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阅图、使用、绘制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综合素质,提高读图、分析地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主要手段。经常运用地图,可以加强地理课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对于提高地理课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巩固记忆、培养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地理 地图教学
1.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地图
怎样阅读地图呢?七年级学生刚升入中学刚系统的接触地理知识,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对地理的认知水平,耐心细致、有步骤地都会学生阅读地图。
1.1 看图的标题。地图标题注明了地图的内容,这是阅读地图的前提条件。新教材突出了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图片大量增加,分散到各章节中,所以首先要指导学生找准地图,了解不同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阅读地图。
1.2 看地图图例,地图注释。这是指导学生看懂地图的基础,许多学生填注地图时,不是寻找代表地理事物的图例,而是强记填注内容在图中的位置,既增加了学生记忆的难度,又常常出现将海洋名称填注在陆地上的错误。
1.3 看地图内容。教师要紧扣地图主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地图标题、图例进行思考,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然后,教师再归纳、总结 ,并适时板书,阐述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 紧密结合课本插图、地图册和进行教学
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方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但是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在学习地理课以前,学生对地图有一些认识和了解,对地图很好奇,如不加以引导很快就消失了。老师要引导他们,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为此,老师应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同学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如在绪言课上让同学看地图册找出:亚洲在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中国在亚洲的哪一部分,青海省在中国的什么位置。有时合时事提出问题,香港刚回归不久,让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香港的位置;青藏铁路刚通车时,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青藏铁路的位置,以引起同学们阅读地图的兴趣。在讲地图时我注意先让同学们利用已有的读图知识讨论如何看地图,同学们发言很积极,各抒己见。在同学们发言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注意让其区分地图和一般的图画有何不同,适时提出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三个基本要素的问题,并逐一认真讲解,打好基础。然后要求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同学们从西宁乘火车去北京旅游可以走哪些路线,经过哪些省,大概有多远。去桂林旅游向什么方向走,沿途经过哪些大山、大河。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地图的兴趣,也提高了阅读地图的能力,巩固了地图三要素的知识。把地理知识和地图结合起来,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兴趣的源泉在于知识的运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没有成功感的兴趣只是好奇,不易持久,所学知识成功的运用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十足。
3.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
通过以上运用地图讲授地理课的实例和收到较好效果的证明,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使用地图的技能,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黄河的内容时,老师在黑板上绘制黄河干流略图,从黄河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人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象一个中文汉字几字,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河口和孟津两地名称用红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黄河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上游“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地上河”。然后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断地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养成他们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利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习惯。通过阅读、使用、绘制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地理 地图教学
1.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地图
怎样阅读地图呢?七年级学生刚升入中学刚系统的接触地理知识,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对地理的认知水平,耐心细致、有步骤地都会学生阅读地图。
1.1 看图的标题。地图标题注明了地图的内容,这是阅读地图的前提条件。新教材突出了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图片大量增加,分散到各章节中,所以首先要指导学生找准地图,了解不同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阅读地图。
1.2 看地图图例,地图注释。这是指导学生看懂地图的基础,许多学生填注地图时,不是寻找代表地理事物的图例,而是强记填注内容在图中的位置,既增加了学生记忆的难度,又常常出现将海洋名称填注在陆地上的错误。
1.3 看地图内容。教师要紧扣地图主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地图标题、图例进行思考,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然后,教师再归纳、总结 ,并适时板书,阐述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 紧密结合课本插图、地图册和进行教学
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方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但是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在学习地理课以前,学生对地图有一些认识和了解,对地图很好奇,如不加以引导很快就消失了。老师要引导他们,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为此,老师应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同学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如在绪言课上让同学看地图册找出:亚洲在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中国在亚洲的哪一部分,青海省在中国的什么位置。有时合时事提出问题,香港刚回归不久,让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香港的位置;青藏铁路刚通车时,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青藏铁路的位置,以引起同学们阅读地图的兴趣。在讲地图时我注意先让同学们利用已有的读图知识讨论如何看地图,同学们发言很积极,各抒己见。在同学们发言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注意让其区分地图和一般的图画有何不同,适时提出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三个基本要素的问题,并逐一认真讲解,打好基础。然后要求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同学们从西宁乘火车去北京旅游可以走哪些路线,经过哪些省,大概有多远。去桂林旅游向什么方向走,沿途经过哪些大山、大河。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地图的兴趣,也提高了阅读地图的能力,巩固了地图三要素的知识。把地理知识和地图结合起来,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兴趣的源泉在于知识的运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没有成功感的兴趣只是好奇,不易持久,所学知识成功的运用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十足。
3.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
通过以上运用地图讲授地理课的实例和收到较好效果的证明,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使用地图的技能,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黄河的内容时,老师在黑板上绘制黄河干流略图,从黄河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人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象一个中文汉字几字,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河口和孟津两地名称用红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黄河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上游“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地上河”。然后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断地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养成他们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利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习惯。通过阅读、使用、绘制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