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围绕张德明先生这位上海电视大学任期最长的校长和上海开放大学首任校长的远程开放教育办学思想,从其作为基点的“两个一切”的教育宗旨,作为内核的“改革与创新”的教学理念、作为精髓的“家、责、合”校本文化,以及作为名片的教育国际化等办学视角切入,做了与以往不同的学术探索,试图为办好中国的开放大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张德明;远程教育;开放教育;宗旨;理念;文化;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张德明先生,2000年起任上海电视大学校长(同时担任上海电视大学党委书记),之后执掌12年,是该校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2010年经国家教育部同意、上海市政府批准上海开放大学挂牌后,他又同时成为首任上海开放大学校长。在此期间,他还同时担任了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党委书记、主任,上海教育电视台台长,这在全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10多年来,张德明先生作为一个有思想的教育实践者,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一直在中国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大道上坚持传承与开拓。尤其是将教育宗旨作为基点,教学理念作为内核,学校文化作为精髓,教育国际化作为名片,从而使其独特的办学思想轮廓得以充分呈现。为了办好中国的开放大学,很有必要对张德明远程开放教育办学思想做一番学术上的探究。
一、“两个一切”办学宗旨是张德明办学思想的基点
张德明先生始任校长时的上海电视大学,已是一所有40多年历史、以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为使命、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远程教育、并具一定规模的成人高等学校,同时也正值教育部批准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不断向纵深开展。于是,“远程”和“开放”这两个关键词不仅与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所提出的“高等教育要根据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社会的要求,为学习者提供更大的入学选择自由和进出这一体系的灵活性”的倡议相呼应,而且面对上海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如何让更多的市民方便地跨进大学的门槛,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众多教育家梦寐以求的“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这一严峻挑战,就这样毫无选择地放到了长期接受传统精英教育,并在中国名校——复旦大学毕业且留校工作20年之后走马上任的张德明先生面前。
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应当保障,而高等教育作为人们发展的阶梯则更需要提供,这正是作为一所新型大学所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完成保障使命,更要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就要进一步明确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办学宗旨。办学宗旨作为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核,既是传统的治学之脉,也是未来的发展之基;既为自身办学的立足之本,更是对社会关切的回应承诺。张德明先生十分清楚这一点,在2002年开放教育试点中期评估结束之后,就对上海电大半个世纪以来诸多办学理念进行了梳理和提炼,首次提出了“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的全新理念,并将其确立为办学宗旨。
关于“两个一切”办学宗旨的内涵,张德明先生曾这样表达过,围绕“学习者”这个中心,“为了”是目的,体现了做事情的动机,“一切”则是量的概念,就是全面,指所有的对象和所有的工作。针对“两个一切”办学宗旨的地位,张德明先生更是鲜明地指出,“它是我们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准则,更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理想境界和共同价值观,因而是我们的纲,纲举才能目张;是我们的旗,旗开才能得胜”。
其实,“两个一切”作为办学宗旨,从形式上看,并不复杂。它由“为了”“一切”和“学习者”三个词相继构成。围绕“学习者”这个主体中心,已由最初张德明先生提出的“培养能适应上海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即“当班人”扩展到创建上海学习型城市和构建上海终身教育体系所需要和所适应的“学习人”,“为了”和“一切”两个词则先后交叉搭配,前者表达了目的,后者展示了过程,开宗明义,浅显直白。从学术上看,它在提炼出作为一所从事远程开放教育的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还反映出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递进性意义。“为了一切学习者”作为学习型社会到来的转型期,不仅涉及到现阶段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关乎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机遇选择,这个前瞻性的应对反映了张德明先生作为办学者的睿智和气度;而“一切为了学习者”,作为“为了一切学习者”的铺垫和支撑,不仅直接体现了张德明先生作为治校者的追求和作为,而且更是对社会和广大学习者的一种郑重承诺。
因此,“为了一切学习者”是远大的目标也是近期的渴望,意味着我们对远程教育“有教无类”人文精神的不懈追求,即为广大学习者既提供学习机会,也要为其提供发展机遇;而“一切为了学习者”是原则的要求也是具体的行动,意味着我们对开放教育“因材施教”价值理念的弘扬,即为广大学习者既提供人本化的教学服务,更要为其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两个一切”由两条不同的理念表述最终汇合成共同的意愿,即尽可能将“一切”学习者具化为成“人”之后又能成“才”的“每一个”,于是无论是学历教育在校生10万以上规模,还是非学历教育年近50万人次以上的规模,都在量和质上不断得以提升。由此可见,“两个一切”言简意赅,但其意义的延伸和内涵的拓展,必将随着时代的变迁将赋有更多的时空。
在“两个一切”办学宗旨这个“纲”举起之后,相应的“目”也就张扬了。张德明先生率领全校师生齐心协力、集思广益,也就有了全国同类高校中最早提出的“校训”和“师训”。
校训的全称为“有教无类,乐学致远”。作为一所特定的远程开放大学,这里面虽有“教”的宗旨,但更表征了“学”的追求。从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来看,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学”。加之在学校社会向学习型社会转型之际,学习正在成为人们的一种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因此,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也就逐渐产生了应有的变化,这就是学习过程要“乐”。因为“乐”不仅是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只有让学习快乐起来,人们才会更喜爱学习、向往学习,就能使学习不断发生,才能使学习更为持久。当然,学习目标也更需“远”。因为“远大”不仅是目标,更是一种向往。只有让学习快乐起来,人们才能“风物长宜放眼量”,继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由此看来,校训的重心其实说是“学训”也不为过。 师训又称为“教师师德规范”。具体内容也就是作为上海电视大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准则,即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的“五要五不要”。无论从“要爱党、爱国、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政治要求,还是从要“严于治学、关爱学生”的教学态度,无论是“不要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要违反考试各项规定”的要求,还是“不迟到,不早退,不要收受学生的礼品和礼金”等规矩,均有着旗帜鲜明的表述,读起来朗朗上口,做起来简单可行。这里面既有作为师者做人的底线,更有作为学者治学的原则。教育既然是为着成就大事的,教育也就要做好每一件小事。作为教师做人做事,首先是“大”,没有“大”的视野、“大”的追求,当然不行;其次是小,没有“小”的细节,“小”的坚持,同样也是不行的。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开放教育的脊梁。
