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但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出现不同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总是被动的,教师的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优生,学生在课堂中也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题。从而造成课堂教学的不活跃,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注意教学中“问”的艺术。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问题情境 敢问 善问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1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让学生“敢问”、“想问”
在课堂教学中,小学生不向老师提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而不敢问。因此,教师应尽力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为学生的提问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勤于思维,敢于提问。课堂上教师可以允许学生不举手就站起来发言、插话。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若失去发言机会,火花随之而熄灭。教师应尽力在每一细微处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智慧型的教师常常会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有效问题情境,使学生想探个究竟,想问个为什么?这样既营造了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小学生具有求知欲、好奇心强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来激发学生想探究问题的欲望。
2 搭建宽松、平等的平台,让学生敢于提问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气氛活跃,学生敢于提问,进入主动思维的状态,而不是严肃有余、气氛沉闷,学生只听不问,处于被动思维的状态。除了老师方面的原因外,部分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差,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甚至幼稚,怕同学取笑,更怕老师批评指责,不敢发言。还有部分学生依赖心理较重,只想课堂上靠老师讲解、作业照套例题,学习只停留在表面,认为自己都懂了,懒得提问题。对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积极创设条件,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的积极性。营造“师生平等”的民主型课堂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周围的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为什么”、“什么原因”、“怎么办”、而这种问题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则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让学生能“开口说话”的环境和氛围,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每节课中应十分注重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给学生一个笑脸,一个肯定的手势,一个赞许的眼神,即使是对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不合主题或奇思异想的问题,也不应批评,而应耐心地听学生说完,在宽松融洽的氛围时给予积极的肯定、鼓励,这样不仅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信心及习惯,而且使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发表个人不同的见解,说明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
3 教学生善问
有了宽松的课堂气氛,学生有了敢问的勇气,不等于学生就能提出问题了,因为学生还不知道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去提问。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善于提问。善于提问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题的窍门,让学生学会寻找问题。简单地说,教师在与学生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学生有听不懂的地方,没有完全理解的地方就是问题根本。一般来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引导学生善问:
3.1 模仿提问。这种方法需要教师先进行示范性提问。比如,在教学生4的乘法口诀时,可尝试提出下面几个问题:一张桌子四只脚,4张桌子几只脚?用加法怎么计算?根据乘法算式怎么编写乘法口诀?学生在接受了这样的学习方法后,以后学习5和5以后的乘法口诀时,就会模仿4的乘法口诀进行提问了。
3.2 比较提问。教师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抓住教学重点,以旧引新,设计冲突性问题,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产生认知失调,激发新的认知欲望。比如,在讲完圆的面积讲圆柱体的时候,让学生提问。有学生就提出,圆柱体的表面积跟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圆柱体的体积要不要用到圆的面积?讲到“比”的时候,有学生发问,“比”的符号跟时间的符号相同,为什么?能不能用别的符号替换等等。
4 问题情境可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俗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精心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激活状态,富有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增强。这时,学生的被动学习将会转变为主动求知,厌学情绪将会转变为乐学欲望。当学生产生疑问,学习兴趣被调起以后,教师再顺势引导学生,你想知道是为什么吗?通过这堂课的探究,你就可以找出答案了。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深厚的求知欲望开始了新课的学习,诱发了学生的探究动机,并积极地参与到“探究学习”中来。
在呼唤创新人才的今天,培养学生问的勇气、问的方法、问的能力,才能唤起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从而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完成新时代赋予数学课堂教学的使命。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问题情境 敢问 善问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1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让学生“敢问”、“想问”
在课堂教学中,小学生不向老师提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而不敢问。因此,教师应尽力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为学生的提问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勤于思维,敢于提问。课堂上教师可以允许学生不举手就站起来发言、插话。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若失去发言机会,火花随之而熄灭。教师应尽力在每一细微处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智慧型的教师常常会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有效问题情境,使学生想探个究竟,想问个为什么?这样既营造了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小学生具有求知欲、好奇心强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来激发学生想探究问题的欲望。
2 搭建宽松、平等的平台,让学生敢于提问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气氛活跃,学生敢于提问,进入主动思维的状态,而不是严肃有余、气氛沉闷,学生只听不问,处于被动思维的状态。除了老师方面的原因外,部分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差,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甚至幼稚,怕同学取笑,更怕老师批评指责,不敢发言。还有部分学生依赖心理较重,只想课堂上靠老师讲解、作业照套例题,学习只停留在表面,认为自己都懂了,懒得提问题。对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积极创设条件,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的积极性。营造“师生平等”的民主型课堂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周围的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为什么”、“什么原因”、“怎么办”、而这种问题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则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让学生能“开口说话”的环境和氛围,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每节课中应十分注重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给学生一个笑脸,一个肯定的手势,一个赞许的眼神,即使是对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不合主题或奇思异想的问题,也不应批评,而应耐心地听学生说完,在宽松融洽的氛围时给予积极的肯定、鼓励,这样不仅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信心及习惯,而且使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发表个人不同的见解,说明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
3 教学生善问
有了宽松的课堂气氛,学生有了敢问的勇气,不等于学生就能提出问题了,因为学生还不知道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去提问。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善于提问。善于提问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题的窍门,让学生学会寻找问题。简单地说,教师在与学生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学生有听不懂的地方,没有完全理解的地方就是问题根本。一般来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引导学生善问:
3.1 模仿提问。这种方法需要教师先进行示范性提问。比如,在教学生4的乘法口诀时,可尝试提出下面几个问题:一张桌子四只脚,4张桌子几只脚?用加法怎么计算?根据乘法算式怎么编写乘法口诀?学生在接受了这样的学习方法后,以后学习5和5以后的乘法口诀时,就会模仿4的乘法口诀进行提问了。
3.2 比较提问。教师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抓住教学重点,以旧引新,设计冲突性问题,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产生认知失调,激发新的认知欲望。比如,在讲完圆的面积讲圆柱体的时候,让学生提问。有学生就提出,圆柱体的表面积跟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圆柱体的体积要不要用到圆的面积?讲到“比”的时候,有学生发问,“比”的符号跟时间的符号相同,为什么?能不能用别的符号替换等等。
4 问题情境可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俗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精心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激活状态,富有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增强。这时,学生的被动学习将会转变为主动求知,厌学情绪将会转变为乐学欲望。当学生产生疑问,学习兴趣被调起以后,教师再顺势引导学生,你想知道是为什么吗?通过这堂课的探究,你就可以找出答案了。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深厚的求知欲望开始了新课的学习,诱发了学生的探究动机,并积极地参与到“探究学习”中来。
在呼唤创新人才的今天,培养学生问的勇气、问的方法、问的能力,才能唤起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从而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完成新时代赋予数学课堂教学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