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来源:
夏天里在一次户外沙土区活动时,有几个小朋友自主地开展了制作买卖冰激凌的游戏,接着许多孩子也加入到游戏中,并且孩子们根据小桶的颜色来命名不同口味的冰激凌,连续几天孩子们一直沉浸在这个游戏中,随着游戏的深入,孩子们找来树枝、石子作为钱币进行买卖游戏。《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时机,提供恰当的引导。于是,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开展了相关的游戏活动。
一、 户外传统体育游戏:《冰糕化了》
(一) 游戏目标:锻炼躲闪奔跑能力以及反应速度和灵活性。
(二) 游戏准备:根据幼儿人数,提前画好场地。
(三) 游戏玩法:
1. 一名幼儿做追逐者,其余的孩子当“冰糕”。
2. “冰糕”在制定的范围内躲闪快跑,追逐者去追逐“冰糕”。
3. 如果幼儿将被追逐到可以双手抱头喊“冰糕”,即表示被冻住,不能再动了。
4. 等追逐者去追其他幼儿时,这个被冻住的“冰糕”可以说“化了”,然后重新跑。
5. 没有及时喊“冰糕”而被捉住的幼儿与追逐者互换角色,继续游戏。
(四) 游戏规则:
1. “冰糕”不能怕被捉到而总是蹲着。
2. “冰糕”必须在固定范围内跑动,不得到处乱跑。
3. 追逐者用手拍一下未说“冰糕”的幼儿就算捉住了,不要使劲推、拍。
(五) 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与措施:游戏中,个别幼儿仍然不能很好地遵守规则,会忘记自己的角色。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发现孩子们对玩法和规则还没有内化,不能自觉遵守。于是我们决定先由教师扮演追逐者,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其次选择奔跑能力强,能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做追逐者,起模范带头作用。
二、 室内区角民间智力游戏:《挑冰糕棍》
(一) 游戏目标: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灵活性,发展幼儿的耐心、观察力、判断力等。
(二) 游戏准备:长短粗细相同的冰糕棍若干。
(三) 游戏方法与规则:
1. 2~3人一组,通过“剪刀石头布”决定先后。
2. 游戏开始,第一个幼儿把棍整理好置于手中,轻轻地撒开,先将散落在一边的单棍捡起,再用手中的棍插进交错叠压在一起的棍中,轻挑至一旁,棍归己方。玩时不能碰到其他棍,否则,即为“瞎了”,由第二名幼儿挑棍。
3. 大家轮流游戏,直到桌上的冰糕棍挑完为止,数一数,以数量多少决定胜负。
(四) 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在游戏中有个别幼儿不能很好的观察,不够仔细,一下能碰动好几根棍。在先后顺序玩游戏时,出现争抢现象。在游戏过程中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会让幼儿说说应该选哪一根作为目标,说的同时孩子们学会了观察思考、表达。
三、 户外区域角色游戏:《冰激凌大卖场》
(一) 游戏目标:有初步的角色意识,能利用玩具、材料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冰激凌买卖游戏。
(二) 游戏准备:沙池,沙子、各种塑料玩具
(三) 经验准备:有跟随父母去超市或者市场买东西的生活经验。
(四) 游戏过程:
1. 游戏规划:讨论游戏中的角色;结合生活经验讨论不同角色在对话中的特点;给自己进行角色定位;模仿进行角色间的对话;讨论用什么代替冰激凌?
2. 进入游戏区域,进行初步游戏:自由游戏阶段但游戏坚持性较低,需要教师以一类角色身份加入游戏,激发幼儿继续游戏的兴趣。
3. 游戏扩张:教师以角色的口吻提出建议;游戏中角色明确分工;冰激凌分店诞生,更多幼儿加入游戏。收拾整理游戏现场
4. 游戏总结:游戏中,都谁参加了?怎么玩的?下次想怎么玩?
(五) 活动反思:
虽然有了游戏前的规划,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游戏中角色的串换时有发生,导致了游戏断断续续的情况。发现问题后,教师的适时有效的介入,让孩子对游戏有了更深的思考,孩子学的自在,老师也教的自然。
四、 美工区:《制作美味冰激凌》
(一) 区域目标:能够利用揉、搓、团的技能尝试用橡皮泥制作“冰激凌”。
(二) 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橡皮泥、橡皮泥工具、橡皮泥冰激凌模型。
2. 技能准备:初步掌握橡皮泥揉搓团的技能。
(三) 活动过程:
1. 讨论:都吃过什么样子的冰激凌?冰激凌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2. 欣赏:通过照片回顾参观冰激凌店的过程,激发幼儿制作的欲望。
3. 尝试制作: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冰激凌的已有“印象”进行创作。
4. 交流总结:怎么做出来漂亮的冰激凌?下次又会怎样做?
