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8日,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缓控释肥十年发展峰会暨产业白皮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缓控释肥产业发展白皮书在此次峰会上首次对外发布。该白皮书的发布是缓控释肥10年产业发展在中国化肥行业发展的缩影,其对缓控释肥产业10年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总结了缓控释肥产业关键技术的创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大面积推广应用等十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和成果,并对新型肥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同时此白皮书对未来缓控释肥产业的持续迅猛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预示着我国化肥产业已全面进入了新的上升发展阶段,将有力推动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农资行业供给侧改革进程,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缓控释肥产业助力推动化肥行业转型升级
面对我国肥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转型升级,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周长益明确指出,作为肥料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我国化肥产能产量及消费量已居世界首位。然而我国肥料行业也面临着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对于未来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他认为,必须要大力发展新型肥料,并加大新型肥料的普及力度。中国率先推广掺混缓控释肥的方法,在大大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了缓控释肥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对缓控释肥的利用和生产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到2020年不但要实现化肥零增长,还要力争实现负增长。”周长益如是说。
“如何加快研发速度、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理性健康发展、缩小与国外差距……这些是化肥产业面临的紧迫而重大的任务。”国务院参事刘志仁对此的思考是,希望将化肥企业“走出去”纳入到“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多听企业呼声,向国家建言献策;切实推动化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领军企业对行业的领军作用,增强化肥企业的凝聚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表示,化肥是关于粮食安全、人民生活、国家稳定的战略物资,但化肥过渡使用,不仅会造成土壤污染、大气污染、资源浪费,还会是农民负担过重。他认为应该从“精准施肥、合理施肥、有机肥和化肥联合使用、行业结构调整、产学研合作、发挥先进企业的领先示范作用”等六方面开展科学施肥,从而推动我国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助推农业全新发展,更好的保护环境、保护生态。
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对金正大集团在缓控释肥方面做出的贡献给予了极大肯定。在他看来,“以金正大为代表的缓控释肥企业,是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后全面融入全球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成长起来一批新型的科技型企业。”这也印证了国家大力鼓励发展缓控释肥产业的正确性。他提出,未来需通过加强产业技术研究,持续进行技术不断创新,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力求开发出一系列低成本的产品。
“目前中央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减少对环境污染,控制面源污染。基于此,农业部从去年开始就提出到2020年化肥零增长的目标。而在化肥零增长这一行动当中,农业部把缓控释肥作为一项新肥料、新技术加以重点推广,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金正大进行的缓控释肥推广工作可谓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未来需要更多的政策红利和支持。”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何才文这样说道。
针对专家们在会上展开的关于缓控释肥行业未来产业链发展的探讨,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周竹叶表示,2006-2015年是我国缓控释肥行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十年。缓控释肥的绿色、环保、高效等功能完全符合我国肥料行业平等结构调整方向。目前化肥行业正面临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发展理念,大力推动创新、绿色、环保的缓控释肥对于肥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及中国现代农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缓控释肥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缓控释肥产业步入高速发展新阶段