如果说,“两个一切”办学宗旨是属于理念层面的话,“校训”和“师训”便是其结构化有力支撑更为具象化的诠释。通常大学理念与大学使命紧密相连,因为只有确定了大学的使命和目标,才能为大学理念定位。电视大学亦是如此。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理念是关系到大学教育职能、存在价值乃至终极目标等形而上的问题。然而教育既然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其存在形态也就有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形态之分。这两种形态的教育理念虽然对教育实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力度各不相同,但它们无一例外地均由社会的存在所决定,其中,社会心理又往往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中介。因此,我们就不能只看重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理念,因而仅仅停留在制度和口号层面,还要将其向社会心理形态的教育理念加以引导和转化,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要求、方式和方法,进而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被接受、执行和内化,在教育实际中发挥出应有的效用,这才是我们科学而务实的态度和做法。实践证明,张德明先生将“两个一切”与“两训”有机完美地融合互补,确实行之有效。
二、“改革与创新”的教学理念是张德明办学思想的内核
我们通常所说的办学,其实就是搞教育。然而必须明白,教学作为办学的核心,它才是首当其冲的中心所在。张德明先生作为学校的党政一把手,全面性的工作压力自然很大,然而作为教师出身的他却始终将教学工作放在中心地位,并始终坚持教学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理念。尽管有副手直接分管具体的教学工作,无需他事必躬亲,亲力亲为,但是在教学进展和转型的关键时刻,他总是站在第一线直接指挥。这就是令人难忘的上海电视大学首次教学综合改革和开放大学教学基本建设这两件大事,因为张德明先生始终是这两项工作的总设计师和直接推动者。
2007年正式启动、为期五年的上海电视大学教学综合改革,在教育部批准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总结性评估之后开展。尽管本次“开放教育试点”的立意高、影响大,但毕竟是一次背景独特、行政性强、非常态化的应景性探索。因为电大成立以来,虽然逐步解决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但涉及到学科应用、专业改造和课程建设等这些“用什么培养人”的问题,还没有被完整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就极有可能导致学校的办学宗旨被架空。于是张德明先生审时度势,在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刚刚结束不久,全校的“教学综合改革”就在为时一个多月的“开放教育思想大讨论”和广泛的基层调研和社会调查中拉开了帷幕。这场教学改革的目的当然非常明确,就是根据办学宗旨针对开放教育试点中没有来得及解决的“教学理念不新、教学内容不精、教学过程过繁、教学管理过难、学习评价过死”等问题,围绕“专业改造与开拓、课程设置、资源建设、过程难点、考试改革”等五个环节全面展开,正如张德明先生在全校总动员时所指出,教学改革确定的这五个环节,“一直是学校发展的瓶颈,一直是我们想痛下决心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指出,“教学综合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让上海市民‘业余学习首选上海电大,成人学习首选上海电大’”。当然教学改革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张德明先生高屋建瓴,为了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调动了整个班子的力量,将“师资队伍”“网络平台”和“办学系统”三大建设也全面启动与之呼应配套,“综合”的含义凸显,终于使上海电大有史以来,首次大范围的教学改革平稳起步、不断深入并持续五年之久,最终达到了预期效果。
如果说改革是因为现实倒逼的话,那么创新就是对理想的追求。尤其是在学校由远程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型,开放教育试点向开放教育新常态挺进之际,就更需要抓紧适应开放大学运行需要的创新性基本建设。于是在教学综合改革的后期,一场围绕“学科建设、专业开拓、课程开放、质量保证”等教学基本建设,又在张德明先生领衔主持制订的《上海开放大学章程》《上海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引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展了。改革与创新有机穿插、适时呼应,从而为上海开放大学在2010年经市政府批准率先挂牌、2012年第一批被教育部更名和揭牌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更为2013年上海开放大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软件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等三个本科专业率先开办招生,并率先取得学校的整体学士学位授予权及新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一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作为主持大学全面工作的一把手领导,同时还主持着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上海教育电视台等全面工作,当然不可能也不需要直接深入日常的教学过程去抓具体的教学环节。然而在办学过程中,在非常态时期,始终秉持教学理念,带领班子正确决策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大局却非常重要。张德明先生坚持办学宗旨,在发展的关键时刻,登高望远,正本清源,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契机,紧紧围绕开放大学教学学术这一中心工作,顶层设计把握方向,亲临一线基层推动,引导之、坚持之、完善之、提升之,这的确难能可贵,值得大书一笔。
三、鲜明独特的校本文化是张德明办学思想的精髓
文化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立即回答得好的问题。据文献爬梳,文化的定义早就有160多例,何况旧的定义尚未理清,新的定义又源源不断。其实在现实中,文化实际上是思想长期碰撞的结果,因而它是一种传统。又由于文化通常在细雨润物的过程中,因而它又可以看作是一种表达。于是学校文化实质上是师生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思想理念,办学中形成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等的结合体。开放大学的文化作为大学虽有所积淀,但却又容易在传统坚守和未来追求中有所摇摆。好在张德明先生作为一位大学教授、文化人,不仅出身传统文科,而且长期在精英名校,以及大学出版社和教育电视台等文化传媒机构担当重任。更难能可贵的是,张德明先生秉持开放的办学理念,通晓人文精神内涵,更深知以“文”化人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上海电视大学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创校,直到70年代末复校,学校作为成人高校一直为满足社会上“职工业余学习”而艰苦努力;从当初的以电视媒介为主的远程教育直到当下的以网络为平台的开放教育,学校作为新型大学更是坚持心系更多的求学者,帮助他们在即将到来的学习型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因而人本思想一直在办学者和教学者心中逐渐扎根,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厚重的校本文化内涵,这便是张德明先生所发掘并提升的有归属的学习者文化、有担当的教学者文化和有保障的办学系统文化。
什么是有归属的学习者文化,实际上就是“家”的文化。从“两个一切”办学宗旨出发,张德明一直将学习者视为大爱的对象,于是“包容”和“关爱”就成为了“家文化”的中心词。这是由于学习者们能够在工作之余走进学校教室、踏进网络平台学习已属不易,同时也就意味着文化基础薄弱的他们将会在求学路上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困难;更重要的是这些学习者们中间还有高达三分之一的外来务工者们,背景多元和文化差异的他们更需要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找到应有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也就需要帮助他们在生活的奔波、求职的艰难乃至发展的困惑之中,寻找一片让精神有所寄托、灵魂有所安顿的温暖天地,这既凸显我们关注教育公平、助力民生工程的价值追求,更体现了我们关爱边缘群体、推进社会和谐的人文情怀。于是尽管远程教育的师生准分离,开放教育的教学相异步,学校从上至下还是坚持安排了诸如“三年1000万奖、助学金颁发”“十万师生网上行”“我为母校祝福”“网上摄影大赛”“我为教学改革献一计”等日常文化和社会活动,更有2008年起每年均向全社会精彩亮相的学校三大学习文化品牌活动,这就是“光荣的学习者——奖学金、助学金颁奖典礼”,以宣传数万名好学上进、有志改变命运的莘莘学子们的感人事迹;“电大有我一个家——优秀学习小组表彰”,以弘扬数千个互助学习、砥砺前行的学习团队的可贵精神;还有“我们是同学——百佳学习型家庭评选和表彰活动”,以展现数以千计的夫妻、兄弟、姐妹、姑嫂乃至母女同窗共读、携手同进的生动景象,加上这些在教育电视台的演播大厅进行录播,美轮美奂、情景交融,无不让学习者们感到由衷的激励和欣慰。
