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前,黄大春还只是黄花村的支书。他脑子活泛,没用几年时间,就将一个原本贫穷落后的村子发展成了远近有名的菜籽油专业村,村里人也过上了小康生活。县上因为黄大春的政绩,将他提拔为黄花镇的镇长,原想着他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黄花镇也搞得红红火火,没想到被提拔后,他的心思却变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请客送礼上,没有精力发展黄花镇的经济。
这年,县上人员变动,新调来了一个只有三十几岁的刘姓县长,黄大春想巴结他,但是送了几次礼,都被拒之门外。由于搞不清这个刘县长是个什么来头,是个什么样的角色,黄大春转而去买通了刘县长身边的办事人员,让他们给自己美言几句。
就在这天早上,黄大春接到了刘县长的电话,刘县长只是说了一句:“是黄镇长吗?你来县里一趟吧!”就挂了电话。
黄大春驱车半个小时,到了刘县长的办公室。刘县长热情地请他进屋,让秘书沏了一杯茶,黄大春连忙道谢。黄大春看着刘县长和颜悦色的样子,以为自己的公关起作用了。
刘县长说:“听他们说,黄镇长很能干,把个黄花镇治理的井井有条,繁荣富强。”黄大春忙故作谦逊地一欠身,套着官话说:“我黄某人何德何能,那都是领导们的功劳,如果没有您的英明决断,我……”刘县长听到这里,一皱眉头,打断了黄大春的话,说:“我忽然想起一个故事,想讲给你听听。”黄大春不知道刘县长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听刘县长讲了起来:
“战国时,我们这个县是齐国的属地,当时出了一个很有作为的国君——齐威王,十分注重选贤任能,不时询问左右地方官吏的政绩如何。左右的回答众口一词,都说阿城大夫最能干,而即墨大夫最无能。一天早朝时,文武百官诧异地看到宫门前有一个很大的台子,台子上有一个很大的瓮,下面烧着熊熊大火。齐威王披挂整齐,站在高台上。
站在高台下的是两个大夫,一个是阿城大夫,他在朝野被赞誉的次数最多。另外一个就是在齐国臭名昭著,受到各路大臣诟病的即墨大夫。齐威王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用烹刑杀掉其中一个来重树王威,而另一个,则要作为正面的典范来鼓励齐国的各位大臣……”
讲到这里,刘县长忽然停住了,问黄大春:“你说如果你是齐威王,最终被斩杀的应该是谁?”黄大春咧了咧嘴,说:“当然是那个即墨大夫了。他又无能,名声又臭,要他有什么用?”刘县长没有将这个故事讲下去,他起身说:“我要去下面做调研,至于这个故事的结尾,你去查一下到底怎么样,然后再来告诉我。”说完做了一个请便的手势。
黄大春回到镇政府后,马上叫来助理王华,让他查一下这个故事的结尾。
一会,王华敲门进屋了,黄大春问:“这个故事的结尾到底是怎么样的?”王华回答说:“齐威王屡次问起身边的臣子这两位大夫的作为,臣子们都说阿城大夫是最好的,即墨大夫是最坏的。齐威王却不信,悄悄地差两个心腹之人下去探察,得出来的结果竟与左右所言完全相反。阿城田野荒芜,盗贼四起,百姓怨声载道,阿城大夫对此却并不治理,只是大出金宝贿赂左右以求美誉。而即墨田野开辟,人民富饶,官无留事,东方以宁,即墨大夫专心治理政事,不肯给齐威王左右送礼,因此每天都有人说诋毁他的话……”
听到这里,黄大春脸色大变,因为这个阿城大夫与自己的作为有许多相似之处。一旁的王华看见他变了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怯怯地问:“镇长,还讲不?”黄大春胆战心惊地说:“接……接着讲。”
