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成步步惊心 更经心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zqzq7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次采访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大师”。虽然,所谓“年轻”,也是51岁了;但在“大师”中,确属年轻系。
  用他取得的成绩去对应他人生时间轴,会发现:
  “行差踏错”,基本不属于他的人生范畴。步步惊心,步步经心,但就是没有彷徨、徘徊、歧途……或者准确说时日短到可以忽略不计。
  面对这个概括,寡言的张铁成,认真想想,也乐了:“是挺顺的,我很感恩。”
  世事如万花筒,如果我们只注意到了一种呈现,那一定是角度问题。否则,老子这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不会流传至今。说到底,最关键的,还是人们对福祸的看法及应对。巧了,张铁成就是那种乐呵呵。总能从所谓“祸”中发现“福”的人。因为他有最大的心理支撑:对艺术釉玉雕的痴爱。
  如此,步步惊心时,他根本不懂去瞻前顾后,而是步步经心,随心而去。
  从沉迷绘画的顽童、“泡”在故宫写生的少年,到设计制作玉器的青年,再到屡建奇功、醉心传承的中年,热爱就像一种信仰,让他所有的选择,看上去都笃定、简单。所谓的干扰因素,对他形不成干扰。即便近了他的身,也进不了他的心。随风,散了。
  那就让我们在风里寻一寻,找一找张铁成的另一面。试着去还原一位鲜活的大师,一位深情的丈夫,一位慈爱的父亲,一位咫尺的普通人。只是,这次我们不再细说从头,而是直接从张铁成的作品之一—奥运“金镶玉”奖牌,最受全球关注的高潮时间节点,切入了。
  与奥运的缘分,剪不断,理还乱
  时间闪回。
  2008年8月9日上午,北京奥运首金,被捷克女子射击选手卡埃蒙斯摘得。国际奥委会罗格先生为她佩戴上首枚“金镶玉”奖牌。直播的电视前,—位不惑男子热泪长流。手机响,短信:“我们的金牌挂在运动员身上了,呵呵,高兴!”
  男子就是张铁成,给他发短信的是一起并肩战斗了两年多之久的队友:美院奖牌创作团队。
  从20岁要求自己如入定老僧一样进入工作状态的人,20年的一以贯之,沉默寡言、情绪平和,已经成了生活习惯。怎么就哭了?
  张铁成与奥运的缘分,故事太多、太长、太曲折,还真是李煜那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奥运结束,这样的心境让他难以自洽。于是,把自己逼进了清华大学艺术学院,进修学习,调整心态。
  带学生娃,“黑马”杀进奖牌设计终选
  那是2006年3月,张铁成被推荐、加入中央美术学院奥运奖牌创作团队。和一些在校的学生娃,一起参与奥运奖牌的设计和打样工作。在整个奖牌玉环设计、打样当中,制作时间紧张、方案多次改动,各种厚度、尺寸大小的实验品、样品,用了300余片玉。张铁成和自己公司的台伙人、老搭档、师姐王建,无条件配合、无偿提供玉料、免费制作加工。
  当时要过的第一关,就是打破国际奥组委对奖牌的既定全金属认知,解释清楚中国玉文化及其价值。张铁成笑笑,有回味的复杂:
  “其实,他们知道我们做的是真不错,但却颠覆了西方的传统理念。他们以往是用全金属表达那种荣誉观、价值观,突然来了一个中国的价值观。美学上,他们都懂。只是你们的好,影响我们的好了。他们强调,玉器是天然的东西,会有色差和纹理变化。而我们给运动员的奖牌,都要一样的好。我们回应,我们给每一位运动员的,都是唯一。讲究唯一性,我们中国人以此为尊。全都一模一样,不高级。我们就是要用温润的玉化解你们纯金属的冰冷,打破你们千人一面的那种感觉。你们千人一面工业化,我们枚枚唯一,体现出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与更深的精神内涵。”
  终于,他带着学生娃,提交了奖牌玉石搭配方案:金牌选用白玉,银牌选用青白玉,铜牌选用青玉,获得了奥组委的批准。
  国际奥委会认为:“北京奥运会奖牌被证明是一件艺术品。它们高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我们对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表示祝贺!”
