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所谓看脸的时代,更是给“颜值经济”打了一支强心针,作为相关产业,医美行业在中国也历经了一个从“难以启齿”到“习以为常”的过程。
总体来说,医美行业在我国起步晚,但速度却非常快。有数据显示,早在2015年前,中国医美市场较巴西市场尚有0.8%的差距,但两年后中国就超越巴西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美市场。据新氧发布的《2018年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当前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已超2200亿元,且未来五年仍将保持20%以上的年增速。增速加快的同时,医美平台求美者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当前90后已经成为消费主力,平均第一次整形时间已经从28岁下降到22岁。据QQ大数据发布的《95后审美观》报告显示,1%的95后已经整过容,11%的95后有整容的打算。
不仅如此,部分男性也加入整形大军中。报告显示,男性用户在某些平台上的比例已经超过了20%,相比较两年前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增速加快、年龄层次扩大、男性群体加入、复购率高等多重影响下,2019年中国的医美市场规模或将突破万亿元,势头不可谓不火。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演艺圈带来的示范效应。从最早的“韩流”文化,再到当前的“网红经济”,民众对美的认知和消费快速转变,对医美也从排斥走向接纳。据新氧2018年白皮书调研,中国社会超六成人对医美持正面态度,整形已成中国女性提升自信的八大方式之一。其二是微整形技术的兴起,使医美日益普及化、平民化。医美科技的发展让诸如激光美容、皮肤美容、眼睑整形等医美微创、无创化已成为可能,类似2小时之内的“午休式美容”,让医美有了更多的客户。其三是资本的强力驱动,让医美市场成为风口。市场是资本的风向标,从20世纪90年代末最早的莆田系整形医院,到大资本的金融投资,再到丽都整形、华韩整形等挂牌上市,从实体经营到O2O平台运营,再到APP孵化,资金的强势进驻让市场更加火热。其四则是市场细化带来的更深入挖掘,诸如医生集团模式、区域连锁模式等多种综合型医美机构新模式涌现,实现对客户差异化需求的满足,既有针对高端人士的奢侈高端华丽套装,也有针对学生族的性价比精致服务。多重推动之下,医美市场不断走红。
与急剧扩张的市场需求相伴随的,是各种非法乱象的衍生。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美容医疗机构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并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执业活动。且主诊医师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执业医师注册机关注册,具有从事相关临床学科工作经历:如负责实施美容外科项目的应具有6年以上从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关專业临床工作经历等。
但具有执业资格的整形行业医生的缺口巨大。2014年数据显示,中国美容注册医师2800人,每百万人中(15~64岁)注册医美医师仅为2.8人,是韩国的二十分之一、美国的十分之一。到2016年年底,5600多个正规医美机构,也仅有3000~4000名持证医生。
巨大的缺口之下,是非法执业的“黑色填充”。据《2017中国医美行业黑皮书》统计显示,中国非法执业者数量是合规执业者的9倍,这意味着每十个整形医生中,只有一个是真的;黑诊所数量已超60000家,是正规诊所的6倍;黑诊所年手术量为正规诊所的2.5倍,超2500万例;每年黑诊所约发生4万起医疗事故,手术感染、疤痕严重等问题屡见不鲜。
暴利无疑是“黑色填充”的原因,但绝非唯一原因。相对暴利的绝对诱惑,相当低的违规风险则让人肆无忌惮。据“黑皮书”显示,一家黑诊所的年平均获利能够高达百万元之多,即便被查处,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相关罚则,擅自执业的处罚也就是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成本可谓极低,以至于以“不出医疗事故”为底线。
规避被查处的方式有很多,诸如挂羊头卖狗肉式,对外营业声称是美容、美白、按摩,私下则偷偷超越营业范围提供医美服务。诸如利用促销、捆绑等方式赠送、使用来源不明的美容药品,以及通过微信平台以所谓微商的名义购进无批准文号、无中文标识的医美整形注射剂药品,并在朋友圈招揽线下销售,等等。
