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心里的“魔”

来源 :健康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ettym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家庭都酝酿着再次迎来新生命。不少准妈妈年龄不小,高危妊娠的健康安全问题再次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作为急诊科医生,我也碰到过“危险”的二孩孕妇。
  三十周孕妇的心“门”关不住了
  “患者意识轻度障碍,言语困难,右侧活动肢体障碍,心率加快,心脏杂音,且瓣膜缺损。”听着同事的描述,看着这位年轻的二孩妈妈要面临生命危险,我忍不住责备:“严重心脏瓣膜疾病的妇女不适合怀孕,怎么就那么任性!”
  经过详细了解病史,才知道错怪了这对准爸妈。他们平时身体健康,第一胎是正常分娩,却不知道为何怀二胎时心脏出了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为何到了这么严重才来就诊?难道之前没有任何感觉吗?


  医生抽丝剥茧,终于找到蛛丝马迹。妊娠二十多周时,该孕妇出现了一阵子的发热,体温不高,也没有其它症状,她并没在意。
  一个多月前,孕妇感觉到手臂麻木,去了妇儿医院。产科医生判断与怀孕并无关系,建议她去综合性医院进一步诊治。孕妇后来辗转神经内科、风湿科、内科等,一系列检查下来都没有发现问题。后来考虑是不是怀孕后在家休息无聊,电脑玩得多了,导致腕管综合征。相应治疗后果然迅速好转。哪知妊娠到三十四周后,孕妇上臂麻木加重,而且出现了明显的肌力下降,无法提重物。同时体温再次升高,甚至出现了气促。
  孕妇转至宁波市一医院就诊。经会诊讨论后,孕妇做了头颅磁共振,医生发现了脑血管栓塞。随后入院的一系列检查发现:患者贫血,心尖区有收缩期杂音,心脏超声显示心瓣膜有一个新生物,已经影响心瓣膜的功能,也就是说心脏的“门”关不住了。数天后,血培养结果发现了细菌,最终诊断为细菌性心内膜炎。
  细菌性心内膜炎有多可怕
  细菌性心内膜炎对一般病人而言都有很大的风险,何况一个妊娠三十四周的孕妇。她面临两大致命危险:随时可能发生的瓣膜破裂,以及细菌栓子阻塞脑血管。


  细菌性心内膜炎是一种急性的亚急性疾病,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就很容易通过人体表面、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体内,一旦心脏内膜有缺陷就会入侵,并与血浆中一些成分在心脏内膜形成赘生物(血栓),随后发展为短暂或持久的菌血症。这种损害可能改变瓣的结构和功能,也可能导致心脏反流和(或)狭窄,心脏瓣膜关不住了(所以听诊时会有杂音),最终出现充血性心衰的症状。另外,血栓形成经常波及主动脉瓣,阻塞脑血管、脾脏、肾脏、肺部、心肌或皮下等,出现脑脓肿、脾肿大、肾脏脓肿、肺炎或皮下出血性皮疹等。患者会出现贫血、高热、寒战,病程多急骤凶险。
  这位孕妇患者面临的两大致命危险中,最可怕的是心脏瓣膜关闭不全、瓣膜脱落,这将直接导致心力衰竭。为了尽大程度减少“损失”,产科医师团队冒着极大的风险,立即行剖宫手术,顺利产出一女婴。最后,患者虽然不可避免地出现脑脓肿和意识障碍。好在经过积极治疗,病情渐趋稳定,只要等待合适时机做心脏换瓣手术,母子总算转危为安。


  编辑/叶云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着媒体形式的不断更新,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新媒体环境给银行品牌管理带来了全新挑战与机遇。本文结合农业银行经营实际,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管理途
<正>平波电抗器作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起着降低直流侧电流谐波和电压脉动成分、避免在低直流功率传输时电流断续、限制电流突变等作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平波
人体就像是一个精密设计的大工厂,设备先进,故障报警及时。尿液作为人体的排污渠道之一,不仅敬业地担任着人体的清道夫,更时刻反映出所携带的健康信息。通过尿液颜色和状态,
疾病研究是环境史领域的重要课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哥伦布交流》既是环境史领域疾病研究的开山之作,也是典范之作,它在研究视角、史料运用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有值得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