  更令他们吃惊的是,奖牌设计竟然来自学校的设计团队和工艺家们而非专业的国际设计公司,这在奥运史上也是没有过的。
  张铁成他们从169件投标作品中,杀进前10,再力拔头筹,夺下标的。然而,接下来迎接他和团队的,是预算、工艺、苛求……一系列超出想象的跌宕起伏。
  我摔摔摔,摔坏200多块奖牌样品
  那时,张铁成时时处于待命状态,因为时时都有可能紧急。国际奥组委突然提要求:以往历届奥运会都有一个现象,运动员高兴以后,会把奖牌扔到天上,有些是团体之间互相扔。奖牌,必須扛摔! 张铁成耐心解释:“我们中国人对玉是特别尊敬的,都是这样捧着给对方,不可能扔它啊!”可人家坚持:
  第一,要扔,必须扔,往天上扔!
  第二,不能用胶粘,不环保!
  第三,两个月内,拿出方案!
  第四,前三个条件任何一条不达标,换回全金属奖牌!
  哈哈,聊到这里,看着张铁成,我不厚道地笑场了。因为他的样子,就是典型的东方男子的传统神态:想急,急不得;想恼,恼不得;无奈写在脸上,解决办法都在心里和手上;如玉,温润却从未缺硬度。
  张铁成也笑:“就只能玩儿命给改。后来把那边加宽,增大边的承重。可那也不能摔,因为金牌实际上是纯银制的,只是镀了不少于六克的金。金很软,一摔就变形了,没法弄。后来,又想出一个主意,利用高压锅的原理。高压锅那锅圈中间不是叉一个密封条吗?我们在奖牌的侧面开了一道槽,O形槽,加了一个硅胶的O形线圈。然后,在里边金属上,也开了个槽。玉一放进去,咔哒,就卡紧了。奖牌底面也是往深了做了个两毫米的硅胶垫,然后,就开始摔,一米、两米、三米……”
  感受一下张铁成那时的心境:摔坏一块,玉碎一片,心疼一次(自家公司无偿提供的玉料)。人世间有些“仗”打起来,并不都是气吞万里如虎,有些只能苦练内功如咬狗不吠。大家想起比萨斜塔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了吗?不管是铁球,还是奖牌,都是物理实验。不同的是,伽利略为验证亚里士多德是错的,张铁成为求证自己是对的。终于,摔了200多块后,成!   张铁成接下来的话,又一次下意识体现了他典型的东方传统思维方式,完全就是自己“补刀”,他很认真:
  “10年后,我又见了很多运动员。我真问了:你们有摔奖牌的吗?运动员说:我们就是这样啊,摔啊!我们运动员一高兴可能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仔细想,这就是奥运啊,以人为本。运动员他想怎么着,你就按着他来。你不能说你这个设计很好,这不对。我觉得人家提出问题,你能不能解决是最重要的。你不能说人家不对,你不能从别人那里找原因。我们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就会提供更好的,是吧?”