“齐威王调查确实之后,召两个大夫入朝。齐威王召集群臣,当众公布调查结果,立时便赏即墨大夫万家之邑,而将阿城大夫烹了。”
黄大春一下子就瘫坐在椅子上,他做梦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也不知道是否该将这个结局告诉刘县长。但他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已经快到头了。
下午,惶惶不可终日的黄大春接到了刘县长的电话,叫他去办公室一趟,虽然心虚,但是也没有法子,还是坐车去了。
刘县长依旧是和颜悦色地让黄大春坐下,递过一杯水,对他说:“黄镇长,那个故事找到结尾了?”黄大春颤抖着声音说:“找……找到了。”他正要讲下去,刘县长却伸手示意一下,拦住他的话,说:“我先给你讲讲我所知道的结尾,你看看对不对。”黄大春无奈地点了点头。
“齐威王面对着下面的臣子,说:‘各位,你们一个劲地在寡人面前说,阿城大夫怎么好,即墨大夫怎么坏,可是寡人经过调查,却发现阿城大夫虽然很聪明,却把这点聪明用在阿谀奉承上了;即墨大夫人不聪明,但他懂得笨鸟先飞的道理,所以他将所有精力放在处理政事,提高人民福祉上。只因不会溜须拍马,所以别人都说他不好,对于这样的好官,寡人准备赏赐他一万户的俸禄,而对阿城大夫……’
此时,阿城大夫看着烧沸的水,眼前仿佛已经看见自己在里边煮的惨状,吓得站不住了。这时齐威王说:‘阿城大夫在任期间,虽然没有什么作为,但是也没做什么坏事,所以寡人准备对其留职查看,以观后效。如果几年后,他还是老样子,寡人就不会再客气,会将他投进这热水锅中。’
阿城大夫对齐威王不杀自己是感恩戴德,痛改前非,一心将心思扑在让阿城繁荣富强上。几年之后,阿城也和即墨一样,成了齐国最富裕的城镇之一。”
黄大春对这样的结局,大出意料。那一刻,他明白了刘县长给他讲故事的苦心,他眼含热泪正想说声谢谢,刘县长却对他挥挥手,让他出去了。
几年以后,一个农业强镇在南方兴起,那个镇子每到收获季节时,黄花遍地。
这年,县上人员变动,新调来了一个只有三十几岁的刘姓县长,黄大春想巴结他,但是送了几次礼,都被拒之门外。由于搞不清这个刘县长是个什么来头,是个什么样的角色,黄大春转而去买通了刘县长身边的办事人员,让他们给自己美言几句。
就在这天早上,黄大春接到了刘县长的电话,刘县长只是说了一句:“是黄镇长吗?你来县里一趟吧!”就挂了电话。
黄大春驱车半个小时,到了刘县长的办公室。刘县长热情地请他进屋,让秘书沏了一杯茶,黄大春连忙道谢。黄大春看着刘县长和颜悦色的样子,以为自己的公关起作用了。
刘县长说:“听他们说,黄镇长很能干,把个黄花镇治理的井井有条,繁荣富强。”黄大春忙故作谦逊地一欠身,套着官话说:“我黄某人何德何能,那都是领导们的功劳,如果没有您的英明决断,我……”刘县长听到这里,一皱眉头,打断了黄大春的话,说:“我忽然想起一个故事,想讲给你听听。”黄大春不知道刘县长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听刘县长讲了起来:
“战国时,我们这个县是齐国的属地,当时出了一个很有作为的国君——齐威王,十分注重选贤任能,不时询问左右地方官吏的政绩如何。左右的回答众口一词,都说阿城大夫最能干,而即墨大夫最无能。一天早朝时,文武百官诧异地看到宫门前有一个很大的台子,台子上有一个很大的瓮,下面烧着熊熊大火。齐威王披挂整齐,站在高台上。