至于在上海闸北体育馆举办的《我为祖国喝彩》大型歌会,在杨浦剧场举办的“电大达人秀”系列,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办《知识改变命运》,以及在上海大剧院举办的《学习,让城市更美好》等大型主题活动更是将学习者身边你、我、他的鲜活、动人的事迹,通过歌曲、舞蹈、诗歌、话剧、小品等艺术形式,再借助于现代多种传媒手段向整个社会充分展示,不仅真实地宣传了学习者“家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扩大了学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那什么是有担当的教育者文化,实际上就是“责”的文化。教师及管理人员作为大学办学的主体,这是毋容置疑的。然而面对其所担当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学使命,“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的办学宗旨,这对那些长期接受传统精英高等教育熏陶的教育者们的确是个挑战,更是一个过程。他们所面对的广大学习者既是教育的渴望者,又是教育的消费者,更应该成为教育的受益者。所有的学习者作为社会现实中的人,是成长中的人,同时也是有潜力的人,应该尽可能给尽量多的人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这里应该得到特别的关注,他们面对的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只有对他们消除精英期待,方能因势利导,水到渠成。于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就特别需要为人师表者首先应确立一种以“责任”和“尽责”为内在的文化涵养,方有教师心目中的“学习者至上”。
张德明先生在办学中对教师们首先要求应有“五师”精神,这就是“立师志、修师德、练师功、养师心、讲师风”,即围绕着“师魂”做足文章,继而又要求他们能够具有从事远程开放教育所特有的“五型”特征,这就是“服务型、管理型、技能型、实践型、学术型”,应该说“五师”精神之下的“五型”,就是对电大教师工作的整体定位。“型”的本义是指铸造器物用的模子,总体特征明显且固定。加之我们在实际落实中又将其延伸至个体定位,即将“五型”转化为“五性”,即考虑个体特征要素齐全之下可能有的量的差异,那就更能充分体现其内在性和综合性。但不论如何,这五个关键词中,“服务”表征了教育开放的理念,它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质量;“管理”体现了系统办学的特色,它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经营;“技能”展示了远程教育的特点,它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艺术;“实践”指出了成人教育的范畴,它是一种平台,更是一种能力;“学术”则突出了高等教育的属性,当然对电大教师来说,由于历史的原因,它就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追求。如果将其综合起来作为一个互相关联的有机框架,那就是“服务”是核心、“管理”是保障、“技能”是手段、“实践”是载体、“学术”是内涵。对教师群体而言,“五型”为外表,核为“师德”;对教师个体来说,“五性”为内涵,铸就“师道”。
透过“五师”与“五型”,可以深见张德明先生对教师是如此地看重,因为教师只有真正被校长们捧在手中了,教师们也才有可能将学习者确实放在心中。所以,张德明先生一直认为,“教师就是一个学校的形象,一门课程就是一个学校的品牌。一个教师可以改变学生的人生轨迹,一门课程可以决定学生的职业选择”。于是每年寒暑假,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就会有一次集学习、恳谈、交心和研讨于一体的活动,大家将其戏称为“冬令进补”和“夏季充电”。在此项活动中或问政于领导、或问计于老师、或问需于职工、或问情于全体,大家济济一堂,深议校是,教师和管理人员大有当家作主、上下平等互敬的感觉。尤其令人难忘的是,自2008年起,每两年一次“五四”优秀青年教师金、银奖的评选与表彰,事迹感人,场面动人,这是专为学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和管理人员设定的。加上每年一次的青年教师国外21天专题访学活动,为他们更好了解世界、融人世界,更快地成长奠定基础。因为张德明先生始终坚定地认为,青年才是学校的希望,看好他们,引导他们,提携他们,永远是学校生存和发展之道。 至于有保障的办学系统文化,那就是“合”的文化。张德明先生坚信,“系统办学是开放大学的最大特色,也是它的最大优势”。这不仅仅因为它是电视大学创办初期就赖以形成的体制格局,更重要的是它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心能够真正降到社会基层,从而更多地造福于广大学习者。更不要说今后向开放教育转型之后,“人人”“时时”“处处”的学习文化也必将在学习型社会中涌现,这也就特别需要作为一个分布、高效乃至低耗的系统来予以支撑和运行。上海电视大学之所以能够生存半个多世纪,且成功转型,率先在全国成为开放大学,且连续10年在校生规模超过10万人,进而满足国际远程教育领域所公认的“巨型大学”定义,除了不断依靠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支撑之外,就是要紧紧依靠上海电视大学和开放大学这个办学系统的存在。因此我们常说的“系统不牢,地动山摇”就是这个道理。然而系统的创建和运行都离不开观念的碰撞,规则的争鸣,以及成本的收支,那么系统究竟靠什么来构建和运维呢,那也就只能靠自身的、内在的、有力的文化来承担,这就是“合”的文化,其内涵就是“组合”“合作”和“合力”,其理由就是张德明先生一直倡导的“合则强、离则弱,合则兴、离则衰”,因此“合”的文化正是我们上海电视大学乃至上海开放大学系统稳定发展、经久不衰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当然,“合文化”的前提首先是对使命的认同。作为从事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学校,始终将自身定位于“全民进步的阶梯、教育公平的砝码、终身学习的平台”,于是“人人享有优质教育”的伟大使命终于让我们想到了一起,走到了一起,尽管前进中困难不少,曲折不断,但追寻的目标一直将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普及化作为己任并锲而不舍。
其次“合文化”的支撑,就是担当责任。在办学系统内部没有大小之分、上下之别,有的只是各自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我们把它称之为“责任”和“担当”。于是,各自的权利就是为了担当起共同的使命,我们有责任维护系统的完整;各自的义务就是为了完成其共同的使命,我们也有责任维护好系统的发展。因为就“系统的每一个分校甚至校长来说,它的力量毕竟有限,但组合起来,它的作用和力量就大了。系统办学可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可以分工合作,节约成本,更可以集中力量,办成大事”。张德明先生十多年来,一直这么想,也一直推动着我们这么做的。因此无论是设点招生,还是资源共享,无论是过程管理,还是环节掌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识始终扎根在我们心中,因此系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自觉地做到换位思考和整体联动,以确保上海电视大学和上海开放大学所担当的使命的完成。
说到底,“合文化”的内涵就是人文情怀。张德明先生坚持认为,“工作要靠激情,关系的维系要靠感情”。因此他总是要求学校要对分校应有更多的关怀,不但要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要在他们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刻伸出援助之手,而且还应在取得成绩回报的时候,更要想到与他们共享同乐。为此,无论是在分校体制变化、区划调整和经费开支,还是在出国考察、职称申报乃至家庭困难,只要不违反原则,只要合法合理合规,能帮助解决的就一定设法帮助。更不要说辞旧迎新必开的系统大型团拜会,给新上任的分校领导举办“高级研修班”,为离任的分校领导颁发“特殊贡献奖”,甚至于还为有突出贡献的老校长们出版丛书,创建以其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不仅感动了当事人,更激励了后来者,从而使办学系统文化薪火相传。
办学领导者通常都很关注学校文化建构。因为这正是学校历史和专业化发展的最佳结合,从而昭示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的连续性。开放大学的文化也是如此。它就是由电视大学的文化传承积淀并发扬光大而形成的。因此它既有现代教育中传统大学的办学基因,同时更跳动着历史变革中开放大学的发展脉搏,当然还孕育着张德明先生一如既往的人文情怀,这就是上海电视大学乃至上海开放大学的校本文化之源。因为校本的英文为“School Based”,其含义有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无论是学习者的“家”文化,还是教育者的“责”文化,直到办学系统的“合”文化,究其本质,开放大学的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包容的文化。因为包容就是使命和责任的认同,包容更是力量和智慧的融合,包容还是人文和情怀的弘扬。这一切不正是教育开放、大学开放的前提吗?倘若有人问,开放大学的文化究竟在哪里?张德明先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已经在他的办学历程中不断昭示,它在工作中,细节里;它在校史中,记载里;它更在传承中,发展里,于是我们大家也就拥有了“国内一流、国际有重要影响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共同且长远的美好愿景。
四、成绩斐然的教育国际化是张德明办学思想的名片
关于教育国际化的说法学界说法甚多。比如有“把国际的和跨文化的层面融合进学校教学、研究和服务的过程”;有“教育国际化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以及“把不同的国际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相互学习、交流和合作的过程”等,应该说都有道理,但我更倾向于台湾作家龙应台的观点,就是国际化“不是把我变得跟别人一样,而是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告诉别人我的不一样。所以国际化就是要找到那个‘别人能理解的方式’”。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国际化不是单向的,而且知己知彼,双向互动的。
