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桂林市,以其独特优美的山水和底蕴深厚的文化闻名天下,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也有“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盛誉。桂林市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565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526万人,市区人口126万人,有壮、瑶、回、苗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下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临桂6个区及灵川、兴安、全州、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11县。改革开放以来,桂林大力实施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立市”等战略,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文化的协调发展,本文主要阐述通过“漓江之声”文化活动品牌的有效牵引,整合城市的文化资源,形成集成优势,营造城市文化环境,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漓江之声”——主流价值观宣传平台——导向牵引
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拥有世界级的“黄金水道”——漓江,成为著名的桂林标识。同时,桂林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人文旅游资源,“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桂林山水与文化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奇特的山水孕育了文化名城的形成,悠久的文化充实了山水名城的内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也给桂林的群众文化带来了发展契机。1980年,第一届“漓江之声”在全市铺开,至今已经举办37届,长盛不衰,在全国也不多见。“漓江之声”是植根于桂林本土成长起来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获得了全国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称号、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的项目奖。
“漓江之声”以漓江这一桂林著名的标识作为活动名称,既有独特的辨识度,又朗朗上口。“漓江之声”的运作从一开始就准确地定位为政府主导,县区联动,社会参与,群众主体。为有效组织全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桂林市成立了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由分管文化的副市长任组长,市宣传、文化部门、各县区分管文化的副县长、新闻媒体负责人任成员,牵头协调举办全市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各级政府将“漓江之声”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保障。每年的“漓江之声”根据活动需要选择在城市的主要剧场或广场举行。
“漓江之声”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每个时期的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成为桂林市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中国梦”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文艺载体。每年“漓江之声”都紧扣当年重大政治主题,由市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提出方案,市政府办下文,市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下设活动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各县区分别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广泛开展“漓江之声”预赛。组委会专家组对“漓江之声”的预赛节目进行审查把关,确保正确的导向和质量。作为市级群众文化活动,每年底举办“漓江之声”颁奖晚会,都体现着当年群众文艺创作和演出的最高水平,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漓江之声”已成为桂林市群众文化的龙头品牌和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对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持久开展,促进群众审美情趣的提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起到了重要的导向牵引作用。
二、“漓江之声”——群文活动展示平台——内容牵引
