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推行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思想,各大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与建设中贯彻了无障碍设计理念,这不仅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各城市文明和现代化程度的直接体现。本文主要结合当前国内外无障碍市政道路设计体系的现状,分析了无障碍设计的概念及原则,并在文章最后详细分析了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体现方法,以从实践上为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市政道路设计;体现方法
1、引言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无障碍设计不仅是城市有障碍人群追求高生活品质及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迫切愿望,更是全部人群共同享受的发展成果。在市政道路体系中,道路设施无障碍直接关系到城市有障碍者的出行方便和生活便捷,但从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无障碍设计的现状来看,针对弱势群体考虑的设施和规划尚不完善,这一点值得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2、国内外无障碍市政道路体系的研究现状
2.1国内研究现状
在现代社会,无障碍设施设计水平已成为评价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此我国针对这一方面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具体包括:《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等,其中城市道路实施无障碍的范围包括过街天桥、过街地道(桥梁、隧道)、人行道等。
2.2国外研究现状
经过长期的发展与规划,国外的无障碍设计已形成相对成熟的体系,并取得较理想的成果。比如美国经过多次立法维护有障碍者的合法权益,包括《建筑物障碍法》、《康复法》、《航空运输无障礙法案》、《老年和残疾人选举无障碍法案》等,并率先将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科研、教育等领域结合起来,整体呈现基础完善、具备无障碍意识、政府宣传力度大等特征,这些都值得我国学习和大力倡导的。
3、无障碍设计的概述
所谓的无障碍是指环境、设施和设备等可以最大程度满足更多人群的使用,其根本是为残疾人或有特殊需求的人解决环境中的障碍。无障碍设计作为一种为全社会服务的设计理念,具体是指通过采用符合规划设计的技术手段,减少或消除那些有残疾的人或其他行动不便者(老年人)在公共空间活动中遇到的障碍,从而为这些群体提供一个安全、方便的活动空间。
4、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的体现方法
4.1盲道
盲道是市政道路无障碍步道体系的重要组成,这一必建项目不仅可引导有障碍者安全达到目标地点,还有利于保护该类人群免受到正常行人的干扰和影响,从而使其更安全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为了更好地满足有障碍者的生活品质需求,改变其在工作场所和家的生活方式,对盲道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感知盲道等新型的盲道砖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另外,注重盲道设计的色彩搭配,比如人行道选择深红色的红砖材质铺设(图1),盲道采用中黄色系予以区分,可同时起到提示和引导的作用,且不会影响到辅道的正常通行。
比如某市政道路走向为东西向,在道路的西北末端为一个T型交叉口,周边建筑物有医院、事业单位、商铺等。目前,该道路已经完全结合当前的城市道路规范完成了无障碍设计,比如T型交叉口采用信号灯控制,交叉口范围内具有完善的道路标志、标线及缘石坡道等。但在无障碍设计中盲道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盲道无法识别所指向位置建筑物的性质,使得行人无法到达或错误到达;难以满足视觉障碍者的出行需求等。根据该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优化方案,具体为:①在盲道上设置盲道北向砖;②在盲道上设置导盲路牌与指示砖,导盲路牌分别用盲文、汉语和英语提示周围环境的重要信息;③在医院门口盲道上设置感知盲道中的方位定位砖中的医院砖,并在医院砖三侧各铺设一块提示砖(图2)。
4.2路缘石
在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中,路缘石的设置可以确保暂时性障碍者或腿脚行动不便者的顺利通行,且不会对正常行走造成二次障碍。《无障碍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要将路缘石设置在人行道路交叉口等提示路口处,便于为人们无障碍行走提供更多的方便。
4.3坡道
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坡道设施应设计成直线型、直角型和折返型,主要为轮椅和拄拐的人群提供方便。坡道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①坡度≤1:1.2;②高差≥1.5m或建设面积较小需要有转弯处时,应设置中间休息平台;③落实坡道的防滑工作;④在坡道的上、下口铺设盲道和扶手。轮椅坡道的最大高度和水平长度如表1所示。
4.4楼梯
在市政道路设计中,楼梯是连接上下扩展城市空间的重要交通路线,楼梯的设施规则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楼梯宽度≥3.50m;
②每阶踏步的高度≤0.15m,宽度≥0.30m;
③楼梯的设计形式尽量避免弧形或螺旋形,这种类型的楼梯不适用于老年人、幼儿及残疾人等,这些人群在使用时易造成摔倒等事故;
④楼梯的踏面和踢面色彩应呈现明显的对比,便于起到警示与提示的作用。
4.5标线、标志牌等无障碍设计
标线、标志牌等交通标志的无障碍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注重使用强色调;
②将其设置在易被行人发现的位置;
③标志的内容要做到清晰明确、通俗易懂;
④便于个别障碍者通过触摸标识牌文字的高度、大小及凹凸感等来提取信息;
⑤针对老年人或儿童等人群,应采取一定针对性特点的设计方法表达相关信息,比如重新设计加工现有的符号,便于老年人和儿童的理解。
结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通过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可确保有障碍群体感受到来自社会周围的关怀与重视,保障其参与公共生活的基本权利,这对现代化、和谐化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另外,在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工作中,需针对有障碍人群的实际特征和出行要求,采取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技术手段去完善无障碍设施,力争创造一个便捷、舒适和安全的无障碍环境。
参考文献:
[1]邓凌云,张楠.浅析日本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系统的构建[J].国际城市规划,2015,30(b05):106-110.