上海电大利用地域优势和城市特点,不仅第一个在国内率先举办了高层次、有影响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而且还第一个将分校办到了海外。更为惊叹的是,上海电大于1997年便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东亚远程教育姐妹学校网络/教席(UNITWIN/UNESCO CHAIRS),张德明先生作为第二任协调主持人(Chair Holder),将这个全球600多个,我国有19个,上海只有4个的姐妹学校网络/教席的宗旨——“利用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缩小国家与国家间的知识差距,达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履行到了极致。
譬如,顺应国际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潮流,学校开创性地连续举办了以“品牌课程开发案例分析”(2005年),“学习模式和学习支持服务案例分析”(2006年)、“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案例分析”(2007年)、“教育质量保证与ICDE质量评审”(2009年)、“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建设”(2011年)等系列国际性研修班,充分展示并分享了学校近年来最新的教育教学成果,并且还先后以东亚远程教育姐妹学校网络/教席主持人的身份召集成员院校校长的首次会晤,共商合作大计;在本校承办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的首次工作会议,组织包括北大、清华、交大在内的国内各姐妹学校网络/教席首次交往对话,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部和与会代表们均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当然还有那以“创新与合作:为远程教育的明天共同行动”为主题的首次世界巨型开放大学峰会暨校长论坛”(2003年)、以“人人享有优质教育:开放大学新的使命与挑战”为主题的在国内首次于北京之外召开的“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第18届年会”(2004年)、以“远程开放教育的未来与学习型城市建设:新挑战、新机遇、新战略”为主题的“国际远程教育理事会常设校长会议”(ICDE/SCOP)暨世界开放与远程教育论坛”(2008年)以及以“远程开放教育与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全民教育的新动力”为主题的“非洲国家高级教育官员研修班暨远程开放教育国际大讲堂”(2010年),终于连轴转地使世界关注中国、中国关注上海,让上海电视大学及上海开放大学的办学经历和成果在国际远程开放教育领域内得以展示和传播,以至于引得远程开放教育国际领域的高层同行们纷纷以“奥林匹克”“受宠若惊”“尽善尽美”予以高度赞美,更有国际开放大学的旗帜——英国开放大学的自我告诫与提醒,“我们应该注意我们在上海看到的一切,以避免自满”,“在这个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时代,动作迅速者将获得回报”。从学校自身角度看,这也就是张德明办学思想在国际远程开放教育领域中打出的一套组合名片。
除了论坛、演讲和研讨等务虚活动之外,上海电视大学乃至上海开放大学当前在办学上究竟与国外同行有什么不一样,其办学质量究竟如何?在相互借鉴的同时怎样“走出去”展示自身,张德明先生以其学者的智慧和领导者的胸怀,决定在2008年委托全球本领域权威组织——国际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对上海电视大学进行质量评审(Quality Audit)。这是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的一个生动案例。因为说起质量,国际教育领域尤其关注学校自身的质量观,因为质量本身难以有一个普适的共同标准和完全一致的理解,而且这又是我们国内常见的弱项。说到质量评价,国内通常接触到的只是评估,即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按照相应的指标和分值,通过现场评判后给出结论,应对性强,往往难以反映内涵。但质量评审就不同了,它并不是直接去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究竟如何,这是因为国际上统设标准和统一做法往往难以实现,加之质量管理的过程性和质量有无的判断性又难以把握。于是在一个大体的评价框架中,通过学校现有的办学质量的系列理念确立的正确与否,以及与之配套的内部办学质量保证体制与机制运作的有效性,从而间接地体现“学校办学所应有的质量和服务是有保障的”(ICDE,2005)。国际开放大学的标杆——英国开放大学的办学质量也是将此作为方法之一得出最终结论的。
从学术理性的角度来看,我们并不想单纯地与国际远程开放教育接轨,因为国情不一,也无法完全做到;我们当然也不必去拿别的开放大学的质量标准来衡量自己,因为校情不同,也无法全部对应。更重要的是,张德明先生通过这次国际远程开放教育领域里的质量评审,不仅可以用国际的眼光更客观地、更合理地来审视我们的办学现状,而且可以更艺术地将我们远程开放教育的理念和成效向世界展示,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智慧的。因为我们常说的与国际“接轨”不是“并轨”,“接轨”也不是“换轨”,当然“接轨”更不是“弃轨”。如果一定要说与国际“接轨”的话,那就是能够有机地、方便地和外界正常交往、平等对话和合作共赢,从而更好地让“国际化”为“本土化”服务,尤其是在上海电视大学向上海开放大学加速实质性的转型,这极其重要而艰难的时期。
记得八年前,我曾在《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上写过一篇题为“开放大学校长的职业化”的专栏文章。尽管那时提出这个观点有点为时过早,但那始终是我们开放教育从业者的企盼。因为中国的远程教育历史近百年、开放教育也一直方兴未艾,倘若没有与之相应的职业型校长,开放大学便没有真正的灵魂。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所说的“教育家办学,就是专指校长的职业化。也就是说他们不但具有教育思想,懂得教育规律,知晓教育特点,更重要的还精通教育实践”。这里除了传承、还有创新;除了坚持,更有转型,即使遇到重重曲折,也会认准办学的初衷一如既往。
如果说,在上海,在远程教育蓬勃兴起之机奋力铺垫了开放教育基础的是上海电视大学前校长黄清云先生的话,那将开放教育全面推开并将其转化为新常态新境界的正是接替他的张德明先生,当然更有当下将开放教育向纵深推进而不遗余力的上海开放大学的现任校长蒋红先生。他们一个接一个地都在按着既定方向一如既往地带领着各自的班子,殚精竭虑,精诚团结,奋发有为,办着具有世界特征、中国特色和上海特点的我们自己的大学,这就是市民身边的上海开放大学。说到此,大家可能更关心张德明先生远程开放教育办学思想的形成如何始终与时代共振。历史这样客观地告诉我们,截止到张德明先生64岁离任校领导的2013年,上海开放大学连续10年每年招生数均达到3-4万,在校生规模始终稳定在10万人以上,从而占到上海市所有高校在校生的13%左右,成人教育所有在校生的30%上下,于是对上海市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贡献超过9%。为此张德明先生不无自豪地多次表示,“这规模正是反映了我们对社会的贡献力、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可不是么,上海开放大学办学的同时还根据国家赋予的使命和自身的功能,先后以“远程开放教育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创新与发展”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构建”两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这在国内普通高校中也极为少见;在国际上以其在行业领域里的出色贡献,获得了国际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授予的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的“卓越院校奖”;并以“变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中国上海电视大学市民数字化终身学习系统建设”而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向为信息通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作出重大贡献的上海电视大学授予“哈马德国王奖”,这同样也是中国第一以及目前唯一。
为了表彰张德明先生办学思想及其付诸实践的成果,在2009年12月17日香港公开大学第18届毕业典礼暨20周年校庆会上,该校校务委员会主席专门向张德明先生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其颁授赞词这样写道:“张德明教授远程教育的学术事业发展在过去15年可谓多姿多彩”,“对远程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无私付出,都应视之为模范”。是啊,这正是对张德明先生办学思想的最佳学术褒扬。“俱往矣”之后“看今朝”,上海开放大学历史上不会再有张德明!这不仅仅说的是张德明先生在学校重要的特定时期同时出任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党委书记、主任,上海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上海教育电视台台长等身兼“五职”的现象肯定不会再有了,更重要的是将远程教育致力提升为开放教育,为电视大学转型为开放大学而披荆斩棘的时代机遇也不将再有了。所有这一切,只能让我们牢牢地记在心里,并按照既定开放大学的奋斗目标永远前行!
