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越“控诉”的陷阱
许多人到了三四十岁,仍像青春期时一样与父母对抗,到四五十岁控诉还未完结。他们依然想着把年少时父母对他们的伤害跟父母讲清楚。
已经步入而立之年,并且有了自己家庭和孩子的程峰仍然牢牢记着童年的一件事:程峰10岁那年得过一次心肌炎,当时程峰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母都在外地上班。得知儿子患病后,程峰的父母随即赶回了老家,却只陪程峰待了三天,就放下钱走了。那次患病,是程峰终生难忘的。他在医院一住就是半年,期间医院下过两次病危通知书,在他人生最难熬的日子里,一直只有爷爷奶奶陪着他。也就是那次患病,在程峰心里埋下了怨恨的种子,他无法想象为什么自己都病入膏肓了,父母都不肯多陪陪他。
大学毕业后,程峰选择了远离父母的另一个城市定居,现在儿子已经2岁了,还没见过自己的爷爷奶奶……
人一旦陷入“控诉父母”的陷阱,会几年、十几年保持着对父母的怨恨,这种怨恨有时并不是时间可以化解的。很多控诉者认为,长大成人独立之后,远离父母就好了。但心理上仍然扯不断与父母的纠结,这种纠结一有机会就会表现出来,一次次地中伤自己和养育自己的父母。
为什么那么多人无法放下对父母的怨恨?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心理上需要父母的爱(尽管在现实中,他们可能觉得父母并不爱他们),他们需要找到证据证明父母是爱他们的。这看起来像是一个悖论,满眼只有怨恨的人,是不可能找到爱的证据的。但越是缺失,人们越会生成另一种强烈的渴望,并以此去评判父母,进入更加失望的循环。就像我们小时候,会羡慕别人的父母一样,我们其实一直是拿自己的父母与幻想中完美的父母做比较的,因为这种“万能父母”的幻想,我们有了对父母的恨和爱。
放不下对父母的恨,只意味着沉溺于控诉的情绪、自怜自艾而不能自拔,只意味着时间早已飞逝,却仍将自己固定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同定在那个弱小的孩子身上,像当年受到父母的妨碍一样,改由自己妨碍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前行。
和解:先在自己内心进行
我们需要怎样的和解?要父母认识到对自己的伤害,然后道歉、认错、改正?如果父母真的这么做了,我们就可以马上与父母和好吗?可能未必。
如果控诉者的心是关闭的、带着盔甲的,便无法与父母沟通。产生冲突的父母和子女往往很难承认自己错,却都希望对方站在自己的角度理解自己,就这样在心理上打起一个个结。首先有必要了解父母,学会站在父母的位置上,体会他们真正的想法,当时为何这样做,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父母从内心真的想迫害自己吗?还是他们另有苦衷?
大多数人控诉父母,是因为他们只看到自己被父母控制、忽视。而父母本身不仅仅是这个角色,也是普通的、有很多局限的人。父母用他们那个年代的观念与生存模式左右了孩子的成长,他们也有无力摆脱的思想禁锢和现实压力,他们使孩子受伤了却可能全然不知。当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看待父母,不对他们做出过高的期待,能用人性的眼光理解他们时,或许才能体会到,他们当时养育我们已经尽力而为了。
真诚与父母沟通
当我们能够理解自己父母,关系往往就已经开始变化,如果我们把心灵打开,坦诚地把自己的想法讲给父母,真诚地跟父母沟通,也许缠绕着两代人的“心结”便可就此化解。
做好心理准备,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带着稳定的情绪和父母交流。你需要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是批评、指责。许多人从父母那里学会的表达方式,往往并不利于真正的沟通。你只需要阐述事实、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可以这样说:“当你们……做,我感到……,这件事让我很伤心。”
接着,你可以跟父母核实一下,当时发生那件事的时候,他们的初衷是什么?告诉父母当时你为什么那样认为,也给父母申辩的机会。沟通中再次引发争论时,你可以告诉父母:“我肯定你们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但看看我是怎么生活过来的,我这么说不是想攻击你们,而是因为你们对我而言很重要,我们之间的关系很重要,我想缓和这种关系。”
当然,你也可以给父母写封信,平静地、字斟句酌地写,不要控诉,而要讲述自己的痛苦。告诉父母谢谢他们把自己养育大,肯定他们的付出。
与父母真诚地沟通之后,再与父母一次次重逢,相信你能逐渐感受到你们的关系在悄悄产生变化。
