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化、时空压缩、无组织化--新技术时代青年工作意义贫困的根源及对策分析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au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舆论针对“内卷”“996”“打工人”等议题的讨论,显示出工薪阶层(无论是白领还是蓝领)正弥漫着一种普遍焦虑,即看不到未来工作对自己的意义,感到迷惘和无力。新技术条件下的工作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最大的问题是造成工作意义的贫困,这是劳动异化的极端表现。而新技术带来的“机器换人”、数字资本主义对工业资本主义的取代以及工人自组织的缺失是导致工作意义贫困的重要原因。鼓励青年人回归生活;建立劳动者的公共领域;广泛开展人文教育,让更多人文内容进入工作场地将是可能的改善方向。
其他文献
【关键词】欧盟 数字化转型 数字治理 【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A  2021年3月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题为《2030数字罗盘计划:数字化十年的欧洲道路》文件,提出未来10年欧盟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具体目标与实施路径,确定了“提升整体人口的数字技能,扩大数字专业化人才规模”“构建安全、高性能和可持续的数字基础设施”“加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公共服务向数字化转型”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院雅克·拉康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法国最著名的精神分析家。他通过观察6-18个月婴儿在镜子前的实验,研究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得出著名的“镜像理论”。本文借助拉康“镜像理论”,梳理电影《黑暗面》中法比安娜的自我建构过程以及他者在自我建构过程中的影响,分析主人公因自我与他者的分裂而带来的悲剧性结局,以期探讨影片深层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