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2月6日,法国发起“红蝴蝶”行动,在中非共和国增兵1200人,规模为此前已有驻军的三倍,以平息该国持续一年多的国内冲突。同期还宣布将于2014年1月底,从正处于重建关键期的马里大量撤军,这与冲突之初奥朗德总统一面坚称“不会干涉中非内政”、一面大规模出兵马里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那么,中非是如何实现“逆袭”、重俘法国芳心的呢?
中非“逆袭”之路
中非和马里都曾长期被法国殖民,也都是非洲的战略要地,前者还曾是法在非洲的重要军事基地。中非前总统博齐泽更是2003年3月在法国支持下,通过武力政变上台的,后来法军还曾出兵助其空袭反政府武装。相较之下,2012年3月马里的军事政变不但只能算“新鲜出炉”,其推翻的还是被法国树为“民主样板”的杜尔政权,其亲疏远近可见一斑。
2012年12月,中非反叛组织联盟“塞雷卡”大举南下,并占领首都班吉东北160公里处的锡布。同年12月27日博齐泽发表紧急讲话,“请求我们的法国朋友帮助我们击退叛军”,爱丽舍宫却予以拒绝,而仅同意增派150人的伞兵部队“保护侨民”。反观马里方面,2013年1月10日,叛军才攻占中部要地科纳,距首都巴马科仍有600公里之遥。但当天马里过渡政府总统特拉奥雷开口求援时,法国人当机立断答应其提供军事援助,次日即启动“薮猫”行动,并一再催促联合国、欧盟、北约、美国等各方参战,推动西共体集结兵力达5800人。奥朗德还数次为马里重建筹措资金,随着2013年8月初马里大选顺利完成,马里重建开始步入正轨。
但中非局势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塞雷卡”于2013年3月21日再次对政府军发动进攻,三天后即占领班吉,博齐泽被迫流亡邻国。“塞雷卡”首领多托贾成为新的“铁腕”人物,宣布暂停宪法、解散国会,还自命为过渡政府总统,称将遵守此前与博齐泽签署的和平协议,承诺三年内举行大选,此时法态度仍显暧昧。这之后中非局势不仅没能实现多托贾期许的“自由”与“和解”,其国内冲突反倒有愈演愈烈的迹象,从“塞雷卡”与博齐泽的支持者之间逐步向穆斯林、基督徒等各教派之间蔓延,多托贾也无奈向前宗主国求助,并答应不会寻求参加未来大选。
这一次,法国人终于答应伸出援手。另一方面,近日两名法国记者遇害、法军向马里北部增兵及发起大规模行动等,令各方担忧马里局势将出现反复,但法却坚持撤军计划,中非骤然实现“逆袭”,再获爱丽舍宫青睐。
法国对非战略
剧情似乎正朝着“喜大普奔”的结局发展。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法国援军,势必将稳定中非正急速恶化的安全形势,同时限制在一些方面令巴黎不满的“塞雷卡”,而影响该国政局。与此同时,其更深层次的战略考虑引人深思。
事实上,2013年12月初以来,法国对非洲频频“示爱”。法国专门将12月第一周命名为“非洲周”,除6日向中非大规模增兵外,还先后举办了“爱丽舍宫非洲和平与安全峰会”、“法非新型伙伴关系论坛”等一系列大型活动,提出要与非洲建立“新型伙伴关系”,显示出奥朗德政府正谋求在安全、经贸和气候变化等领域调整对非政策,而在中非的干预行动即是其中重要一环——在非洲安全问题上,奥朗德致力于推动从传统的“非洲宪兵”角色转向幕后主导,鼓励非洲人“自己担负维护安全的责任”,法则向非盟提供能让其“保障自身安全”的军事支持,还将与非盟就防务建设、跨境安全和多国联合军事行动等方面展开合作。
因此,当下法军在马里和中非的调整实际上同属一种“维稳”模式,即先由法军出面平息该国暴力争斗,再与非洲军队联手行动,最终逐步将安全责任交给非洲国家,法则退居幕后。目前中非正处于第一步,而马里则处于第二步。
