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政协委员吴为山曾经说:“日本在小学、初中阶段,书法都被列为必修课,高中书法作为选修课,大学文科设有书法专业。对于汉字书法的文化传承,我们的近邻比我们还要重视。”
一、中国书法的式微
毋庸置疑,传统书法是以笔、墨、纸、砚为载体的软笔书法。满清末季,西学东渐。西方的书写工具——硬笔也随之传入中国。书写工具的重大变革必然造成书法现状的重大变化。中国书法的式微至少应该从清末、民国开始。
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书法课,尤其是软笔书法课一直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然而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膨胀,教育功利主义开始甚嚣尘上。书法课不知何时已悄然淡出了中小学课堂。
二、中小学生书法现状
1.书法课堂形同虚设,前景堪忧
我国很多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原本是有书法课的。但书法教师往往专业性不强。在考试科目、教师考核、学生升学等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书法课多数被语文、数学、英语等考试科目挤占。学生既得不到书法知识的传授,也享受不到书法美育的熏陶。更有甚者,一些中小学根本就不开设书法课。
2.学生书写贪多求快,粗制滥造
自从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以来,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在一些大中城市确实减轻不少。然而在一些“山高皇帝远”的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学生的作业量仍然是非常大的。有的重点班学生想要独立完成作业甚至要写到第二天凌晨……于是大多数学生选择了粗制滥造。学生贪多求决,书写有量无质,注重书法更是无从谈起。
3.网络电脑复制粘贴,害人不浅
当今世界网络横行,无孔不入。电子产品令人眼花缭乱,各种书写软件层出不穷。学生往往习惯于用电脑码字、复制粘贴,而懒于动手书写汉字,怠于书法练字。在日常与他人的互动交流中,学生也常常选择电话、短信、QQ、微信等便捷的方式。古時那种“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浪漫,“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期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珍重早已荡然无存。书写方式的巨大变革使书法艺术气喘吁吁,电脑、手机的普及让书法艺术气息奄奄!
4.书法教育私人牟利,受众寥寥
当各种专门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做”的课余特长班开办得如火如荼之时,一些“书法家”也不甘寂寞,闻风而动,开馆授徒。百谓“宣纸一张,黄金万两”!只有少数家庭有经济实力的学生才可以有机会登上这大雅之堂。
当前的书法教育可以说是在“民间”,而民间的书法教育已经成为少数教育者发财致富的工具,成为“贵族子弟”的专利。“有教无类”在当今书法教育的现状面前黯然失色。
如何正本清源,回归并且弘扬书法传统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想,可以尝试从国家、教育部、师范院校、中小学四个层面着手推进。
三、书法课堂的重建
1.国家的层面立法
千百年来,神州大地或内乱频仍,或外寇辱国,但统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欲亡其国,先灭其史,欲亡其史,先灭其文”。文不灭则邦国存!
国家必须以立法的形式把书法教育上升到国家安全和国家统一的高度。试想,煊赫一时的四大文明古国辉煌至今如中国者又有几个?有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断流,例如巴比伦;有的国家虽在,但已面目全非,例如印度、埃及。而唯有中国始终屹立于东方而不倒,历经劫难而弥坚。这原因究竟何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汉语、汉字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所彰显的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当前,我国的台湾省尚未统一。大陆与台湾同源同根、同种同文。要使“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的观念深入人心,国家就必须以立法的形式保护并推动汉字书法艺术。这也是两岸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迫切需要。
2.教育部组织考试
毋庸置疑,在应试教育尚处于中国教育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教育行政部门对汉字书写保护不力,对书法弘扬力度不够难辞其咎。既然国家必须规范汉字书写,保护汉字书法艺术,那么教育部何不把汉字书法等级测试作为中小学某一阶段升学时的一个考试科目?至少也应该作为一个考查科目。
3.高校设书法专业
中小学不开书法课除了功利原因外,书法专业师资匮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高等师范院校应该设独立的书法专业,当仁不让地承担起培养书法教育专业人才的重任。只有更多的书法教育人才充实到中小学的教学岗位上去,汉字书法的土壤才能更加肥沃润泽。
4.中小学求真务实
中小学,尤其是中小学的法人代表必须具有对汉字书法高度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高瞻远瞩、张眼看世界。中小学要把书法教育和爱国主义、弘扬民族传统教育有机结合,摒弃教育功利主义的落后思想,切实为专业书法教师鸣锣开道,为广大学生创设专业的书法课堂。惟其如此,中国书法殿堂才会百花争艳,历久弥香。
从文化强国的战略出发,让书法重回课堂是一项十分紧迫重大的基础性工作。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更是一种凝聚力。既然如此就必须强烈呼唤——书法课堂“魂兮归来”!