纵观全球市场,缓控释肥由于其“增效、节肥、省工、环保”等一系列优点,不仅受到了肥料业自身的关注,更受到了农业、工业以及科技界的热捧。大力发展缓控释肥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新型农业技术以及促进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缓控释肥产业从小到大,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和消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第一个将缓控释肥应用到大田,将贵族肥料变身为平民肥料,适应了中国农业对节工增效和保护生态的现实要求。目前,我国缓控释肥的技术和标准都已经达到国际领先,产业化规模和推广应用面积达到全球最大,已掌握了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此次关于缓控释肥产业发展白皮书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缓控释肥未来在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中的重要地位。基于此,《白皮书》还就未来发展提出了多方面建议:一是加大扶持力度,降低成本,促进缓控释肥的推广应用;二是提升农化服务水平,提高农民对缓控释肥产品的认知水平;三是鼓励出口和海外投资,提高缓控释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支持产业技术辐射,促进我国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促进缓控释肥行业健康发展等等。
助推产业发展,金正大成产业发展领跑者
十几年前,我国的缓控释肥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才刚刚开始起步。正是金正大集团等一批企业,瞄准肥料发展的技术前沿,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攻关,不断突破技术难题,努力掌握关键技术,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缓控释肥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缓控释肥生产和使用规模最大的国家,缓控释肥技术和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亮点。
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对此表示,过去的十年中,作为我国新型肥料的领军企业,金正大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致力于推动缓控释肥产业的发展,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实现了缓控释肥在大田作物的推广应用,持续不断的推广缓控释肥的应用,惠及各方。
来自山东滕州的种植大户代表李之锁就是因使用缓控释肥而从中受益的农户之一,他说:“普通复合肥,肥效期短,生长后期肥力衰退,非常影响产量。而金正大缓控释肥肥效期长,特别能保证生长后期的养分供应,同时能够通过减少施肥次数和施肥量,最大限度地节省劳动力。”他还表示,在滕州当地几乎90%以上玉米种植都用缓控释肥,亩实现增产10-15%。目前大部分小麦、土豆在使用缓控释肥。缓控释肥省时省工、利用率高,肥效好,深受当地种植户的喜爱。
据统计,2006至2015十年间,金正大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示范合作覆盖26个省市区,118个市县的36种作物,以政府指导、企业主导的模式推动了缓控释肥在中国的运用。
联合发展共享未来,携手推动实现绿色农业
当前,农产品增量提质难度加大,农业发展过度依赖化肥投入,分散经营制约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土壤退化和环境风险加剧,资源约束日趋严峻。如何使肥料行业健康理性发展,成为当前国家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缓控释肥节本增效、节能减排的功能,对保障行业健康理性发展,对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缓控释肥的利用率比速效肥要高出20%-30%,大力发展缓控释肥产业也与落实我国节约能源资源的基本国策息息相关,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白皮书》指出,政策激励、化肥行业转型和下游农业需求三个层面正在汇聚成缓控释肥大发展的合力。从政策层看,农业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要示范推广缓释肥料等高效新型肥料;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开发高效、环保新型肥料,重点是缓控释肥等7类新型肥料产品;科技部在《化学肥料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实施方案》中拟定到2025年化学肥料减施20%的科研目标;从化肥行业自身看,缓控释肥主要是针对氮素而言,经过行业十年的发展,产业技术已经趋于成熟,随着化肥产业链合作模式的发展,我国缓控释肥企业及研发机构将来会与氮肥等上游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上下游融合贯通,化解上游氮肥企业过剩的落后产能,促进我国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农业层面看,轻简化施肥要求、规模农业和节水农业兴起都为缓控释肥更大的发展孕育了新的空间。
会上,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修学峰宣读了《缓控释肥行业发展倡议书》对未来十年行业发展寄予厚望,她提出,缓控释肥如何谋划下一个十年,需要全行业凝心聚力,找到方向,拿出行动。未来,为此向全行业提出倡议:不忘初心,坚守责任;持续创新,精益求精;产业联合共同发展;行业自律,树立形象。
对于未来,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表示,“未来10年,将是化肥行业持续创新、新型肥料高速发展的10年,更是行业联合协作、融合发展的10年。唯有树立联合协作、融合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优势互补、抱团联合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金正大将坚持走政产学研联合发展的道路,通过输出技术、品牌、服务乃至资本,携手与上下游同行企业联合发展、做强做大。”
辉煌十年过去,随着《中国缓控释肥产业白皮书》的全面发布,我国化肥行业又重新站在了新的起点,踏入了新的发展进程,开启了全面未来十年联合大发展的篇章,再创未来辉煌十年。为此,相信将会有更多有责任心及远大抱负的优秀企业共同携手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推动创新、绿色、环保的缓控释肥,解决肥料利用率、环保等问题,从而真正推动实现我国化肥施用零增长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远大目标。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刘志仁、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周长益、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何才文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金正大集团等单位领导、专家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化肥企业代表、种植大户以及媒体代表近四百人参加了会议。