此外,幕后“维稳”模式可在经济困难时期大大缓解法财政压力。巴黎借机以人道主义援助等名义,呼吁国际社会增加对非维和行动的资助。奥朗德明确表示,法军在中非的干预行动“不会花法国的钱”,而是通过人道主义等名义,争得欧盟、美国和联合国等各方同意,为法相关行动提供资金支持。
奥朗德政府的外交思维
在全球层面,一年来法国在外交上的主动性不断增强,硬实力不断下降的法国在2013年“取代美国,成为对外干预的第一大国”。2013年12月8日,奥朗德在接受法媒采访时强调,法国的角色、任务和责任,决定了它应成为“世界强国”,这明显有别于此前历任总统“二流强国”的定位。
为此,法在外交上采取了由远及近的方式,将亚太、中东和非洲作为三大优先战略区域。在亚太地区,奥朗德携规模创纪录的团队访问亚太各大国,与印度谈妥号称“世界上最大防务订单”的126架“阵风”战机订单,成为中国“两会”后首位来访的西方大国元首,还成功开展了对日本的“破冰”之旅,并欲将其建设成为法立足亚洲的“第二支点”。奥朗德及其总理埃罗还密集访问了东南亚国家,强化与东盟国家的经济、政治、安全和文化联系,法防长勒德里昂甚至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称,“法国也是亚洲国家”。
然后是中东“大门”。法在中东问题上冲锋在前,对叙利亚和伊朗均表现得“比美国还强硬”:在叙利亚问题上,法率先承认叙反对派为该国合法政权,数次推动西方与反对派的会谈,不断高喊要向反对派提供武器,甚至一度威胁对叙直接动武,客观上成为促使巴沙尔政权同意销毁化武的重要力量;在伊朗核问题上,法则扮演了阻碍和平协议签署的最大“反派”,提出令伊朗大为恼火的四点原则,并一再警告,不能仅凭伊“口头承诺”而放松警惕,颇得沙特和以色列等地区大国好感,以总统、总理在奥朗德到访时专程前往机场迎接。
综上所述,近期法对其非洲“后院”的政策调整,或预示着奥朗德时代的法国外交已然进入第三阶段。
不言而喻,这三个阶段的调整,最终都是为了在外交上寻求突破,以巩固奥朗德政府在家中(西方世界)的核心地位。一是维护政府不倒。最新民调显示,奥朗德上台刚刚一年半,支持率已跌破20%,再度刷新“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总统”纪录。同时,社会党内对改革意见不一,甚至出现相互“否定”的情况:联合执政的左翼其他各党则对社会党的“保守化”颇为不满,绿党籍环保部部长因不满紧缩而被免职,左翼阵线、激进党等多次组织反政府示威游行,甚至在议会投反对票。
二是维持在欧洲的威信。奥朗德一直希望平衡法德关系,上台之初曾联合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欧国家,就调整紧缩路线等问题与德多次碰撞,令法德关系一度“陷入低谷”。后来法逐渐接受了“德国的欧洲”这一趋势,及时改变欧洲政策,对内加强与柏林的沟通和妥协,维护“双引擎”机制,而将更多精力转向发挥其传统的“政治棋手”优势,追求在外有所作为。
三是争取美国支持。一年多来,奥朗德越来越多地注意到,法国的外交空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华盛顿的支持力度。故法在马里、叙利亚、伊核等问题上与美不断走近,在“棱镜”争端上较为低调,法美关系因之有效改善。白宫盛赞法是美“最古老的盟友”,并盛邀奥朗德总统明年2月对美进行正式访问。