群众是文化艺术活动的创造者,也是参与者和欣赏者,“漓江之声”是以群众为主体的文化活动的展示平台,目的是努力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符合群众的意愿,不断地提高群众的文化实践能力。“漓江之声”不断拓展活动内容,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群众的审美、参与需要。“漓江之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面向群众、面向基层,使“漓江之声”成为桂林市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艺术审美水平,使群众在参与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愉悦身心,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传递正能量,讴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歌颂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激励桂林人建设家乡的美好未来。
“漓江之声”活动内容具有广泛性和融合性,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如1997年香港回归,“漓江之声”内容增加“迎香港回归歌咏比赛”;2004年第25届“漓江之声”时增加“我与漓江之声”征文比赛;2007年为配合全区农村文艺汇演和“八桂群星奖”比赛,又把这两项内容纳入“漓江之声”;2009年第30届“漓江之声”的活动内容有“放歌祖国”大型群众歌会;“青春献祖国”青年歌手赛;炫彩热舞比赛;民族民间舞蹈比赛;“青春风采美”大赛;地方艺术展演;民间技艺展演及民间工艺展示。随着广场文化活动的兴起,“漓江之声”又融合了广场社区优秀文艺汇演、农村文艺汇演获奖节目展演、山歌擂台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丰富了“漓江之声”的文化内涵。2014年第35届“漓江之声”围绕桂林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力争建成“山水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美丽家园和世界一流的山水观光休闲度假目的地、国际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而创作出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漓江之声”成为全市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的有效牵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了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漓江之声”——群文改革开拓平台——创新牵引
“漓江之声”之所以能坚持37年的时间,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它立足本土文化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分不开。“漓江之声”在发展过程中成为群文活动改革创新的平台,经历了数次提升。因为桂林拥有较为丰富的合唱资源,喜欢合唱的人员队伍比较多,1980年开始的几届“漓江之声”仅仅是群众性的歌咏活动。到了1985年,这种单一的活动内容已不能满足群众多元的文化需求,于是“漓江之声”适时对活动的形式进行了改革,融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文艺形式于一体,这一改革,大大扩大了活动的规模,满足了群众的不同爱好,提供了群众既迫切需要,又适合他们文化水平、艺术鉴赏水平和欣赏习惯的艺术形式,使活动真正成为群众展示文艺才华的大舞台。1992年,提出了参加决赛节目均要求为本市作者新近创作的作品,要求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反映时代精神,这一改变,大大调动了全市群众文化创作的积极性,不断涌现出基层文艺创作人才,使“漓江之声”真正成为培养文艺人才,激励文艺实践的平台。2000年,“漓江之声”的活动内容除创作节目比赛外,增加了深受群众欢迎的山歌擂台赛、民间艺术表演、社区文艺汇演等,使“漓江之声”更具参与性、可看性。2002年以后,“漓江之声”基本形成歌咏活动、山歌擂台赛、文艺创作节目比赛三个较固定的活动内容。2006年以来,根据群众需求,为增添活动的时尚活力,“漓江之声”活动内容进一步创新,增加年轻人喜爱参加的青春热舞比赛,独、双、三舞蹈比赛和地方艺术大展演等项目,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漓江之声”中来。2015年,“漓江之声”新增了“放飞中国梦”板块,充分展现桂林民间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历届“漓江之声”成人节目较多,2016年新增了“桂林小把爷”板块,旨在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漓江之声”的平台展示才艺,培养年轻的观众群和参与群,为“漓江之声”注入青春的新动力。在评奖机制中增设了大众评审环节,每场比赛邀请县区大众评委参与评审,提高公众参与度,使“漓江之声”的评奖更接地气。加强文艺评论,首次开展“一场一评”,赛后当场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举办戏剧类、曲艺类、舞蹈类的“漓江之声”名家讲坛,邀请权威专家为“漓江之声”优秀节目“把脉”,指导县区编创人员对节目进一步打磨和提高,提升全市群众文艺节目质量。“漓江之声”在形式上以大众文化与精品文化相结合、时尚艺术与传统艺术相结合、高雅艺术与民间艺术相结合、舞台艺术与广场文化相结合,不断进行大胆创新,活动从剧场到广场,从城市到乡村,赢得了更多的群众,获得了更大的社会影响。 四、“漓江之声”——群文赛事选拔平台——质量牵引
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文化享受的需要,还要满足人民群众自我文艺实践的需要,要提高人民群众自我实践的能力,就必须从人民群众现有的文化水平和鉴赏能力出发,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艺素质、审美水平。发展中的“漓江之声”在突显桂林民族文化特色,不断提高艺术品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利用“漓江之声”这一平台,牵引全市群众文化原创作品的组织工作。在这个平台上诞生出一批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获得全国“群星奖”、全区“铜鼓奖”等。“漓江之声”的舞台也成为了桂林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美德,传递正能量的重要阵地。
