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推行,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渐渐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的教学模式,如实的应用、实施好,对学生的各方面提高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 小组合作 教学
所谓的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其实就是在承认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前提下,如实的根据教学需要,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成几个小组,在教师指导下,使其进行相互的交流、配合,共同的去探究、去发现,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优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清楚的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浅见:
一、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富有成效和创意的教学理论,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在美国推广开来之后,迅速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关注,在现代教育领域大放异彩。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将现代教学理念体现的淋漓尽致。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点:
1. 1体现了现代教学的理念
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在教学模式上,不再是传统“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既是课程改革的所要求的,也是现代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1.2是教师教学的需要,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则是为了“会学”。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讲授——接受”是教学的主流,往往都是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主的双边信息交流方式,只重知识讲授,轻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包得过多,统得太死,压制了孩子的自主性。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好教,学生学不好,严重阻碍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能充分的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能有效促使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教师教学的需要。
二、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
2.1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课堂组织的掌控能力
“亲其师而信其道,尊其师而奉其教,敬其师而效其行”。教师是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施者和管理者,更加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吸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课堂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注重学科知识的积累,以此添充所缺知识空白,方能做到厚积薄发。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体现学生做为鲜活生命的主体价值,这样在教学中学生才能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快速进入角色,互帮互助,积极探究。教师首先要课前充分准备,努力地去发挥、拓展、补充、延伸和升华教学内容,寻找组织合作学习的契机。协调好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合作的情境,把学生引向合作。其次,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以及具体的合作技能。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产生的问题,并对他们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和帮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2合理分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对学生实施分组,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一个分组的好坏,将直接关系的学生的后继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目前,合作學习中最常见的分组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简单搭配而成的,这样的安排极不利于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谁组织、谁发言、谁记录、同学发言时其他成员做什么等,往往没有明确分工和指定,导致学习好的学生主宰课堂,学生差的学生变成听众,难以保证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共同得到提高。为此,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灵活分组,使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充分的发挥出来。对此,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分组:①就近分组: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人左右。这种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需将学生分出层次,可减少学生相互交流时的心理障碍,且课堂上无需重新调整座次,操作比较简便,也便于开展合作学习的组间竞赛,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更为适宜。此外,考虑到其他原因,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分组后进行座位调整,争取学生的分组能尽量合理、科学。②根据学生的能力分组:我们根据课堂学习任务,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差异性这个角度还可以把合作学习小组分成:交叉合作,优生和学差生互助;同等生合作。这样的合作小组,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应运而生,没有固定的位置,也没有固定的合作伙伴,按需组建,比较灵活。
2.3合理指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合理分组是前提,合理指导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初中生自主能力较差,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挑战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各个环节,合理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努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帮助学习小组中的每个成员明确在小组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在小组合作学习前给出小组的学习目标。其次,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大部分学生足够的思考、合作的时间,重视生生互动,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总结:
教有千法,教无定法,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亦无固定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实践,努力寻找最佳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孙守林.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考试周刊.2011
[2] 周窦华.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问题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4
关键词:初中语文 小组合作 教学
所谓的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其实就是在承认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前提下,如实的根据教学需要,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成几个小组,在教师指导下,使其进行相互的交流、配合,共同的去探究、去发现,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优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清楚的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浅见:
一、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富有成效和创意的教学理论,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在美国推广开来之后,迅速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关注,在现代教育领域大放异彩。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将现代教学理念体现的淋漓尽致。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点:
1. 1体现了现代教学的理念
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在教学模式上,不再是传统“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既是课程改革的所要求的,也是现代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1.2是教师教学的需要,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则是为了“会学”。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讲授——接受”是教学的主流,往往都是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主的双边信息交流方式,只重知识讲授,轻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包得过多,统得太死,压制了孩子的自主性。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好教,学生学不好,严重阻碍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能充分的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能有效促使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教师教学的需要。
二、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
2.1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课堂组织的掌控能力
“亲其师而信其道,尊其师而奉其教,敬其师而效其行”。教师是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施者和管理者,更加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吸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课堂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注重学科知识的积累,以此添充所缺知识空白,方能做到厚积薄发。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体现学生做为鲜活生命的主体价值,这样在教学中学生才能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快速进入角色,互帮互助,积极探究。教师首先要课前充分准备,努力地去发挥、拓展、补充、延伸和升华教学内容,寻找组织合作学习的契机。协调好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合作的情境,把学生引向合作。其次,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以及具体的合作技能。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产生的问题,并对他们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和帮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2合理分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对学生实施分组,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一个分组的好坏,将直接关系的学生的后继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目前,合作學习中最常见的分组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简单搭配而成的,这样的安排极不利于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谁组织、谁发言、谁记录、同学发言时其他成员做什么等,往往没有明确分工和指定,导致学习好的学生主宰课堂,学生差的学生变成听众,难以保证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共同得到提高。为此,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灵活分组,使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充分的发挥出来。对此,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分组:①就近分组: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人左右。这种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需将学生分出层次,可减少学生相互交流时的心理障碍,且课堂上无需重新调整座次,操作比较简便,也便于开展合作学习的组间竞赛,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更为适宜。此外,考虑到其他原因,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分组后进行座位调整,争取学生的分组能尽量合理、科学。②根据学生的能力分组:我们根据课堂学习任务,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差异性这个角度还可以把合作学习小组分成:交叉合作,优生和学差生互助;同等生合作。这样的合作小组,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应运而生,没有固定的位置,也没有固定的合作伙伴,按需组建,比较灵活。
2.3合理指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合理分组是前提,合理指导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初中生自主能力较差,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挑战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各个环节,合理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努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帮助学习小组中的每个成员明确在小组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在小组合作学习前给出小组的学习目标。其次,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大部分学生足够的思考、合作的时间,重视生生互动,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总结:
教有千法,教无定法,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亦无固定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实践,努力寻找最佳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孙守林.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考试周刊.2011
[2] 周窦华.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问题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