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农村教育中发挥着“教育母机”的作用。当前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还没有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存在着办学效益不高;教育资源浪费;培训的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如果在教师进修学校内(九年一贯制学校),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关键词】教师进修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寄宿制中心小学;办学效益
【中图号】G658.4【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1-0075-01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是县域教育的师资培训中心和教育科研中心,承担着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任务和农村教育的科研任务,在农村教育中发挥着“教育母机”的作用。当前,就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运行情况看,还没有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普遍存在着办学效益不高、教育资源浪费、培训的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笔者就当前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状况作了调查研究,认为可在教师进修学校内部同时开办寄宿制中心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必将提高其办学效益,从而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1当前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难题
1.1办学效益较低毋容置疑,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补偿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及农村教育研究指导等工作中,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都通过不断探索,找准了各自的发展基点,迅速发展壮大。唯有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目前仍靠上级政策,开办一些短期的教师培训,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办学效益低下。
1.2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通过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来的升级达标,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应该说不必任何一所农村中小学校差。师资方面,有学历较高、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且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校舍场所,基于教师培训需要的办公实验楼、教学培训楼、学生校舍楼及运动场地一应俱全;内部设置,一定数量的电脑、图书、实验仪器和教学器材现成。但因教师进修学校的性质,只是开办一些短期的教师培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这些教育资源的功效,个别教育资源还有可能长期闲置。在广大人民群众渴求优质教育的今天,这种资源浪费不能不令人扼腕痛惜。
1.3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不强就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目前开办的教师培训而言,大多都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中心工作而下达的临时性培训任务。接到培训任务后,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师,要么参加上级的培训指导,要么对农村中小学校开展调研,积极做好准备。但真正到了培训授课时,大多也只是讲讲培训的意义,将一些相关的理论,很难针对中小学教师的需要,切中要害,有效解决问题。难怪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学习积极性不高,怨声一片。
1.4科研成果难以验证推广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县域内的教育科研中心,在对农村教育的教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因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不直接参与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大多也只是一些理论探讨;即是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也因没有面对学生,难以及时验证。到推广的时候,科研成果就成了“马后跑”。
2在教师进修学校内开办寄宿制中心小学的可行性分析
就目前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师资、校舍场地、内部设施及县域内的生源情况看,在教师进修学校内开办寄宿制中心小学,按照“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模式运作,完全可能。一些办学条件好的教师进修学校,还可以开办初中,或是在办小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逐步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笔者以镇平县为例,作以下可行性分析。
2.1师资足够镇平县教师进修学校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教师41人,工人7人。41名教师中,本科学历21人,专科学历14人,中师学历6人;职称结构上,高级职务6人,中级职务17人,初级职务18人;专业结构上,语文专业10人,数学6人,物理1人,化学2人,英语1人,政治2人,地理1人,生物1人,体育1人,音乐2人,美术1人,计算机3人,学校教育4人;年龄结构上,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8人,60年代的14人,70年代的16人,80年代的3人。7名工人中,高级工6人,中级工1人,且多数为保育员工种。就以上师资条件,在镇平县教师进修学校内开办小学绰绰有余。如条件成熟,适当配备部分师资,完全可以开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据了解,南阳市的其它县教师进修学校师资条件与镇平大致相同。
2.2校舍场地具备镇平县教师进修学校占地1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605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一栋27间,电化教学楼一栋21间,综合办公楼一栋36间,学生宿舍楼二栋52间,阶梯教室及小礼堂各一座,还有4000平方米的广场及环形300米跑到的操场,学生活动及运动场地具备。如果再建一个学生食堂,开办寄宿制中心小学已完全可能。据调查,其它县教师进修学校校舍场地与镇平相差无几。
2.3内部设施现成镇平县教师进修学校现有微机室两个,电脑100多台,多媒体教室一个,多媒体教学设备成套;图书1万余册;实验仪器和教学器材虽说老化陈旧,但略加添置,开办小学不成问题。
2.4生源充裕就镇平而言,自上世纪90年代,县城人口剧增,但至今也没有新建一所中小学校,学校扩建动作也很小,城区学校早已人满为患。目前城乡一体化发展势头不断加速,外出经商打工的农民持续增多,再加上人民群众对县城优质教育的渴望,进城求学的学生比将越来越多,已成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
3办成寄宿制学校的效益分析
3.1经济效益调整中小学校布局,在城区新建、扩容中小学校是城乡一体化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符合“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规律,顺应“巩固提高乡镇中心小学、适度发展寄宿制中心小学、大力发展县镇中心小学”的发展趋向。如果新建一所寄宿制中心小学投资2000万元的话,那么在教师进修学校内办成一所寄宿制中心小学,至少可以节约1500万元。全国按2000个县计算,保守也要节约300个亿。
3.2社会效益①办成寄宿制中心小学,可有效缓解城区学校的就学压力,缓解因上学难而造成的社会矛盾。②办成寄宿制中心小学,可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教学科研优势,有效开展“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留守儿童的教育”等问题的实验和研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管教问题。③办成寄宿制中心小学,可使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学、科研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寻找课题、开展研究,科研成果又能在教育教学中及时验证,用于实践,进而办成县域内的实验性、示范性小学,成为全县效仿的模式就范例,从而使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关键词】教师进修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寄宿制中心小学;办学效益