种种乱象之下,不少毫无医学基础的外行人纷纷“试水”,穿上白大褂,摇身一变就成了“医美专家”,短暂的培训之下,各类“速成美容师”“无证小作坊”“三无产品注射”充斥医美黑诊所。
乱象的背后,必然有治理的缺位,而治理的缺位又带来诸多的法律问题。其一涉及民事层面的消费者权益纠纷,其二是因违规而被行政处罚,其三则是美容行业犯罪问题。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在2016年,美容美发类的投诉高居服务类投诉量前十,其中医疗美容占16.4%;仅2017年前三季度,医疗美容在美容美发类投诉中的占比超过17%。近十年来,我国年均因为整形美容导致毁容毁形的投诉多达近2万起。
在民事纠纷领域,涉美容整形类医患纠纷案件中,整形者的手术效果不如预期且维权无门较为常见。以上海市某区人民检察院所梳理过去3年中的306起涉美容整形类医患纠纷案件为例,部分民营医疗美容机构存在由监管漏洞导致的不书写病历、病历书写不规范、不给患者病历等违规问题。除此之外,价格欺诈、预付式消费等,也是医疗美容领域民事纠纷的常见形态。
但要将维权落到实处并非易事,这涉及相关证据的获取及保留,诸如双方签订的服务协议、整容项目介绍、收费票据、诊断证明、采用的药物和器械,还有在医疗事故发生后自身的损失,包括手术修复相关单据等。一旦这些书证缺乏,依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很多当事人要么难以证明伤害事实及损害程度,要么难以证明伤害事实与非法医美间的因果关系,最终诉求难以得到完全支持。
2017年5月2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公安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海关总署办公厅、工商总局办公厅、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于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联合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专项行动自开展以来,打击捣毁多个非法医疗美容场所和团伙,行业共同发出自律倡议,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依旧任重道远。 相关的刑事犯罪也不在少数。一些无医疗美容资质的美容机构无证经营,销售假药等现象层出不穷,美容消费者遭受毁容甚至死亡事故频发。2015年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共办理美容行业犯罪案件198件263人,涉案美容院无证经营20件26人,分别占10.1%和9.9%。嫌疑人无证上岗的18件22人,分别占9.1%和8.4%。
医美的高消费也被其他不法分子所瞄准,在借贷杠杆的遮掩下,成为衍生的金融陷阱。据2017年11月成都媒体报道,当地一家医美整形机构涉及传销,一些女大学生受到“推荐5个人就能免费整容”的吸引前去咨询,得知虽然有分期贷款,但免费整容的吸引力使不少大学生还是陷入这种一级拖一级的变相传销陷阱。
然而,相对有组织、有分工的骗贷,这种变相传销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在消费金融的热潮下,分期付款成为很多人的消费选择,但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将此变成了套现牟利的手段,而医美分期的高额消费,成为犯罪的温床。
为了抢夺市场、营造业绩,渠道分成的比重越来越高,在这种状况下,拉拢没有借贷记录的“白户”伪造医美手术、骗取贷款,所得贷款部分给医美机构,部分给渠道商,部分落入“白户”口袋,三家分成变成一场狂欢。分期骗贷成了犯罪链条,不少农村妇女搭上车辆到市区一游,签字就能分到一笔“酬劳”。还贷的责任以及信用惩戒等等对她们来说毫不在意。
相关的治理缺位也表现在未成年人整容领域。在整容日趋小龄化的背景下,对未成年人能否整容?看似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国内却没有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制约。据调查,在地方立法领域,针对未成年人整容,目前仅有广州市在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规定》中明确提出,不提倡未成年人实施医疗美容项目,未成年人确因特殊原因需要进行医疗美容的,须经其法定监护人同意。这与国外不少国家明文禁止未成年人整容成鮮明对比。
同样的治理盲区还存在于医师多点执业的隐患上。为解决部分医生缺口问题,多点执业能够提高医疗覆盖率,缓解医疗资源不均的问题。但在医美行业,一些麻醉师的走穴,却有不少是去往没有运营资格的非法医美机构执业,这不仅带走合法医美机构的客源,也会因为没有足够设备和抢救设施造成意外风险,危及消费者的生命。纵使医疗美容行业已出台相关行业细则帮助分级管理,但无论从立法完善还是执法能力等各层面来说,依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颜值经济”的走红
