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结合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探讨构建有效课堂的几点策略:
一、以课标为依据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钻研教材整合有效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同时,新课程目标融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一体,这些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对生物教育价值的追求。
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实现“以教材知识为中心”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就需要教师在进入课堂前要先研究教材,对教材要有一个深入系统的解读,要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然后认真研究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要求,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出一些适度、合理的个性化处理。
例如: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变异》模块“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类比推理的科学研究方法,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之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摩尔根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摩尔根在果蝇实验过程中为什么子二代只有雄性是白眼?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鼓励学生通过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去进行大胆猜想、假设。然后用遗传图解进行演绎,逐一排除。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这样既充分利用科学史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了科学家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又能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而且通过猜想和谈论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加师生合作的热情,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加强集体备课,提升教法理念、理论
要实施新课程目标,教师就需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备课策略。集体备课是多人的力量的整合。通过几个教师共同探讨这节课的目标、方法、设计过程、问题的提出、知识深入的难度和拓展的宽度、知识结构体系、习题的筛选等方面来确定合理的教学设计程序,使每节课能尽量达到新的教学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探究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新时期更应该加强这种备课策略,以提升教学、教法理念。在平时的集体备课中,我们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理解教材内涵
首先应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对该节课教学的要求,确立三维目标;然后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对较难的知识理解和突破,通过对比新旧教材找出新课的教学意图、合理设计教学思路、安排课堂教学的时间等。
2、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既要考虑目标的全面性、具体性、可检测性,又要考虑目标的生成性。教学目标原则上应当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態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但就一节课而言,在三个维度目标之间可能会侧重某一维度。有的很难找出明确的能力目标或情感目标,则可把它当作隐性目标处理,避免牵强附会。
3、追求科学的教学艺术。
通过采用问题串,构建知识的问题式教学,达到突破中心问题的目的;运用较恰当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模型、板书板画、资料介绍等信息渠道,达到直观理解知识的目的;通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实验、模型构建、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调查、制作等合作方式,教师去合理组织学生,让学生进行观察、验证、推理判断、分析、交流等活动,达到培养自主创新,激发情感的目的。
三、合理组织学生活动,全面落实课标
生物教学要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情,提升综合素质。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就是学生亲身体验。亲身体验就是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学习过程,用心灵去感悟其中的道理,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耳、目、手、脑等都“活动起来”。
例如: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形态数目的变化规律是重点也是难点。过去我常用板画结合多媒体动画课件进行教学,效果都不太理想。后来在小侄女的做剪纸手工中我得到启示:把手工制作应用于教学。结果证明效果很好。通过手工制作教学、学生上台演示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同时又使学生将课本抽象的知识通过具体实物获得了形象感知并能准确、牢固地掌握。在减数分裂的教学中,采用同样的办法,也很轻松地突破了染色体的变化规律这一难点,DNA的变化规律、染色单体的变化规律也就不攻自破了。
教学是一门艺术。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要把这种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将结合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探讨构建有效课堂的几点策略:
一、以课标为依据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钻研教材整合有效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同时,新课程目标融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一体,这些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对生物教育价值的追求。
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实现“以教材知识为中心”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就需要教师在进入课堂前要先研究教材,对教材要有一个深入系统的解读,要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然后认真研究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要求,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出一些适度、合理的个性化处理。
例如: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变异》模块“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类比推理的科学研究方法,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之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摩尔根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摩尔根在果蝇实验过程中为什么子二代只有雄性是白眼?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鼓励学生通过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去进行大胆猜想、假设。然后用遗传图解进行演绎,逐一排除。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这样既充分利用科学史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了科学家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又能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而且通过猜想和谈论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加师生合作的热情,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加强集体备课,提升教法理念、理论
要实施新课程目标,教师就需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备课策略。集体备课是多人的力量的整合。通过几个教师共同探讨这节课的目标、方法、设计过程、问题的提出、知识深入的难度和拓展的宽度、知识结构体系、习题的筛选等方面来确定合理的教学设计程序,使每节课能尽量达到新的教学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探究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新时期更应该加强这种备课策略,以提升教学、教法理念。在平时的集体备课中,我们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理解教材内涵
首先应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对该节课教学的要求,确立三维目标;然后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对较难的知识理解和突破,通过对比新旧教材找出新课的教学意图、合理设计教学思路、安排课堂教学的时间等。
2、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既要考虑目标的全面性、具体性、可检测性,又要考虑目标的生成性。教学目标原则上应当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態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但就一节课而言,在三个维度目标之间可能会侧重某一维度。有的很难找出明确的能力目标或情感目标,则可把它当作隐性目标处理,避免牵强附会。
3、追求科学的教学艺术。
通过采用问题串,构建知识的问题式教学,达到突破中心问题的目的;运用较恰当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模型、板书板画、资料介绍等信息渠道,达到直观理解知识的目的;通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实验、模型构建、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调查、制作等合作方式,教师去合理组织学生,让学生进行观察、验证、推理判断、分析、交流等活动,达到培养自主创新,激发情感的目的。
三、合理组织学生活动,全面落实课标
生物教学要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情,提升综合素质。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就是学生亲身体验。亲身体验就是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学习过程,用心灵去感悟其中的道理,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耳、目、手、脑等都“活动起来”。
例如: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形态数目的变化规律是重点也是难点。过去我常用板画结合多媒体动画课件进行教学,效果都不太理想。后来在小侄女的做剪纸手工中我得到启示:把手工制作应用于教学。结果证明效果很好。通过手工制作教学、学生上台演示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同时又使学生将课本抽象的知识通过具体实物获得了形象感知并能准确、牢固地掌握。在减数分裂的教学中,采用同样的办法,也很轻松地突破了染色体的变化规律这一难点,DNA的变化规律、染色单体的变化规律也就不攻自破了。
教学是一门艺术。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要把这种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