创作规划先行,提前布置安排。年初,“漓江之声”办公室根据近3年各级重大群文赛事,提前制定创作计划,召开创作规划会,锁定目标,明确任务,并落实到县区创作人员。
深入基层采风,收集创作素材。桂林地方文化积淀深厚,桂剧、彩调、文场、渔鼓等深深扎根在桂林大地,每年创编人员深入县区基层采风,大量收集富有民族民间特色的创作素材。每到县区,通过举办创作培训班,作品研讨会,指导当地文艺创作,打造一批,提升一批有基础的作品。
整合人才资源,以团队打造精品。充分发挥专业、业余文艺人才资源优势,邀请省、市级文艺创作专家与县区编导人员及优秀群众文艺团队、文艺骨干,召开文艺创作推进会,组成专家团队,共商节目的打磨和提高。凡在“漓江之声”决赛中确定为一等奖的作品,邀请省级评委进一步指导,提升节目质量。
市县区通力合作,取长补短抓文艺创作。深入分析市县区文化资源特点和创作队伍现状,为了解决市里有创编人员无演员队伍,县区有演员队伍但创编实力较弱的现状,采取市与县合作打造精品的模式,成功推出了较高水平的原创节目,并向全市、全区比赛输送。
突出地方特色,传递社会正能量。“漓江之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节目来源于生活,扎根群众,以朴素的群众视角,将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融入节目创作中。坚持以民族化特色和精品化创新的思路打造文艺作品,融入具有桂林民族文化的元素,每年创作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鲜明时代特征的作品,用艺术形式展示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成就,展现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
倡导区域联动,优质资源共享。每年“漓江之声”决赛都会创作出一批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好作品,颁奖晚会后,脱颖而出的精品选送参加全区、全国比赛或展演,并开展优秀节目巡演,将文艺精品输送到群众身边,把文化惠民落到实处,营造全民共享的文化氛围。
五、“漓江之声”——群文品牌辐射平台——示范牵引
桂林市17个县区生态、经济、历史、文化各不相同,只有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才能提升当地的文化发展水平。每年的“漓江之声”从年初全市层面下发文件和总策划方案,要求每个县区组织区域预赛,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桂林市各县区已经形成了“一县一品”甚至“一县几品”。
各县区成立“漓江之声”活动领导小组,充分挖掘本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各自形成了本辖区的群文品牌。作为“漓江之声”的预赛,如七星区的“漓东之光”,秀峰区的“独秀之声”,象山区的“象山水月”,叠彩区的“叠彩桂花香”,雁山区的“金燕展翅”,每一个预赛片区,参赛的有社会各界群众和社会团体组织,“漓江之声”作为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龙头,有力带动了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机关文化、军营文化。临桂区围绕打造“状元文化”、“历史名人文化”、“会仙湿地生态文化”等,每个季度均有广场舞赛、少儿才艺赛、村屯彩调赛、青年歌手赛等专项比赛。永福县根据四季策划了“凤山之春”、“茅江之夏”、“金色之秋”、“银海之冬”系列群文活动,加强“福寿文化”、“养生文化”品牌建设,融合展示民俗文化、彩调表演、民间歌舞。恭城县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桃花节”、“月柿节”、“盘王节”等节庆文化,每年的“茶江之声”精选出优秀节目参演“漓江之声”,瑶族长鼓舞、吹笙挞鼓舞是其中的代表。荔浦县在多年的群文品牌建设中,拿到了全国曲艺之乡的牌子,重点保护和传承广西文场,利用“荔江之夏”广场文化周活动,从中选拔优秀节目参加“漓江之声”。龙胜县连续举办了36届农村业余文艺汇演,特别是红瑶服饰,于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县围绕红瑶服饰、瑶妹长发、红瑶音乐,举办“红衣节”,反映出龙胜多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和独具魅力的民族特色。阳朔县“渔火节”突出刘三姐文化,延伸到音乐、舞蹈、绘画、服饰、节庆、旅游等。资源县的“河灯节”传统专场展演,结合民间舞龙、舞狮和民歌对唱、民间艺人表演等,展现了资江沿岸的民俗风情。全州县的“湘山之光”展现桂剧、彩调、渔鼓、秧歌舞传统演艺,同时以“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为主题的红色文化,以湘山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等也是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兴安县每年举办原创文艺节目大赛,古代灵渠水利文化、民间特色的龙船歌、采莲舞等文化资源多有出现。灵川县以展现历史人文资源为核心,推出江头村古民居周敦颐和爱莲文化,“姑娘节”民俗文化活动。平乐县重点推出三江汇流的独特景观和历史悠久的船家文化。灌阳县利用月岭古民居和桂剧发源地等文化遗产,推动民俗风情、古民居观光等为内容的文艺创作和文化开发。“漓江之声”文化品牌的示范和牵引作用显著,各县区形成各自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并发扬光大,充分展示了当地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经过多年文化积累沉淀,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引领着当地群众文化之花遍地开放。