  这样层层递进、解决问题的自省意识,虽敦厚、稚拙,却叉让人油然生出敬意的质地与光泽。
  百转千回,奖牌制作回归
  奖牌的故事,远远还没完。
  那时候,还是座机,张铁成小院门口的座机,突然响了,奥组委来电:“和田玉很贵,我们肯定做不起,你能不能找到其他玉代替?比如岫玉。”
  张铁成一口回绝:“岫玉不行。”
  追问原因,张铁成说:“岫玉特别透,在自然环境下时间长了,料会变千失水,颜色变灰、变白。金银铜牌,它的色彩变化不能有那么大色差。”
  因为料的问题,奥运奖牌一度辗转到青海制作。到了2008年5月,奥组委到上海,第一次去看金属与玉环的组装。结果,大出所料:3000枚奖牌,金、银、铜各1000枚。量外径没问题,但它就是不圆,要么不同心,要么搁不进去,要么露着一块儿……虽然进行了补做,但那边企业说预算超支太多,做不了了。这就到了6月份了,青白玉的还差400多个,由于和田玉被指定为奖牌用玉,原料价格已经涨了十几倍,成本实在太高了。
  张铁成说:“当时我们正在全力赶制残奥奖牌,领导开会说,再加钱,买料去,赶紧做,你们能不能完成?我噌站起来,说我能,6月底,我就给你做出来。北京工美集团的领导拉着我说,你怎么一点经验都没有,不能这么表态,知道吗?要给自己留余地啊,万一有闪失呢。我说,说了就说了,就这样。”
  张铁成叉厚道地给自己“补刀”:
  “其实是7月20日以后,才基本做好。总有不合格的,就得重新来。一旦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奥运开幕奖牌不能挂在运动员身上,我们就是奥运的千古罪人。每天看着车间里奥运开幕倒计时牌,时间一天一天的临近,我承担的心理压力实在太大,有时半夜被噩梦惊醒,身上都是冷汗。大家谁也记不清已经多少个星期没有休息了,记不清这已经是第几次出差了,为攻克一个技术难题加班到晚上是经常的事……”
  故事讲到这里,张铁成看到奥运首金热泪长流,算不算有理、有据、有节?今生奥运一诺,哪能等来世?这届必践,即便万水干山。
  与奥运的前缘,奥运徽宝秘密工程
  张铁成与奥运的前缘,是在2003年,“非典”那年。4月26日,玉尊源公司收到北京工美集团公司邀请,参加一个玉印加工的招标活动。张铁成骑上自行车和搭档王建就去了,并不知道要做什么。
  “工美总工艺师郭鸣,看了我带去的在故宫、历史博物馆临摹的玉玺画稿,认为我们有能力完成任务。于是,我们才知道:接下来要做的是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载体—一奥运徽宝。那时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由于是重大工程,需要秘密进行。精雕细琢,圆满完成。”
  2005年经北京奥组委批准授权,北京工美集团监制,限量发行的2008方“奥运徽宝典藏版”。仅三个月,销售一空,开创了制作高端奥运纪念收藏品的先河。弘扬中国传统玉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并创出了单项产品销售额超亿元的优异成绩,这在当时全国玉器行业是绝无仅有的。
  当时“奥运徼宝典藏版”每方的售价是5.6万元,现在最便宜的也得100万元,涨了几十倍,有些吉祥号卖到了200多万元,创造了奥运文化藏品的收藏奇迹。张铁成现在被“解密”了,他说:“其实,这是我们在极其保密的条件下制作的。从2003年底就开始为这项工作备料,由于当时资金有限,我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借了两个一百万。那时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这无疑是一场赌注。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工作,产品大卖,把借款连本带利都还清了。我和搭档王建一人买了一方带号的奥运徽宝,分别是56号和86号,作为对这项特殊经历的纪念。”
  追随“猫王”孙菊生画猫,泡在故宫
  故事高潮之后,让我们回归金色童年。寻觅一点天真、执拗、专注与成长,作为情绪上的缓冲与些许释放。
  小男孩爱画画,坐得住还特有主意
  1967年4月,張铁成出生在北京地坛附近的冶金部机关宿舍大院。与著名画家“猫王”孙菊生先生同在一个大院生活,随孙菊生之子孙大洪习画,八九岁的孩童,都是调皮捣蛋的时候,偏偏这一位就坐得住,临摹孙菊生先生的猫,学得有模有样。
  小学五年级,全校从几百个学生中选拔两个孩子去少年官学习绘画。张铁成被选中,高高兴兴去国画班听了半节课,被告知自己是油画班的学生。去油画教室一看,里面打着灯光的石膏像、画板、画架子……完全不是自己熟悉的笔墨纸砚,张铁成特有主意,背着小书包,头也不回,走了。张铁成自己总结:“其实这个小小的插曲就像一个人生的预告片,一生对理想的坚持,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机遇的选择都体现其中了。”
  中学时代,学校里有几个学期都没有美术老师,张铁成的美术课,真有体育老师教的。“有一段时间美术课由一位会画画的体育老师代课。这位老师第一节课教大家画熊猫,一个圆,两个圆……口诀念下来,一只生动可爱的熊猫完成了!看似不经意的一个细节,却教会了我在艺术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认知:即艺术是有方法可循的。一学期下来,各种课本上的空白之处画满了孙悟空、猪八戒、盔甲人物、刀枪剑戟……”
  考上玉器界的“黄埔军校”,冬天课堂是故宫
  初中临毕业,《北京晚报》中缝的一则招生简章,把张铁成引到了未来职业的门口。他顺利通过临摹海选、专业课、文化课的考试,成为1000人遴选出的26个幸运儿之一,入选北京玉器厂技工学校第二届学员。   张铁成如此形容他与玉器的人生初见:
  “入学后第一次去北京玉器厂展示厅参观,毕生难忘!近距离看到展柜里的玉雕作品,与那些平面印刷品给予的视觉震撼截然不同,无法形容。此刻的相遇,我的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和踏实。我确信自己的选择,来对了地方,选对了路!”