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缓控释肥产业发展白皮书在此次峰会上首次对外发布。该白皮书的发布是缓控释肥10年产业发展在中国化肥行业发展的缩影,其对缓控释肥产业10年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总结了缓控释肥产业关键技术的创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大面积推广应用等十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和成果,并对新型肥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同时此白皮书对未来缓控释肥产业的持续迅猛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预示着我国化肥产业已全面进入了新的上升发展阶段,将有力推动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农资行业供给侧改革进程,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缓控释肥产业助力推动化肥行业转型升级
面对我国肥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转型升级,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周长益明确指出,作为肥料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我国化肥产能产量及消费量已居世界首位。然而我国肥料行业也面临着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对于未来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他认为,必须要大力发展新型肥料,并加大新型肥料的普及力度。中国率先推广掺混缓控释肥的方法,在大大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了缓控释肥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对缓控释肥的利用和生产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到2020年不但要实现化肥零增长,还要力争实现负增长。”周长益如是说。
“如何加快研发速度、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理性健康发展、缩小与国外差距……这些是化肥产业面临的紧迫而重大的任务。”国务院参事刘志仁对此的思考是,希望将化肥企业“走出去”纳入到“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多听企业呼声,向国家建言献策;切实推动化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领军企业对行业的领军作用,增强化肥企业的凝聚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表示,化肥是关于粮食安全、人民生活、国家稳定的战略物资,但化肥过渡使用,不仅会造成土壤污染、大气污染、资源浪费,还会是农民负担过重。他认为应该从“精准施肥、合理施肥、有机肥和化肥联合使用、行业结构调整、产学研合作、发挥先进企业的领先示范作用”等六方面开展科学施肥,从而推动我国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助推农业全新发展,更好的保护环境、保护生态。
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对金正大集团在缓控释肥方面做出的贡献给予了极大肯定。在他看来,“以金正大为代表的缓控释肥企业,是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后全面融入全球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成长起来一批新型的科技型企业。”这也印证了国家大力鼓励发展缓控释肥产业的正确性。他提出,未来需通过加强产业技术研究,持续进行技术不断创新,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力求开发出一系列低成本的产品。
“目前中央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减少对环境污染,控制面源污染。基于此,农业部从去年开始就提出到2020年化肥零增长的目标。而在化肥零增长这一行动当中,农业部把缓控释肥作为一项新肥料、新技术加以重点推广,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金正大进行的缓控释肥推广工作可谓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未来需要更多的政策红利和支持。”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何才文这样说道。
针对专家们在会上展开的关于缓控释肥行业未来产业链发展的探讨,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周竹叶表示,2006-2015年是我国缓控释肥行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十年。缓控释肥的绿色、环保、高效等功能完全符合我国肥料行业平等结构调整方向。目前化肥行业正面临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发展理念,大力推动创新、绿色、环保的缓控释肥对于肥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及中国现代农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缓控释肥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缓控释肥产业步入高速发展新阶段
纵观全球市场,缓控释肥由于其“增效、节肥、省工、环保”等一系列优点,不仅受到了肥料业自身的关注,更受到了农业、工业以及科技界的热捧。大力发展缓控释肥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新型农业技术以及促进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缓控释肥产业从小到大,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和消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第一个将缓控释肥应用到大田,将贵族肥料变身为平民肥料,适应了中国农业对节工增效和保护生态的现实要求。目前,我国缓控释肥的技术和标准都已经达到国际领先,产业化规模和推广应用面积达到全球最大,已掌握了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此次关于缓控释肥产业发展白皮书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缓控释肥未来在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中的重要地位。基于此,《白皮书》还就未来发展提出了多方面建议:一是加大扶持力度,降低成本,促进缓控释肥的推广应用;二是提升农化服务水平,提高农民对缓控释肥产品的认知水平;三是鼓励出口和海外投资,提高缓控释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支持产业技术辐射,促进我国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促进缓控释肥行业健康发展等等。