(四) 活动反思:
此次区角活动,分为讨论——欣赏——两次制作——交流总结四部分。讨论环节欣赏环节主要是丰富孩子对冰激凌的印象,激发孩子制作欲望;制作环节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并进一步完善冰激凌制作的机会;交流总结是幼儿对这次制作的一个自我评价,也是对下次制作的一个明确的规划。
五、 益智游戏:《冰糕棍摆摆乐》
(一) 区域目标:通过动手和动脑将冰糕棍进行拼搭组合成任意图形,来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材料准备:颜色、长短、粗细不同的冰糕棍若干、各种形状的积木。
(三) 活动难点:冰糕棍与冰糕棍之间的连接,力求工整、美观。
(四) 活动过程:
1. 冰糕棍初印象:冰糕棍像什么?两根冰糕棍能变成什么?可以用很多冰糕棍来摆成什么?
2. 逐一交流一起交流反馈各自的作品:是怎么拼的?
3. 辅助材料点亮冰糕棍的创意拼摆:引导幼儿拼出不同造型,增加拼摆的趣味性和创造性。
4. 肆意想象,尽情拼摆:根据幼儿的创意拼摆,进行冰糕棍创意作品展。
(五) 活动反思:
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废旧材料的新价值,如:冰糕棍还能用来玩拼摆。孩子自己则在拼摆中产生灵感,把脑中的事物形状与冰糕棍进行结合。发展的不仅是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做事的规划能力。
主题游戏活动反思:
(一) 在游戏中快乐,在快乐中游戏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孩子们在游戏中任意想象自由驰骋,不受束缚,孩子在游戏中成为真正的主角,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做到了在游戏中快乐,在快乐中游戏。
(二) 游戏中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在户外传统游戏“冰糕化了”中提高了幼儿奔跑和反应能力。在区角游戏中,幼儿通过对多种材料的摆弄、操作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户外区域角色游戏“冰激凌大卖场”中,幼儿萌发了合作游戏的意识,这都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表现。游戏带给了幼儿积极的情绪体验并提高了幼儿综合能力。
(三)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在主题活动中,作为观察者,及时发现游戏中的问题,并准确有效地洞察孩子的游戏需要。教师在游戏中以恰当的方式给幼儿提出游戏建议,参与游戏,给幼兒起到引领护航的作用;老师在游戏中能够尊重幼儿的游戏精神,抓住幼儿的兴趣需要,捕捉具有教育价值的的游戏活动,并能在游戏前后做好计划反思,在这个过程中能促进教师逐步向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目标迈进!
夏天里在一次户外沙土区活动时,有几个小朋友自主地开展了制作买卖冰激凌的游戏,接着许多孩子也加入到游戏中,并且孩子们根据小桶的颜色来命名不同口味的冰激凌,连续几天孩子们一直沉浸在这个游戏中,随着游戏的深入,孩子们找来树枝、石子作为钱币进行买卖游戏。《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时机,提供恰当的引导。于是,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开展了相关的游戏活动。
一、 户外传统体育游戏:《冰糕化了》
(一) 游戏目标:锻炼躲闪奔跑能力以及反应速度和灵活性。
(二) 游戏准备:根据幼儿人数,提前画好场地。
(三) 游戏玩法:
1. 一名幼儿做追逐者,其余的孩子当“冰糕”。
2. “冰糕”在制定的范围内躲闪快跑,追逐者去追逐“冰糕”。
3. 如果幼儿将被追逐到可以双手抱头喊“冰糕”,即表示被冻住,不能再动了。
4. 等追逐者去追其他幼儿时,这个被冻住的“冰糕”可以说“化了”,然后重新跑。
5. 没有及时喊“冰糕”而被捉住的幼儿与追逐者互换角色,继续游戏。
(四) 游戏规则:
1. “冰糕”不能怕被捉到而总是蹲着。
2. “冰糕”必须在固定范围内跑动,不得到处乱跑。
3. 追逐者用手拍一下未说“冰糕”的幼儿就算捉住了,不要使劲推、拍。
(五) 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与措施:游戏中,个别幼儿仍然不能很好地遵守规则,会忘记自己的角色。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发现孩子们对玩法和规则还没有内化,不能自觉遵守。于是我们决定先由教师扮演追逐者,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其次选择奔跑能力强,能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做追逐者,起模范带头作用。
二、 室内区角民间智力游戏:《挑冰糕棍》
(一) 游戏目标: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灵活性,发展幼儿的耐心、观察力、判断力等。
(二) 游戏准备:长短粗细相同的冰糕棍若干。
(三) 游戏方法与规则:
1. 2~3人一组,通过“剪刀石头布”决定先后。
2. 游戏开始,第一个幼儿把棍整理好置于手中,轻轻地撒开,先将散落在一边的单棍捡起,再用手中的棍插进交错叠压在一起的棍中,轻挑至一旁,棍归己方。玩时不能碰到其他棍,否则,即为“瞎了”,由第二名幼儿挑棍。
3. 大家轮流游戏,直到桌上的冰糕棍挑完为止,数一数,以数量多少决定胜负。
(四) 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在游戏中有个别幼儿不能很好的观察,不够仔细,一下能碰动好几根棍。在先后顺序玩游戏时,出现争抢现象。在游戏过程中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会让幼儿说说应该选哪一根作为目标,说的同时孩子们学会了观察思考、表达。
三、 户外区域角色游戏:《冰激凌大卖场》
(一) 游戏目标:有初步的角色意识,能利用玩具、材料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冰激凌买卖游戏。
(二) 游戏准备:沙池,沙子、各种塑料玩具
(三) 经验准备:有跟随父母去超市或者市场买东西的生活经验。
(四) 游戏过程:
1. 游戏规划:讨论游戏中的角色;结合生活经验讨论不同角色在对话中的特点;给自己进行角色定位;模仿进行角色间的对话;讨论用什么代替冰激凌?