  北京玉器厂技校,传说中玉器界的“黄埔军校”,大师的摇篮。第二学年学校搬到了北京郊区的龙爪树。地处偏僻,没有暖气,每逢天寒地冻的冬日,整整一个学期,学校都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写生,因为那儿有暖气!第二学年冬天,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第三学年是故宫博物院。
  张铁成如鱼得水:“常有人说:法国艺术系的学生在卢浮宫待半年,什么都不用学,审美自然高于常人。这话在我身上是最好的验证。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在艺术殿堂里熏陶,我与皇家玉器的缘分早已注定。在所有的宫廷玉作中,我最钟爱器皿件。在一个干锤百炼的形制中,镌刻着神秘隽永的花纹、包含着敬天礼地的美好祈愿,散发着恢宏中正的皇家气度。我如痴如醉地临摹这些器形,想象自己有一天也能创作出如此完美的作品。
  “我们就在故宫的两廊历代艺术馆,那里从原始时期到最辉煌的清时期,按年份陈列的艺术品都有。而且每天上午画完以后,中午还在故宫的食堂吃饭,有饭票!他们吃完饭最爱干的事儿,去故宫出版社玩铅字!”
  这简直让人嫉妒,哈哈,竟然还有这样当学生的!
  那个小时候酷爱画画,给爷爷写信都要画大马的小男孩;那个闷声儿拿把小锉刀,就能给邻居们配钥匙的小少年;那个认为美术要世家,自己从来不敢奢望的初中生,一下子可以在历史珍品长河中,自由游弋。什么感受?
  张铁成答:“除了玉是清晰的,其他一切在我意识中都是模糊的。手上拼命画,脑子拼命记,心头拼命晤。”
  第二学年,大家一致选他当班长。张铁成用“奇怪”二字形容,因为自己完全学蒙了。后来实习,老师问张铁成的分配意愿:“去人物车间呢,就要融到人群里,要善于观察人揣摩人心.女口果是器皿车间呢,就简单了,只要踏踏实实全心全意制作……”还没等老师说完他就说:“我要学做器皿!”
  从张铁成对故宫博物院皇家器皿一见钟情的那个起点开始,至此,他与他的热爱,形成了一个闭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还真是,无论是职业,还是生活,张铁成都幸运地守住了“初见”那春意般的喜悦与和美。
  进厂至离职,呈现了时代变迁脉搏
  1987年,技校当届26个毕业生,北京玉器厂技术科挑了两个尖子生,张铁成就是其一。接下来,是十年磨一剑。
  “北玉”磨炼,水胆玛瑙破得正是时候
  当时,厂里云集了众多琢玉巨匠,张铁成再一次如鱼得水。只是这次除了畅游,更有力争上游的急切。
  第一件作品《送子天王》,黑白红三色玛瑙,耗时三个月。技术科很满意,当下决定给他一件非常珍贵的蓝色水胆玛瑙进行创作。然而,这成了让他一辈子难忘的“走麦城”:
  “我刚开始切料,意外发生了,噌!随着一声异样的声音,水胆玛瑙磨破了!一小汪水从小小的破口沁了出来,流到了我的手上。这冰凉的感觉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毁了一块珍贵的好料!我自责极了!纯粹是因为自己求好心切,有了表现欲,心一急,玉就给了自己一个沉重的打击!”从此,只要坐在玉雕机前,张铁成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七情六欲、凡尘俗事都与他无关。随后,作品与奖项却纷至沓来。他的两件作品被收录到《玉雕精华》一书中,与玉界泰斗们的得意之作比肩……
  深圳打拼,被动了解市场
  1990年10月,北京玉器厂为了搞活经济,开展劳务输出,张铁成去了深圳。被动接触了市场经济和管理模式,还有机会跟大师继续学习。
  几年的劳务输出结束,张铁成手艺精熟的同时,眼界也开阔了,但他并未意识到自己已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引发他做出选择、最终离开日薄西山的玉器厂的,是因为“夹缝”般的不自如,影响他踏踏实实创作了。其实,并不难理解,市场经济的高活性背后,对应的是相对先进的管理体系以及团队的人文意识。1995年,女儿出生,张铁成离开了玉器厂。
  委托执着,被动走向市场
  千万别以为张铁成离开时想好了要创业,他就是简单想,只要能干活在家也行。问他:“当时害怕吗?”
