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亲近师生关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hide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前言
  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已被作为成功教育的一个衡量标志,也是一个教育成果。随着国家课程改革,新课程的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被赋于更为广泛的内涵。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品质,是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实现这一目标,和谐、亲近的师生关系是必要前提。
  长期以来,体育教育的发展思想经历了军式体操、竞技体育、快乐体育及终生体育等阶段,各种教育思想都对教师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体育教育所承担的德育功能,要求体育教育有时起着家长专制的角色;学校的场地、器材条件,体育教育观和学生体育心理需求的差异;现代媒体体育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以上这些因素都微妙地影响着教师的体育教学观和学生的体育需求观,从而进一步影响着师生关系。如何构建和谐、亲近的师生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非常重要的课题。
  2 体育教学中师生矛盾的产生
  体育教学中师生矛盾归根结底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同差异。很多体育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发现中途接手的班级,会有少数同学显得不是很热情,甚至有不友好的苗头。其原因往往是少数同学对前任教师的情感留念,以至于对新老师的排斥,属于典型的情感问题。在其他老师借班上公开课后,尤其是其他优秀教师借班上课后,精美的课件,华丽的语言,精妙的设计,优美的示范,除了给学生整节课的享受,还会留下很多私下的评论,往往让教师难以接受。这实际上是学生在对比之后产生的态度转变。
  3 体育教师对师生间认同差异的看待
  首先,教师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教师是经过教育学、心理学等专门培训的,不仅是学生知识技能上的老师,更应是学生心理成熟的引领者,遇事应高瞻远瞩,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把握学生心理的规律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切勿暴躁简单处理。例如:“你上课不认真,你去给我跑五圈”。这样教育效果不但不会好,而且容易产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同差异,必须是通过教师积极、努力、针对性的工作去消除。教师应坚持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的理念,以一个平静的心,坚持不懈地努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4.1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育观。
  学生的体育观是学生对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反应。学校体育内容包括:体育课、体育活动、广播操、体育比赛等。社会体育包括:学生对社会体育活动的关注程度,自我的健身意识,参与热情等,它们是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学生对体育教学的体育观包括:对教材的兴趣,教学的手段,教师的艺术等。我们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学生聊天,观察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参与总结等形式来了解。需要教师细心观察,耐心和学生交流,建立与学生平等的教育理念,尤其是要树立这一种观念,千万不要盲目武断,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重要方面。了解学生的体育观需要一个过程,教师不必着急,有时师生之间的默契需要一定的时间,关键在于教师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能注意研究和解决问题。
  4.2教师要建立并积极宣传和实施学校的体育观
  学生会形成自己所特有的体育观。但是,他的体育观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而且是会受到教育影响的。教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完成其应有的学习任务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实践表现是其内心的真实想法,也即体育观,教师应引领其正确发展。
  体育教师应成为学校体育观的主动地创建者,积极地宣传者,坚定地实践者。
  4.1.1创建科学合理的学校体育观是教师的义务。学校的硬件条件是一定的,但是通过精心的安排,是可以使学校的场地发挥最大的效益,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同时,学校的体育观念是教师努力营造。总之,学校的体育观是需要教师不断创新的,尊重学生的兴趣,不断完善和发展。
  4.1.2教师要积极宣传学校的体育观。这是沟通,达成一致的重要环节,在体育课的引导课,或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课的引导和总结中,都尽可能先灌输,不要出现问题再讲。例如:我校没有足球场,我们可以将学生的兴趣往篮球上引导,同时讲清学校没有足球场的事实,学生可以到高中再发展。学生的埋怨情绪就不会产生。再如:有些学生对做操的认识不,质量不高。我们一方面采取健美操、流行的街舞和广播操交替做,同时向学生讲清做操的意义,定期组织比赛,以促进和保证质量。
  4.1.3扎实工作,坚定实施学校体育观。
  4.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和谐,有小部分是个性和一时的误会引起的,减少此类情况,教师要对所教学生的个性有所了解,善于把握学生的情绪变化,能用最适宜的方法去教育不同的对象。
  4.3教师要把握和提高个人的教育涵养
  教师与学生的矛盾是双方面的。教师应提高个个人素养,让学生敬佩你,甚至崇拜你,自然减少和杜绝不和谐事件的发生。教师应注意提高三方面的能力。一是提高运动技能,二是提高语言艺术,三是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应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对特殊事件的发生要有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这样才能有更强的驾驭能力,教师在理智的状态下更能发现问题的本质,处理的方能最为巧妙。