由此,我们或许能对“红蝴蝶”这个名字有了另一番理解。按照普遍说法,法军此次行动之所以得名“红蝴蝶”,是因为这种生物是非洲的罕见品种,其寓意为“短暂”,表明法军将不会长留中非。但从前述看来,“红蝴蝶”可能也在提醒法军重视“蝴蝶效应”——中非虽为小国,但中非行动的成败或将产生连锁反应,关乎法能否实现其成为“世界强国”的“法国梦”。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人员)
中非“逆袭”之路
中非和马里都曾长期被法国殖民,也都是非洲的战略要地,前者还曾是法在非洲的重要军事基地。中非前总统博齐泽更是2003年3月在法国支持下,通过武力政变上台的,后来法军还曾出兵助其空袭反政府武装。相较之下,2012年3月马里的军事政变不但只能算“新鲜出炉”,其推翻的还是被法国树为“民主样板”的杜尔政权,其亲疏远近可见一斑。
2012年12月,中非反叛组织联盟“塞雷卡”大举南下,并占领首都班吉东北160公里处的锡布。同年12月27日博齐泽发表紧急讲话,“请求我们的法国朋友帮助我们击退叛军”,爱丽舍宫却予以拒绝,而仅同意增派150人的伞兵部队“保护侨民”。反观马里方面,2013年1月10日,叛军才攻占中部要地科纳,距首都巴马科仍有600公里之遥。但当天马里过渡政府总统特拉奥雷开口求援时,法国人当机立断答应其提供军事援助,次日即启动“薮猫”行动,并一再催促联合国、欧盟、北约、美国等各方参战,推动西共体集结兵力达5800人。奥朗德还数次为马里重建筹措资金,随着2013年8月初马里大选顺利完成,马里重建开始步入正轨。
但中非局势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塞雷卡”于2013年3月21日再次对政府军发动进攻,三天后即占领班吉,博齐泽被迫流亡邻国。“塞雷卡”首领多托贾成为新的“铁腕”人物,宣布暂停宪法、解散国会,还自命为过渡政府总统,称将遵守此前与博齐泽签署的和平协议,承诺三年内举行大选,此时法态度仍显暧昧。这之后中非局势不仅没能实现多托贾期许的“自由”与“和解”,其国内冲突反倒有愈演愈烈的迹象,从“塞雷卡”与博齐泽的支持者之间逐步向穆斯林、基督徒等各教派之间蔓延,多托贾也无奈向前宗主国求助,并答应不会寻求参加未来大选。
这一次,法国人终于答应伸出援手。另一方面,近日两名法国记者遇害、法军向马里北部增兵及发起大规模行动等,令各方担忧马里局势将出现反复,但法却坚持撤军计划,中非骤然实现“逆袭”,再获爱丽舍宫青睐。
法国对非战略
剧情似乎正朝着“喜大普奔”的结局发展。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法国援军,势必将稳定中非正急速恶化的安全形势,同时限制在一些方面令巴黎不满的“塞雷卡”,而影响该国政局。与此同时,其更深层次的战略考虑引人深思。
事实上,2013年12月初以来,法国对非洲频频“示爱”。法国专门将12月第一周命名为“非洲周”,除6日向中非大规模增兵外,还先后举办了“爱丽舍宫非洲和平与安全峰会”、“法非新型伙伴关系论坛”等一系列大型活动,提出要与非洲建立“新型伙伴关系”,显示出奥朗德政府正谋求在安全、经贸和气候变化等领域调整对非政策,而在中非的干预行动即是其中重要一环——在非洲安全问题上,奥朗德致力于推动从传统的“非洲宪兵”角色转向幕后主导,鼓励非洲人“自己担负维护安全的责任”,法则向非盟提供能让其“保障自身安全”的军事支持,还将与非盟就防务建设、跨境安全和多国联合军事行动等方面展开合作。
因此,当下法军在马里和中非的调整实际上同属一种“维稳”模式,即先由法军出面平息该国暴力争斗,再与非洲军队联手行动,最终逐步将安全责任交给非洲国家,法则退居幕后。目前中非正处于第一步,而马里则处于第二步。
此外,幕后“维稳”模式可在经济困难时期大大缓解法财政压力。巴黎借机以人道主义援助等名义,呼吁国际社会增加对非维和行动的资助。奥朗德明确表示,法军在中非的干预行动“不会花法国的钱”,而是通过人道主义等名义,争得欧盟、美国和联合国等各方同意,为法相关行动提供资金支持。