一、中国书法的式微
毋庸置疑,传统书法是以笔、墨、纸、砚为载体的软笔书法。满清末季,西学东渐。西方的书写工具——硬笔也随之传入中国。书写工具的重大变革必然造成书法现状的重大变化。中国书法的式微至少应该从清末、民国开始。
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书法课,尤其是软笔书法课一直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然而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膨胀,教育功利主义开始甚嚣尘上。书法课不知何时已悄然淡出了中小学课堂。
二、中小学生书法现状
1.书法课堂形同虚设,前景堪忧
我国很多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原本是有书法课的。但书法教师往往专业性不强。在考试科目、教师考核、学生升学等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书法课多数被语文、数学、英语等考试科目挤占。学生既得不到书法知识的传授,也享受不到书法美育的熏陶。更有甚者,一些中小学根本就不开设书法课。
2.学生书写贪多求快,粗制滥造
自从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以来,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在一些大中城市确实减轻不少。然而在一些“山高皇帝远”的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学生的作业量仍然是非常大的。有的重点班学生想要独立完成作业甚至要写到第二天凌晨……于是大多数学生选择了粗制滥造。学生贪多求决,书写有量无质,注重书法更是无从谈起。
3.网络电脑复制粘贴,害人不浅
当今世界网络横行,无孔不入。电子产品令人眼花缭乱,各种书写软件层出不穷。学生往往习惯于用电脑码字、复制粘贴,而懒于动手书写汉字,怠于书法练字。在日常与他人的互动交流中,学生也常常选择电话、短信、QQ、微信等便捷的方式。古時那种“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浪漫,“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期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珍重早已荡然无存。书写方式的巨大变革使书法艺术气喘吁吁,电脑、手机的普及让书法艺术气息奄奄!
4.书法教育私人牟利,受众寥寥
当各种专门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做”的课余特长班开办得如火如荼之时,一些“书法家”也不甘寂寞,闻风而动,开馆授徒。百谓“宣纸一张,黄金万两”!只有少数家庭有经济实力的学生才可以有机会登上这大雅之堂。
当前的书法教育可以说是在“民间”,而民间的书法教育已经成为少数教育者发财致富的工具,成为“贵族子弟”的专利。“有教无类”在当今书法教育的现状面前黯然失色。
如何正本清源,回归并且弘扬书法传统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想,可以尝试从国家、教育部、师范院校、中小学四个层面着手推进。
三、书法课堂的重建
1.国家的层面立法
千百年来,神州大地或内乱频仍,或外寇辱国,但统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欲亡其国,先灭其史,欲亡其史,先灭其文”。文不灭则邦国存!
国家必须以立法的形式把书法教育上升到国家安全和国家统一的高度。试想,煊赫一时的四大文明古国辉煌至今如中国者又有几个?有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断流,例如巴比伦;有的国家虽在,但已面目全非,例如印度、埃及。而唯有中国始终屹立于东方而不倒,历经劫难而弥坚。这原因究竟何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汉语、汉字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所彰显的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当前,我国的台湾省尚未统一。大陆与台湾同源同根、同种同文。要使“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的观念深入人心,国家就必须以立法的形式保护并推动汉字书法艺术。这也是两岸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迫切需要。
2.教育部组织考试
毋庸置疑,在应试教育尚处于中国教育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教育行政部门对汉字书写保护不力,对书法弘扬力度不够难辞其咎。既然国家必须规范汉字书写,保护汉字书法艺术,那么教育部何不把汉字书法等级测试作为中小学某一阶段升学时的一个考试科目?至少也应该作为一个考查科目。
3.高校设书法专业
中小学不开书法课除了功利原因外,书法专业师资匮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高等师范院校应该设独立的书法专业,当仁不让地承担起培养书法教育专业人才的重任。只有更多的书法教育人才充实到中小学的教学岗位上去,汉字书法的土壤才能更加肥沃润泽。
4.中小学求真务实
中小学,尤其是中小学的法人代表必须具有对汉字书法高度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高瞻远瞩、张眼看世界。中小学要把书法教育和爱国主义、弘扬民族传统教育有机结合,摒弃教育功利主义的落后思想,切实为专业书法教师鸣锣开道,为广大学生创设专业的书法课堂。惟其如此,中国书法殿堂才会百花争艳,历久弥香。
从文化强国的战略出发,让书法重回课堂是一项十分紧迫重大的基础性工作。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更是一种凝聚力。既然如此就必须强烈呼唤——书法课堂“魂兮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