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3D-ASL及DCE-MRI序列获得的定量参数在鉴别诊断高级别胶质瘤(HGG)与脑转移瘤(MT)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材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HGG、MT的患者共61例(HGG患者22例,MT患者39例),其中男35例,女26例,年龄15~85岁,平均(53.33±17.63)岁。对受试者行颅脑DCE-MRI及3D-ASL扫描,测量肿瘤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1 cm)各渗透性参数值(Ktrans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声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联合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sCD40L)对子痫前期(PE)孕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PE孕妇95例为观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轻度组(n=53例)、重度组(n=42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孕妇40例为对照组。所有人均经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MGB1、sCD40L表达水平。比较各组PI、血清HMGB1、sCD40L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
矿井物探作为煤矿智能开采过程中一类重要的精准地质勘探及监测预警手段,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从基础技术理论、软件模拟性能到装备研发应用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提升,在当前矿井地质保障系统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值此“十四五”开局之际,总结回顾了以矿井地震类、矿井直流电法类及矿井电磁法类等为主的矿井物探技术、装备发展历程及现状;检索统计了近30年来国内发表的矿井物探类高质量学术论文,并从发表年份、论文作者、机构来源、高质量期刊等多个角度进一步剖析了矿井物探发展规律及特征;面对当前国内煤炭开采地质条件深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