奥朗德政府的外交思维
在全球层面,一年来法国在外交上的主动性不断增强,硬实力不断下降的法国在2013年“取代美国,成为对外干预的第一大国”。2013年12月8日,奥朗德在接受法媒采访时强调,法国的角色、任务和责任,决定了它应成为“世界强国”,这明显有别于此前历任总统“二流强国”的定位。
为此,法在外交上采取了由远及近的方式,将亚太、中东和非洲作为三大优先战略区域。在亚太地区,奥朗德携规模创纪录的团队访问亚太各大国,与印度谈妥号称“世界上最大防务订单”的126架“阵风”战机订单,成为中国“两会”后首位来访的西方大国元首,还成功开展了对日本的“破冰”之旅,并欲将其建设成为法立足亚洲的“第二支点”。奥朗德及其总理埃罗还密集访问了东南亚国家,强化与东盟国家的经济、政治、安全和文化联系,法防长勒德里昂甚至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称,“法国也是亚洲国家”。
然后是中东“大门”。法在中东问题上冲锋在前,对叙利亚和伊朗均表现得“比美国还强硬”:在叙利亚问题上,法率先承认叙反对派为该国合法政权,数次推动西方与反对派的会谈,不断高喊要向反对派提供武器,甚至一度威胁对叙直接动武,客观上成为促使巴沙尔政权同意销毁化武的重要力量;在伊朗核问题上,法则扮演了阻碍和平协议签署的最大“反派”,提出令伊朗大为恼火的四点原则,并一再警告,不能仅凭伊“口头承诺”而放松警惕,颇得沙特和以色列等地区大国好感,以总统、总理在奥朗德到访时专程前往机场迎接。
综上所述,近期法对其非洲“后院”的政策调整,或预示着奥朗德时代的法国外交已然进入第三阶段。
不言而喻,这三个阶段的调整,最终都是为了在外交上寻求突破,以巩固奥朗德政府在家中(西方世界)的核心地位。一是维护政府不倒。最新民调显示,奥朗德上台刚刚一年半,支持率已跌破20%,再度刷新“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总统”纪录。同时,社会党内对改革意见不一,甚至出现相互“否定”的情况:联合执政的左翼其他各党则对社会党的“保守化”颇为不满,绿党籍环保部部长因不满紧缩而被免职,左翼阵线、激进党等多次组织反政府示威游行,甚至在议会投反对票。
二是维持在欧洲的威信。奥朗德一直希望平衡法德关系,上台之初曾联合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欧国家,就调整紧缩路线等问题与德多次碰撞,令法德关系一度“陷入低谷”。后来法逐渐接受了“德国的欧洲”这一趋势,及时改变欧洲政策,对内加强与柏林的沟通和妥协,维护“双引擎”机制,而将更多精力转向发挥其传统的“政治棋手”优势,追求在外有所作为。
三是争取美国支持。一年多来,奥朗德越来越多地注意到,法国的外交空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华盛顿的支持力度。故法在马里、叙利亚、伊核等问题上与美不断走近,在“棱镜”争端上较为低调,法美关系因之有效改善。白宫盛赞法是美“最古老的盟友”,并盛邀奥朗德总统明年2月对美进行正式访问。
由此,我们或许能对“红蝴蝶”这个名字有了另一番理解。按照普遍说法,法军此次行动之所以得名“红蝴蝶”,是因为这种生物是非洲的罕见品种,其寓意为“短暂”,表明法军将不会长留中非。但从前述看来,“红蝴蝶”可能也在提醒法军重视“蝴蝶效应”——中非虽为小国,但中非行动的成败或将产生连锁反应,关乎法能否实现其成为“世界强国”的“法国梦”。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人员)