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基质穴盘育苗技术及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棉花轻简育苗移栽技术近几年在全国9个主产棉省进行示范推广,其育苗过程是决定该技术推广成效的关键,该文就棉花基质穴盘育苗具体做法、育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棉花;基质育苗;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067-02
  为探索棉花轻简栽培技术,降低用工,彭泽县从2011年开始参与农业部棉花轻简育苗移栽技术示范项目在江西的实施工作,经综合测算基质育苗平均成苗率达85.3%,较营养钵育苗成苗率高15.1%,移栽成活率达92%~99%。棉苗移栽后缓苗期短,生长旺盛,平均产量较营养钵育苗移栽高6%~8%,通过多年的推广,该技术已深受棉农的欢迎。
  棉花基质穴盘移栽技术推广过程中,培育壮苗是关键,但育苗过程由于受天气、病虫害、种子、水分和基质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现就基质穴盘育苗的具体做法和育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措施。
  1 壮苗指标
  苗龄30 d左右,真叶2~3片/株,株高15~20 cm,子叶完整,叶色深绿,叶片无病虫斑,茎粗叶肥,根系粗壮,茎干红绿各占50%。
  2 育苗准备
  2.1 育苗棚建造
  选择田面平整、通风向阳、灌排方便、交通便利、距移栽棉田较近的地方。大棚一般宽、长分别为6、30 cm,大棚要求两头有门、可开边窗,棚四周开好排水沟,配套喷灌设施[1]。
  2.2 种子选择
  选用在当地种植适宜的抗虫杂交棉包衣种,播前進行发芽试验。发芽率要求达到90%以上,发芽势强。
  2.3 基质选择
  育苗基质选用中棉所研制的棉花育苗基质或蔬菜育苗基质,并根据基质养分含量不同适当混配细砂和细土。
  2.4 建苗床
  大棚内沿边缘两侧各建宽1.28 m,以中心线为基准再建宽2.56 m的苗床,在2.56 m苗床两边各留一条40 cm工作行,要求苗床底部要水平踏实,苗床四周高出底部8~10 cm[2]。
  2.5 喷灌设施
  在大棚内,工作行上方分别安装2排喷头,进水端喷头间距要比非进水端适当大些。也可采用苗池直接灌水。
  3 播种育苗
  3.1 基质装盘
  ①蔬菜育苗用基质按基质∶细砂∶净土体积比为2∶1∶1掺入细砂和干净细土,加入含杀菌剂的水将湿度调整到手握成团指缝刚好有水渗出后装入穴盘,刮平盘面备播[3];②中棉所一代育苗基质按1∶1体积的干净河沙及配送的保水剂均匀混合调整湿度到50%~60%装入穴盘,刮平盘面备播。
  3.2 播种
  一是适时播种。根据移栽期确定播种期,一熟制棉田和麦棉套种地块3月底4月初播种,油后棉4月下旬适时播种,1穴1粒。二是为提高出苗率,播前拣出病粒、瘪粒。三是播种时用手指将棉种向下压2.5 cm深。
  3.3 盖籽
  盖籽可用装盘时的混合基质,也可直接用干净河沙,覆盖时将播种孔填满压实,刮去高于盘面的基质。
  3.4 摆盘盖膜
  苗床上平铺一层农膜,防止棉根下扎入土无法起苗,每摆3排苗盘做1个隔档,形成一个个苗池[4]。为确保灌水均匀,两边苗床摆放2排秧盘,中间苗床摆放4排秧盘,摆放秧盘时要求两边苗床每9个秧盘中间苗床每18个摆放在一个独立的小苗池内。以后用清水全面喷雾,喷匀喷透,使基质含水量在70%~80%,盖上地膜以保温保湿,油后棉育苗气温较高,可不覆地膜。
  4 苗床管理
  4.1 温度
  播后3 d内对大棚采取封闭式管理,查看棚内温度、棉籽发芽状况,第4天籽粒萌发,观察棚内温度,出苗到子叶平展期保持约25 ℃,出苗前出现高温,及时通风降温,必要时可盖遮阳网,齐苗后,为调节温度,可根据温度及时揭去遮阳网;真叶萌发后保持20~35 ℃,前期通风降温;后期随着气温的升高,晴好天气日夜开边窗和两头通风门进行炼苗。如遇大雨要及时闭棚,防止雨水冲坏苗床。
  4.2 水分
  苗床水分管理掌握“干长根、湿长叶”的原则,在以控水为主的同时,要根据基质墒情、苗情及时灌水防蔫。起苗移栽3 d前灌好送苗水,起苗前2 d不宜再灌水,以免影响起苗。
  4.3 防治病虫害
  齐苗后,用杀菌剂进行防病护苗;苗床虫害主要有红蜘蛛、棉盲蝽、蚜虫等,根据虫情施用药剂防治虫害。起苗前1 d打好送嫁药喷好叶面肥[5-6]。
  5 装苗、运苗
  移栽当天,将穴盘苗运至移栽大田,运苗时,切忌挤压。也可以在大棚内将棉苗起出,再用竹篮或纸箱等工具运至大田。
  6 育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措施
  6.1 出苗率偏低
  导致出苗率偏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质含水量过高,由于盖籽后补水不均匀,导致部分基质含水量过高,棉种缺氧造成烂种。在混配和补水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基质含水量,盖籽后严禁用喷壶和瓢等补水。二是温度过高烧籽造成不发芽,育苗期间如遇晴好天气,温度达25 ℃以上时,膜下温度可达50 ℃以上,如果温度控制不好极易造成烧籽。温度控制主要是采取在大棚上覆盖遮阳网、开边窗降温,如果还不能将温度降到37 ℃以下时,还可采用床面膜上喷雾进行降温。
  6.2 戴帽翻根
  棉苗出土后子叶戴帽主要是由于盖籽厚度不够、出苗时盖籽的基质偏干,在播种时要将棉种压入穴盘2.5 cm,在盖籽时将基质压实,如出现戴帽现象可在傍晚进行苗床喷水,软化种壳促进脱帽。出现翻根的主要原因是盖籽厚度不够,还有可能是穴盘下部基质含水量偏低。出现翻根现象后可用细沙进行压根,并及时对苗床补水。   6.3 棉苗萎蔫倒伏
