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生物新课程有效课堂初探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ran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结合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探讨构建有效课堂的几点策略:
  一、以课标为依据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钻研教材整合有效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同时,新课程目标融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一体,这些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对生物教育价值的追求。
  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实现“以教材知识为中心”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就需要教师在进入课堂前要先研究教材,对教材要有一个深入系统的解读,要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然后认真研究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要求,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出一些适度、合理的个性化处理。
  例如: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变异》模块“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类比推理的科学研究方法,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之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摩尔根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摩尔根在果蝇实验过程中为什么子二代只有雄性是白眼?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鼓励学生通过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去进行大胆猜想、假设。然后用遗传图解进行演绎,逐一排除。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这样既充分利用科学史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了科学家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又能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而且通过猜想和谈论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加师生合作的热情,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加强集体备课,提升教法理念、理论
  要实施新课程目标,教师就需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备课策略。集体备课是多人的力量的整合。通过几个教师共同探讨这节课的目标、方法、设计过程、问题的提出、知识深入的难度和拓展的宽度、知识结构体系、习题的筛选等方面来确定合理的教学设计程序,使每节课能尽量达到新的教学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探究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新时期更应该加强这种备课策略,以提升教学、教法理念。在平时的集体备课中,我们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理解教材内涵
  首先应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对该节课教学的要求,确立三维目标;然后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对较难的知识理解和突破,通过对比新旧教材找出新课的教学意图、合理设计教学思路、安排课堂教学的时间等。
  2、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既要考虑目标的全面性、具体性、可检测性,又要考虑目标的生成性。教学目标原则上应当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態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但就一节课而言,在三个维度目标之间可能会侧重某一维度。有的很难找出明确的能力目标或情感目标,则可把它当作隐性目标处理,避免牵强附会。
  3、追求科学的教学艺术。
  通过采用问题串,构建知识的问题式教学,达到突破中心问题的目的;运用较恰当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模型、板书板画、资料介绍等信息渠道,达到直观理解知识的目的;通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实验、模型构建、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调查、制作等合作方式,教师去合理组织学生,让学生进行观察、验证、推理判断、分析、交流等活动,达到培养自主创新,激发情感的目的。
  三、合理组织学生活动,全面落实课标
  生物教学要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情,提升综合素质。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就是学生亲身体验。亲身体验就是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学习过程,用心灵去感悟其中的道理,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耳、目、手、脑等都“活动起来”。
  例如: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形态数目的变化规律是重点也是难点。过去我常用板画结合多媒体动画课件进行教学,效果都不太理想。后来在小侄女的做剪纸手工中我得到启示:把手工制作应用于教学。结果证明效果很好。通过手工制作教学、学生上台演示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同时又使学生将课本抽象的知识通过具体实物获得了形象感知并能准确、牢固地掌握。在减数分裂的教学中,采用同样的办法,也很轻松地突破了染色体的变化规律这一难点,DNA的变化规律、染色单体的变化规律也就不攻自破了。
  教学是一门艺术。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要把这种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为指导,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核心实施教学,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一、学生自学思考  “自学”,即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教材,教师指导学习的方法: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做标记。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小组内交流,质疑、解疑  在学生
期刊
面对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的设计者也不再是教师一人的专利,而成为激发学生愿望、动机、价值追求的载体,那么让学生下水去体验作业设计的过程,更应当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  一、激发兴趣创设作业设计的氛围  教师一直是布置作业的主人,这是若干年以来形成的模式,其实我认为完全可以让学生成为作业布置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以
期刊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政治教师。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弊端提供了机遇。可当我们冷静、仔细地观察作为培养人的主阵地之一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时,发现存在着如下两种情形:一是在各类公开课、优质课、评比课中存在着以追求吸引和满足学生感官刺激为目标的教学倾向,还美其名曰为“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二是在日常
期刊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良好的开端就像唱戏的开头锣鼓,未开场先叫座,这样才能抓住孩子们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迅速达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以下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为出发点,来探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导入模式。  一、以“情”激“情”、 激情导入  情感具有
期刊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实施和深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而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如何在日常教学中体现“探究”理念,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得到培养和训练,真正把学生的发展目标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提高生物科学教育的质量,是我们每位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想借此一角,略谈个人的想法和做法。  一、探究性教学  日常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相关知识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信息技术教育和其他学科整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仅从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角度谈论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整合 实施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性质定位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性质中可看出,语文学科是知识性和工具性统一体。我们语文教育要想达到这个终极目标,就是要我们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时时刻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具体的语文教育活动中,研究和探索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通过以下的教育方法与途径来实现:  一、语文
期刊
一位教育理论家这样描述:“在中国的教室中,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老师;而在精神上,教师始终占据至尊的位置,在学生的躯体里掩藏着的是一个个战战兢兢的灵魂。”这段话可能比较刻薄。但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的表现恰恰是: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前辈们留下的“经典”;对学生采用题海战术,进行正规军的训练,把学生训练到没有进入数学考场就“胆战心惊”了,学生的能力体现在模仿和回忆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
期刊
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的统一,教师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状态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自主能力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下面结合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教学经验,浅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
期刊
新一轮教学改革已经实施了两三个周期。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背后冷静思考,就感到我们在理解新课程、灌输新理念﹑运用新教法上还有误区。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本人的点滴看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