助推产业发展,金正大成产业发展领跑者
十几年前,我国的缓控释肥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才刚刚开始起步。正是金正大集团等一批企业,瞄准肥料发展的技术前沿,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攻关,不断突破技术难题,努力掌握关键技术,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缓控释肥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缓控释肥生产和使用规模最大的国家,缓控释肥技术和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亮点。
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对此表示,过去的十年中,作为我国新型肥料的领军企业,金正大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致力于推动缓控释肥产业的发展,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实现了缓控释肥在大田作物的推广应用,持续不断的推广缓控释肥的应用,惠及各方。
来自山东滕州的种植大户代表李之锁就是因使用缓控释肥而从中受益的农户之一,他说:“普通复合肥,肥效期短,生长后期肥力衰退,非常影响产量。而金正大缓控释肥肥效期长,特别能保证生长后期的养分供应,同时能够通过减少施肥次数和施肥量,最大限度地节省劳动力。”他还表示,在滕州当地几乎90%以上玉米种植都用缓控释肥,亩实现增产10-15%。目前大部分小麦、土豆在使用缓控释肥。缓控释肥省时省工、利用率高,肥效好,深受当地种植户的喜爱。
据统计,2006至2015十年间,金正大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示范合作覆盖26个省市区,118个市县的36种作物,以政府指导、企业主导的模式推动了缓控释肥在中国的运用。
联合发展共享未来,携手推动实现绿色农业
当前,农产品增量提质难度加大,农业发展过度依赖化肥投入,分散经营制约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土壤退化和环境风险加剧,资源约束日趋严峻。如何使肥料行业健康理性发展,成为当前国家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缓控释肥节本增效、节能减排的功能,对保障行业健康理性发展,对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缓控释肥的利用率比速效肥要高出20%-30%,大力发展缓控释肥产业也与落实我国节约能源资源的基本国策息息相关,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白皮书》指出,政策激励、化肥行业转型和下游农业需求三个层面正在汇聚成缓控释肥大发展的合力。从政策层看,农业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要示范推广缓释肥料等高效新型肥料;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开发高效、环保新型肥料,重点是缓控释肥等7类新型肥料产品;科技部在《化学肥料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实施方案》中拟定到2025年化学肥料减施20%的科研目标;从化肥行业自身看,缓控释肥主要是针对氮素而言,经过行业十年的发展,产业技术已经趋于成熟,随着化肥产业链合作模式的发展,我国缓控释肥企业及研发机构将来会与氮肥等上游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上下游融合贯通,化解上游氮肥企业过剩的落后产能,促进我国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农业层面看,轻简化施肥要求、规模农业和节水农业兴起都为缓控释肥更大的发展孕育了新的空间。
会上,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修学峰宣读了《缓控释肥行业发展倡议书》对未来十年行业发展寄予厚望,她提出,缓控释肥如何谋划下一个十年,需要全行业凝心聚力,找到方向,拿出行动。未来,为此向全行业提出倡议:不忘初心,坚守责任;持续创新,精益求精;产业联合共同发展;行业自律,树立形象。
对于未来,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表示,“未来10年,将是化肥行业持续创新、新型肥料高速发展的10年,更是行业联合协作、融合发展的10年。唯有树立联合协作、融合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优势互补、抱团联合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金正大将坚持走政产学研联合发展的道路,通过输出技术、品牌、服务乃至资本,携手与上下游同行企业联合发展、做强做大。”
辉煌十年过去,随着《中国缓控释肥产业白皮书》的全面发布,我国化肥行业又重新站在了新的起点,踏入了新的发展进程,开启了全面未来十年联合大发展的篇章,再创未来辉煌十年。为此,相信将会有更多有责任心及远大抱负的优秀企业共同携手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推动创新、绿色、环保的缓控释肥,解决肥料利用率、环保等问题,从而真正推动实现我国化肥施用零增长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远大目标。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刘志仁、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周长益、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何才文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金正大集团等单位领导、专家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化肥企业代表、种植大户以及媒体代表近四百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