  张铁成答:“肯定是害怕啊,虽然有深圳的经验,也没想过单干。自己做些活,请人帮着卖,也卖不动,一般擱着搁着就没了,人家也不给你。实际上在家里千活特别烦,因为本身也不挣钱,还没有氛围。我就差不多每过几天的时候,骑车跑厂里一趟,跟大家聊天儿。聊差不多了再回去千活,我习惯了这样的大环境。”
  1997年,张铁成一位单干的师哥,请张铁成帮忙做一件山子。如期完工后,有一位房地产老板找到张铁成,想委托他做一批活。张铁成想都没想,把老板引荐给了师哥。不想,老板与师哥并不投缘,就认定了张铁成。他推辞不掉,拉来师姐王建,对方见面认可。8月6日,张铁成和师姐合作创办了第一家公司——北京玉尊源玉雕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王建担任董事长,张铁成任总工艺师。而第一个委托他们做加工的老板,到现在依然是朋友。
  张铁成实诚到憨直了,习惯剖析自己:“您看,我总是要靠别人,是不是?”
  不是。张铁成大智若愚,只不过他自己不知道,他唯一确切知道的是自己。长板短板,不会掩饰。从不试图拉长短板,而是沉醉于长板的再加长。所以,让他自己围一个木桶,一定漏水。他直觉异常精准:找搭档,取长补短。
  顺便提—句,才更是世间百态。
  上文提到的张铁成那位稍长他的师哥,曾经的叱咤人物,已去世三年多。我上网一搜,辉煌定格在了前几年。空旷的大陈列室,烈度太高的故事,让我俩面对面一时唏嘘无语。想起木心一句话:“生活的最佳状态应该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反过来,一定不对。
  我在故宫修文物,时而猜谜时而走钢丝   2016年,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好评如潮。该纪录片创下了年度奇迹,一群修文物的人也意外走红。其实,张铁成在故宫默默无闻地做修复工作,到今年已经是第10个年头了。而且,2005年公司就承担过故宫博物院“清二十五宝玺”的首次仿制。
  玉痴皇帝和疯狂匠人,出谴题
  2009年,张铁成公司负责故宫“乾隆花园”内部装饰陈设玉器的修复工作。
  “乾隆花园”是由乾隆亲自设计指挥营造,被公认为中国清代宫廷建筑中最出色、最精美、最豪华的。张铁成说:“我们能亲手把‘玉痴’皇帝杰作进行修复,传承‘乾隆工’技艺,这是何等荣幸的事啊!”