关键词:张德明;远程教育;开放教育;宗旨;理念;文化;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张德明先生,2000年起任上海电视大学校长(同时担任上海电视大学党委书记),之后执掌12年,是该校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2010年经国家教育部同意、上海市政府批准上海开放大学挂牌后,他又同时成为首任上海开放大学校长。在此期间,他还同时担任了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党委书记、主任,上海教育电视台台长,这在全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10多年来,张德明先生作为一个有思想的教育实践者,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一直在中国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大道上坚持传承与开拓。尤其是将教育宗旨作为基点,教学理念作为内核,学校文化作为精髓,教育国际化作为名片,从而使其独特的办学思想轮廓得以充分呈现。为了办好中国的开放大学,很有必要对张德明远程开放教育办学思想做一番学术上的探究。
一、“两个一切”办学宗旨是张德明办学思想的基点
张德明先生始任校长时的上海电视大学,已是一所有40多年历史、以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为使命、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远程教育、并具一定规模的成人高等学校,同时也正值教育部批准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不断向纵深开展。于是,“远程”和“开放”这两个关键词不仅与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所提出的“高等教育要根据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社会的要求,为学习者提供更大的入学选择自由和进出这一体系的灵活性”的倡议相呼应,而且面对上海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如何让更多的市民方便地跨进大学的门槛,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众多教育家梦寐以求的“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这一严峻挑战,就这样毫无选择地放到了长期接受传统精英教育,并在中国名校——复旦大学毕业且留校工作20年之后走马上任的张德明先生面前。
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应当保障,而高等教育作为人们发展的阶梯则更需要提供,这正是作为一所新型大学所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完成保障使命,更要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就要进一步明确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办学宗旨。办学宗旨作为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核,既是传统的治学之脉,也是未来的发展之基;既为自身办学的立足之本,更是对社会关切的回应承诺。张德明先生十分清楚这一点,在2002年开放教育试点中期评估结束之后,就对上海电大半个世纪以来诸多办学理念进行了梳理和提炼,首次提出了“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的全新理念,并将其确立为办学宗旨。
关于“两个一切”办学宗旨的内涵,张德明先生曾这样表达过,围绕“学习者”这个中心,“为了”是目的,体现了做事情的动机,“一切”则是量的概念,就是全面,指所有的对象和所有的工作。针对“两个一切”办学宗旨的地位,张德明先生更是鲜明地指出,“它是我们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准则,更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理想境界和共同价值观,因而是我们的纲,纲举才能目张;是我们的旗,旗开才能得胜”。
其实,“两个一切”作为办学宗旨,从形式上看,并不复杂。它由“为了”“一切”和“学习者”三个词相继构成。围绕“学习者”这个主体中心,已由最初张德明先生提出的“培养能适应上海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即“当班人”扩展到创建上海学习型城市和构建上海终身教育体系所需要和所适应的“学习人”,“为了”和“一切”两个词则先后交叉搭配,前者表达了目的,后者展示了过程,开宗明义,浅显直白。从学术上看,它在提炼出作为一所从事远程开放教育的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还反映出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递进性意义。“为了一切学习者”作为学习型社会到来的转型期,不仅涉及到现阶段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关乎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机遇选择,这个前瞻性的应对反映了张德明先生作为办学者的睿智和气度;而“一切为了学习者”,作为“为了一切学习者”的铺垫和支撑,不仅直接体现了张德明先生作为治校者的追求和作为,而且更是对社会和广大学习者的一种郑重承诺。
因此,“为了一切学习者”是远大的目标也是近期的渴望,意味着我们对远程教育“有教无类”人文精神的不懈追求,即为广大学习者既提供学习机会,也要为其提供发展机遇;而“一切为了学习者”是原则的要求也是具体的行动,意味着我们对开放教育“因材施教”价值理念的弘扬,即为广大学习者既提供人本化的教学服务,更要为其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两个一切”由两条不同的理念表述最终汇合成共同的意愿,即尽可能将“一切”学习者具化为成“人”之后又能成“才”的“每一个”,于是无论是学历教育在校生10万以上规模,还是非学历教育年近50万人次以上的规模,都在量和质上不断得以提升。由此可见,“两个一切”言简意赅,但其意义的延伸和内涵的拓展,必将随着时代的变迁将赋有更多的时空。
在“两个一切”办学宗旨这个“纲”举起之后,相应的“目”也就张扬了。张德明先生率领全校师生齐心协力、集思广益,也就有了全国同类高校中最早提出的“校训”和“师训”。
校训的全称为“有教无类,乐学致远”。作为一所特定的远程开放大学,这里面虽有“教”的宗旨,但更表征了“学”的追求。从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来看,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学”。加之在学校社会向学习型社会转型之际,学习正在成为人们的一种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因此,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也就逐渐产生了应有的变化,这就是学习过程要“乐”。因为“乐”不仅是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只有让学习快乐起来,人们才会更喜爱学习、向往学习,就能使学习不断发生,才能使学习更为持久。当然,学习目标也更需“远”。因为“远大”不仅是目标,更是一种向往。只有让学习快乐起来,人们才能“风物长宜放眼量”,继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由此看来,校训的重心其实说是“学训”也不为过。 师训又称为“教师师德规范”。具体内容也就是作为上海电视大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准则,即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的“五要五不要”。无论从“要爱党、爱国、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政治要求,还是从要“严于治学、关爱学生”的教学态度,无论是“不要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要违反考试各项规定”的要求,还是“不迟到,不早退,不要收受学生的礼品和礼金”等规矩,均有着旗帜鲜明的表述,读起来朗朗上口,做起来简单可行。这里面既有作为师者做人的底线,更有作为学者治学的原则。教育既然是为着成就大事的,教育也就要做好每一件小事。作为教师做人做事,首先是“大”,没有“大”的视野、“大”的追求,当然不行;其次是小,没有“小”的细节,“小”的坚持,同样也是不行的。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开放教育的脊梁。
如果说,“两个一切”办学宗旨是属于理念层面的话,“校训”和“师训”便是其结构化有力支撑更为具象化的诠释。通常大学理念与大学使命紧密相连,因为只有确定了大学的使命和目标,才能为大学理念定位。电视大学亦是如此。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理念是关系到大学教育职能、存在价值乃至终极目标等形而上的问题。然而教育既然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其存在形态也就有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形态之分。这两种形态的教育理念虽然对教育实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力度各不相同,但它们无一例外地均由社会的存在所决定,其中,社会心理又往往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中介。因此,我们就不能只看重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理念,因而仅仅停留在制度和口号层面,还要将其向社会心理形态的教育理念加以引导和转化,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要求、方式和方法,进而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被接受、执行和内化,在教育实际中发挥出应有的效用,这才是我们科学而务实的态度和做法。实践证明,张德明先生将“两个一切”与“两训”有机完美地融合互补,确实行之有效。