“漓江之声”连续举办了37年,充分体现了公益性、社会性、开放性、融合性等多元化和与时俱进的特征,把握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呈现出“群众文化大家办”的良好态势,培养了大批群众文艺人才,这是“漓江之声”富于生命力的原因所在,桂林市群众文化网络得以建立并逐步完善,引领了全市群众文化的长效开展。“漓江之声”这一以人为载体的文化活动已成为桂林这座山水名城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漓江之声”历经十年普及,十年提高,十年创新,正向着十年发展的更高阶段不断迈进。
(作者简介:孙小良,广西桂林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
一、“漓江之声”——主流价值观宣传平台——导向牵引
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拥有世界级的“黄金水道”——漓江,成为著名的桂林标识。同时,桂林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人文旅游资源,“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桂林山水与文化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奇特的山水孕育了文化名城的形成,悠久的文化充实了山水名城的内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也给桂林的群众文化带来了发展契机。1980年,第一届“漓江之声”在全市铺开,至今已经举办37届,长盛不衰,在全国也不多见。“漓江之声”是植根于桂林本土成长起来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获得了全国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称号、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的项目奖。
“漓江之声”以漓江这一桂林著名的标识作为活动名称,既有独特的辨识度,又朗朗上口。“漓江之声”的运作从一开始就准确地定位为政府主导,县区联动,社会参与,群众主体。为有效组织全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桂林市成立了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由分管文化的副市长任组长,市宣传、文化部门、各县区分管文化的副县长、新闻媒体负责人任成员,牵头协调举办全市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各级政府将“漓江之声”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保障。每年的“漓江之声”根据活动需要选择在城市的主要剧场或广场举行。
“漓江之声”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每个时期的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成为桂林市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中国梦”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文艺载体。每年“漓江之声”都紧扣当年重大政治主题,由市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提出方案,市政府办下文,市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下设活动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各县区分别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广泛开展“漓江之声”预赛。组委会专家组对“漓江之声”的预赛节目进行审查把关,确保正确的导向和质量。作为市级群众文化活动,每年底举办“漓江之声”颁奖晚会,都体现着当年群众文艺创作和演出的最高水平,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漓江之声”已成为桂林市群众文化的龙头品牌和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对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持久开展,促进群众审美情趣的提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起到了重要的导向牵引作用。
二、“漓江之声”——群文活动展示平台——内容牵引
群众是文化艺术活动的创造者,也是参与者和欣赏者,“漓江之声”是以群众为主体的文化活动的展示平台,目的是努力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符合群众的意愿,不断地提高群众的文化实践能力。“漓江之声”不断拓展活动内容,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群众的审美、参与需要。“漓江之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面向群众、面向基层,使“漓江之声”成为桂林市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艺术审美水平,使群众在参与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愉悦身心,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传递正能量,讴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歌颂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激励桂林人建设家乡的美好未来。
