虫,于萌芽期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展叶期针对蚜虫、螨虫喷1次爱卡士(喹硫磷)1500倍液;桃蛀螟,于8月上旬在桃蛀螟卵盛发期喷爱卡士(喹硫磷)1200倍液防治,全年树冠喷药4~5遍,坐果率在97%以上;蛾类,在栗毒蛾卵块及栗透翅蛾危害部位涂抹煤油、敌敌畏混合液(1千克煤油对0.05千克50%敌敌畏);云斑天牛、金龟子:人工捕杀成虫,药物喷杀幼虫。
6 重视采收和产后处理。提高商品价值
果苞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色,并且栗苞皮开裂,露出坚果,呈褐色,为板栗的最佳采收期。板栗采收后使用药物进行杀虫、防腐、防发芽处理。处理后,以沙藏、松针藏、冷藏等方法进行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