二、“改革与创新”的教学理念是张德明办学思想的内核
我们通常所说的办学,其实就是搞教育。然而必须明白,教学作为办学的核心,它才是首当其冲的中心所在。张德明先生作为学校的党政一把手,全面性的工作压力自然很大,然而作为教师出身的他却始终将教学工作放在中心地位,并始终坚持教学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理念。尽管有副手直接分管具体的教学工作,无需他事必躬亲,亲力亲为,但是在教学进展和转型的关键时刻,他总是站在第一线直接指挥。这就是令人难忘的上海电视大学首次教学综合改革和开放大学教学基本建设这两件大事,因为张德明先生始终是这两项工作的总设计师和直接推动者。
2007年正式启动、为期五年的上海电视大学教学综合改革,在教育部批准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总结性评估之后开展。尽管本次“开放教育试点”的立意高、影响大,但毕竟是一次背景独特、行政性强、非常态化的应景性探索。因为电大成立以来,虽然逐步解决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但涉及到学科应用、专业改造和课程建设等这些“用什么培养人”的问题,还没有被完整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就极有可能导致学校的办学宗旨被架空。于是张德明先生审时度势,在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刚刚结束不久,全校的“教学综合改革”就在为时一个多月的“开放教育思想大讨论”和广泛的基层调研和社会调查中拉开了帷幕。这场教学改革的目的当然非常明确,就是根据办学宗旨针对开放教育试点中没有来得及解决的“教学理念不新、教学内容不精、教学过程过繁、教学管理过难、学习评价过死”等问题,围绕“专业改造与开拓、课程设置、资源建设、过程难点、考试改革”等五个环节全面展开,正如张德明先生在全校总动员时所指出,教学改革确定的这五个环节,“一直是学校发展的瓶颈,一直是我们想痛下决心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指出,“教学综合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让上海市民‘业余学习首选上海电大,成人学习首选上海电大’”。当然教学改革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张德明先生高屋建瓴,为了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调动了整个班子的力量,将“师资队伍”“网络平台”和“办学系统”三大建设也全面启动与之呼应配套,“综合”的含义凸显,终于使上海电大有史以来,首次大范围的教学改革平稳起步、不断深入并持续五年之久,最终达到了预期效果。
如果说改革是因为现实倒逼的话,那么创新就是对理想的追求。尤其是在学校由远程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型,开放教育试点向开放教育新常态挺进之际,就更需要抓紧适应开放大学运行需要的创新性基本建设。于是在教学综合改革的后期,一场围绕“学科建设、专业开拓、课程开放、质量保证”等教学基本建设,又在张德明先生领衔主持制订的《上海开放大学章程》《上海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引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展了。改革与创新有机穿插、适时呼应,从而为上海开放大学在2010年经市政府批准率先挂牌、2012年第一批被教育部更名和揭牌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更为2013年上海开放大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软件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等三个本科专业率先开办招生,并率先取得学校的整体学士学位授予权及新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一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作为主持大学全面工作的一把手领导,同时还主持着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上海教育电视台等全面工作,当然不可能也不需要直接深入日常的教学过程去抓具体的教学环节。然而在办学过程中,在非常态时期,始终秉持教学理念,带领班子正确决策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大局却非常重要。张德明先生坚持办学宗旨,在发展的关键时刻,登高望远,正本清源,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契机,紧紧围绕开放大学教学学术这一中心工作,顶层设计把握方向,亲临一线基层推动,引导之、坚持之、完善之、提升之,这的确难能可贵,值得大书一笔。
三、鲜明独特的校本文化是张德明办学思想的精髓
文化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立即回答得好的问题。据文献爬梳,文化的定义早就有160多例,何况旧的定义尚未理清,新的定义又源源不断。其实在现实中,文化实际上是思想长期碰撞的结果,因而它是一种传统。又由于文化通常在细雨润物的过程中,因而它又可以看作是一种表达。于是学校文化实质上是师生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思想理念,办学中形成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等的结合体。开放大学的文化作为大学虽有所积淀,但却又容易在传统坚守和未来追求中有所摇摆。好在张德明先生作为一位大学教授、文化人,不仅出身传统文科,而且长期在精英名校,以及大学出版社和教育电视台等文化传媒机构担当重任。更难能可贵的是,张德明先生秉持开放的办学理念,通晓人文精神内涵,更深知以“文”化人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上海电视大学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创校,直到70年代末复校,学校作为成人高校一直为满足社会上“职工业余学习”而艰苦努力;从当初的以电视媒介为主的远程教育直到当下的以网络为平台的开放教育,学校作为新型大学更是坚持心系更多的求学者,帮助他们在即将到来的学习型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因而人本思想一直在办学者和教学者心中逐渐扎根,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厚重的校本文化内涵,这便是张德明先生所发掘并提升的有归属的学习者文化、有担当的教学者文化和有保障的办学系统文化。
什么是有归属的学习者文化,实际上就是“家”的文化。从“两个一切”办学宗旨出发,张德明一直将学习者视为大爱的对象,于是“包容”和“关爱”就成为了“家文化”的中心词。这是由于学习者们能够在工作之余走进学校教室、踏进网络平台学习已属不易,同时也就意味着文化基础薄弱的他们将会在求学路上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困难;更重要的是这些学习者们中间还有高达三分之一的外来务工者们,背景多元和文化差异的他们更需要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找到应有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也就需要帮助他们在生活的奔波、求职的艰难乃至发展的困惑之中,寻找一片让精神有所寄托、灵魂有所安顿的温暖天地,这既凸显我们关注教育公平、助力民生工程的价值追求,更体现了我们关爱边缘群体、推进社会和谐的人文情怀。于是尽管远程教育的师生准分离,开放教育的教学相异步,学校从上至下还是坚持安排了诸如“三年1000万奖、助学金颁发”“十万师生网上行”“我为母校祝福”“网上摄影大赛”“我为教学改革献一计”等日常文化和社会活动,更有2008年起每年均向全社会精彩亮相的学校三大学习文化品牌活动,这就是“光荣的学习者——奖学金、助学金颁奖典礼”,以宣传数万名好学上进、有志改变命运的莘莘学子们的感人事迹;“电大有我一个家——优秀学习小组表彰”,以弘扬数千个互助学习、砥砺前行的学习团队的可贵精神;还有“我们是同学——百佳学习型家庭评选和表彰活动”,以展现数以千计的夫妻、兄弟、姐妹、姑嫂乃至母女同窗共读、携手同进的生动景象,加上这些在教育电视台的演播大厅进行录播,美轮美奂、情景交融,无不让学习者们感到由衷的激励和欣慰。