“漓江之声”活动内容具有广泛性和融合性,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如1997年香港回归,“漓江之声”内容增加“迎香港回归歌咏比赛”;2004年第25届“漓江之声”时增加“我与漓江之声”征文比赛;2007年为配合全区农村文艺汇演和“八桂群星奖”比赛,又把这两项内容纳入“漓江之声”;2009年第30届“漓江之声”的活动内容有“放歌祖国”大型群众歌会;“青春献祖国”青年歌手赛;炫彩热舞比赛;民族民间舞蹈比赛;“青春风采美”大赛;地方艺术展演;民间技艺展演及民间工艺展示。随着广场文化活动的兴起,“漓江之声”又融合了广场社区优秀文艺汇演、农村文艺汇演获奖节目展演、山歌擂台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丰富了“漓江之声”的文化内涵。2014年第35届“漓江之声”围绕桂林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力争建成“山水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美丽家园和世界一流的山水观光休闲度假目的地、国际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而创作出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漓江之声”成为全市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的有效牵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了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漓江之声”——群文改革开拓平台——创新牵引
“漓江之声”之所以能坚持37年的时间,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它立足本土文化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分不开。“漓江之声”在发展过程中成为群文活动改革创新的平台,经历了数次提升。因为桂林拥有较为丰富的合唱资源,喜欢合唱的人员队伍比较多,1980年开始的几届“漓江之声”仅仅是群众性的歌咏活动。到了1985年,这种单一的活动内容已不能满足群众多元的文化需求,于是“漓江之声”适时对活动的形式进行了改革,融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文艺形式于一体,这一改革,大大扩大了活动的规模,满足了群众的不同爱好,提供了群众既迫切需要,又适合他们文化水平、艺术鉴赏水平和欣赏习惯的艺术形式,使活动真正成为群众展示文艺才华的大舞台。1992年,提出了参加决赛节目均要求为本市作者新近创作的作品,要求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反映时代精神,这一改变,大大调动了全市群众文化创作的积极性,不断涌现出基层文艺创作人才,使“漓江之声”真正成为培养文艺人才,激励文艺实践的平台。2000年,“漓江之声”的活动内容除创作节目比赛外,增加了深受群众欢迎的山歌擂台赛、民间艺术表演、社区文艺汇演等,使“漓江之声”更具参与性、可看性。2002年以后,“漓江之声”基本形成歌咏活动、山歌擂台赛、文艺创作节目比赛三个较固定的活动内容。2006年以来,根据群众需求,为增添活动的时尚活力,“漓江之声”活动内容进一步创新,增加年轻人喜爱参加的青春热舞比赛,独、双、三舞蹈比赛和地方艺术大展演等项目,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漓江之声”中来。2015年,“漓江之声”新增了“放飞中国梦”板块,充分展现桂林民间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历届“漓江之声”成人节目较多,2016年新增了“桂林小把爷”板块,旨在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漓江之声”的平台展示才艺,培养年轻的观众群和参与群,为“漓江之声”注入青春的新动力。在评奖机制中增设了大众评审环节,每场比赛邀请县区大众评委参与评审,提高公众参与度,使“漓江之声”的评奖更接地气。加强文艺评论,首次开展“一场一评”,赛后当场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举办戏剧类、曲艺类、舞蹈类的“漓江之声”名家讲坛,邀请权威专家为“漓江之声”优秀节目“把脉”,指导县区编创人员对节目进一步打磨和提高,提升全市群众文艺节目质量。“漓江之声”在形式上以大众文化与精品文化相结合、时尚艺术与传统艺术相结合、高雅艺术与民间艺术相结合、舞台艺术与广场文化相结合,不断进行大胆创新,活动从剧场到广场,从城市到乡村,赢得了更多的群众,获得了更大的社会影响。 四、“漓江之声”——群文赛事选拔平台——质量牵引
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文化享受的需要,还要满足人民群众自我文艺实践的需要,要提高人民群众自我实践的能力,就必须从人民群众现有的文化水平和鉴赏能力出发,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艺素质、审美水平。发展中的“漓江之声”在突显桂林民族文化特色,不断提高艺术品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利用“漓江之声”这一平台,牵引全市群众文化原创作品的组织工作。在这个平台上诞生出一批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获得全国“群星奖”、全区“铜鼓奖”等。“漓江之声”的舞台也成为了桂林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美德,传递正能量的重要阵地。
创作规划先行,提前布置安排。年初,“漓江之声”办公室根据近3年各级重大群文赛事,提前制定创作计划,召开创作规划会,锁定目标,明确任务,并落实到县区创作人员。
深入基层采风,收集创作素材。桂林地方文化积淀深厚,桂剧、彩调、文场、渔鼓等深深扎根在桂林大地,每年创编人员深入县区基层采风,大量收集富有民族民间特色的创作素材。每到县区,通过举办创作培训班,作品研讨会,指导当地文艺创作,打造一批,提升一批有基础的作品。