站在高台下的是两个大夫,一个是阿城大夫,他在朝野被赞誉的次数最多。另外一个就是在齐国臭名昭著,受到各路大臣诟病的即墨大夫。齐威王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用烹刑杀掉其中一个来重树王威,而另一个,则要作为正面的典范来鼓励齐国的各位大臣……”
讲到这里,刘县长忽然停住了,问黄大春:“你说如果你是齐威王,最终被斩杀的应该是谁?”黄大春咧了咧嘴,说:“当然是那个即墨大夫了。他又无能,名声又臭,要他有什么用?”刘县长没有将这个故事讲下去,他起身说:“我要去下面做调研,至于这个故事的结尾,你去查一下到底怎么样,然后再来告诉我。”说完做了一个请便的手势。
黄大春回到镇政府后,马上叫来助理王华,让他查一下这个故事的结尾。
一会,王华敲门进屋了,黄大春问:“这个故事的结尾到底是怎么样的?”王华回答说:“齐威王屡次问起身边的臣子这两位大夫的作为,臣子们都说阿城大夫是最好的,即墨大夫是最坏的。齐威王却不信,悄悄地差两个心腹之人下去探察,得出来的结果竟与左右所言完全相反。阿城田野荒芜,盗贼四起,百姓怨声载道,阿城大夫对此却并不治理,只是大出金宝贿赂左右以求美誉。而即墨田野开辟,人民富饶,官无留事,东方以宁,即墨大夫专心治理政事,不肯给齐威王左右送礼,因此每天都有人说诋毁他的话……”
听到这里,黄大春脸色大变,因为这个阿城大夫与自己的作为有许多相似之处。一旁的王华看见他变了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怯怯地问:“镇长,还讲不?”黄大春胆战心惊地说:“接……接着讲。”
“齐威王调查确实之后,召两个大夫入朝。齐威王召集群臣,当众公布调查结果,立时便赏即墨大夫万家之邑,而将阿城大夫烹了。”
黄大春一下子就瘫坐在椅子上,他做梦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也不知道是否该将这个结局告诉刘县长。但他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已经快到头了。
下午,惶惶不可终日的黄大春接到了刘县长的电话,叫他去办公室一趟,虽然心虚,但是也没有法子,还是坐车去了。
刘县长依旧是和颜悦色地让黄大春坐下,递过一杯水,对他说:“黄镇长,那个故事找到结尾了?”黄大春颤抖着声音说:“找……找到了。”他正要讲下去,刘县长却伸手示意一下,拦住他的话,说:“我先给你讲讲我所知道的结尾,你看看对不对。”黄大春无奈地点了点头。
“齐威王面对着下面的臣子,说:‘各位,你们一个劲地在寡人面前说,阿城大夫怎么好,即墨大夫怎么坏,可是寡人经过调查,却发现阿城大夫虽然很聪明,却把这点聪明用在阿谀奉承上了;即墨大夫人不聪明,但他懂得笨鸟先飞的道理,所以他将所有精力放在处理政事,提高人民福祉上。只因不会溜须拍马,所以别人都说他不好,对于这样的好官,寡人准备赏赐他一万户的俸禄,而对阿城大夫……’
此时,阿城大夫看着烧沸的水,眼前仿佛已经看见自己在里边煮的惨状,吓得站不住了。这时齐威王说:‘阿城大夫在任期间,虽然没有什么作为,但是也没做什么坏事,所以寡人准备对其留职查看,以观后效。如果几年后,他还是老样子,寡人就不会再客气,会将他投进这热水锅中。’
阿城大夫对齐威王不杀自己是感恩戴德,痛改前非,一心将心思扑在让阿城繁荣富强上。几年之后,阿城也和即墨一样,成了齐国最富裕的城镇之一。”
黄大春对这样的结局,大出意料。那一刻,他明白了刘县长给他讲故事的苦心,他眼含热泪正想说声谢谢,刘县长却对他挥挥手,让他出去了。
几年以后,一个农业强镇在南方兴起,那个镇子每到收获季节时,黄花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