至于在上海闸北体育馆举办的《我为祖国喝彩》大型歌会,在杨浦剧场举办的“电大达人秀”系列,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办《知识改变命运》,以及在上海大剧院举办的《学习,让城市更美好》等大型主题活动更是将学习者身边你、我、他的鲜活、动人的事迹,通过歌曲、舞蹈、诗歌、话剧、小品等艺术形式,再借助于现代多种传媒手段向整个社会充分展示,不仅真实地宣传了学习者“家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扩大了学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那什么是有担当的教育者文化,实际上就是“责”的文化。教师及管理人员作为大学办学的主体,这是毋容置疑的。然而面对其所担当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学使命,“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的办学宗旨,这对那些长期接受传统精英高等教育熏陶的教育者们的确是个挑战,更是一个过程。他们所面对的广大学习者既是教育的渴望者,又是教育的消费者,更应该成为教育的受益者。所有的学习者作为社会现实中的人,是成长中的人,同时也是有潜力的人,应该尽可能给尽量多的人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这里应该得到特别的关注,他们面对的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只有对他们消除精英期待,方能因势利导,水到渠成。于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就特别需要为人师表者首先应确立一种以“责任”和“尽责”为内在的文化涵养,方有教师心目中的“学习者至上”。
张德明先生在办学中对教师们首先要求应有“五师”精神,这就是“立师志、修师德、练师功、养师心、讲师风”,即围绕着“师魂”做足文章,继而又要求他们能够具有从事远程开放教育所特有的“五型”特征,这就是“服务型、管理型、技能型、实践型、学术型”,应该说“五师”精神之下的“五型”,就是对电大教师工作的整体定位。“型”的本义是指铸造器物用的模子,总体特征明显且固定。加之我们在实际落实中又将其延伸至个体定位,即将“五型”转化为“五性”,即考虑个体特征要素齐全之下可能有的量的差异,那就更能充分体现其内在性和综合性。但不论如何,这五个关键词中,“服务”表征了教育开放的理念,它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质量;“管理”体现了系统办学的特色,它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经营;“技能”展示了远程教育的特点,它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艺术;“实践”指出了成人教育的范畴,它是一种平台,更是一种能力;“学术”则突出了高等教育的属性,当然对电大教师来说,由于历史的原因,它就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追求。如果将其综合起来作为一个互相关联的有机框架,那就是“服务”是核心、“管理”是保障、“技能”是手段、“实践”是载体、“学术”是内涵。对教师群体而言,“五型”为外表,核为“师德”;对教师个体来说,“五性”为内涵,铸就“师道”。
透过“五师”与“五型”,可以深见张德明先生对教师是如此地看重,因为教师只有真正被校长们捧在手中了,教师们也才有可能将学习者确实放在心中。所以,张德明先生一直认为,“教师就是一个学校的形象,一门课程就是一个学校的品牌。一个教师可以改变学生的人生轨迹,一门课程可以决定学生的职业选择”。于是每年寒暑假,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就会有一次集学习、恳谈、交心和研讨于一体的活动,大家将其戏称为“冬令进补”和“夏季充电”。在此项活动中或问政于领导、或问计于老师、或问需于职工、或问情于全体,大家济济一堂,深议校是,教师和管理人员大有当家作主、上下平等互敬的感觉。尤其令人难忘的是,自2008年起,每两年一次“五四”优秀青年教师金、银奖的评选与表彰,事迹感人,场面动人,这是专为学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和管理人员设定的。加上每年一次的青年教师国外21天专题访学活动,为他们更好了解世界、融人世界,更快地成长奠定基础。因为张德明先生始终坚定地认为,青年才是学校的希望,看好他们,引导他们,提携他们,永远是学校生存和发展之道。 至于有保障的办学系统文化,那就是“合”的文化。张德明先生坚信,“系统办学是开放大学的最大特色,也是它的最大优势”。这不仅仅因为它是电视大学创办初期就赖以形成的体制格局,更重要的是它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心能够真正降到社会基层,从而更多地造福于广大学习者。更不要说今后向开放教育转型之后,“人人”“时时”“处处”的学习文化也必将在学习型社会中涌现,这也就特别需要作为一个分布、高效乃至低耗的系统来予以支撑和运行。上海电视大学之所以能够生存半个多世纪,且成功转型,率先在全国成为开放大学,且连续10年在校生规模超过10万人,进而满足国际远程教育领域所公认的“巨型大学”定义,除了不断依靠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支撑之外,就是要紧紧依靠上海电视大学和开放大学这个办学系统的存在。因此我们常说的“系统不牢,地动山摇”就是这个道理。然而系统的创建和运行都离不开观念的碰撞,规则的争鸣,以及成本的收支,那么系统究竟靠什么来构建和运维呢,那也就只能靠自身的、内在的、有力的文化来承担,这就是“合”的文化,其内涵就是“组合”“合作”和“合力”,其理由就是张德明先生一直倡导的“合则强、离则弱,合则兴、离则衰”,因此“合”的文化正是我们上海电视大学乃至上海开放大学系统稳定发展、经久不衰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当然,“合文化”的前提首先是对使命的认同。作为从事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学校,始终将自身定位于“全民进步的阶梯、教育公平的砝码、终身学习的平台”,于是“人人享有优质教育”的伟大使命终于让我们想到了一起,走到了一起,尽管前进中困难不少,曲折不断,但追寻的目标一直将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普及化作为己任并锲而不舍。
其次“合文化”的支撑,就是担当责任。在办学系统内部没有大小之分、上下之别,有的只是各自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我们把它称之为“责任”和“担当”。于是,各自的权利就是为了担当起共同的使命,我们有责任维护系统的完整;各自的义务就是为了完成其共同的使命,我们也有责任维护好系统的发展。因为就“系统的每一个分校甚至校长来说,它的力量毕竟有限,但组合起来,它的作用和力量就大了。系统办学可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可以分工合作,节约成本,更可以集中力量,办成大事”。张德明先生十多年来,一直这么想,也一直推动着我们这么做的。因此无论是设点招生,还是资源共享,无论是过程管理,还是环节掌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识始终扎根在我们心中,因此系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自觉地做到换位思考和整体联动,以确保上海电视大学和上海开放大学所担当的使命的完成。
说到底,“合文化”的内涵就是人文情怀。张德明先生坚持认为,“工作要靠激情,关系的维系要靠感情”。因此他总是要求学校要对分校应有更多的关怀,不但要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要在他们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刻伸出援助之手,而且还应在取得成绩回报的时候,更要想到与他们共享同乐。为此,无论是在分校体制变化、区划调整和经费开支,还是在出国考察、职称申报乃至家庭困难,只要不违反原则,只要合法合理合规,能帮助解决的就一定设法帮助。更不要说辞旧迎新必开的系统大型团拜会,给新上任的分校领导举办“高级研修班”,为离任的分校领导颁发“特殊贡献奖”,甚至于还为有突出贡献的老校长们出版丛书,创建以其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不仅感动了当事人,更激励了后来者,从而使办学系统文化薪火相传。
办学领导者通常都很关注学校文化建构。因为这正是学校历史和专业化发展的最佳结合,从而昭示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的连续性。开放大学的文化也是如此。它就是由电视大学的文化传承积淀并发扬光大而形成的。因此它既有现代教育中传统大学的办学基因,同时更跳动着历史变革中开放大学的发展脉搏,当然还孕育着张德明先生一如既往的人文情怀,这就是上海电视大学乃至上海开放大学的校本文化之源。因为校本的英文为“School Based”,其含义有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无论是学习者的“家”文化,还是教育者的“责”文化,直到办学系统的“合”文化,究其本质,开放大学的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包容的文化。因为包容就是使命和责任的认同,包容更是力量和智慧的融合,包容还是人文和情怀的弘扬。这一切不正是教育开放、大学开放的前提吗?倘若有人问,开放大学的文化究竟在哪里?张德明先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已经在他的办学历程中不断昭示,它在工作中,细节里;它在校史中,记载里;它更在传承中,发展里,于是我们大家也就拥有了“国内一流、国际有重要影响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共同且长远的美好愿景。
四、成绩斐然的教育国际化是张德明办学思想的名片
关于教育国际化的说法学界说法甚多。比如有“把国际的和跨文化的层面融合进学校教学、研究和服务的过程”;有“教育国际化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以及“把不同的国际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相互学习、交流和合作的过程”等,应该说都有道理,但我更倾向于台湾作家龙应台的观点,就是国际化“不是把我变得跟别人一样,而是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告诉别人我的不一样。所以国际化就是要找到那个‘别人能理解的方式’”。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国际化不是单向的,而且知己知彼,双向互动的。