  棉苗萎蔫倒伏主要是由于棉苗失水过快,为了防止出现萎蔫现象,揭膜最好选择在傍晚进行,盖遮阳网的大棚可继续保留1 d遮阳网,另外揭膜时如遇大风不能打开两侧通风窗。如遇棉苗在揭膜后出现萎蔫要及时补水降温,提高棚内湿度。在炼苗过程中如遇萎蔫倒伏,大部分是由于缺水,这是要及时补水防止死苗。
  6.4 出现高脚苗
  造成高脚苗的因素主要有揭膜时间过晚,形成豆芽苗;在苗床管理过程中水肥过多,造成棉苗旺长。在苗床管理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水分的管理,苗床要做到间干间湿,干长根,湿长叶,实践证明,从苗盘下面补水效果要好于从上面喷灌的。通过水分来控制棉苗生长速度。还可以用助壮素对棉苗进行化控,如果棉苗达到2叶1心时,短时间不能移栽,可用助壮素1 mL对水15 kg进行化调。
  6.5 棉苗生长缓慢
  水分不足是导致棉苗生长缓慢的因素之一,如果从床面补水,有时会由于補水不透,造成表面已湿但内部未完全湿透,少量多次式的补水会严重影响棉苗生长,真叶发生推迟。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
  6.6 棉苗根颈灼伤
  在揭膜后1~2 d内如果气温较高,阳光较强,床面基质温度在中午会超过45 ℃,根易出现棉苗根颈部灼伤,造成死苗。为了避免出现此种情况,在揭膜后可不立即拉下遮阳网,并且要及时补水,以此控制床面温度。
  6.7 出现串根现象
  操作不规范或搬盘过程中出现基质移位现象,导致苗盘上有残留基质,会引起串根。在育苗过程中要尽量清除苗盘上洒落基质,避免出现棉苗串根。
  6.8 空盘和双苗现象
  在育苗过程中有时苗床上会出现未播种的空盘或出现双苗的苗盘,这不仅提高了育苗成本,还浪费了育苗空间和棉种。空盘主要是由于漏播了棉种,而双苗主要是重复播种所致。在点籽和盖籽时要特别注意,严格分工,按序操作,避免漏播重播。
  6.9 棉苗子叶发黄脱落
  棉苗子叶一般要到移栽大田后才会脱落,由于穴盘育苗基质量较少,棉苗生长到20 d以后容易出现缺肥,导致子叶发黄脱落,在棉苗生长到15 d左右,就要及时补肥,一般可通过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水,有喷灌设施的可在苗床直接撒施尿素,每100盘可施0.5 kg,施完后及时打开喷灌设备,将尿素颗粒溶解到基质中,施肥一般17:00后进行。如果棉苗缺水受旱,也会出现子叶发干、脱落,要注意观察苗情,及时补水。
  7 参考文献
  [1] 毛树春,韩迎春.图说棉花基质育苗移栽[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2] 丁咸宝.棉花基质育苗移栽的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J].安徽农学通报,2008(7):82-83.
  [3]高培喜,樊文华,张根培,等.江西彭泽棉花基质育苗技术的实践[J].江西棉花,2011(6):117-118.
  [4] 臧学斌,曹春田,周仙梅.棉花基质育苗移栽存在问题及措施[J].中国棉花,2008(10):37-38.
  [5] 毛树春,韩迎春,王国平,等.棉花基质育苗和裸苗移栽存在问题及克服办法[J].中国棉花,2007(3):32-33.
  [6] 崔小平,王卫军,王娟,等.苏北棉区棉花基质育苗与营养钵育苗比较试验[J].棉花科学,2013(2):33-36.
其他文献
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背景下,以辽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辽北地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现状,从3个方面提出了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摘要 依据田间试验提供的参数,进行了等离子体处理种子对冬小麦生育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种子后的冬小麦在生育进程、形态结构与产量性状方面均具有较好优势。  关键词 冬小麦;等离子体;种子处理;生育特性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028-01  等离子体处理种子技术,由于成本低于生物制剂和化学制剂且不污染,近年来广泛用于
摘要 采用水培方式,在精确控制光照及温湿度的人工气候室中进行不同浓度镉处理(0、1、2、4 mg/L)对紫叶生菜生长以及水分和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试验。水培试验以小单元的方式进行,即1个培养罐种植1株生菜。结果表明,随营养液中镉离子浓度的增加,生菜叶片发黄萎蔫现象加剧,鲜重显著降低。紫叶生菜可以在低濃度镉处理组(1 mg/L)生长,高浓度镉处理组(2、4 mg/L)紫叶生菜的生长被严重抑制;低浓
摘要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精确施氮技术可增加成穗数,增加粒数,增加效果较明显,增产7.88%,增值422.23元/hm2;随着地力由高到低变化,增产幅度逐步增加。  关键词 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基于模型;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 S512.1.0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019-02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