整合人才资源,以团队打造精品。充分发挥专业、业余文艺人才资源优势,邀请省、市级文艺创作专家与县区编导人员及优秀群众文艺团队、文艺骨干,召开文艺创作推进会,组成专家团队,共商节目的打磨和提高。凡在“漓江之声”决赛中确定为一等奖的作品,邀请省级评委进一步指导,提升节目质量。
市县区通力合作,取长补短抓文艺创作。深入分析市县区文化资源特点和创作队伍现状,为了解决市里有创编人员无演员队伍,县区有演员队伍但创编实力较弱的现状,采取市与县合作打造精品的模式,成功推出了较高水平的原创节目,并向全市、全区比赛输送。
突出地方特色,传递社会正能量。“漓江之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节目来源于生活,扎根群众,以朴素的群众视角,将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融入节目创作中。坚持以民族化特色和精品化创新的思路打造文艺作品,融入具有桂林民族文化的元素,每年创作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鲜明时代特征的作品,用艺术形式展示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成就,展现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
倡导区域联动,优质资源共享。每年“漓江之声”决赛都会创作出一批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好作品,颁奖晚会后,脱颖而出的精品选送参加全区、全国比赛或展演,并开展优秀节目巡演,将文艺精品输送到群众身边,把文化惠民落到实处,营造全民共享的文化氛围。
五、“漓江之声”——群文品牌辐射平台——示范牵引
桂林市17个县区生态、经济、历史、文化各不相同,只有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才能提升当地的文化发展水平。每年的“漓江之声”从年初全市层面下发文件和总策划方案,要求每个县区组织区域预赛,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桂林市各县区已经形成了“一县一品”甚至“一县几品”。
各县区成立“漓江之声”活动领导小组,充分挖掘本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各自形成了本辖区的群文品牌。作为“漓江之声”的预赛,如七星区的“漓东之光”,秀峰区的“独秀之声”,象山区的“象山水月”,叠彩区的“叠彩桂花香”,雁山区的“金燕展翅”,每一个预赛片区,参赛的有社会各界群众和社会团体组织,“漓江之声”作为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龙头,有力带动了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机关文化、军营文化。临桂区围绕打造“状元文化”、“历史名人文化”、“会仙湿地生态文化”等,每个季度均有广场舞赛、少儿才艺赛、村屯彩调赛、青年歌手赛等专项比赛。永福县根据四季策划了“凤山之春”、“茅江之夏”、“金色之秋”、“银海之冬”系列群文活动,加强“福寿文化”、“养生文化”品牌建设,融合展示民俗文化、彩调表演、民间歌舞。恭城县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桃花节”、“月柿节”、“盘王节”等节庆文化,每年的“茶江之声”精选出优秀节目参演“漓江之声”,瑶族长鼓舞、吹笙挞鼓舞是其中的代表。荔浦县在多年的群文品牌建设中,拿到了全国曲艺之乡的牌子,重点保护和传承广西文场,利用“荔江之夏”广场文化周活动,从中选拔优秀节目参加“漓江之声”。龙胜县连续举办了36届农村业余文艺汇演,特别是红瑶服饰,于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县围绕红瑶服饰、瑶妹长发、红瑶音乐,举办“红衣节”,反映出龙胜多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和独具魅力的民族特色。阳朔县“渔火节”突出刘三姐文化,延伸到音乐、舞蹈、绘画、服饰、节庆、旅游等。资源县的“河灯节”传统专场展演,结合民间舞龙、舞狮和民歌对唱、民间艺人表演等,展现了资江沿岸的民俗风情。全州县的“湘山之光”展现桂剧、彩调、渔鼓、秧歌舞传统演艺,同时以“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为主题的红色文化,以湘山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等也是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兴安县每年举办原创文艺节目大赛,古代灵渠水利文化、民间特色的龙船歌、采莲舞等文化资源多有出现。灵川县以展现历史人文资源为核心,推出江头村古民居周敦颐和爱莲文化,“姑娘节”民俗文化活动。平乐县重点推出三江汇流的独特景观和历史悠久的船家文化。灌阳县利用月岭古民居和桂剧发源地等文化遗产,推动民俗风情、古民居观光等为内容的文艺创作和文化开发。“漓江之声”文化品牌的示范和牵引作用显著,各县区形成各自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并发扬光大,充分展示了当地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经过多年文化积累沉淀,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引领着当地群众文化之花遍地开放。
“漓江之声”连续举办了37年,充分体现了公益性、社会性、开放性、融合性等多元化和与时俱进的特征,把握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呈现出“群众文化大家办”的良好态势,培养了大批群众文艺人才,这是“漓江之声”富于生命力的原因所在,桂林市群众文化网络得以建立并逐步完善,引领了全市群众文化的长效开展。“漓江之声”这一以人为载体的文化活动已成为桂林这座山水名城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漓江之声”历经十年普及,十年提高,十年创新,正向着十年发展的更高阶段不断迈进。
(作者简介:孙小良,广西桂林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