  可是,由于当时经济繁荣,室内装饰装修都不惜人力物力,其中仅窗上就镶嵌着数千片和田玉,简直就是“豪装”。更“豪”的还有手艺,当时的匠人们几近疯狂地出新、出奇,讨龙颜一悦。
  200多年过去,轮到张铁成来修,麻烦大了。
  首先,要猜材质;其次,要找材质;第三,要完美复原;第四,要留下文物修复的痕迹。
  为什么要猜?因为花哨、繁复,比如玉片中很可能出现一块贝片;为什么要找?因为稀少,比如不是白贝,是金贝;为什么要完美复原?因为工技奇巧,不想绝招儿,根本就做不到;为什么留痕?这是修文物的前提要求,又要复原,叉要专家能看得出修过了。哈哈,过程太戏剧,反正张铁成连胶带纸都用了(描轮廓)。熬过半个月束手无策,最终,张铁成一边持各种现代手段,一边叉让自己的审美等穿越回去,总算和乾隆爷那一拨儿接上头了,谜题得以破解。2015年6月5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在北京与美国国务卿共同考察了故宫“乾隆花园”修复工程,对“乾隆花园”修复团队以及修复工程赞美有加。
  修树叶、修蝈蝈须,两根须子40万
  2016年,张铁成公司担任了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文物翡翠《三秋瓶》的修复工作。翡翠《三秋瓶》材质珍贵,技艺精湛,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具有极重要的艺术价值。上世纪90年代在香港参展过程中,意外原因致使瓶盖中部蝈蝈触须部分,以及连接的树叶枝干部分折断损毁。张铁成作为翡翠《三秋瓶》修复的具体实操人,从修复前的反复论证试验,到构思绘图的精益求精,从选料配料到雕刻,步步惊心。听张铁成说起这一段,那感觉不是做两根蝈蝈须子,而是走两根钢丝。
  我八卦地问:“两根蝈蝈须子,要多少钱?”
  张铁成轻声:“那时候,40万。”
  “长铁匠、短木匠、凑凑合合玉石匠”,哈哈,这哪是凑合啊?
  其实,这“凑凑合合”相对准确。因为玉石珍贵且纹理多有变化,所有的修复都要因材施艺,碰到材质问题,不适合了,就得顺应调整当初的设计,几乎是步步惊心,还必须步步经心,才可能在变动中达成。2017年,为献礼紫禁城建成600年,响应国家“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文化传承号召,张铁成叉参与了国宝再造工程。
  坚定传承,复兴[礼玉]
  9月初,皇家玉雕亮相“中非論坛”,张铁成和他的公司玉尊源现场为国家领导及非洲贵宾展演“活链子”技艺。此次亮相、参加展示的只有四种中国传统文化品类:玉雕、刺绣、景泰蓝、拓印。而张铁成和玉雕的入选,并没有那么轻易。
  “我们最先送的是玉玺,各种各样玉玺,但没有入选。这次筛选非常严格,后来,我们叉送了有玉链的几个半成品。两条链子,这边是活动的,那边还长在上面;再到后来,展开、拉长。回应说确实不错,外国人也觉得这工艺真难,就入选了。”张铁成解释。侧身看看展柜里的玉雕作品,那一环套一环的玉链,精巧惹眼。我叉八卦附体,好奇发问:“这得千万起吧?”
  张铁成,笑了。
  险中求的不一定是富贵,还有传承
  现在为迎合市场,镯子、把件儿、牌子等简单的东西比较热。普通人对玉雕作品的原料、造型、工艺都不甚了解。器皿收藏把大部分的收藏者阻在了门外,也收藏不起。同时,行内的艺术评论者对此缺乏长期研究,也轻易不去评论,所以就变成一个冷门了。现在,北京年轻一代玉雕师已经没有人在从事器皿创作了。