2. 进入游戏区域,进行初步游戏:自由游戏阶段但游戏坚持性较低,需要教师以一类角色身份加入游戏,激发幼儿继续游戏的兴趣。
3. 游戏扩张:教师以角色的口吻提出建议;游戏中角色明确分工;冰激凌分店诞生,更多幼儿加入游戏。收拾整理游戏现场
4. 游戏总结:游戏中,都谁参加了?怎么玩的?下次想怎么玩?
(五) 活动反思:
虽然有了游戏前的规划,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游戏中角色的串换时有发生,导致了游戏断断续续的情况。发现问题后,教师的适时有效的介入,让孩子对游戏有了更深的思考,孩子学的自在,老师也教的自然。
四、 美工区:《制作美味冰激凌》
(一) 区域目标:能够利用揉、搓、团的技能尝试用橡皮泥制作“冰激凌”。
(二) 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橡皮泥、橡皮泥工具、橡皮泥冰激凌模型。
2. 技能准备:初步掌握橡皮泥揉搓团的技能。
(三) 活动过程:
1. 讨论:都吃过什么样子的冰激凌?冰激凌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2. 欣赏:通过照片回顾参观冰激凌店的过程,激发幼儿制作的欲望。
3. 尝试制作: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冰激凌的已有“印象”进行创作。
4. 交流总结:怎么做出来漂亮的冰激凌?下次又会怎样做?
(四) 活动反思:
此次区角活动,分为讨论——欣赏——两次制作——交流总结四部分。讨论环节欣赏环节主要是丰富孩子对冰激凌的印象,激发孩子制作欲望;制作环节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并进一步完善冰激凌制作的机会;交流总结是幼儿对这次制作的一个自我评价,也是对下次制作的一个明确的规划。
五、 益智游戏:《冰糕棍摆摆乐》
(一) 区域目标:通过动手和动脑将冰糕棍进行拼搭组合成任意图形,来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材料准备:颜色、长短、粗细不同的冰糕棍若干、各种形状的积木。
(三) 活动难点:冰糕棍与冰糕棍之间的连接,力求工整、美观。
(四) 活动过程:
1. 冰糕棍初印象:冰糕棍像什么?两根冰糕棍能变成什么?可以用很多冰糕棍来摆成什么?
2. 逐一交流一起交流反馈各自的作品:是怎么拼的?
3. 辅助材料点亮冰糕棍的创意拼摆:引导幼儿拼出不同造型,增加拼摆的趣味性和创造性。
4. 肆意想象,尽情拼摆:根据幼儿的创意拼摆,进行冰糕棍创意作品展。
(五) 活动反思:
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废旧材料的新价值,如:冰糕棍还能用来玩拼摆。孩子自己则在拼摆中产生灵感,把脑中的事物形状与冰糕棍进行结合。发展的不仅是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做事的规划能力。
主题游戏活动反思:
(一) 在游戏中快乐,在快乐中游戏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孩子们在游戏中任意想象自由驰骋,不受束缚,孩子在游戏中成为真正的主角,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做到了在游戏中快乐,在快乐中游戏。
(二) 游戏中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在户外传统游戏“冰糕化了”中提高了幼儿奔跑和反应能力。在区角游戏中,幼儿通过对多种材料的摆弄、操作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户外区域角色游戏“冰激凌大卖场”中,幼儿萌发了合作游戏的意识,这都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表现。游戏带给了幼儿积极的情绪体验并提高了幼儿综合能力。
(三)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在主题活动中,作为观察者,及时发现游戏中的问题,并准确有效地洞察孩子的游戏需要。教师在游戏中以恰当的方式给幼儿提出游戏建议,参与游戏,给幼兒起到引领护航的作用;老师在游戏中能够尊重幼儿的游戏精神,抓住幼儿的兴趣需要,捕捉具有教育价值的的游戏活动,并能在游戏前后做好计划反思,在这个过程中能促进教师逐步向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