作者简介:
胡碧衡(1983-),男,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市政道路与桥梁设计等工作。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市政道路设计;体现方法
1、引言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无障碍设计不仅是城市有障碍人群追求高生活品质及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迫切愿望,更是全部人群共同享受的发展成果。在市政道路体系中,道路设施无障碍直接关系到城市有障碍者的出行方便和生活便捷,但从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无障碍设计的现状来看,针对弱势群体考虑的设施和规划尚不完善,这一点值得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2、国内外无障碍市政道路体系的研究现状
2.1国内研究现状
在现代社会,无障碍设施设计水平已成为评价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此我国针对这一方面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具体包括:《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等,其中城市道路实施无障碍的范围包括过街天桥、过街地道(桥梁、隧道)、人行道等。
2.2国外研究现状
经过长期的发展与规划,国外的无障碍设计已形成相对成熟的体系,并取得较理想的成果。比如美国经过多次立法维护有障碍者的合法权益,包括《建筑物障碍法》、《康复法》、《航空运输无障礙法案》、《老年和残疾人选举无障碍法案》等,并率先将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科研、教育等领域结合起来,整体呈现基础完善、具备无障碍意识、政府宣传力度大等特征,这些都值得我国学习和大力倡导的。
3、无障碍设计的概述
所谓的无障碍是指环境、设施和设备等可以最大程度满足更多人群的使用,其根本是为残疾人或有特殊需求的人解决环境中的障碍。无障碍设计作为一种为全社会服务的设计理念,具体是指通过采用符合规划设计的技术手段,减少或消除那些有残疾的人或其他行动不便者(老年人)在公共空间活动中遇到的障碍,从而为这些群体提供一个安全、方便的活动空间。
4、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的体现方法
4.1盲道
盲道是市政道路无障碍步道体系的重要组成,这一必建项目不仅可引导有障碍者安全达到目标地点,还有利于保护该类人群免受到正常行人的干扰和影响,从而使其更安全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为了更好地满足有障碍者的生活品质需求,改变其在工作场所和家的生活方式,对盲道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感知盲道等新型的盲道砖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另外,注重盲道设计的色彩搭配,比如人行道选择深红色的红砖材质铺设(图1),盲道采用中黄色系予以区分,可同时起到提示和引导的作用,且不会影响到辅道的正常通行。
比如某市政道路走向为东西向,在道路的西北末端为一个T型交叉口,周边建筑物有医院、事业单位、商铺等。目前,该道路已经完全结合当前的城市道路规范完成了无障碍设计,比如T型交叉口采用信号灯控制,交叉口范围内具有完善的道路标志、标线及缘石坡道等。但在无障碍设计中盲道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盲道无法识别所指向位置建筑物的性质,使得行人无法到达或错误到达;难以满足视觉障碍者的出行需求等。根据该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优化方案,具体为:①在盲道上设置盲道北向砖;②在盲道上设置导盲路牌与指示砖,导盲路牌分别用盲文、汉语和英语提示周围环境的重要信息;③在医院门口盲道上设置感知盲道中的方位定位砖中的医院砖,并在医院砖三侧各铺设一块提示砖(图2)。
4.2路缘石
在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中,路缘石的设置可以确保暂时性障碍者或腿脚行动不便者的顺利通行,且不会对正常行走造成二次障碍。《无障碍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要将路缘石设置在人行道路交叉口等提示路口处,便于为人们无障碍行走提供更多的方便。
4.3坡道
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坡道设施应设计成直线型、直角型和折返型,主要为轮椅和拄拐的人群提供方便。坡道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①坡度≤1:1.2;②高差≥1.5m或建设面积较小需要有转弯处时,应设置中间休息平台;③落实坡道的防滑工作;④在坡道的上、下口铺设盲道和扶手。轮椅坡道的最大高度和水平长度如表1所示。
4.4楼梯
在市政道路设计中,楼梯是连接上下扩展城市空间的重要交通路线,楼梯的设施规则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楼梯宽度≥3.50m;
②每阶踏步的高度≤0.15m,宽度≥0.30m;
③楼梯的设计形式尽量避免弧形或螺旋形,这种类型的楼梯不适用于老年人、幼儿及残疾人等,这些人群在使用时易造成摔倒等事故;
④楼梯的踏面和踢面色彩应呈现明显的对比,便于起到警示与提示的作用。
4.5标线、标志牌等无障碍设计
标线、标志牌等交通标志的无障碍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注重使用强色调;
②将其设置在易被行人发现的位置;
③标志的内容要做到清晰明确、通俗易懂;
④便于个别障碍者通过触摸标识牌文字的高度、大小及凹凸感等来提取信息;
⑤针对老年人或儿童等人群,应采取一定针对性特点的设计方法表达相关信息,比如重新设计加工现有的符号,便于老年人和儿童的理解。
结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通过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可确保有障碍群体感受到来自社会周围的关怀与重视,保障其参与公共生活的基本权利,这对现代化、和谐化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另外,在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工作中,需针对有障碍人群的实际特征和出行要求,采取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技术手段去完善无障碍设施,力争创造一个便捷、舒适和安全的无障碍环境。
参考文献:
[1]邓凌云,张楠.浅析日本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系统的构建[J].国际城市规划,2015,30(b05):106-110.
作者简介:
胡碧衡(1983-),男,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市政道路与桥梁设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