  张铁成的选择很简单:“只要有口饭吃,这份文化就要传承,这份责任就要担负。一辈子总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听从内心的安排。”从2000年,张铁成先后培养了艺徒骨干30余名。同时他也在多所学校任教、带硕士研究生。在传承技艺方面,张铁成专捡硬骨头啃,比如“链子活”,一般玉雕师们不敢轻易触碰。因为不但用料大,且一旦出现失误,整料作废,损失巨大。另外,造型对作者的艺术修养要求甚高,否则整体造型难以把握。张铁成、王建曾为北京工美集团创作白玉《吊链花篮》,只用不到5千克的玉料,却雕琢出8条对称的链条,作品高度达到52厘米,历时一年多时间完成,价值翻了几番。所以,即便我猜作品价格千万起,张铁成的搭档王建经常对客人说的却是:“器皿作品,别人一直出高价想买,就是不卖,要卖早就卖了,一件也剩不下来。多不容易啊!要想着挣钱早就不做这些东西了,多麻烦啊。大师的作品我们只卖给博物馆这样的机构,大家也能随时欣赏到,不信你们可以去查。好作品要找最好的归宿。”
  不仅有玉链,比如张铁成和王建的《牡丹团扇》,用器皿的制作工艺表现团扇造型,扇面地子以透空花手法表现出轻薄通透的纱质效果:在不到一毫米厚的冰种翡翠上,用镂空的手法透了1573个大小一致的眼。这要是做成手镯或挂件,叉挣钱又没风险,但这不是张铁成要的。创新题材、创新工艺、创新表现方式,才是他的追求。我追问:“那真雕坏了怎么办?”张铁成交了底:“不能因为材料珍贵,就不让学生学这技艺。万一我自己睢坏了,会偷偷把石头藏起来,心疼。”
  “礼玉”,是复兴一种文化相貌
  中国是礼仪之邦,从商周时期以“六瑞”玉器为核心的形制,春秋时期的儒家学说,到秦汉的“传国玉玺”,逐步形成了统一格调的礼玉文化。到唐宋以后,玉器更接近现实生活,从而,“礼”性大减“玩”性大增。明清后“礼玉”文化几近消亡。张铁成说,当今中国玉文化被消解、被庸俗化、被功利化,精神的含量越来越薄,文化的灵魂越来越苍白。从“奥运徽宝”起,张铁成开始研究、寻找传统礼玉同中国当代民族的精神契合点,以精美玉雕来诠释我国道器并重的悠久文化以及中国玉文化的深层内涵。
  新中国五十、六十华诞等重要日子,张铁成都有珍贵的庆祝作品:大型翡翠《缔造辉煌》、珍品玉雕珊瑚《九龙浴佛》、大型翡翠《雪域明珠》……
  而他2011年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却执拗地用了一件价格低廉的玛瑙作品。谁劝都不听,他说玛瑙俏色是北京玉器的一大特色,而现在很少有人关注玛瑙俏色工艺了。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种俏色制作技艺,重新唤起人们对于这种艺术的重视,他又一次遵从了内心的选择。
  张铁成是幸运的。如愿。
  尾声,愿世界被你温柔以待
  我们经常说,愿你、我、Ta被世界温柔以待。可是,我们可曾在意,我们对待世界的方式?
  半百人生,张铁成说起妻子,言语里都是相敬如宾:“我真的很佩服她,现在天天还学英语。”她曾是天坛医院的美女护士、院花儿,后来到外企。两人的感情,还如人生初见,即经人介绍相识的那一刻:他是玉器厂如玉的才子,她是医院如花的天使。
  女儿在美国电影学院读研究生,带着团队回来拍老爸和玉的故事,张铁成有些讶异于女儿的懂得。其实,女儿曾让他心里着急:在国内念到高二,突然退学了。温和的父母没有责备孩子,而是暗暗做好养女儿一辈子的心理准备。有一天,女儿突然说去香港考试,然后就像做梦一样,父母眼见着孩子不声不响考上美国的大学,学导演、剪辑,做制片人。
  偶尔,徒弟让张铁成生气、进医院了。他还乐呵呵:“这是好事,要不然,我怎么会查出身体问题?”