总体来说,医美行业在我国起步晚,但速度却非常快。有数据显示,早在2015年前,中国医美市场较巴西市场尚有0.8%的差距,但两年后中国就超越巴西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美市场。据新氧发布的《2018年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当前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已超2200亿元,且未来五年仍将保持20%以上的年增速。增速加快的同时,医美平台求美者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当前90后已经成为消费主力,平均第一次整形时间已经从28岁下降到22岁。据QQ大数据发布的《95后审美观》报告显示,1%的95后已经整过容,11%的95后有整容的打算。
不仅如此,部分男性也加入整形大军中。报告显示,男性用户在某些平台上的比例已经超过了20%,相比较两年前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增速加快、年龄层次扩大、男性群体加入、复购率高等多重影响下,2019年中国的医美市场规模或将突破万亿元,势头不可谓不火。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演艺圈带来的示范效应。从最早的“韩流”文化,再到当前的“网红经济”,民众对美的认知和消费快速转变,对医美也从排斥走向接纳。据新氧2018年白皮书调研,中国社会超六成人对医美持正面态度,整形已成中国女性提升自信的八大方式之一。其二是微整形技术的兴起,使医美日益普及化、平民化。医美科技的发展让诸如激光美容、皮肤美容、眼睑整形等医美微创、无创化已成为可能,类似2小时之内的“午休式美容”,让医美有了更多的客户。其三是资本的强力驱动,让医美市场成为风口。市场是资本的风向标,从20世纪90年代末最早的莆田系整形医院,到大资本的金融投资,再到丽都整形、华韩整形等挂牌上市,从实体经营到O2O平台运营,再到APP孵化,资金的强势进驻让市场更加火热。其四则是市场细化带来的更深入挖掘,诸如医生集团模式、区域连锁模式等多种综合型医美机构新模式涌现,实现对客户差异化需求的满足,既有针对高端人士的奢侈高端华丽套装,也有针对学生族的性价比精致服务。多重推动之下,医美市场不断走红。
逐利下衍生的乱象
与急剧扩张的市场需求相伴随的,是各种非法乱象的衍生。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美容医疗机构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并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执业活动。且主诊医师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执业医师注册机关注册,具有从事相关临床学科工作经历:如负责实施美容外科项目的应具有6年以上从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关專业临床工作经历等。
但具有执业资格的整形行业医生的缺口巨大。2014年数据显示,中国美容注册医师2800人,每百万人中(15~64岁)注册医美医师仅为2.8人,是韩国的二十分之一、美国的十分之一。到2016年年底,5600多个正规医美机构,也仅有3000~4000名持证医生。
巨大的缺口之下,是非法执业的“黑色填充”。据《2017中国医美行业黑皮书》统计显示,中国非法执业者数量是合规执业者的9倍,这意味着每十个整形医生中,只有一个是真的;黑诊所数量已超60000家,是正规诊所的6倍;黑诊所年手术量为正规诊所的2.5倍,超2500万例;每年黑诊所约发生4万起医疗事故,手术感染、疤痕严重等问题屡见不鲜。
暴利无疑是“黑色填充”的原因,但绝非唯一原因。相对暴利的绝对诱惑,相当低的违规风险则让人肆无忌惮。据“黑皮书”显示,一家黑诊所的年平均获利能够高达百万元之多,即便被查处,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相关罚则,擅自执业的处罚也就是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成本可谓极低,以至于以“不出医疗事故”为底线。
规避被查处的方式有很多,诸如挂羊头卖狗肉式,对外营业声称是美容、美白、按摩,私下则偷偷超越营业范围提供医美服务。诸如利用促销、捆绑等方式赠送、使用来源不明的美容药品,以及通过微信平台以所谓微商的名义购进无批准文号、无中文标识的医美整形注射剂药品,并在朋友圈招揽线下销售,等等。
种种乱象之下,不少毫无医学基础的外行人纷纷“试水”,穿上白大褂,摇身一变就成了“医美专家”,短暂的培训之下,各类“速成美容师”“无证小作坊”“三无产品注射”充斥医美黑诊所。
乱象背后的法律问题
