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舌尖上的中国》提到用河粉作为主食,广东人最接受的就是干炒牛河。其实,在广东老家的县城里,河粉还有一种更受欢迎的做法——汤粉。汤粉的制作程序很简单,先把河粉放在沸水里烫热,再将食材放在河粉上,这些食材可以是鱼丸、肉丸、猪肉、猪脚、叉烧等,最后将熬制的高汤浇在上面,一碗鲜美的汤粉就出炉了。
小时候的早餐几乎都是汤粉的记忆。那时妈妈在法院上班,工作很忙,早上无暇给我和哥哥做早饭。我们兄弟俩的早餐都是在上学路上的一家汤粉店解决。店主当时40岁左右,原本一家都在农村生活,迫于生计,举家来县城以做汤粉谋生。
这是个典型的家庭作坊式小店。由店主掌勺,两个儿子很早就辍学了,一个负责打下手,一个负责切猪肉和猪杂。早上6点半如小山般的猪肉已经切好,到中午基本售罄,可想生意红火的程度。这家店有两个特点:一是店里只卖猪肉汤粉,沒有其他选择;另一个是价格高。在当时一碗汤粉普遍卖3块钱的年代,这家店是5块钱一碗,但是顾客仍然络绎不绝。我经常在灶台边上看店主烹制汤粉,虽说是流水线般生产,但一碗小小的汤粉也体現出粤菜的精髓。首先是食材上讲求新鲜。据说店里的猪肉都是店主亲戚在农村养的土猪,凌晨3点杀完,4点运到店里,冰冻过的猪肉从来不用,保证了猪肉的新鲜。其次是烹制上讲求精心。猪肉汤粉的核心技巧在于猪肉煮的时间。为掌握火候,店主用小锅一次最多烹制两碗肉汤。再次是成品上讲求好看。在浇肉汤前,店主会把4片生菜均匀地铺在河粉上,既用肉汤的温度将生菜烫熟,又使得一碗汤粉白绿相间,色香味俱全。凭着厨艺和勤劳,店主慢慢地赢得了口碑。
店里开始就他们父子三人,我上高中时,店里先后来了两个女侍应,我想这应该是店主的儿媳妇吧。果不其然,很快就听说店主给两个儿子在县城买了房子,正在给他们准备婚礼。我想店主这时应该是最骄傲的。从农村出来时一无所有,到有经济能力给两个儿子在县城买房、娶媳妇,这其中的艰辛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上大学后,父母跟随哥哥在深圳安了家,我在湖北读大学,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只要回老家探亲,总会找机会吃上一碗汤粉来慰藉一下习惯了热干面的肠胃。这时掌勺的已经变成了店主的大儿子,店主和小儿子负责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所幸汤粉的味道保持不变。偶尔在汤粉店还能碰到小时候的同学,有的在当地上班,有的跟我一样,天南地北地回到这里品尝熟悉的味道。这种意外的相逢给这家汤粉增加了不少感情分,把惯常的早餐变成一种带有些许期待、些许回忆的活动。
工作之后我来到了这个以米粉和山水闻名的城市,每天的早餐也由热干面变成了桂林米粉。虽然米粉也是百吃不厌,但心理上还是对老家的汤粉情有独钟。有人说15岁之前的饮食习惯决定了人一辈子的饮食喜好,我倾向于理解为这种饮食喜好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怀念,通过这些熟悉的食物在不经意间缅怀逝去的时光。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最近一次回老家,竟然发现汤粉店已经易主了。更意外的是,在汤粉店斜对面的商铺中,我发现了店主的身影。从店主的口中得知兄弟俩各自有了家庭后就矛盾不断,决定分家时对由谁在原址开店争得不可开交。店主一怒之下把店铺转手,用转让的钱盘下了一间五金店,兄弟俩则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各自开了汤粉店。在五金店内我第一次看到店主的妻子,个子偏矮,皮肤黝黑。我一直以为这个家就只有他们父子三人,原来这些年她只窝在汤粉店的后巷洗碗,所以我从未在店里见过她。我问店主看着别人在自己苦心经营了半辈子的汤粉店忙碌会不会觉得难受,店主抽了一口烟,低头笑笑不语。那双烹制过上万碗汤粉的手如今戴了个硕大的金戒指,久经烟熏的指甲微微发黄,很难想象就是这双手影响了我的味蕾,使我在多年以后还念念不忘。可能在热气腾腾的汤粉背后,不仅蕴藏着我学生时代的记忆,更飘荡着一股淡淡的想念故土、想念亲人的乡愁。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小时候的早餐几乎都是汤粉的记忆。那时妈妈在法院上班,工作很忙,早上无暇给我和哥哥做早饭。我们兄弟俩的早餐都是在上学路上的一家汤粉店解决。店主当时40岁左右,原本一家都在农村生活,迫于生计,举家来县城以做汤粉谋生。