  5 结束语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即认同上的差异,没有本质上的冲突,如同人有了病,必须医好,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和谐的师生关系已被作为成功教育的一个衡量标志,也是一个教育成果。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品质,是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辛勤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获得教育效果和情感的双丰收,是每一个教师的目标,更是其教育价值观的体现。
  【作者单位:苏州吴中区碧波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未来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师生良好互动的一个绝佳途径。  1.建国至今我国小学教学模式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我国的小学教育从建国之后才算正式走上了正轨,而这些年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 从1949年到1957年。在这个时间段,中国的小学教学模式和其他产业一样,都
在围棋活动中,能较好地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意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陈毅元帅曾赋诗云:“棋道虽小,品德最尊”。由此可见,围棋对弈体现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做人道理,对幼儿的一生发展都具有巨大的影响。众所周知,围棋是一场竞技活动,有比赛就会有输赢,那么,如何让幼儿在对弈中看淡输赢,养成规则意识,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呢?  在实践观
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是语文教学课改实践中的重要平台。教学过程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参与,需要教师引燃孩子们思维的闪光点。所以一张大白纸和几沓万能贴,或者音乐、图片则被有效利用于课堂,从而完成互动性的探索,达到高效的学习。  一、白纸为线贯穿课堂主线,万能贴承载孩子真情  孩子作为教学对象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思维能力。而教学过程的完成,则可以利用这一点,将课堂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让老师“静一点”,让孩子“
一、整理数据,做好铺垫  很多学生在经历了前期的实验探究,收集到数据之后,还是显得手足无措。  有的数据尚不全面,有的数据存在误差,有的数据纷繁凌乱,要引导学生合理有效地对数据进行分析,前期的数据整理工作不容忽视。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数据进行整理:  1、汇总全班数据  由学生个体收集到的数据往往不够全面,且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可信度并不高。为了得到更为真实、可信的数据,在教学中可
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这个问题一直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如何激励学生主动进行数学探究活动?更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根据各类教育杂志和专刊上的介绍,结合我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才是问题的关键。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心动”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思维境界。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学生引入到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多采用“教师——知识呈现的媒介——教科书——学生”的方式,主要以教师的教授活动为主,这样的教学是必造就一批呆板的没有创造力,跟不上社会步伐的学生。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下面本人就从信息技术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谈谈个人的几点浅薄的看法。  一、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儿
模式背景: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流。纵观 中国历史的传统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纵览中国古代、近代的教育史、科举制度、八股文,不知扭曲了多少知识分子的才干。  模式目的: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寻找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之达到会学习。在
由于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和手段。信息技术通过信息传播等方法已经起了重大改变。在广泛应用下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带给人们极大的方便和乐趣。可能就像其他教学技术一样,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是由学习方法和教学方式所驱动的。信息技术在每一项重大改革,则会刺激教育系统使其产生新的应用需求并反作用于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1.20世
为了实践《新课标》的新理念,我在科学课教学中进行了“科学课如何为学生搭建科学实践探究的平台”的重点研究。通过给学生搭建“科学小种养”、“科学小实验”、“科学小制作”、“科学小考察”和“科学小试验”“五小”实践探究平台,为学生充分提供了科学探究机会,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很好地落实了《新课标》提出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小学科学《新课标》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
反思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是一种“单向垂直程式化的管理”。其弊端在于注重自上而下的制约,管理者发令,被管理者执行。在程式化、机械化的工作中,只注重程序和表面结果,忽视了效率和质量,独立性和创造性完全被泯灭。其次,各部门间、教师之间各负其责,画地为牢,学校自身也形成了一个与外界缺乏交流的封闭系统,团队意识薄弱,不能协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针对以上弊端,我校通过大胆的改革与实践,用创新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