  如是。或许我们该先学着对世界温柔。
其他文献
写在前面的话:  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恨水是他的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他是著名的章回小说作家,也是肇始于20世纪初,滥觞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他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其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严谨,可谓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有机地融为了一
期刊
一提起西藏,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浩瀚的高原、澄净的蓝天、洁白的哈达,当然还有才旦卓玛。作为新中国藏族第一代歌唱家,从农奴的女儿到人民艺术家,从18岁到耄耋之年,才旦卓玛的歌声婉转动人,那股糌粑与酥油茶的味道醉人心扉。  《唱支山歌给党听》《北京的金山上》《毛主席的光辉》……沐浴在党的阳光雨露下,才旦卓玛一路歌唱,她将自己对党、对西藏、对人民的爱都蕴禽在歌声中。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为了家乡文艺事业的发
期刊
张伯伯·张乐平  至今,他记得张伯伯曾对他说过:“画三毛就是画我自己!”“三毛不仅是张乐平的,更是中国儿童的财产,更是中国的国粹。”  父亲·王云阶  结婚时,他父亲专门送给他一幅家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这句话他在父母结婚照上也看到过……  “三毛”今年83岁了。1935年7月28日,有个叫三毛的孩子,在上海的《晨报》副刊《图画晨报》诞生了。70多年前的1947年,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
期刊
孙建宝,1995年3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史各庄派出所所长。  从警22年,4年巡警、18年派出所,他始终工作在一线。作为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派出所长,孙建宝工作不搞“花架子”,遇事总是冲在前、干在先:基层派出所事务繁杂,责任重大,虽然是主管全面工作的“—把手”,但孙建宝仍然每项工作都冲在最前面。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获市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他的口头禅是:“我是所
期刊
“他致力于外语教材普及,为我国外语教材树标立本,奠定了中国英语教材的基础。”教育部在授予陈琳“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决定中如此评价。  “我的教学生涯中,上课和讲座时,从来都是站立着。我希望我的遗骨也永远站立着,继续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服务!”2012年,90岁高龄的陈琳(见图,本报记者金正波摄)腰疾复发,在医院做手术时,曾立下遗嘱”:“停止呼吸后,立即将角膜等取下,交给北医三院备用;将心、肺、肝、
期刊
[死]有上百个土话  北京人特别忌讳直接说出“死”字来,您想谁不怕死呀?所以,北京人发明了许多关于“死”的忌讳词儿。  一、北京土话里,有关“死”的词儿就有近百个:  走了、没了、过去了、老了、过世了、永别了、咽气了、千秋了、歇了;  彻底歇菜了、撒手了、撒手人寰了、了啦、一了百了啦、谢世了、下世了;  往西去了、升天了、归天了、不在了、报销了、呜呼了、回去了、无常了;  乌程了、归真了、盖白布了
期刊
前文我们说到钱谦益想给冒襄与小宛创造一个单独说话的机会,于是就给董鸨儿使了个眼色,说:“这里地儿太小了,我看我们两个还是到楼下去喝茶吧。”董鸨儿会意,立刻笑道:“好,好,我们去楼下,就把这里让给他们两个年轻人吧。”随后,钱谦益和董鸨儿两个便离开了小宛的房间。  他们走后,冒襄先将小宛扶到一张椅子上坐下,然后,便怔旺地看着她,越看越觉得她美,虽说她脸上挂着一副病容,但那病容非但未使其减色,反而更加叫
期刊
许多事总是得不到才美,才珍惜。俗话说想得美。越想越美,其实可能满不是那么回事。这是一篇文章触发的念头,恍然觉得一念一世界了。  我们得到的,大多不懂珍惜。譬如唾手可得的亲情,友情,乃至爱情。又譬如我们曾经的健康,袒露的真诚,内心的阳光和自由。  人届知天命,始知我们还是那个不曾长大的孤独的孩子,我们还在用力地寻找童年时的某一个想得美的念头。  几十年不曾谋面的发小,随随便便就见到了,又几乎不约而同
期刊
本期沙龙主题:发小儿。就是所谓“放屁崩坑,撒尿和泥”一起长大的朋友。  写下这一行字,自己都觉得奢侈:朋友就不错了,还要从小一起长大。我们动用“发小儿”一词,往往是长大回望之时,标签儿界定一位或自己想起或他人提及的朋友:“那是我的发小儿!”没见哪位世事懵懂的小朋友,一边玩耍一边喊:“这是我发小儿!”  所以,“发小儿”这词儿,复杂。因为附加了岁月、情感甚至希望。本期四位作者,一位多年后“随随便便”
期刊
10月10日,2018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秋季)特别活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剧发布会于北京会议中心盛大召开。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中国电视剧诞生六十周年,一大批影视作品多视角、多纬度、多层次地展现着四十年来的社会变迁。本次新剧发布会上,十部展现改革成果的新剧集中亮相,致敬灿烂昨天,展望美好未来,以多元角度展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辉煌成果。此外,另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