乱象的背后,必然有治理的缺位,而治理的缺位又带来诸多的法律问题。其一涉及民事层面的消费者权益纠纷,其二是因违规而被行政处罚,其三则是美容行业犯罪问题。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在2016年,美容美发类的投诉高居服务类投诉量前十,其中医疗美容占16.4%;仅2017年前三季度,医疗美容在美容美发类投诉中的占比超过17%。近十年来,我国年均因为整形美容导致毁容毁形的投诉多达近2万起。
在民事纠纷领域,涉美容整形类医患纠纷案件中,整形者的手术效果不如预期且维权无门较为常见。以上海市某区人民检察院所梳理过去3年中的306起涉美容整形类医患纠纷案件为例,部分民营医疗美容机构存在由监管漏洞导致的不书写病历、病历书写不规范、不给患者病历等违规问题。除此之外,价格欺诈、预付式消费等,也是医疗美容领域民事纠纷的常见形态。
但要将维权落到实处并非易事,这涉及相关证据的获取及保留,诸如双方签订的服务协议、整容项目介绍、收费票据、诊断证明、采用的药物和器械,还有在医疗事故发生后自身的损失,包括手术修复相关单据等。一旦这些书证缺乏,依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很多当事人要么难以证明伤害事实及损害程度,要么难以证明伤害事实与非法医美间的因果关系,最终诉求难以得到完全支持。
2017年5月2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公安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海关总署办公厅、工商总局办公厅、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于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联合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专项行动自开展以来,打击捣毁多个非法医疗美容场所和团伙,行业共同发出自律倡议,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依旧任重道远。 相关的刑事犯罪也不在少数。一些无医疗美容资质的美容机构无证经营,销售假药等现象层出不穷,美容消费者遭受毁容甚至死亡事故频发。2015年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共办理美容行业犯罪案件198件263人,涉案美容院无证经营20件26人,分别占10.1%和9.9%。嫌疑人无证上岗的18件22人,分别占9.1%和8.4%。
医美的灰色地带
医美的高消费也被其他不法分子所瞄准,在借贷杠杆的遮掩下,成为衍生的金融陷阱。据2017年11月成都媒体报道,当地一家医美整形机构涉及传销,一些女大学生受到“推荐5个人就能免费整容”的吸引前去咨询,得知虽然有分期贷款,但免费整容的吸引力使不少大学生还是陷入这种一级拖一级的变相传销陷阱。
然而,相对有组织、有分工的骗贷,这种变相传销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在消费金融的热潮下,分期付款成为很多人的消费选择,但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将此变成了套现牟利的手段,而医美分期的高额消费,成为犯罪的温床。
为了抢夺市场、营造业绩,渠道分成的比重越来越高,在这种状况下,拉拢没有借贷记录的“白户”伪造医美手术、骗取贷款,所得贷款部分给医美机构,部分给渠道商,部分落入“白户”口袋,三家分成变成一场狂欢。分期骗贷成了犯罪链条,不少农村妇女搭上车辆到市区一游,签字就能分到一笔“酬劳”。还贷的责任以及信用惩戒等等对她们来说毫不在意。
相关的治理缺位也表现在未成年人整容领域。在整容日趋小龄化的背景下,对未成年人能否整容?看似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国内却没有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制约。据调查,在地方立法领域,针对未成年人整容,目前仅有广州市在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规定》中明确提出,不提倡未成年人实施医疗美容项目,未成年人确因特殊原因需要进行医疗美容的,须经其法定监护人同意。这与国外不少国家明文禁止未成年人整容成鮮明对比。
同样的治理盲区还存在于医师多点执业的隐患上。为解决部分医生缺口问题,多点执业能够提高医疗覆盖率,缓解医疗资源不均的问题。但在医美行业,一些麻醉师的走穴,却有不少是去往没有运营资格的非法医美机构执业,这不仅带走合法医美机构的客源,也会因为没有足够设备和抢救设施造成意外风险,危及消费者的生命。纵使医疗美容行业已出台相关行业细则帮助分级管理,但无论从立法完善还是执法能力等各层面来说,依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