上海电大利用地域优势和城市特点,不仅第一个在国内率先举办了高层次、有影响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而且还第一个将分校办到了海外。更为惊叹的是,上海电大于1997年便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东亚远程教育姐妹学校网络/教席(UNITWIN/UNESCO CHAIRS),张德明先生作为第二任协调主持人(Chair Holder),将这个全球600多个,我国有19个,上海只有4个的姐妹学校网络/教席的宗旨——“利用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缩小国家与国家间的知识差距,达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履行到了极致。
譬如,顺应国际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潮流,学校开创性地连续举办了以“品牌课程开发案例分析”(2005年),“学习模式和学习支持服务案例分析”(2006年)、“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案例分析”(2007年)、“教育质量保证与ICDE质量评审”(2009年)、“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建设”(2011年)等系列国际性研修班,充分展示并分享了学校近年来最新的教育教学成果,并且还先后以东亚远程教育姐妹学校网络/教席主持人的身份召集成员院校校长的首次会晤,共商合作大计;在本校承办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的首次工作会议,组织包括北大、清华、交大在内的国内各姐妹学校网络/教席首次交往对话,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部和与会代表们均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当然还有那以“创新与合作:为远程教育的明天共同行动”为主题的首次世界巨型开放大学峰会暨校长论坛”(2003年)、以“人人享有优质教育:开放大学新的使命与挑战”为主题的在国内首次于北京之外召开的“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第18届年会”(2004年)、以“远程开放教育的未来与学习型城市建设:新挑战、新机遇、新战略”为主题的“国际远程教育理事会常设校长会议”(ICDE/SCOP)暨世界开放与远程教育论坛”(2008年)以及以“远程开放教育与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全民教育的新动力”为主题的“非洲国家高级教育官员研修班暨远程开放教育国际大讲堂”(2010年),终于连轴转地使世界关注中国、中国关注上海,让上海电视大学及上海开放大学的办学经历和成果在国际远程开放教育领域内得以展示和传播,以至于引得远程开放教育国际领域的高层同行们纷纷以“奥林匹克”“受宠若惊”“尽善尽美”予以高度赞美,更有国际开放大学的旗帜——英国开放大学的自我告诫与提醒,“我们应该注意我们在上海看到的一切,以避免自满”,“在这个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时代,动作迅速者将获得回报”。从学校自身角度看,这也就是张德明办学思想在国际远程开放教育领域中打出的一套组合名片。
除了论坛、演讲和研讨等务虚活动之外,上海电视大学乃至上海开放大学当前在办学上究竟与国外同行有什么不一样,其办学质量究竟如何?在相互借鉴的同时怎样“走出去”展示自身,张德明先生以其学者的智慧和领导者的胸怀,决定在2008年委托全球本领域权威组织——国际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对上海电视大学进行质量评审(Quality Audit)。这是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的一个生动案例。因为说起质量,国际教育领域尤其关注学校自身的质量观,因为质量本身难以有一个普适的共同标准和完全一致的理解,而且这又是我们国内常见的弱项。说到质量评价,国内通常接触到的只是评估,即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按照相应的指标和分值,通过现场评判后给出结论,应对性强,往往难以反映内涵。但质量评审就不同了,它并不是直接去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究竟如何,这是因为国际上统设标准和统一做法往往难以实现,加之质量管理的过程性和质量有无的判断性又难以把握。于是在一个大体的评价框架中,通过学校现有的办学质量的系列理念确立的正确与否,以及与之配套的内部办学质量保证体制与机制运作的有效性,从而间接地体现“学校办学所应有的质量和服务是有保障的”(ICDE,2005)。国际开放大学的标杆——英国开放大学的办学质量也是将此作为方法之一得出最终结论的。
从学术理性的角度来看,我们并不想单纯地与国际远程开放教育接轨,因为国情不一,也无法完全做到;我们当然也不必去拿别的开放大学的质量标准来衡量自己,因为校情不同,也无法全部对应。更重要的是,张德明先生通过这次国际远程开放教育领域里的质量评审,不仅可以用国际的眼光更客观地、更合理地来审视我们的办学现状,而且可以更艺术地将我们远程开放教育的理念和成效向世界展示,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智慧的。因为我们常说的与国际“接轨”不是“并轨”,“接轨”也不是“换轨”,当然“接轨”更不是“弃轨”。如果一定要说与国际“接轨”的话,那就是能够有机地、方便地和外界正常交往、平等对话和合作共赢,从而更好地让“国际化”为“本土化”服务,尤其是在上海电视大学向上海开放大学加速实质性的转型,这极其重要而艰难的时期。
记得八年前,我曾在《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上写过一篇题为“开放大学校长的职业化”的专栏文章。尽管那时提出这个观点有点为时过早,但那始终是我们开放教育从业者的企盼。因为中国的远程教育历史近百年、开放教育也一直方兴未艾,倘若没有与之相应的职业型校长,开放大学便没有真正的灵魂。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所说的“教育家办学,就是专指校长的职业化。也就是说他们不但具有教育思想,懂得教育规律,知晓教育特点,更重要的还精通教育实践”。这里除了传承、还有创新;除了坚持,更有转型,即使遇到重重曲折,也会认准办学的初衷一如既往。
如果说,在上海,在远程教育蓬勃兴起之机奋力铺垫了开放教育基础的是上海电视大学前校长黄清云先生的话,那将开放教育全面推开并将其转化为新常态新境界的正是接替他的张德明先生,当然更有当下将开放教育向纵深推进而不遗余力的上海开放大学的现任校长蒋红先生。他们一个接一个地都在按着既定方向一如既往地带领着各自的班子,殚精竭虑,精诚团结,奋发有为,办着具有世界特征、中国特色和上海特点的我们自己的大学,这就是市民身边的上海开放大学。说到此,大家可能更关心张德明先生远程开放教育办学思想的形成如何始终与时代共振。历史这样客观地告诉我们,截止到张德明先生64岁离任校领导的2013年,上海开放大学连续10年每年招生数均达到3-4万,在校生规模始终稳定在10万人以上,从而占到上海市所有高校在校生的13%左右,成人教育所有在校生的30%上下,于是对上海市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贡献超过9%。为此张德明先生不无自豪地多次表示,“这规模正是反映了我们对社会的贡献力、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可不是么,上海开放大学办学的同时还根据国家赋予的使命和自身的功能,先后以“远程开放教育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创新与发展”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构建”两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这在国内普通高校中也极为少见;在国际上以其在行业领域里的出色贡献,获得了国际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授予的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的“卓越院校奖”;并以“变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中国上海电视大学市民数字化终身学习系统建设”而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向为信息通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作出重大贡献的上海电视大学授予“哈马德国王奖”,这同样也是中国第一以及目前唯一。
为了表彰张德明先生办学思想及其付诸实践的成果,在2009年12月17日香港公开大学第18届毕业典礼暨20周年校庆会上,该校校务委员会主席专门向张德明先生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其颁授赞词这样写道:“张德明教授远程教育的学术事业发展在过去15年可谓多姿多彩”,“对远程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无私付出,都应视之为模范”。是啊,这正是对张德明先生办学思想的最佳学术褒扬。“俱往矣”之后“看今朝”,上海开放大学历史上不会再有张德明!这不仅仅说的是张德明先生在学校重要的特定时期同时出任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党委书记、主任,上海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上海教育电视台台长等身兼“五职”的现象肯定不会再有了,更重要的是将远程教育致力提升为开放教育,为电视大学转型为开放大学而披荆斩棘的时代机遇也不将再有了。所有这一切,只能让我们牢牢地记在心里,并按照既定开放大学的奋斗目标永远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