许多人到了三四十岁,仍像青春期时一样与父母对抗,到四五十岁控诉还未完结。他们依然想着把年少时父母对他们的伤害跟父母讲清楚。
已经步入而立之年,并且有了自己家庭和孩子的程峰仍然牢牢记着童年的一件事:程峰10岁那年得过一次心肌炎,当时程峰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母都在外地上班。得知儿子患病后,程峰的父母随即赶回了老家,却只陪程峰待了三天,就放下钱走了。那次患病,是程峰终生难忘的。他在医院一住就是半年,期间医院下过两次病危通知书,在他人生最难熬的日子里,一直只有爷爷奶奶陪着他。也就是那次患病,在程峰心里埋下了怨恨的种子,他无法想象为什么自己都病入膏肓了,父母都不肯多陪陪他。
大学毕业后,程峰选择了远离父母的另一个城市定居,现在儿子已经2岁了,还没见过自己的爷爷奶奶……
人一旦陷入“控诉父母”的陷阱,会几年、十几年保持着对父母的怨恨,这种怨恨有时并不是时间可以化解的。很多控诉者认为,长大成人独立之后,远离父母就好了。但心理上仍然扯不断与父母的纠结,这种纠结一有机会就会表现出来,一次次地中伤自己和养育自己的父母。
为什么那么多人无法放下对父母的怨恨?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心理上需要父母的爱(尽管在现实中,他们可能觉得父母并不爱他们),他们需要找到证据证明父母是爱他们的。这看起来像是一个悖论,满眼只有怨恨的人,是不可能找到爱的证据的。但越是缺失,人们越会生成另一种强烈的渴望,并以此去评判父母,进入更加失望的循环。就像我们小时候,会羡慕别人的父母一样,我们其实一直是拿自己的父母与幻想中完美的父母做比较的,因为这种“万能父母”的幻想,我们有了对父母的恨和爱。
放不下对父母的恨,只意味着沉溺于控诉的情绪、自怜自艾而不能自拔,只意味着时间早已飞逝,却仍将自己固定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同定在那个弱小的孩子身上,像当年受到父母的妨碍一样,改由自己妨碍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前行。
和解:先在自己内心进行
我们需要怎样的和解?要父母认识到对自己的伤害,然后道歉、认错、改正?如果父母真的这么做了,我们就可以马上与父母和好吗?可能未必。
如果控诉者的心是关闭的、带着盔甲的,便无法与父母沟通。产生冲突的父母和子女往往很难承认自己错,却都希望对方站在自己的角度理解自己,就这样在心理上打起一个个结。首先有必要了解父母,学会站在父母的位置上,体会他们真正的想法,当时为何这样做,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父母从内心真的想迫害自己吗?还是他们另有苦衷?
大多数人控诉父母,是因为他们只看到自己被父母控制、忽视。而父母本身不仅仅是这个角色,也是普通的、有很多局限的人。父母用他们那个年代的观念与生存模式左右了孩子的成长,他们也有无力摆脱的思想禁锢和现实压力,他们使孩子受伤了却可能全然不知。当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看待父母,不对他们做出过高的期待,能用人性的眼光理解他们时,或许才能体会到,他们当时养育我们已经尽力而为了。
真诚与父母沟通
当我们能够理解自己父母,关系往往就已经开始变化,如果我们把心灵打开,坦诚地把自己的想法讲给父母,真诚地跟父母沟通,也许缠绕着两代人的“心结”便可就此化解。
做好心理准备,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带着稳定的情绪和父母交流。你需要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是批评、指责。许多人从父母那里学会的表达方式,往往并不利于真正的沟通。你只需要阐述事实、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可以这样说:“当你们……做,我感到……,这件事让我很伤心。”
接着,你可以跟父母核实一下,当时发生那件事的时候,他们的初衷是什么?告诉父母当时你为什么那样认为,也给父母申辩的机会。沟通中再次引发争论时,你可以告诉父母:“我肯定你们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但看看我是怎么生活过来的,我这么说不是想攻击你们,而是因为你们对我而言很重要,我们之间的关系很重要,我想缓和这种关系。”
当然,你也可以给父母写封信,平静地、字斟句酌地写,不要控诉,而要讲述自己的痛苦。告诉父母谢谢他们把自己养育大,肯定他们的付出。
与父母真诚地沟通之后,再与父母一次次重逢,相信你能逐渐感受到你们的关系在悄悄产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