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患者院内转运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来源 :海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0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院内转运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进入抢救室的15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调查问卷,将患者分为安全转运组和非安全转运组,先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通过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安全转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50例患者中83例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病情出现明显改变或其他危害病情的意外情况,非安全转运率为55.33%.在影响安全转运的各因素中,颈托固定、氧气供给、静脉输液、使用约束带、机械通气及GCS昏迷评分6个因素与急性颅脑外伤患
其他文献
研究远程空中对接信号的准确采集问题。远程空中信号在高空中完成传递,受到风向、飞行速度、飞行时对接角度等不定因素的影响,存在非正常干扰衰减,衰减随着风速、对地高度、信号采集器速度的不同而不同。传统的空中对接信号采集过程,面对近似于随机信号衰减过程,无法准确描述信号强度与衰减的关系,仅仅对衰减信号补偿采用分段多源补偿,属于粗略估计,后期无法实现精准信号采集。提出利用多种群竞争免疫算法的远程空中对接信号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p3 (Transcription factor Sp3,Sp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2,HER-2)、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
处于世纪之交的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
研究异构通信网络流畅的切换过程可保证正常通信。应急通信异构网络在面对多通信对象时,为了满足不同对象的需要,需要实时切换网络,以保证数据对接,当数据流量较大时,切换过程需要进行用户确认,比较耗时。传统的应急通信异构网络通信过程中的网络数据量较大,在一些复杂的通信过程中,多用户参与通信,为了保证多用户同时通信的要求,需要频繁切换网络,多次切换浪费大量通信时长,将造成应急通信延迟。提出基于多层次解析融合
目的:探讨芬吗通不同给药方式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