这是个典型的家庭作坊式小店。由店主掌勺,两个儿子很早就辍学了,一个负责打下手,一个负责切猪肉和猪杂。早上6点半如小山般的猪肉已经切好,到中午基本售罄,可想生意红火的程度。这家店有两个特点:一是店里只卖猪肉汤粉,沒有其他选择;另一个是价格高。在当时一碗汤粉普遍卖3块钱的年代,这家店是5块钱一碗,但是顾客仍然络绎不绝。我经常在灶台边上看店主烹制汤粉,虽说是流水线般生产,但一碗小小的汤粉也体現出粤菜的精髓。首先是食材上讲求新鲜。据说店里的猪肉都是店主亲戚在农村养的土猪,凌晨3点杀完,4点运到店里,冰冻过的猪肉从来不用,保证了猪肉的新鲜。其次是烹制上讲求精心。猪肉汤粉的核心技巧在于猪肉煮的时间。为掌握火候,店主用小锅一次最多烹制两碗肉汤。再次是成品上讲求好看。在浇肉汤前,店主会把4片生菜均匀地铺在河粉上,既用肉汤的温度将生菜烫熟,又使得一碗汤粉白绿相间,色香味俱全。凭着厨艺和勤劳,店主慢慢地赢得了口碑。
店里开始就他们父子三人,我上高中时,店里先后来了两个女侍应,我想这应该是店主的儿媳妇吧。果不其然,很快就听说店主给两个儿子在县城买了房子,正在给他们准备婚礼。我想店主这时应该是最骄傲的。从农村出来时一无所有,到有经济能力给两个儿子在县城买房、娶媳妇,这其中的艰辛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上大学后,父母跟随哥哥在深圳安了家,我在湖北读大学,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只要回老家探亲,总会找机会吃上一碗汤粉来慰藉一下习惯了热干面的肠胃。这时掌勺的已经变成了店主的大儿子,店主和小儿子负责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所幸汤粉的味道保持不变。偶尔在汤粉店还能碰到小时候的同学,有的在当地上班,有的跟我一样,天南地北地回到这里品尝熟悉的味道。这种意外的相逢给这家汤粉增加了不少感情分,把惯常的早餐变成一种带有些许期待、些许回忆的活动。
工作之后我来到了这个以米粉和山水闻名的城市,每天的早餐也由热干面变成了桂林米粉。虽然米粉也是百吃不厌,但心理上还是对老家的汤粉情有独钟。有人说15岁之前的饮食习惯决定了人一辈子的饮食喜好,我倾向于理解为这种饮食喜好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怀念,通过这些熟悉的食物在不经意间缅怀逝去的时光。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最近一次回老家,竟然发现汤粉店已经易主了。更意外的是,在汤粉店斜对面的商铺中,我发现了店主的身影。从店主的口中得知兄弟俩各自有了家庭后就矛盾不断,决定分家时对由谁在原址开店争得不可开交。店主一怒之下把店铺转手,用转让的钱盘下了一间五金店,兄弟俩则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各自开了汤粉店。在五金店内我第一次看到店主的妻子,个子偏矮,皮肤黝黑。我一直以为这个家就只有他们父子三人,原来这些年她只窝在汤粉店的后巷洗碗,所以我从未在店里见过她。我问店主看着别人在自己苦心经营了半辈子的汤粉店忙碌会不会觉得难受,店主抽了一口烟,低头笑笑不语。那双烹制过上万碗汤粉的手如今戴了个硕大的金戒指,久经烟熏的指甲微微发黄,很难想象就是这双手影响了我的味蕾,使我在多年以后还念念不忘。可能在热气腾腾的汤粉背后,不仅蕴藏着我学生时代的记忆,更飘荡着一股淡淡的想念故土、想念亲人的乡愁。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