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对儿童社会发展影响的综述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zhzhc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角色游戏能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强化儿童社会交往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加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培养儿童的互助协作精神,是儿童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角色游戏;儿童社会化发展;重要途径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它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在角色游戏中,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也十分多样与新颖,幼儿可以自由地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人际智能。因此,角色游戏水平的高低能反映社会交往能力水平的高低及人际智能水平的高低。
  一、社会化、儿童社会化的基本概念
  社会化就社会和个人而言,指个人的社会化,即通过个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适应社会并吸收社会文化,从一个具有自认属性的生物人发展成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为社会所接受的社会人的过程。儿童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步,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的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
  对于幼儿来讲,家庭和幼儿园是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影响其社会化的主要环境,而在这个环境中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形式。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也是社会化的最先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学校是次属群体,制度化的社会机构。在这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教育机构里,儿童人格得以发展成熟。大众传播媒介、电影电视、报刊杂志以及各种信息等都会对儿童社会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二、角色游戏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
  1.角色游戏强化幼儿的社会交往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社会交往意识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活动的社会意识。角色规范是指角色扮演者在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儿童在游戏中对角色、材料、动作、情境等的假装或假想的過程中,有真诚的体验,追求逼真的表演,尽管是在虚构,却不愿违背真实生活的逻辑原则,遵守蕴含在角色关系中的内在规则,使自己在游戏中的假装活动符合角色身份的社会要求,从而掌握和学习轮流、协商、合作等社会交往技能。儿童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角色行为是幼儿对社会角色规范的认同,是幼儿社会化进程中重要的一步。儿童此后的社会化就是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进行的。
  2.角色游戏加速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随着幼儿期的儿童语言词汇的增加、思维能力的萌生,独立意识脱颖而出,角色游戏恰恰是高度的独立自主活动,从而加速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然而,幼儿的“独立性”总是或多或少受到大人的控制和干涉。如在挑选角色过程中,幼儿会选择自己喜爱的游戏进行扮演,如果大人让幼儿选择扮演他们不喜欢的角色,幼儿会对这个游戏失去兴趣。教师在角色游戏中必须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幼儿多方面地面对生活,观察周围社会,丰富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印象,认识成人劳动的社会意义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周围生活的理解,加速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3.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互助协作精神。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有助于幼儿发展交往互助协作能力。角色游戏本身就是协作的过程,年龄稍长的幼儿角色意识已经很强烈,他们善于分配角色,教师可教给儿童一些分配角色的方法,如自己报名、推选、轮换等。经过这一过渡,到幼儿后期,儿童应该能与同伴商量角色的分配,懂得角色要轮流担任,并学会谦让。幼儿期自我意识正在形成,如不正确引导易产生种种不良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所以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时必须结合幼儿角色游戏的不同年龄特征和不同儿童的个性、能力差异等来进行,创设和优化适合角色游戏活动的环境与条件,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加现实生活的印象,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儿童的表现,个别指导、个别教育,保证游戏情节的发展,帮助他们分析看到的现象,明确正确的行为标准,促使幼儿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观察与体验世界,学会理解别人。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往往会出现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想法不一致的情况,要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幼儿必须互助、协作、谦让,就游戏的主题、情节、规则、玩法进行交流,协调和接受别人的想法,协商由谁来扮演什么角色,怎样来布置背景和使用玩具等来共同完成游戏活动。游戏中的角色扮演能帮助学前儿童由自我为本位的社会认知向以他人为本位的社会认知过渡,从而为理解他人、相互协作、宽容、友好等良好的品质形成奠定了心理基础。
  综上所述,角色游戏是幼儿社会化教育的需要,也是幼儿成长的需要,使幼儿在自然、主动、积极的情况下实现着社会化的过程。游戏对幼儿是有吸引力的,在游戏中,幼儿乐于抑制自己其他的愿望,使自己的行动服从游戏的要求,遵守规则。因此,游戏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在社会行为中分享、协作、谦让、互助的意识,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丽珠.幼儿个性发展与教育[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
  [2]姚淑清.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1989,(03).
  [3]周欣.游戏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02).
其他文献
糖尿病肾病(DN)是由高血糖引起全身代谢异常而发生、发展的慢性肾脏疾病.病理组织学改变主要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加.临床分期目前多采用Mogensen对1型DN的分期,由于
城市化进程在我国迅速加快,但城市化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因素一人的城市化还不能适应需要。要想使人能够适应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需要,农村教育的转型势在必行。农村教育的城市化进程
探讨了审计公设的本质、特征及建立原则,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审计公设体系研究的成果,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新时期审计公设体系构建的设想.
高校的学生档案非常重要,它包含了学生的重要信息.同时它也关系到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只有做好了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够科学的进行考核、决策。但是很多高校在学生档案管理方面都存
2007年10月15日上午,卫生部部长陈竺以无党派人士和卫生部部长的双重身份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报告后,下午回到卫生部参加部机关、直属单位学习十七大报告座谈会。他说,听了胡锦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本着“指导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纲要”总则)的宗旨,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定位、指导思想及其组织、实施和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和原则性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其实施,从而为我国幼教新世纪的发展构筑坚实的基础。  一、终身教育的观点  从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现状来看,终身教育的思想尽管已经人人皆知,但是要将幼儿园从仅仅是小学的预备阶段真正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