【中图号】G658.4【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1-0075-01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是县域教育的师资培训中心和教育科研中心,承担着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任务和农村教育的科研任务,在农村教育中发挥着“教育母机”的作用。当前,就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运行情况看,还没有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普遍存在着办学效益不高、教育资源浪费、培训的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笔者就当前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状况作了调查研究,认为可在教师进修学校内部同时开办寄宿制中心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必将提高其办学效益,从而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1当前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难题
1.1办学效益较低毋容置疑,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补偿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及农村教育研究指导等工作中,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都通过不断探索,找准了各自的发展基点,迅速发展壮大。唯有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目前仍靠上级政策,开办一些短期的教师培训,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办学效益低下。
1.2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通过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来的升级达标,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应该说不必任何一所农村中小学校差。师资方面,有学历较高、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且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校舍场所,基于教师培训需要的办公实验楼、教学培训楼、学生校舍楼及运动场地一应俱全;内部设置,一定数量的电脑、图书、实验仪器和教学器材现成。但因教师进修学校的性质,只是开办一些短期的教师培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这些教育资源的功效,个别教育资源还有可能长期闲置。在广大人民群众渴求优质教育的今天,这种资源浪费不能不令人扼腕痛惜。
1.3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不强就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目前开办的教师培训而言,大多都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中心工作而下达的临时性培训任务。接到培训任务后,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师,要么参加上级的培训指导,要么对农村中小学校开展调研,积极做好准备。但真正到了培训授课时,大多也只是讲讲培训的意义,将一些相关的理论,很难针对中小学教师的需要,切中要害,有效解决问题。难怪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学习积极性不高,怨声一片。
1.4科研成果难以验证推广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县域内的教育科研中心,在对农村教育的教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因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不直接参与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大多也只是一些理论探讨;即是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也因没有面对学生,难以及时验证。到推广的时候,科研成果就成了“马后跑”。
2在教师进修学校内开办寄宿制中心小学的可行性分析
就目前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师资、校舍场地、内部设施及县域内的生源情况看,在教师进修学校内开办寄宿制中心小学,按照“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模式运作,完全可能。一些办学条件好的教师进修学校,还可以开办初中,或是在办小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逐步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笔者以镇平县为例,作以下可行性分析。
2.1师资足够镇平县教师进修学校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教师41人,工人7人。41名教师中,本科学历21人,专科学历14人,中师学历6人;职称结构上,高级职务6人,中级职务17人,初级职务18人;专业结构上,语文专业10人,数学6人,物理1人,化学2人,英语1人,政治2人,地理1人,生物1人,体育1人,音乐2人,美术1人,计算机3人,学校教育4人;年龄结构上,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8人,60年代的14人,70年代的16人,80年代的3人。7名工人中,高级工6人,中级工1人,且多数为保育员工种。就以上师资条件,在镇平县教师进修学校内开办小学绰绰有余。如条件成熟,适当配备部分师资,完全可以开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据了解,南阳市的其它县教师进修学校师资条件与镇平大致相同。
2.2校舍场地具备镇平县教师进修学校占地1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605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一栋27间,电化教学楼一栋21间,综合办公楼一栋36间,学生宿舍楼二栋52间,阶梯教室及小礼堂各一座,还有4000平方米的广场及环形300米跑到的操场,学生活动及运动场地具备。如果再建一个学生食堂,开办寄宿制中心小学已完全可能。据调查,其它县教师进修学校校舍场地与镇平相差无几。
2.3内部设施现成镇平县教师进修学校现有微机室两个,电脑100多台,多媒体教室一个,多媒体教学设备成套;图书1万余册;实验仪器和教学器材虽说老化陈旧,但略加添置,开办小学不成问题。
2.4生源充裕就镇平而言,自上世纪90年代,县城人口剧增,但至今也没有新建一所中小学校,学校扩建动作也很小,城区学校早已人满为患。目前城乡一体化发展势头不断加速,外出经商打工的农民持续增多,再加上人民群众对县城优质教育的渴望,进城求学的学生比将越来越多,已成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
3办成寄宿制学校的效益分析
3.1经济效益调整中小学校布局,在城区新建、扩容中小学校是城乡一体化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符合“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规律,顺应“巩固提高乡镇中心小学、适度发展寄宿制中心小学、大力发展县镇中心小学”的发展趋向。如果新建一所寄宿制中心小学投资2000万元的话,那么在教师进修学校内办成一所寄宿制中心小学,至少可以节约1500万元。全国按2000个县计算,保守也要节约300个亿。
3.2社会效益①办成寄宿制中心小学,可有效缓解城区学校的就学压力,缓解因上学难而造成的社会矛盾。②办成寄宿制中心小学,可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教学科研优势,有效开展“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留守儿童的教育”等问题的实验和研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管教问题。③办成寄宿制中心小学,可使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学、科研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寻找课题、开展研究,科研成果又能在教育教学中及时验证,用于实践,进而办成县域内的实验性、示范性小学,成为全县效仿的模式就范例,从而使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走上良性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